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助读之九

合集下载

(完整版)新版初中文言文助读

(完整版)新版初中文言文助读

新版初中文言文助读上编一、学习1.邴原泣学2.王冕僧寺夜读3.匡衡凿壁借光4.葛洪卖薪买纸5.任末削荆为笔6.欧阳修发奋苦学7.贾逵旁听8.“囊萤”与“映雪”9.王欢安贫乐道10.牛弘笃学11.高凤专心致志12.程门立雪13.宋濂苦学14.司马光好学15.“圣小儿”祖莹16.范仲淹有志于天下17.张溥与《七录斋》18.文徵明习字19.顾炎武手不释卷20.桓荣苦读得功名21.董遇论“三余”勤读22.纪昌学射23.刘羽冲死读书二、品性24.陆元方卖宅25.唐临不扬仆过26.刘宽不计较27.高念东为人28.蔡磷坚还亡友财29.卜式为国分忧30.沈、刘处世不同31.刘宰相向县尉谢罪32.顾荣施炙33.王安石余饼自食34.郑玄成人之美35.徐有功不以私害公36.范仲淹还金授方37.卓茂让马38.范元琰不泄盗名39.王恭身无长物40.朱晖心诺41.洪亮吉大器量42.子罕勿受玉43.李虞有清德44.李勉埋金45.何岳两次还金46.孙泰克己为人47.甄彬还金48.韩琦大度49.鲁宗道正直50.钱大昕观弈51.程氏爱鸟52.钟弱翁好为人师53.萧颖士傲物自侮54.势利鬼吴生三、抗敌55.苟灌冒险救父56.杨氏力守项城57.张二杀倭寇58.李成梁夫人毙二寇59.严颜临死不低头60.张飞横矛当阳桥61.辽阳妇吓退东山虏62.马援誓死沙场63.钱金玉以身殉国64.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65.王长年智斗倭寇66.赵广誓死不屈67.老妇智斗辽敌68.苏武牧羊北海上69.岳飞抗金四、教育70.孟母三迁71.曾子杀猪72.陈谏议教子73.银工家出宰相74.狄青不去面文75.王著教宋太宗习字76.张飞身教马超77.范仲淹巧劝滕子京78.墨子善教79.孔子因材施教80.张伍罢猎81.断织教子82.陶母责子83.车夫妻子的规劝84.于令仪诲人85.子路受教86.仲永的不幸87.芒山盗临刑88.艾子杖责孙儿89.愚蠢的父子五、情义90.陆绩怀橘91.缇萦救父92.李勣煮粥侍姊93.宋弘不弃糟糠妻94.苟巨伯探病友95.黄仙裳助人96.季札赠剑97.包惊几为人嫁女98.卢文弨灵前焚帖99.漂母饭韩信100.孙楚向灵床作驴鸣101.刘君良兄弟情深102.苏琼晓谕普明兄弟103.缪彤自责感亲人104.江上处女105.义猴106.义犬107.二鹊救友108.二鸿情深109.董某与老牛110.鹤之情意111.狼子野心112.道士救虎113.背诺之人六、智慧114.解铃还需系铃人115.游僧荐重元寺阁116.木僧行乞117.黄琬答太后问118.何晏争自由119.陈元方答客120.华佗巧治郡守病121.老马识途122.李东阳巧对明天子123.范忠宣行植桑减罪124.李德裕不答武元衡125.庄有恭敏对镇粤将军126.杨佐修盐井127.牧童智取狼子128.曹冲称象129.黄怀信巧修龙船130.刘颇当机立断131.杨修颖悟132.白圭经商有道133.田忌赛马134.诸葛恪捷辩135.纪昀妙对“老头子”136.阿柴折箭喻理137.晏子谏齐景公138.孙亮识破诡计139.王粲记忆力惊人140.真假稻草人七、战争141.程昱守鄄城142.曹操轻取袁尚兄弟143.张巡借箭退敌144.柴断险道,获马三百145.李光弼诱敌马146.司马楚之筑冰城147.赵充国徐行败先零羌148.贾诩论战149.孙静疑兵袭王朗150.廉范以少击众151.裴行俭粮车伏兵152.诸葛亮七擒孟获153.岳飞大败“拐子马”154.狄青夜袭昆仑关八、为政155.子奇治县156.廉范便民157.季文子以德为荣158.郑龙谏勿伤百姓159.“一钱太守”刘宠160.苏章法办故人161.唐宣宗杖杀乐工罗程162.郑板桥开仓赈贷163.王罕主公道164.张乖崖斩吏165.王安期不鞭书生166.张需立户口簿167.李封以碧头巾罪人168.刘涣买牛卖牛169.吕元膺提拔守城者170.黄震怒打太监171.裴光德大公无私172.戴胄执法173.苛政猛于虎九、断案174.县官智断撞车案175.钱若赓断鹅176.盲人窃钱案177.陈述古辨盗178.程颢辨年察奸179.张升辨奸杀180.张晋戳弑父之子181.李亨破窃茄案182.李惠拷打羊皮断案183.张鷟放驴得鞍184.欧阳晔破案185.张举焚猪识真情186.赛跑定案187.张齐贤易产息讼188.崔仁师平反得人心189.叶南岩息讼宁人190.京师指挥察微决疑十、文艺191.蒲松龄博采192.曹植7步成诗193.咏絮才女谢道韫194.王安石改诗195.逼真的鼠画196.“一字师”郑谷197.王勃拟腹稿198.林之栋画兰199.诗中有人200.文章浮艳不成才201.杨亿对寇莱公202.顾恺之画人203.金农出口成章204.岳柱8岁指瑕205.老农识画206.李贺作诗207.李泰伯改字208.吴育鉴赏正午牡丹209.袁宏作文倚马可待210.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

文言文助读1-10

文言文助读1-10

译文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 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干辛苦的事,不以劳动为耻辱。他 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 召到(京城)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 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 “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效仿昭帝时期的傅 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 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 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一、志向、学问
5、祖逖(tì )闻鸡起舞
祖逖少有大志,与六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 蹴琨觉,曰:“此非恶(wù)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 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今 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 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 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lǐn),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 召募。逖将(jì ang)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 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 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 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 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头昏倦怠,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 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情绪激昂地立 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说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言文助读》第1-16篇

