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中国寺庙建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古代中国寺庙建筑

引言:

寺庙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寺庙建筑集思想、文化和时事各种元素而成,

通过对寺庙建筑的风格及设计特点的探究,我们可以了解其所属宗派、思想理念等等,更

重要的是透过此可以观察到建筑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动态。所以可以说:寺庙是中国古代

建筑的博物馆。对于古寺庙的建筑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及

社会历史的变革。

正文:

对于佛教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学术界尚未有定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佛教的传入及之后的广泛传播,迅速发展了中国古代建筑事业,特别是开辟了寺庙建筑这一特殊的具有巨

大价值的艺术道路。寺庙建筑起源于古印度,从北时期开始在我国出现,到了唐宋时期

到达了顶峰,而往后的明清时期则有着大量的修建。相比于很多的皇家建筑因为朝代的更

迭和战争而被破坏甚至消失的惨状,寺庙建筑被大量的保存下来。而且由于寺庙建筑的大

量涌现,使得其艺术和工艺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达到了顶峰。

一、中国寺庙建筑观念

总的来说,中国的寺庙建筑讲求的是“天人合一”宇宙观,它的总体设计风格有意识的将

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中国的寺庙建筑常选址于名山幽林之中,

这是因为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在中国寺庙建筑群中有很

多的室外空间,它们并不把自然排除在外,而是包容在其中,正所谓“深山藏古寺”讲的

就是这个道理。中国古代寺庙建筑讲究敛含蓄,主动将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寺在深

山中,亦是深山的一部分。

中国人讲究“气”,寺庙更是融合了天地之灵气,所以寺庙的选址往往是集天气、地气、

水气、人气等综合因素为一体的好地方。所以在造屋建庙的时候都会考虑山川形势以及方

位,以寻求气之所在而且能够藏得住气的地点,集万物之灵。由此再决定建筑的坐落和朝

向。

位于中国省东北部的五台山,与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共称为“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稀世宝库。特别是其中的寺庙建筑,彰显了佛教寺

庙的特色,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有这样一种说法“

台山归来不看庙,庙里乾坤贯古今”,由

此可以看出寺庙建筑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价值的。五台山佛教寺庙建筑群中的显通寺是我国砖

砌结构中的杰作,而从建筑布局上来看,它的特点就是和五台山的地形地貌珠联璧合。寺庙和

自然山水融合在了一起,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这不仅仅是中国的优秀艺术作

品,同时在世界建筑文化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二、佛教寺庙的布局特色

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秉承了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

此佛教寺庙仍都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

例如,避暑山在国外享有盛名,而在其周围还有十二座风格各异的皇家寺庙。这组

寺庙群是对藏族建筑艺术精华的充分融合的体现,联合一些后来的官建寺庙和民建寺庙,

它们集体反映出了历史上的辉煌。寺庙建筑虽然星罗棋布,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以避暑山庄为中心,与山庄建设遥相呼应。这些寺庙建筑的坐落和方位与避暑山

庄呈现出中心散射状,体现了独特的风格和避暑山庄的地位。市区的寺庙,无论

是敕建、官建还是民建,都是经过封建帝王之间或者间接的许可的。在寺庙的布局上顺应

自然,体现了强烈的自然气息,具备强烈的对称均衡感和秩序感。这与清代皇帝利用政策,团结各族人民,以达到“和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有着不可分开的密

切联系。在建筑风格上,避暑山庄周围的寺庙建筑的辉煌壮丽与山庄青砖灰瓦、朴素淡雅

的建筑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此也突出了避暑山庄,从而实现了建筑布局的和谐统一。

而单座寺庙的本身设计也是顺应了一定的规律,古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门中路为山门,山

门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阁。在正中路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僧房和斋堂。当然其雄宝殿是每座佛寺中最重要和庞大的建筑。

三、各朝代古寺庙建筑建构变迁

在南北朝时代,中国开始大规模兴建寺庙,据《伽蓝记》记载,北首都外有

一千多座寺庙。在历经了不同的朝代的兴衰之后,寺庙的建筑风格也在不断发展和改变之

中。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寺庙建筑,由此也形成了独特的寺庙建筑文化。

五台山可以说集结了各年代的优秀寺庙建筑,自从佛教传入五台山后,南北朝起,历代帝

王大都是信奉佛教的,于是在五台山陆续兴建了许多寺庙。从五台山的寺庙研究可以看出

个时代的生活水平、生产水平以及由此造成的各时代的建筑风格的特点。

五台山佛光寺创建于北孝文帝时期,殿的壁画、石刻,殿外的经幢、墓塔等等都是古代的遗物,极具价值。佛光寺整个寺院由三个院落组成,一院最低,三院最高。整个大殿

气度不凡,十分壮丽。佛光寺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在于,它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

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说中国上没有唐朝及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断言。佛光寺的正殿东大殿在全寺最后一重院落中,位置最高,外观大方简朴,涂满了

朱红,也正是唐木结构的建筑的代表。从佛光寺的东大殿来看,唐代寺庙建筑的基本特点

是,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真棂

窗,整体的建筑风格庄重朴实,美观大方。

在佛光寺前院北侧的文殊殿,建于金天会十五年。殿使用了减柱法,全殿前后只用了四

根金柱。随着金柱的减少,殿的梁架发生了变化。前后槽用了额,其上架四椽袱及平

梁。该殿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人字柁架的先例。这座殿堂设计结构新颖,是金代的木

结构建筑的杰出代表。

显通寺是中国第二座寺庙,是明代寺庙建筑不可多得的瑰宝。显通寺的原名为

大孚灵鹫寺,

寺庙的中轴线上有七重大殿。但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座罕见的汉白玉石砌成的“无梁殿”。无

梁殿的意思是整个殿堂的砌成没有用一根柱子。它的建造充分运用了力学的原理,外观是两层

结构,实际是个一层的穹窿拱洞。而整个殿由三个拱洞构成,拱洞由一块块青砖垒砌,扶摇直

上,边上边缩。拱璧即为山墙,墙上开有拱门,串通三洞,没有一根梁柱。这座大殿的建筑形

状奇特,其外部充分体现了雄伟壮观、庄严肃穆的气质,同时部又雕刻精湛,设计别出心裁,

是一座现有的砖券建筑。显通寺的建造充分反映了明代人们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从“无梁殿”

的建筑看来,明代的木结构建筑与前代相比较变化很大。在殿宇的布局上,主体建筑多在中轴

线上,其余建筑十分强调左右对称,结构十分规矩严谨。梁架结构多用于通柱,屋不论有没

有天花板,都采用了明栿做法,加工细腻。

五台山的标志塔院寺是另一个独具特点的寺庙。该寺寺始建于元代,在明成祖永乐五年扩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