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婚礼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族婚礼习俗
满族,是我国东北古老的民族之一,如果从他们的先祖肃慎人算起,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繁衍生息已有三千余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创造了许许多多独特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譬如婚礼习俗,还曾被汉族等兄弟民族借鉴效仿,其中有些仪式在一些地区现在仍然沿用。
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的韩屯村,满语叫罕屯,由于村中岛上的雾凇景观秀丽,人们又习惯地叫它雾凇岛。全村380多户,1300多口人,百分之八十是满族;所以,满族的一些传统风俗在这个村子里到处可以体现。
满族婚礼的习俗仪式,得从新郎家说起。举行婚礼这天,一大早就将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大门和房门贴上喜庆吉祥的红对联,在新房的窗户上贴上“鸿”“禧”两个大字,院心摆放一张桌子,称为神桌,俗称天地桌,桌面罩上红纸,上面摆好盛满“五谷粮”的斗和香、烛、酒、肉等供品,另放尖刀一把,以备“撇盏”时萨满使用。
最主要的一件事是备好迎亲的彩车,也叫“搭喜车”,在车厢上支起棚子,用红布盖好围严,不见星辰日月,再在盖好红布的棚顶搭挂上两面铜境,用在迎亲路上驱邪。
室内的洞房,俗称新房,又叫喜房,更要精心布置一番。铺好床铺之后,还要放上花生、栗子、大红枣等物,取其谐音,早早立子。
最后,由全福人对新郎官做一番衣着打扮,头戴婚礼礼帽,身穿长衫旗袍,外罩马褂,足蹬高筒毡靴,十字披红,胸前打着结花,标准的一身满族新郎装束,做好一切准备,只待上路迎娶新娘。此时对姑娘还不能称呼新娘子,叫新人。由全福的女人为新人梳洗,首先是梳头,发型要梳成标准的满族旗头,又叫“京头”,也叫“宫装”,青色绒缎子缝制成的扇形头冠,上边插花,一边结穗,一边环珠,只要一动,珠翠环绕,颤颤悠悠的,叫凤凰点头。身穿适体大红婚礼旗袍,再配上雪白的围巾,红白相衬,十分娇艳。足下穿着寸子鞋,好一位金头天足赛天仙的满家“人面桃花。”
当新人一切准备完毕,端坐在“抱车被”上等待之时,妈妈,满语叫额娘,还要走至身边,嘱咐几句金玉良言。
当时辰一到,迎亲和送亲的双方同时起车上路,新人由娘家哥哥抱上车,俗称“抱车”,由送亲婆及亲人陪伴着送往新郎家中,称为送亲。
再看新郎家,组成了浩大的迎亲仪仗队,最前面的是身穿满族服装的青少年,手提大红灯笼,两面铜锣开道,紧跟其后的是鼓乐班子,现在叫乐队,新郎十字披红结花拖穗,骑在马上,由名望较高的人为其拉马坠蹬,陪伴身边。最后是迎亲彩车。一路上吹吹打打,向送亲车迎来。
两车相遇,都要“左侧”行驶。这是千百年来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规矩。两车外辕相会停车后,迎亲一方将“踩堂鞋”送上,新人换完鞋后,由娘家哥哥将其抱上迎亲喜车。送亲婆也同时登上喜车,此时便称新人为新娘子了。
迎亲喜车必须是外辕会车,往里划圈掉头返回。这是喜车行驶的规矩。
这个仪式名叫“插车”,,它的习俗传统历史悠久。500多年前,当时海西女真乌拉部贝勒布占泰迎娶建州部努尔哈赤侄女娥恩姐时,就沿用了这种插车仪式。而努尔哈赤1588年9月迎娶叶赫那拉部公主孟古格格,就是在费阿拉城,今天的辽宁省新宾县永陵二道河子村东南山上举行插车仪式的。
喜车行至男方家大门前时,要鸣放鞭炮。喜车靠近大门口,虽近在咫尺,却不能进院,新娘子也不能下喜车,得坐在车内稍等一会儿,这叫“憋性”。
“憋性”,在满族婚礼中是不可少的,其意是新媳妇进了婆家门以后,性格能绵软温顺。那么,得憋到什么时候才能让新娘子下车呢?
《奉天通志》中说:“满族旧俗,子女及成年,父母为之议婚,媒介既同,互往相看,相看三日如留饮于其家,即为定议。”接下来过财礼,两家亲翁酌酒互递蘸祭,称为“换盅”,因此,也就有了“俩亲家换盅——妥了”这句俗语。婚事定妥,则选良辰吉日,举行婚礼。
在新娘子“憋性”的同时,新郎要向喜车虚射三箭,俗称“射三箭”。这是游牧民族骑射文化的体现,据说这样可以射死和赶走随车而来的妖邪鬼怪。
射完三箭之后,由两名伴娘搀扶新娘子下喜车,脚踩红毡,缓步走向院内。行进之中,还得从一只马鞍子上面跨过,其意是安全而过,这又一次体现了满族人的骑射文化风俗。接下来,还要从一只火盆上跨过,其意是预示着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此时,新娘子脚踩红毡,来到天地桌旁,与新郎并立在天地桌前等待拜天地。在拜天地之前,要由萨满进行“撇盏”仪式。萨满单腿跪在神桌前,用满语唱段“阿布察密歌”,俗称“哈刀巴经”。阿布察密歌的歌词大意是:某人娶某为妻,上天保佑,今后子孙兴旺,安康幸福,无病无灾,白头到老。唱一段,用尖刀割下一片肉,抛向空中,端酒盅齐眉,然后将酒泼到地上。
“撇盏”之后,新郎新娘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三叩首,俗称“拜北斗”。
拜完天地之后,仍由伴娘搀扶新娘脚踩红毡走入洞房。在进门之前,由一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着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搭在新娘身上,说是这样做邪魔不敢近身。接着,另一女孩递过一把斧子给新娘子抱着,意思是新娘子带着福来家。
新娘子进入洞房之后,有人接过新娘身上的铜镜和怀中的斧子,脚蹬高粱口袋,这叫做“步步登高”。新娘与新郎按男左女右的方位并肩坐在炕边,称为“坐帐”,也叫“坐福”。此时,新郎用一只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挑去,这叫“揭盖头”。揭完盖头,新郎新娘要饮“交杯酒”。由全福人将两杯酒分别递与新郎和新娘,二人挽臂各饮一口。喝罢交杯酒,“坐福”
也就结束了。新郎可以离去,新娘可以起身,俗称“新娘子下地”。其实,新娘子一直也没在炕上。
新娘“下地”之后,首先给婆婆装袋烟,然后由人指点,给宾客们装烟。与此同时,婚礼宴席开始,简称“开席”和“放席”,俗称“开饭”。头悠席要首先招待娘家客人。满族是个好客的民族,尤其是婚宴,十分讲究。宴席分别为“八顶八”、“六顶六”、“八六二”和“八四二”等多种类型。比如“八顶八”,是八碟八碗16道菜,这其中还分四凉四热,四软四硬等种类。
娘家客人回去时还要带样礼品,俗称“离娘肉”,是带有两根肋骨的猪肉一方、粉条、大葱和酒四样物品组成。这寓意着俗语所说的闺女是妈身上掉下来的肉,结婚离开妈妈,只有以离娘肉报偿妈妈的养育之恩。客人上路新郎还要在车后送一段路程。往往是那些好闹事的小姨子们抓着新郎不放,让他再送一程,出现这种情况,丈母娘该下车为姑爷解围,这说明丈母娘疼女婿,处处怕他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