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载一・
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
关尽忠 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830063)
摘要 目的 病毒性传染病危害人类的历史已有数千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病毒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通过S ARS使我们进一步对病毒性传染病给人类生存和健康带来的巨大威胁给予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方法 在回顾分析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所造成危害的同时,找出人类自身活动与病毒性传染病不断出现的原因,从中思考和认识人类自身的行为是否正确,并研究出一套有效的规范的适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尽量使人类免遭病毒的侵袭。结果 根据病毒性传染病给人类生存和健康带来的威胁,规范人类自身的不良行为,同时建立和完善预防与控制病毒性传染病的科学体系。结论 通过经济发展、全球化、人群结构、人类行为、生态改变、农牧业发展、医疗技术进步、预防与控制等众多方面综合的分析与研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科学的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预防与控制病毒性传染病的新思路。
关键词 病毒 传染病 对人类 威胁
大约2000年前的一场天花在罗马肆虐了15年,夺走了数百万罗马公民的生命,根据弗雷德里克・卡特赖特所著《疾病与历史》:“死亡人数是如此之大,教皇于是在阿维尼翁向罗讷河祭祀,好让抛入河里的尸体受到基督教圣葬。”伴随者哥伦布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航行而开始的征服新大陆与其说是发明了刀剑枪的结果,不如说是天花、麻疹和流感等病毒性疾病作用的结果。我们不会忘记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Jenner为一8岁男孩接种了牛痘,从此发明了牛痘疫苗,使人类免于天花的侵害。1918~1919年的冬季发生的流感在6个月内夺走了至少2000万人的性命,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4年的时间里也不过杀死了1500万人。在近几个世纪以来新发现传染病中50%以上是病毒性传染病,它来势凶猛席卷全球,使数以千万人丧失了生命。论述20世纪后半叶新出现的令人不可思议的、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和由来已久的疾病,如流感等病毒性传染病它曾在6个月中杀害的生命至多胜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疾病1。21世纪,人类将面临传染病的严峻挑战。特别是新发现的病毒性传染病是指那些造成公共卫生问题(地域性或国际性)的新识别的和以往未知的传染病,常有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所引起,如艾滋病(AI DS)、埃博拉出血热、还有目前出现的非典型性肺炎(S ARS)等3。现已发现有4000多种病毒,其中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约有400种。病毒是专一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亚显微寄生物,史前时期人们就认识到病毒的危害。关于病毒感染最早的文字记载大约是公元前1400年以前埃及首都孟菲斯的象形文字,描述了一名教堂神父典型的脊髓灰质炎症状。另外,开罗博物馆至今保存着公元前1196年死于天花的Ramsas五世法老的木乃伊,目前正将其脸上的脓胞损害与现代患者病损作比较研究2。目前出现的新型病毒性传染病(S ARS)给当今世界和人类发出了新的挑战,不仅如此,将来还会不断出现对人类更具有威胁的新型病毒,世界各国政府也将面临着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现实。
1 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生存和健康所造成的威胁
在公元165年,一场可怕的流行性天花席卷了罗马帝国。在它的淫威下,仅仅在罗马,每天都有2000人死亡,它整整肆虐了15年,杀死了意大利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在大规模的流行平息之前,欧洲死亡人口总数由400到700万。在此之前,天花时强时弱地在世界各地发生,直到1977年天花被根治为止,它在整个20世纪总共夺取了5亿人的生命,还没有别的细菌(也许不包括肺结核病菌)能杀死如此多的人。世界上所有战争中杀死的人数仅仅是天花病毒牺牲者的一小部分1。埃博拉首次跟人
