关于内江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内江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方式的变化的调查

学校名称:内江师范学院

院系:工程技术学院

班级:2010级04班(第二小组)

关于内江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方式的变化的调查

专业:通信工程班级:2010.4 指导教师:邓李林

摘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邓小平爷爷的带领下,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如今,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了,中国因为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就业、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中国经济出现繁荣的状态,人们因为改革开放也增添了许许多多的便利,初步进入小康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改革开放生活方式衣食住行

一、调查目的

1、改革开放三十年,使内江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认识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二、调查时间、地点、对象及小组成员

调查时间:2012年5月27日

调查地点:大千广场

调查对象:大千广场上的群众

调查成员: 胡蓉、张磊冰、钟俊、李亚东、毛孝楷、张欢、蔺强、母刚洲

三、调查内容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三十多年来,为改变工农差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主要进行了以下的改革:

1.所有制改革。

2.价格改革。由政府定价到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3.建立市场体系、商品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土地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4.宏观调控体系重建。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改革。

5.建立市场经济的法制体系。

6.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7.对外开放。[3]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普通老百姓感受也特别深刻,特别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从普遍认知的新旧三大物件就可以很鲜明的看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旧四大件(“三转一听”)---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改革开放初: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改革开放后:新新四大件---手机、电脑、住房、汽车;

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们的调查结果如下:

(一)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服饰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泽东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改革开放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穿衣观念。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70年代末,人们纷纷脱下中山装、便装、列宁装,穿起化纤类西服,这时,的确良布料成了时代宠儿。服装款式虽然在设计、工艺上只是简单地模仿制作,但毕竟给长期以来形成的“灰、蓝、黑”服装现状带来冲击,也为33年服装的巨变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时尚率先与国际接轨,人们早已厌倦了“灰,蓝,绿”的单一色调,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追求新款服饰。牛仔裤裤腿较瘦,线条分明,有助于下腹紧绷和收起,给人利索,轻快感。80年代初,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女主角新颖的时装,令人耳目一新。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喇叭裤也因此流行一时。夏季连衣裙,花色繁多,穿着舒适,飘逸动感。一时间,棒针衫,滑雪衫纷纷登场,健美裤、连衣裙和阔腿裤,成了服饰的亮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人对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在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21世纪,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今天美好的生活,时代在变、观念在变,服装这一社会文化的产物,承载着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的进步创新,透过衣着的变迁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开放的中国。

(二)改革开放前后人们饮食的变化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是一个物质极其缺乏的年代。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低指标,瓜菜代,吃的饱,饿得快,肿了大腿,肿脑袋”。“民以食为天”。30年前,老百姓的这个“天”清冷寂寥,是“贫瘠的天”。在那个时候,中国人见面打招呼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吃了吗”。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体会不到这话的含义,但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人都对此感受颇深。因为,“吃”是那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20世纪80年代:从温饱走向小康这个时代,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桌上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20世纪80年代后期,粗粮食品逐渐从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同时,外国的快餐如麦当劳、肯德基也进入中国市场。人们依稀可以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已经到来。

二十世纪90年代,一个饕餮时代,在一桌饭上能花上好几万人民币,海参、鲍鱼、翅肚开始走上人们的餐桌。同时西餐、法国大餐、日本料理、韩国烧烤和意大利比萨向中国进军,中国人不出家门就会吃遍全球美食。

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开始重视回归大自然,多吃水果和蔬菜,营养结构摄入的更加合理,重视身体健康并防治疾病。健康的食品代替了那些令人流涎水的垃圾食物。人们知道了保持身体健康很重要,而且知道了肥胖是危害。中国人在21世纪初,清醒而及时的登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级——吃出健康来。

(三)改革开放前后的住房条件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前,人们的住房条件完全和如今有天壤之别。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