《文言文助读》第1-16篇

1.邴原泣学邴原少孤.()。

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于是遂就书。

苟欲学,不须资也。

2.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3.匡衡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4.葛洪卖薪买纸葛洪,丹阳人,贫无僮仆,篱落不修.(),常披.()榛出门,排.()草入室。

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

负笈徒步,借书抄写5.任末削荆为笔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

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

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

非圣人之言不视。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6.欧阳修发奋苦学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高中文言文助读

高中文言文助读
常到田地(工作), 在庭院里晒麦,让高凤看 守(防范)着鸡。正值天下着暴雨,高凤拿着 竹竿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麦 流走了。妻子回来感到惊讶询问,高凤才省悟 过来。
8、欧阳修诲学
▪ 断句及翻译: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 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 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 可不念哉
▪ ①处:居住。 ②芜秽:杂乱不堪。 ③候:拜访。 ④孺子:年幼者。⑤奇:以……为奇
3、陈万年教子谄谀
▪ 断句翻译: ▪ 万年尝病召其子咸告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
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女女反 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 谄也万年乃不敢复言 。 ▪
3、陈万年教子谄谀
▪ 断句翻译:
▪ 翻译:
▪ 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说: “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希望可以 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就算这些 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颜渊说:“希望不 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 子说:“希望听您的志向。”孔子说:“(希望我) 使年老的人们得到安康舒适,使朋友们互相得到信任, 使年轻人得到关怀养护。”
13、治本在得人
▪ 苻坚召见(高泰)悦之问以为治之本对曰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未有官 得其人而国家不治者也坚曰可谓辞简而理 博矣
▪ 苻坚: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
13、治本在得人

苻坚召见(高泰),悦之,问以为治之本。对
曰:“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未
有官得其人而国家不治者也。”坚曰:“可谓辞简

马正惠曾经十分珍爱他所收藏的戴嵩的《斗牛
图》。在空闲的日子里,他把这幅画展开在厅前晒,有

高中文言文助读(教师版)

高中文言文助读(教师版)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及原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文言文助读 1-10完整版附译文和重点字词

文言文助读 1-10完整版附译文和重点字词

文言文日常练习文言文助读•下编训练与自测1-101.萧颖士傲物自侮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敻无与比。

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

偶憩于逆旅,独酌独吟。

会风雨暴至,有紫衣老父领一小童避雨于此。

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通“凌”)侮。

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通“猝”)至,老父上马,呵殿而去。

颖士仓忙觇之,左右人曰:“吏部王尚书也。

”颖士常(通“尝”)造门,未之面,极所惊愕。

明日,具长笺造门谢。

尚书命引至庑下,坐而责之,且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复曰:“子负文学之名,倨然如此,止于一第乎?”颖士终于扬州功曹。

译文: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萧颖士考中进士。

自恃才华,傲慢待人,自认无人能及。

经常自己带着一壶酒,到野外去寻览美景。

偶然在某一旅舍休息,自己(在那里)喝酒吟诗。

适逢风雨突然而来,有一位穿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在同一处避雨。

萧颖士见老人闲散平常,便很放肆地欺侮他,颇为不敬。

没一会儿,风雨就停了,云去天开,突然就来了车马,老人上了马,侍卫在后面吆喝着走了。

萧颖士急忙去偷偷查看,(暗中打听),随从告诉他:“这是吏部王尚书。

”萧颖士曾经登门拜访,(但)未能见到尚书,(听后)非常惊愕。

第二天,(萧颖士)准备了很长的书信,到王尚书家里去道歉。

王尚书让人把萧颖士领到厢房,坐下来责备他,并说:“我遗憾的是和你不是亲属关系,不然我一定要好好地教训你啊!”(停了一会儿,)又说:“你依仗诗文写得好,傲慢到这个样子,(难道你觉得)做一个进士就到顶了吗?”(最终,)萧颖士死在扬州功曹任上。

2.陆贾说汉高祖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乡(通“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

”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

文言文助读

文言文助读

文言文助读1. 萧何远虑沛公进了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府库,分取金帛财物,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并将它们珍藏起来。

沛公做了汉王,任命萧何为丞相。

汉王之所以能够详尽地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家庭、人口的多少,各地诸方面的强弱,民众的疾苦等,就是因为萧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的缘故。

萧何向汉王推荐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2. 赵人养猫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

中山人给了他猫。

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

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

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

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

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3. 汉文帝誉周亚夫汉文帝继位之后第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

朝廷于是让宗正刘礼做将军,驻军霸上;让祝兹侯徐厉做将军,驻军棘门;让河内太守周亚夫做将军,驻军细柳:这样来防备匈奴。

皇帝亲自慰劳军队。

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以下军官骑马送迎。

接着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

天子的先头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

先头卫队说:“天子将要到了。

”军营门的军官说:“将军命令说:军队中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

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门。

营门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将军约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

”于是天子就控制马缰绳慢行。

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铠甲头盔的军人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