类打交道是在1976年7月的苏丹南部,一位老实忠厚的先生得了一种病,全身出血,最后痛苦的死去。从他开始,病毒便辐射开来,感染了家庭成员、朋友和情人,在被感染的284人中150人死亡,病死率超过了50%。然后同年9月,埃博拉病毒再次爆发。这次是扎伊尔,扎伊尔埃博拉与苏丹的埃博拉稍有不同,它是一种超级埃博拉,其死亡率高的惊人,达到90%。在1976年末的几个月中,它席卷了50个村子,358名患者中325人死亡。1979年在苏丹埃博拉病再次出现发病33人,死亡22人,病死率为67%,1995年再次在扎伊尔出现发病人数为315人,死亡245人,病死率77%,1996年在加蓬出现,发病人数为104人,死亡66人,病死率为66%。埃博拉的传染性很强,在1995年4月9日住院的病人传给医护人员的传染率为70%以上,所以说它与S ARS 的传染方式很相似。虽然埃博拉发生的区域在非洲,但它的发病率和惊人的病死率让世界为之恐惧和担忧。自60年代初Blumberg发现了乙肝病毒(H BV)以来,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已研制出甲型肝炎病毒(H AV)和乙型肝炎病毒(H BV)的预防疫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抢救成功率也明显提高。在西方国家,H AV和H BV的感染已罕见。然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病毒性肝炎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在中国,H BsAg阳性率在10%以上,这就是说我国有1亿多病毒性肝炎的患者,由于各种不健康因素的诱导会使这些病人的相当一部分转变成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以及诱发其他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会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同样病毒性肝炎的其他类型如丙型病毒性肝炎(HC V)、丁型病毒性肝炎(H DV)、戊型病毒性肝炎、庚型病毒性肝炎等,均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根据人群中抗-HC V调查结果,HC V感染率约为0.3%~14.5%。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轻,慢性是其主要临床症状,约20%~30%慢性HC V感染者发展为肝硬化。戊型病毒性肝炎于1980年由印度医师K huroo等首先报道,当时认为是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但是有证据表明在本世纪初期欧洲就有类似的爆发。本病最早有完整的文献记载的流行发生在1955~1956年印度新德里,以后于1975年在印度的艾哈迈达巴德城和1978年在克什米尔又发生两起水型肝炎流行。1986年9月至1988年4月,我国新疆南部地区曾发生戊型病毒性肝炎水型流行,波及广大农村和23个城镇,共计发病119280例,为世界上发病数量最多的一次。1988年我国的上海因毛蚶引起甲型肝炎(H AV)的爆发流行,30万余人发病,20~39岁年龄组高达89.5%,震惊世界医学界。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生,其中新疆、辽宁、吉林、河北、山东、内蒙古和北京也曾发生过戊型病毒性肝炎爆发流行,数十万人受到传染。目前多数地区为散发,占散发性肝炎的10%。根据早期部分报告的HG V检出率,中国为4.2%(5/118)、日本为4.5%(4/89)、新西兰为3.6%(2/56)、欧洲为12.9% (8/62)、东非为24.0%(6/25)、美洲为8.2%(33/ 401)。我国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各市,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江西以台湾等省均陆续报道了HG V的感染情况。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估计将会发现更广泛的流行地区和更多的HG V感染人群。根据以上数字我们看到虽然病毒性肝炎不象埃博拉病毒、S ARS病毒那样恐惧,但是它的感染人数及慢性危害对人类的生存是一个长期的巨大的威胁。汉坦病毒首先有韩国的李镐汪教授用非疫区的黑线姬鼠分离到汉坦病毒,根据分离地点,将其命名为“汉坦病毒”。以后在世界各地陆续分离到大量的汉坦病毒。汉坦病毒是一大类病毒的总称。20世纪70年代在韩国首次分离到汉坦病毒,它可以引起两类临床表现不同的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1993年5月在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亚利桑那、科罗拉多和犹他洲交界的四角地区发生与汉坦病毒(Hanta virus H V)有关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爆发流行。该病可迅速发展为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和病死率很高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自1995年以来,在玻利维亚、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美洲国家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发现疫情。该病现命名为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 onary syndrome HPS)。由于该病疫情分布广泛,病死率高达50%以上,因此它的出现引起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aem 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分布广、发病最多的国家,每年发病人数占全世界总发病人数的90%以上。目前全国病例数已累计达116万。按年平均发病率计50、60、70、80年代分别为0.05/10万、0.33/10万、1.56/10万和6.74/10万。虽然我国目前无HPS疫情但由于HFRS疫情严重,加之地域广阔宿主动物密度较高,故存在HPS发生和传播的危险,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截止1981年8月底,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已收到107份要么是卡波济肉瘤,要么是卡氏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