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相对性原则与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合同相对性原则与为第三人利益的
合同
一、民法篇
论合同相对性原则
与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兼评我国枟合同法枠第64条
王全弟倡 陈 倩倡倡
目 次
一、问题之提出
二、合同相对性原则及面临的挑战
(一)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在英国普通法上的确立
(二)合同相对性原则面临的挑战
(三)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与限制
(四)改革与趋势
三、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一)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本质特征
(二)第三人直接给付请求权的基础
(三)第三人基于合同主张责任限制
(四)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当事人的权利与地位
四、我国应当确立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制度
一、问题之提出
传统民法上认为,债为特定人之间得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倡倡倡王全弟,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倩,复旦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复旦民商法学评论系。对于合同之债而言,当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当事人且仅当事人本身取得合同项下的权利和义务,这看起来十分合理。①我国枟合同法枠第64条、第6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务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仅从表面来看,此二法律条文均无不妥;但如果将此运用于商业关系发达的现代社会,则会出现操作上的具体困难,在某些情形下也有违公平合理的理念。本文将对合同相对性原则与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作出论述,并对我国枟合同法枠第64条作出评述。
根据私法意思自治之原则,当事人当然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向第三人履行义务,例如向第三人交付货物,或者向第三人支付价款,但如果合同义务仍然只是向对方当事人所负,就不是真正的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按照我国枟合同法枠第64条的规定,第三人虽然可以接受债务人的履行,但却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其请求合同之履行,在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的场合,债务人是向债权人———合同的相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而不是向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所谓的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不仅是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义务,而且是受益的第三人能直接向债务人请求合同之履行,如果债务人违约,第三人能直接诉请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②我国枟合同法枠第64条所作的规定仍然在合同相对性原则的框架之内,因为虽然合同一方当事人对第三人为给付,但违反合同的责任却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问题。
二、合同相对性原则及面临的挑战
(一)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在英国普通法上的确立
根据罗马法上“alterinemostipularipotest”之法谚,任何人都不得为他人缔约,合同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法之纽带”(vinculum
①
②
参见[德]海因·克茨:枟欧洲合同法枠,周忠海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54页。
SeeHughBealeetc.,Cases,MaterialsandTextonContractLaw,HartPublishing,OxfordandPorland,Oregon,2002,p.880.
论合同相对性原则与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iuris),因此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不被允许的,这一法谚可以看做是合同相对性原则的最初来源。深受罗马法影响的欧洲大陆各国走到近现代,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普遍承认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承认第三人在一定情形下拥有直接给付请求权,纷纷打破了合同相对性原则。
但合同相对性原则仍然是英国普通法上所恪守的原则之一,在这方面,英国与近现代的欧洲大陆各国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具体涵义是:非合同当事人不能根据合同取得利益或者负有合同上的义务。③但如果合同约定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并且债务人如约履行,法律不会干涉当事人这种约定的权利。因此,有关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关键在于当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如约履行时,第三人不能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对债务人拥有直接的请求权。在英国法上,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始终被视为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始终不被承认,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99年英国合同法案的出台。普通法上的合同相对性原则确立于1861年的Tweedle诉Atkinson一案,在该案中,原告的父亲和未来的岳父约定在原告婚后分别付给原告一笔钱,原告的父亲如约向原告付钱,但原告的岳父没有付钱便去世了,原告对岳父的财产管理人提起诉讼,追讨岳父承诺的款项,被驳回,理由是原告不是合同的当事人,也未提供约因。④在1968年的Beswick诉Beswick一案中,原告的丈夫甲与其侄乙约定,甲将自己的业务转让给乙,对价是甲在世时乙每周向甲支付6.1英镑,甲去世后乙每周向原告支付5英镑。甲去世后,乙未向原告付款,原告同时以甲的财产管理人的身份和个人身份诉乙,要求乙履约付款。最后法官认为原告可以甲的财产管理人的身份诉乙,以个人的身份起诉则不存在诉因,因为原告不是甲乙之间合同的当事人。当时Denning勋爵主张允许原告以个人身份起诉,但是其他法官对此不予认可,因此通过这一案例,合同相对性原则再次得到确认。
(二)合同相对性原则面临的挑战
在Beswick诉Beswick一案中,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甲指定了其他人为其财产管理人,即原告不是其丈夫的财产管理人,那么
③④参见何美欢:枟香港合同法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有关英国合同法上的案例材料来源于H.G.Bealeetc.,ContractCases&Materials,4thEdition,Butterworks,2001,另有说明的除外。
复旦民商法学评论原告既不能以财产管理人的身份也不能以个人身份诉乙,那么难道这位老人只能空着手回家?固守合同相对性原则在某些情形下有失公平合理。⑤而且对于那些精通法律的人而言,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操作办法规避合同相对性原则所带来的后果。如在前述案例中,如果Beswick先生对合同相对性原则有足够的意识,他可以先把自己业务的一半赠送给妻子,然后与其妻子一同跟侄子签约,那么Beswick太太就可以个人身份起诉。如果对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做一定程度的修正,完全可以避免这种纯粹法律技术上的操作,毕竟大多数人都不是精通法律。杨良宜先生曾经将合同相对性原则称做是“英国法律一个重要、僵化、困难而且混乱的大原则或者概念”。⑥Steyen大法官曾经如是表述:如果说合同相对性原则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还勉强可以存在,那么它在现代复杂的商业世界中已被认为没有位置。这一原则纯粹是一技术性的人工构造。⑦例如在国际贸易领域,甲与乙签订合同,由甲向丙交付货物,如果甲未如约履行,乙也不理不睬,丙虽明知责任在甲却不能直接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因为甲在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屏障之后。又如,在某一中间商破产或死亡的时候,出卖人与买受人之间的关系就处于尴尬的境地,如果出卖人已交付货物而尚未得到价款,他却无法直接向买受人请求支付价款;如果买受人已支付了价款而尚未得到货物,他也无法直接向出卖人请求交付货物。在英国法上,为了防止在特定案件中造成不公正的结果,法院和立法机构对合同相对性原则作出了许多例外和限制,这是合同相对性原则能够在英国法上得以维持的唯一原因,但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所有例外造成了法律不明晰、难以理解和不可预测。⑧
⑤
⑥
⑦
⑧
Scarman勋爵在WoodarInvestmentDevelopmentLtd.诉WimpeyConstruction(UK)Ltd.一案中认为合同相对性原则是一不公正的规则(unjustrule),希望上议院对此重新加以考虑。
杨良宜:枟国际商务游戏规则———英国合约法枠,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Steyen大法官是在DarlingtonBoroughCouncil诉WiltshierNorthernLtd.一案中作出这些表述的。SeeHughBealeetc.,Cases,MaterialsandTextonContractLaw,HartPublishing,OxfordandPorland,Oregon,2002,p.886.
参见[德]海因·克茨:枟欧洲合同法枠,周忠海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