”天子被感动了,脸上变得很严肃的样子手抚车前横木。

皇帝派人告诉说:“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目录上编一、志向•学问1.范仲淹有志天下2.陈蕃愿扫除天下3.班超投笔从戎4.宗悫乘风破浪5.祖逖闻鸡起舞6.画家赵广不屈7.苏武牧羊北海上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9.项羽志大才疏10.孔门师徒各言志11.顾炎武手不释卷12.欧阳询揣摩古碑13.文徵明习字14.王冕僧寺夜读15孙权喻吕蒙读书16.陆游筑书巢18.智永与“退笔冢”19.匡衡凿壁借光20.张溥与“七录斋”21.晋平公炳烛而学22.高凤专心致志23.叶廷珪与《海录》24.为人大须学问25 任末好学勤记26.王充市肆博览27.欧阳修“三上”作文28.林通论学问29.欧阳修诲学30.王安石伤方仲永文言文阅读知识(一)——实词二、教育•修养31.李存审出镞教子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33.陶母责子退鲊34.诸葛亮“诫子书”35.陆游家训36.孟母三迁37.曾子杀猪明不欺38 子路受教39.孔子因材施教40.墨子怒责耕柱子4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42.陈万年教子谄谀44.王荆公旁听文史45.大树将军冯异46.颜回不迁怒不贰过47.曾参不受鲁君邑48.贤妻桓少君49.魏徵论自制50.吕蒙正不记人过51.石勒不计前嫌52.韩信袴下受辱53.世评华歆王朗54.周处改过自新55.齐宣王好谀56,陈寔晓喻梁上君子文言文阅读知识(二)——虚词三、人才•品性57.萧何追韩信58.汉高祖论“三杰”59.东吴四英杰60.治本在得人61 齐桓公登门访士62.陆贽论人才63.物各有短长64.汉武帝下沼求贤6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66.唐太宗论举贤67.何充直言不讳68.吕僧珍不仗势69.刘庭式娶盲女70.范式言而有信71.王坦直言惊益王72.饿死不吃“嗟来之食”73.“殿上虎”刘安世74.娄师德与狄仁杰75.司马迁赞李广76.何岳得金不昧77.钱金玉舍生取义78.郑玄谦让无私79.李绩煮粥侍姊80.海瑞遗物81.腹黄享大义灭亲82.闵仲叔辞侯霸83.杨震论“四知”84.祁黄羊去私85.宋濂不隐真情86.裴倍姑父外廉内贪87 李林甫口蜜腹剑88.秦桧专横跋扈文言文阅读知识(三)——词性活用四、治国•为政90.治国犹栽树91.陆贽论审察群情92.齐威王行赏罚93.治国不私故人94.孟子对膝文公95.晏子论“社鼠”96.唐太宗“五事”治天下97.用心不倦98.魏徵论隋炀帝99.创业与守成100.子奇治县101.管仲答绮乌封人102.商鞅立木建信103.张释之执法104.子产不毁乡校105.何易于挽纤106.李离过听自刑107.龚遂治渤海郡108.陶侃二三事109.徐有功断狱秉公110.强项令董宣111.岳飞与岳家军112.宋襄公治军113.周厉王止谤文言文阅读知识(四)——特殊句式五、友情•识见114. 荀巨伯探病友115.管仲与鲍叔牙116.柳子厚风范117.黄仙裳鼎力相助118.季札挂剑119.包惊几笃于友谊120.伯牙与钟子期121.萧何远虑122.赵人养猫123.汉文帝誉周亚夫124.疏广论遗产125.杜太后遗嘱126.商鞅事魏127楚庄王伐陈128.伊犁凿井129.华佗治病130.曹绍夔捉“鬼”131.曲突徙薪132.治水必躬亲133 及之而后知134.蒲元识水135.白圭经商有道136.避风行船文言文阅读知识(五)——常见句式六、文艺•智慧138.李泰伯指瑕139.王安石改诗140 王充论文与道141 一铀鼠画142.农评《斗牛图》143.指头画144.林之栋画兰145.逸马杀犬于道146.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47.蒲松龄博采148 王勃拟腹稿149.一举而三役济150.曹玮诱敌151.李广智退匈奴军152.贾诩论战153.张良计封雍齿154.刘邦急中生智155.诸葛亮空城计156 秦使者巧对157.曹冲智救库吏158.曹操许下屯田159.拷打羊皮定案160.孔融捷辩161.牧竖逮狼文言文阅读知识(六)——复音虚词与固定句式下编七、成语•典故162.多多益善163.歧路亡羊164.指鹿为马165.奇货可居166.望洋兴叹167 庸人自扰168.一字千金169.入木三分170.强弩之末171.呕心沥血172.孤注一掷173.乐不思蜀174.丧家狗175.逐客令176东道主177.江东父老178.人鉴179.问津180.泰山181.苛政猛于虎183.只许州官放火文言文阅读知识(七)——句子成分的省略八、寓言神话184.武平之猿185.饿死狙公186.蝜蝂之死187.哀溺188.中山窃糟189.南歧之见190.若石遇害191.吴王射狙192.鲁侯养鸟193.晋人有好利者194.盲人摸象195.治驼196.慕名失实197.叶公好龙198.泽人网雁199卫人教女200.不龟手之药201.共工怒触不周山202.女娲补天203.刑天争神204.精卫填海文言文阅读知识(八)——文言文的翻译九、传闻•趣谈205宋定伯捉鬼206.鬼避姜三莽207黎丘丈人208.义猴209.螳螂攫蛇210.王昭君出塞211.张丞相“草”书212.和氏璧213.歌女韩娥214.杨生之狗215.顾况戏白居易216.李白之死217何梅谷化妻218汉世老人219.空桑生李220.秦士好占221.撞车222中贵人讲书223.圣琵琶传闻文言文阅读知识(九)——文言文自习方法十、文言文自测题224.李自成入京前夕225.富翁227.郭子仪轶事228.自有史官书之229.黠鼠230.识弓与治国231.师旷撞晋平公232.商鞅治秦233.桥玄论曹操234.子贡论孔子235孟子对齐宣王236.小儿不畏虎237.蹇材望其人238.学问之道239.陆贾说汉高祖240.田不满怒斥骷髅241.孟子对梁惠王242.渑池道中243.六国与秦244.坚忍不拔245伶人智谏246.南方多没人247.曹竹虚言248.魏徵其人249.天仙配250芮伯献马附:参考答案扩展阅读短文篇名索引常见文言虚词、实词索引古代文化常识索引前50篇原文与译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文言文助读

文言文助读


项 羽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 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 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 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 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 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 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 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 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 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 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 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 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 皆已惮籍矣。
精卫填海
释词
焉:在这里。 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
“纹”。 喙:鸟兽的嘴。 湮:(yin,一);填塞。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
老 马 识 途
竹,春往冬返,迷途失 道,管仲曰:“老马之 智可用也。”乃放老马 而随之,遂得道。行山 中无水,隰朋曰:“蚁 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 阴,蚁壤一寸而仞有 水。”乃掘地,遂得水。
高:敬仰 谢:告诉,指书生家中人告诉 里人 下帷:放下帐幕,指闭门读书 孰诣之:谁去拜访他

释词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
杨 布 打 狗
衣而出。天雨,解素 衣,衣缁衣而返。其 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杨 朱曰:“子无扑矣, 子亦犹是也。向者使 汝狗白而往黑而来, 岂能无怪或?”

汉世有老人,无子,家富,
汉 世 老 人
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 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 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 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 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 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 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 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 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 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

高中文言文助读(学生)

高中文言文助读(学生)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姓名: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译文: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译文: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译文:4、宗悫(què)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译文:5、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七年级文言文助读 09

七年级文言文助读   09

七年级文言文助读09-61、猫犬东坡云:"养猫以捕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蓄犬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蓄不吠之犬."余谓不捕犹可也,不捕鼠而捕鸡则甚矣;不吠犹可也,不吠盗而吠主①则甚矣.疾视正人,必欲尽击去之,非捕鸡乎②;委心权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导读:苏东坡的意思是:在什么位子上就做什么事,人应该恪尽职守.而"我"更深入地认为占着位子不做事尚可,如果排斥忠良,觊觎要位,则万万不可留用.注释:①主:主人.②非捕鸡乎:这岂不是和猫捕鸡一样吗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蓄犬以防奸( )2.余谓不捕犹可也( )3.不捕鼠而捕鸡则甚矣( )4.疾视正人,必欲尽击去之( )二,翻译委心权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东坡云"东坡是谁你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东坡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2.楚人养狙楚有养狙以为生①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②,必部分③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④,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 "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 "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⑤,破栅毁柙⑥,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 )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⑦,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导读:此篇是一个寓言故事,说明当大众受蒙蔽时,有权势者尚可得逞于一时,一旦大众觉醒,那么蒙蔽大众的人必将被抛弃.注释:①养狙以为生:靠养狙来维持生活.狙(j ),猴类.②旦日:(每天)早晨.③部分:安排.④赋什一以自奉:分给它们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⑤相与:一起.⑥破栅毁柙: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柙(xi ),关兽的木笼.⑦惟其昏而奉觉也:正因为他们还糊涂而没有觉醒.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 )2.山之果,公所树与( )3.狙公卒馁而死( )4.众狙皆寤( )5.一旦有开之( )二,翻译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氏之鸠(陈子龙①)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②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晋人贾③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④易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绐⑤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鸩乃食.导读:李氏鸠鸟对主人忠贞不二,当商人重金买它时,它眷恋故主,绝食抗议,而且整天哀号,表现了誓死不屈的坚强意志.这只人格化的鸠鸟,正寄托了作者陈子龙忠于明朝,忠诚不渝的节操,同时也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向满清屈膝投降的逆子贰臣连禽兽都不如.注释:①陈子龙:明末的一位忠臣义士.明亡以后,他被清兵逮捕,自杀殉国.②楹:堂屋前的柱子.③贾(g ):做买卖,经商.④十金:十两银子.⑤绐(d i):欺哄.精练:一,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慧( ) 市( ) 且( ) 去( )竟( ) 怜( ) 捐( ) 乃( )二翻译1.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作者在人格化的鸠鸟身上歌颂其美德,寄托其志向.试概括本文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傅显迂缓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①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 "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②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③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④.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导读:本篇通过对傅显的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一个个恪守礼教而误事的迂腐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注释:①雅:美好不粗俗.②比:等到.③适:刚才.④假寐:不脱衣服小睡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亦稍知医药( )2.或指所在( )3.比相见,喘息良久( )4.似乎可虑( )二,翻译1.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5.祈梦决狱曩有县令,遇杀人狱不能决,蔓延①日众,乃祈梦于城隍祠.梦神引一鬼,首戴瓷盎②,盎中种竹十余竿,青翠可爱.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穷治③无迹.又检案中有名节者,私念曰:"竹有节,必是也."穷治亦无迹.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计无复之,乃以疑狱上,请别缉杀人者,卒亦不得.导读:"祈梦决狱",牵强附会,涂毒生灵.县令的糊涂表现令人不可思议,既可笑又可叹.当时清代官场的风气可见一斑,作者可谓用心良苦矣.注释:①蔓延:指案件牵连的人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②盎( ng):古代的一种盆腹大口小.③穷治:穷追不舍地审理.穷,尽,到底.治,审理.根据下文的"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可知,此处"穷治"实指严刑审讯.精练:一,解释加点的字1.曩有县令( )2.乃祈梦于城隍祠( )3.盎中种竹十余竿( )4.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 )5.乎亦不得( )二,翻译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三,对于文中县令断案的做法,最恰当的评价是( )A.胸无点墨B.牵强附会C.东拉西扯D.人云亦云四,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有名的文言笔记小说集,与清代另一部非常有名的文言小说集_______的_______并称.五,与本文县令儿戏办案不同,《曹刿论战》中提出了慎重办案的重要性,当鲁庄公说自己"______,_____,______"时,曹刿赞许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6.曹司农竹虚言曹司农竹虚言①,其族兄自歙②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③.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 "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也."鬼技穷,倏然④.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 "竟不入.导读:俗话说"邪不胜正",鬼的伎俩在堂堂正正的人面前就无计可施了.鬼是不存在的,但社会上的邪气却是有的.只有发扬正气,邪气才无市场.注释:①曹司农竹虚言:曹竹虚司农说.司农,官职名.②歙(sh ):县名,在安徽省.③殊不畏:一点儿也不害怕.④倏(sh )然:很快地.这里指很快地消失不见了.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延坐书屋,甚轩爽( )2.是有魅,夜不可居( )3.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 )4.鬼技穷,倏然( )二,翻译1.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请简析此文蕴含的理.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文言文助答案猫犬苏东坡说:"养猫用来捕鼠,不可以没有鼠而养不捕鼠的猫;养狗用来防奸邪之人,不可以没有奸邪之人而养不叫的狗."我认为猫不捕鼠还可以,不捕鼠而捕鸡就更坏了;狗不叫还可以,不对着盗贼叫而对着主人叫就更坏了.仇视正直的人,一定要尽力打击而去除他,这不就是猫捕鸡吗觊觎重要的职位,使皇上孤立,这不就是狗吠主吗一,1.指奸邪之人 2.指猫不捕鼠 3.更坏 4.嫉恨正直的人二,觊觎重要的职位,使天子孤立,这不是对着主人叫吗三,宋代文学家苏轼;略.四,在其位,谋其政,不可以尸位素餐.(尸位:占着职位而不尽职守;素餐:吃闲饭.)48.楚人养狙楚国有一个靠养猴来生活的人,楚国的人称他为狙公.每天早晨,狙公一定在院里分派猴子们干活,派老猴率领小猴往山中采摘草木的果实,上交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有的猴子不给,狙公就用鞭子抽打它.群猴都害怕他,不敢有违.有一天,有个小猴对众猴说:"山上的果树,是狙公栽种的吗"大家说:"不对,是天生的."小猴说:"不是狙公就不能摘取吗"众猴说:"不对,都可以摘取."小猴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靠他分派(去采)为他干活呢"话未说完,众猴都醒悟过来.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狙公睡了,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拿走了他储存的食物,互相拉着进入树林,不再回来.狙公终于饿死了.郁离子说:"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差不多和狙公一样吧!只是他们还糊涂没有觉醒,一旦有人开导他们,使之明白,那狙公之类的欺诈权术就行不通了."一,1.有的猴(无定指代词) 鞭子 2.种 3.终于饿死了 4.同"悟",醒悟 5.开导他们二,1.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倚靠他而被他役使呢 2.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他们像狙公吗三,被剥削者一旦觉醒过来,造了反,统治者必将术穷而死.50.李氏之鸠李氏有一只鸠,能说人话,说话的能力超过鹦鹉,非常聪明,李氏已经养它好几年了.它每天就在走廊厅堂的帘幕之间飞来飞去,从不飞远,晚上就睡在笼子里,来躲避狸猫,老鼠的侵扰.它看到男女仆人有私下里偷拿东西的,摘花毁绿的,一定要报告给它的主人.有个晋国人在吴地经商,见到了这只鸟,愿意拿十两银子把它买下来.鸠已经觉察到他的意图,就告诉主人说:"我住在这里已经好久了,不忍心离开.你果真要把我卖到别的地方去,我将绝食."主人哄骗它说:"我有二个朋友想要看看你,看完了就带你回来."到了那个商人家里,主人就抛下它离开了.鸠整天不吃东西,哀呼号叫,要求回去.商人很同情它的忠诚和意志,而且还担心鸠死了而又不能取回银子,于是留下了十分之二的银子作为补偿,把鸠还给了李氏.鸠才吃东西.一,慧(聪明) 市(卖掉) 且(将要) 去(离开) 竟(始终)怜(同情,怜悯) 捐(耗费,花费) 乃(才)二,1.鸠鸟每看到僮仆婢女中有私自拿东西或采摘花朵的情况,就一定报告它的主人.2.主人骗它说:"我有个朋友想要看看你,看了以后马上就带你回家."三,李氏鸠对故主忠诚不二的坚贞情志,寄托了作者誓死忠于明朝的气节情操,又辛辣地讽刺了那些逆子贰臣,连禽兽都不如.51.傅显迂缓傅显喜欢读书,很能了解文章的意思,也稍微懂得医药方面的知识,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萎靡的老书生.一天,他迈着四方步到集市上,碰到人就问:"见到魏三兄没有"有的人指点他在什么地方,傅显就迈着四方步前往.等他见到魏三,喘息了很长时间.魏三问找他有什么事.傅显说:"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疲倦了在打盹.小儿在井旁玩耍,离井口三五尺远,似乎让人担忧.男女有别,不便把三嫂喊醒,所以跑来找您."魏三非常惊恐,奔往井边,到了那里三嫂已经趴在井口上哭儿子了.一,l.稍微 2.有的人 3.很长时间 4.担忧二,l.一天,迈着四方步走在集市上,碰到人就问:"看见魏三兄没有"2.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疲倦了在打盹.三,①望之如偃蹇老儒. ②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 ③雅步以往.④喘息良久. ⑤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四,傅显恪守封建礼教,碍于男女有别,舍"近"而求"远".52.祈梦决狱从前有个县令,遇到一件杀人案不能够判决,被牵连的人一天天地增多.于是他在城隍庙求神赐梦指点.梦中见神领来一鬼,那鬼头顶瓷盆,盆中栽了十几竿竹子,青翠可爱.醒来后他翻阅案卷,见有姓祝的人,"祝","竹"发音相同,心想一定是这个人了.严刑审讯,没能发现可疑的罪迹.他又翻阅案卷,见有名叫"节"的人,暗自想道:"竹子有节,一定是这个人了."严刑审问,也没发现疑迹.而这两人已经被拷打得九死一生了.他再没有别的办法,于是当作疑案上报,请求准许另外捉拿凶手,但终究也没抓到.一,1.从前 2.祈祷恳求 3.表示整数外不定的余数,译为"几"4.然而5.终究二,醒来后翻阅案卷,见有姓祝的人,"竹","祝"发音相同,心想一定是这个人了.三,B四,蒲松龄《聊斋志异》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3.曹司农竹虚言曹竹虚司农说,他的族兄从安徽歙县到扬州,途中经友人家.时值盛夏,请坐书屋,非常宽敞凉爽,晚上就想在这儿睡觉.友人说:"这儿有鬼怪,夜里不可以住."曹竹虚坚持住这里.半夜,有一东西从门缝慢慢进入,薄如纸张.进屋后,渐渐展开像人形,是一个女子.曹一点儿也不害怕.那鬼怪忽然披散头发吐着舌头作吊死鬼的样子.曹笑着说:"还是这个头发,只是稍稍乱了些;还是这个舌头,只是稍微长了些,有什么值得害怕"鬼怪忽然摘下自己的头放在桌上.曹又笑说:"有头还不值得害怕,何况无头."鬼怪本领用尽,很快地消失不见了.等到曹归途再住这里,半夜,门缝又有声响,鬼怪刚露头,曹就唾骂说:"又是你这个败兴的东西吗!"鬼怪竟不进来.一,1.宽敞凉爽 2.鬼怪 3.吊死鬼 4.本领用尽二,1.还是这个头发,只是稍微乱些;还是这个舌头,只是稍微长些,有什么值得害怕 2.刚刚露出它的头,就唾骂说:"又是你这个败兴的东西吗!"三,不论什么怪物,一旦"技穷",也就无计可施了.鬼的伎俩也仅此而已,在不怕它的人面前,是无计可施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邪不胜正.。

文言文 助读80篇

文言文 助读80篇

文言文助读(翻译1-20)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文言文助读100-250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言文助读100-250Microsoft Word 文档

101管仲答绮乌封人管仲被捆绑,从鲁国到齐国,在路途中又饿又渴,经过绮乌地方时向边防人员讨吃东西,绮乌的边防人员跪着喂他,很尊敬他,边防人员乘机私下里对管仲说:“你适逢侥幸被流放到齐国没有死还被齐国任用,将要拿什么回报我?”管仲说:“如果真能像你所说的那样,我将要任命贤能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有功劳的人,我用什么报答你呢?”边防人员怨恨他。

102商鞅立木建信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银子。

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

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

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103张释之执法皇上出巡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来,惊吓到天子座车的马儿。

于是派骑兵去追捕,把他交给廷尉治罪。

释之审问那个人。

那人说:「我是乡下人,来到这里,听说皇上出巡,禁止通行,便躲在桥下。

过了很久,以为出巡的队伍已经通过了,就出来,一看到皇上的车驾,立刻转身跑了。

」廷尉向皇上报告他的判决:「单独一个人触犯禁止通行的命令,应该判以罚金。

」文帝很生气地说:「这个人亲自惊吓到我的马儿,幸亏我的马儿驯服和顺,假使换了另一匹马,难道不会让我受伤吗?但是廷尉居然只判他罚金!」说:「法律是天子要跟天下人共同遵守的。

现在法律规定如此,而要再加重他的罪,这样法律就不被人民信任了。

况且当那个时候,皇上假使立刻处罚他,也就算了。

现在既然交下给廷尉治罪,廷尉是天下执法的标准,如果稍有偏斜,那天下执行法律都将因此而或轻或重,没有一定的标准了,这样人民岂不是要手足无措吗?希望陛下明察。

」过了很久,皇上才说:「廷尉的判决是正确的。

」104子产不毁乡校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文言实词助记9

文言实词助记9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相
爬上高树远眺 侦察,预警放哨
观察,审察
辅助
互相
相貌
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 “你”“我”“他”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胜不敢复相士。(《毛遂自荐》) 翻译:我赵胜不敢再审查鉴别人才了。
典例: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翻译:到了幽深昏暗,令人迷惑的地方,如果没有外物来帮助,
典例: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翻译:带领数名骑兵出来,改换身份出行,进入一座古寺。
典例:天下分裂,而唐室固已微矣。(《教战守策》)
翻译:天下分裂,唐王朝当然因此就衰败了。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悉
用心查看 野兽的脚印
详尽地叙述
详尽
全部
尽其所有,总计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翻译:(这封)书信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只是大略陈述一
你男人太奸刁。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徒
赤脚走路
指服劳役的犯人
一类人
门徒,弟子
空,光
只是,仅仅
徒然,白白地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胜)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翻译:(陈胜)是农村的种田人,又是被征发戍边的役夫。
典例: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翻译:郯子之类的人,他们的才能不如孔子。
翻译:(现在)就可以去告诉婆婆,趁早把我打发回家吧。
典例: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翻译:我已经和她恩断义绝,绝对不会答应你。 典例: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翻译:希望你细心的奉养老母,好好地服侍她老人家。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谢

初中文言文助读与训练:9年级

初中文言文助读与训练:9年级

初中文言文助读与训练:9年级
文言文助读与训练在初中阶段十分重要。

无论是学习文本、理解文本意思还是掌握深层次思想,都需要学生对文言文有着深入的掌握。

而随着课程更新,九年级学生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他们需要更强的文言文助读与训练,以满足课程要求。

首先,我们从学习文本上入手,九年级学生得到的文言文本文比以往都要复杂,有很多学生会遇到许多不认识的词汇,此时针对该文本进行助读,实在十分必要。

文本助读可以帮助学生兼顾词汇语法知识,深入挖掘文本中的表达方式和意义,避免由于某些词汇不认识而影响到理解的准确性。

其次,文言文助读与训练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理解文本的能力,例如在一篇文本中,学生可以先去助读,了解文本的基本意思,然后再去理解文本的深层思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核心意思。

最后,九年级学生在文言文训练中还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文本中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开始培养对文本的文学鉴赏和评价能力。

因此,九年级学生的文言文助读与训练十分重要,学校要注重文言文教学,并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文言文。

课程需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文言文,这是我们应该努力达到的终极目标。

- 1 -。

文言文助读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助读原文及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照适当的时间去复习它,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一位君子吗?”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三次:在为别人谋事时,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时,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我是否复习了?”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我则加以改正。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常常忧愁。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照适当的时间去复习它,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一位君子吗?”。

初中文言文助读91-98

初中文言文助读91-98

初中文言文助读91-10391、陈实与“梁上君子”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

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

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

”儿孙曰:“孰.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

”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

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

”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

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一、注释:1、盗:小偷2、栖:躲3、阴:暗中4、夫:发语词5、斯:这6、孰: 谁7、盗:小偷8、归:承认9、徐:慢慢地10、谕:开导11、省:反省12、一:全二、译文:陈实,是东汉人,为人仁厚慈爱。

那一年闹饥荒,百姓饥饿。

有一个偷盗的人进入他的屋子,在梁上等候。

陈实暗中看到了他,于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儿子孙子起来,神情严肃地训导他们)说:“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恶的,只是习惯了成为习性,于是就成了这样子。

”儿子(孙子)说:“成了谁?”陈实指着梁上的盗贼说:“就是那梁上的君子。

”盗贼大惊,自己跳下地,磕头赔罪。

陈实慢慢地开导他说:“看你的形貌,不像大恶之人,应该反省自己为好。

”看他好像很穷,于是命人给了他二匹绢。

从此县中没有偷盗的人了。

三、理解1、“梁上君子”现已成成语,它是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92、张孝基仁爱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

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

富人病且.死。

尽以家财付.孝基。

孝基与治后事如礼..。

久之。

其子丐于途。

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 孝基使灌园。

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

”孝基使管库。

其子颇.驯谨..,无他过。

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一、注释:1、不肖:不成才2、斥:职责,斥责3、逐:赶去:离开4、且:将要,快要5、付:交付,托付6、如礼:按照该有的礼节、仪式7、恻然:同情的样子8、灌:灌溉9、就:得到稍:渐渐10、怪:感到奇怪11、出:超过12、望:希望,盼望13、颇:狠14、驯谨:顺从而谨慎15、徐:慢慢地16、故态:原来的样子17、委:委托18、归:归还二、译文:许昌有个士人叫张孝基的,娶同乡某富人的女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7.孟母不欺子孟子少时,见邻家杀豕(猪)。

孟子问其母曰:“邻家杀豕何为?”母曰:“欲啖汝。

”既而母悔失言,自言曰:“吾怀妊是子,席(坐席)不正(摆得不端正)不坐,割(切肉)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今子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诚实)也。

”乃买邻家之豕肉而烹之,明不欺也。

[文言知识]何为。

“何为”即“为何”。

这是一个倒置的句式,解释为“干什么”、“为什么”。

上文“邻家杀豕何为”,意为邻家杀猪干什么。

又,“邻家何为杀豕”,意为邻家为什么要杀猪。

[文化常识]胎教。

今人很重视“胎教”,如妇女在怀孕期间多听音乐,多看美丽的风景,据说对孩子的发育有好处,将来孩子会更聪明美丽。

从上文看,我国二千多年前就有胎教了,孟母“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大概就是希望将来的孩子行为正直。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适;②明。

2.翻译:欲啖汝98.跛足虎太行山天井关(关名)之西十里,有草庵(草屋,此指寺庙)焉,老僧居之。

尝间行(走小路)山涧,有小虎大如犬,折前一足,委顿(精神不振)伏地,殆(大概)崖石殒(跌落)伤,而为母虎所弃也。

僧怜之,携归庵,饲以粥饭。

后遂驯习(温驯熟悉),僧出则尾随:居则膝侍。

居二载,虎益壮猛,人呼为“跛足虎”。

客有过庵者,虎亦回旋(在客人身边走来走去)妥适(亲昵的样子)。

于是远近之人称僧能伏虎,僧亦诩诩然,以为虎善我。

一日,僧携虎远出,鼻出血不止,淋漓注地。

僧惜其污,以足点地使虎舐(舔)之。

虎得血甘甚,嫌其无几,又馋不可忍,遂扑僧食之。

自是,“跛足虎”出没路间,见人即噬,伤害甚众。

[文言知识]间。

“间”本指日光成月光透过门缝,引申为“悄悄地”、,“秘密地”,如“间谍”,本意为悄悄地收集情报的人。

上文“尝间行山涧”中的“间行”,本指秘密地走,但从上下文看,老僧无需秘密地或悄悄地走,故解释为“走小路”,句意为曾经在山谷间走小路。

[启发与借鉴]本性难改![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载;②益;③无儿;④噬。

2.翻译:僧亦诩诩然,以为虎善我。

99.樊重种树樊重欲作器,先种梓(梓树,木质坚硬)漆(漆树),时人嗤之,曰:“尔老矣,俟(等到)日后作器,何及?”樊重不答。

春来秋去,积以岁月,梓漆皆得其用。

向之笑者,咸来求假(借)。

此种植之不可已也。

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此之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

[文言知识]已。

“已”在文言中除了指“已经”等外,常作“停止”解释。

上文“此种植之不可已也”中的“已”,即指“停止”。

又,“言已,皆笑”,意为说完,大家都笑了;“食已,即起程”,意为吃罢饭就上路。

[启发与借鉴]植树造林是不可以停止的,不断地栽种,便可不断地使用;培养人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嗤;②何及;③莫如。

2.翻译:向之笑者,咸来求假。

100.司马光勤学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

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已)咸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等到)能讽诵(背诵)乃已。

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记得牢),曰:“书不可不成诵。

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文言知识]患。

“患”既可作“担心”、“担忧”用,又可作“灾难”、“弊病”用。

上文“患记忆不若人”中的“患”,解释为“担心”,意为担心记忆不如别人。

成语“患得患失”,意为既担心获得又担心失去。

又,“水患”指水灾,“火患”指火灾。

[文化常识]司马光从小喜欢读历史,年长后觉得浩如烟海的历史书任何人都难以读完,尤其是皇帝和大臣,因此他召集一批人,删繁就简,把古今史实按年重新整理编写,前后花了十多年,共计一千多卷,取名《资治通鉴》。

所谓“资治”,即有利于治理国家,“通鉴”是指从古到今可借鉴的历史经验或教训。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乃已;②及长;③中夜。

2.翻译:所得多矣。

101.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今河南境内)人也。

叔父炳(即宗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凭借)长风破万里浪。

”兄泌(即宗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逃跑),不得入室。

[文言知识]仕。

“仕”指“做官”。

上文“高尚不仕”,意为人品高尚,不肯做官。

古人说“学而优则仕”,意为读好了书就可以做官。

“仕途”即做官的路;“仕宦人家”即做官的人家。

[启发与借鉴]这是成语“乘风破浪”的出典,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每个人都应有乘风破浪的精神。

[思考与练习]1.翻译:挺身拒贼。

2.成语填空:①面面相;②适可而;③临掘井;④唯利是。

3.你还能举出一个历史上年少而有志向的人吗?102.天衣无缝郭翰夏日卧庭中,仰视空中,有人冉冉(慢慢地)而下,曰:“吾织女也。

”徐视其衣,并(都)无缝。

翰问之,谓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文言知识]“为”的译文。

“为”作为动词,在文言中常见。

有人把“为”一律翻译为“做”,这是不妥的。

上文“天衣本非针线为也”中的“为”,若译为“做”,当然也可以,但欠妥,而译为“缝制”则更准确。

又,“百工为器”,应译为各种手艺人制作器物;“冶人为兵”,应译为冶炼工人铸造兵器。

“为”要根据它的对象准确地用现代汉语的词语译出。

[思考与练习]1.成语“天衣无缝”现在比喻什么?2.翻译:徐视其衣,并无缝。

103.李氏夫妇黄生乃李氏少时之友也。

越十年,二人遇于途。

李氏延至其家,杀鸡作食。

二鼓许,黄生腹痛,汗大若珠。

李氏夫妇恐甚,欲召医治之。

黄生固止之,以为旧疾复作,无妨。

李不听,即去。

时值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行。

逾半夜,携医归。

医灸之,少时即愈。

黄生曰:“汝为吾苦矣!吾何以报?”李氏夫妇曰:“汝为我友,当悉心以待,何出是言?”翌日天朗,黄生辞行。

[文言知识]悉。

“悉”指“全”。

上文“当悉心以待”,意为应该全心全意地对待。

又,“房屋悉为大水所毁”,意为住房全被大水冲毁;“五万士卒悉降”,意为五万士兵全部投降。

“悉”的同义词有“皆”、“咸”、“俱”、“均”等。

[文化常识]二鼓。

“二鼓”即“二更”。

古人夜间以击鼓敲更报时。

一鼓即一更,为17:00--19:00;二鼓为19:00--21:00;三鼓为21:00—1:00;四鼓为1:00--3:00;五鼓为3:00--5:00。

一夜共五鼓。

[思考与练习]1。

解释:①越;②延;③固;④逾;⑤翌日。

2.古诗填空:①出师未捷身先死,;②两个黄鹂鸣翠柳,;③劝君更尽一杯酒,。

104.马啮盗髻董熙载应友人邀,至其家豪酒。

自午及薄暮,已酩酊矣。

友人留其宿,熙载曰:“毋庸(不需要),吾尚可乘马反(同“返”)家。

”时月黑风急,未几,醉而堕马,僵仆道边,马缰持于手。

忽有盗过,自喜曰:“天赞我也!”遂尽解其衣,又欲盗其马。

方俯身执缰,马遽啮其髻(发髻),竭力挣扎而不得去。

待熙载醉醒,尽复取所失物,马始纵盗。

[文言知识]赞。

“赞”指“称赞”、“赞扬”,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文言中它还指“助”、“帮助”,这点要特别注意。

上文“天赞我也”,意为老天爷帮助我啊。

现代汉语有“赞助”,那是两个同义字结合成的复音词。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豪饮;②未几;③仆;④竭;⑤纵。

2.翻译:方俯身执缰,马遽啮其髻。

105.娘子军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微时(地位低微时)嫁柴绍。

高祖起义兵(指反隋的大军),绍与妻(即李渊的第三女)谋曰:”尊公(您的父亲)欲扫平天下,吾欲迎义旗(指投奔起义军),同往则不可,独行惧后害,何为计?”妻曰:“公(你)宜速去。

我一妇人,临时自为计。

”绍即间行(密秘地走)赴太愿。

妻乃归户县,散家财,募女兵,以应高祖,得兵七万人,与太宗(李世民,她的哥哥)俱围京城,号曰:“娘子军”。

京城平(攻下),封平阳公主。

[文言知识]临。

“临”是个多义词,相当于“往下看”、“面对”、“到”等。

上文“临时自为计”中的“临”,指“到”或“面对”,意为到那时自己会有办法的。

谚语有“平日勿烧香,临时抱佛脚”,其中“临时”指到困难的时候。

[文化常识]1.京城。

皇宫所在地叫京城。

秦朝的京城在咸阳;汉朝的京城先在长安,后迁至洛阳;隋朝的京城在汴,即今开封市。

李世民等所“围京城”即汴京;唐朝的京城在长安,清朝的京城在北京。

2.娘子军。

从历史上看,首建“娘子军”的是李渊的第三女——平阳公主。

解放前在海南岛也建有抗日“娘子军”。

歌剧《红色娘子军》就是根据历史事实创作的。

[思考与练习]1.李世民接替他父亲唐高祖李渊做了皇帝后,世称。

2.翻译:独行恐惧后害。

106.多多益善上(皇上,此指汉高祖刘邦)尝从容(闲暇时随意)与信(韩信)言诸将能否,各有差(等第)。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您皇上)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对您来说)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同“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文言知识]将。

上文多次出现“将”字。

“言诸将能否”中的“将”,作名词用,指“将领”、“将官”。

“能将几何”、“不过能将十万”中的“将”,作动词用,指“带领”、“指挥”。

在“而善将将”中,前一个“将”作动词用,指“指挥”,后一个“将”作名词用,指“将官”,全句意为您皇上不善于指挥军队,但善于指挥将官。

[文化常识]秦国灭亡后,刘邦被分封在汉(今陕西汉中市),不久便打出关中,与项羽争夺天下。

汉军仅数千人,且乌合之众,由韩信指挥。

韩信第一仗在井陉与二十万赵军对阵。

他“背水一战”,大败赵军,于是士气大振。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井陉之战”。

以后,也是韩信指挥的汉军击败了项羽,逼得项羽乌江自刎。

故成语有“韩信领兵,多多益善”。

[思考与练习]1.“将兵”与“将将”有什么不同?2.翻译: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107.歧路亡羊杨子(即杨朱,战国时人)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亲属),又请杨子之竖(僮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平?”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文言知识]“奚”与“何”。

这两个字在作疑问词用时含义相同,都相当于“为什么”。

“何追者之众”,意为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去追,也可说成“奚追者之众”。

“奚亡之”,意为为什么羊丢了,也可说成“何亡之”。

[启发与借鉴]成语“歧路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思考与练习]1.翻译: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2.成语填空:①与不同;②天之别;③狼虎咽;④落落方。

108.宋濂苦学余(宋濂自称。

宋濂是明初的政治家、文学家)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无法)致(买)书以观,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放松)。

录毕,走(快跑)送还之,不敢稍逾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