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校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聋生的记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聋校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聋生的记忆效果
一、绪论
所谓“记忆”,是指人们识记、保持和运用经验的过程,是选择、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
记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无时无刻地存在着,它是一种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的本质特征,而人生又是充满生机与创造力的,这一切生机与创造力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记忆这个源泉。
与听觉正常的学生相比,聋生呈现出不同的记忆特点。
一方面,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对直观形象的东西记得快,保持得好;另一方面,由于失聪所导致的语言残缺制约了聋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记忆上存在着缺陷。
为了提高聋生记忆效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常用聋生特殊的记忆方法——手语识记外,还应不断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二、本论
(一)情境教学,加深记忆
1、创设竞争情境,培养探索能力
2、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3、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联系生活,有效记忆
1、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提高记忆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记忆
(三)图文结合,高效记忆
1、充分利用图表记忆
2、利用多媒体教学记忆
3、采用表格记忆
(四)实验操作,实践记忆
1、演示操作有利于引发聋生的学习兴趣
2、实际操作有利于聋生深刻理解概念
3、实验操作有利于发展聋生的空间概念
三、结论
记忆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应启发聋生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自己的具体情况选用,也可以鼓励学生去创造。
只要聋生专心致志,勤记
忆,注意方法,就能提高记忆效果,进而记忆能力也就能得到加强。
浅谈聋校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聋生的记忆效果
【内容摘要】提高聋生的记忆效果,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更需要老师的引导,需要老师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辅助。
当老师用最适合的方法教学优化聋生的记忆时,当他们掌握了最适合的方法进行记忆时,那么记忆就再也不是让聋生一筹莫展的问题,而遗忘也不是学生们痛恨的事情了。
【关键词】聋生记忆情境联系生活图文结合实验
所谓“记忆”,是指人们识记、保持和运用经验的过程,是选择、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
记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无时无刻地存在着,它是一种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的本质特征,而人生又是充满生机与创造力的,这一切生机与创造力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记忆这个源泉。
与听觉正常的学生相比,聋生呈现出不同的记忆特点。
一方面,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对直观形象的东西记得快,保持得好;另一方面,由于失聪所导致的语言残缺制约了聋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记忆上存在着缺陷。
为了提高聋生记忆效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常用聋生特殊的记忆方法——手语识记外,还应不断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一、情境教学,加深记忆
“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聋生记住所学知识,教师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教学材料为基础,以激发学生热烈的情绪,以促进他们主动参与,优化数学学习和数学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加深记忆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创设竞争情境,培养探索能力
在聋生的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注重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索才会主动,在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才会有所发现,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才会得以培养和提高,创新学习的过程才能得到优化。
如,在教学“圆柱体积”时,可以提出“圆的面积公式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来的?”(切割拼凑)。
教师再创设一个竞争的情境:看哪
个小组现在也用这种方法把圆柱体变成学过的几何形体,利用这个几何形体来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看哪一组答得最好,等等。
这样一个竞争氛围的设置,再次把同学们引入了思考、探究、创新的情境之中,聋生将再次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
”游戏也是聋生的需要、也是他们的天堂。
进行记忆时,教师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情境,创造一种愉快的氛围,在满足聋生好动、好玩心理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安排了一个游戏:请聋生动手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的活动,让他们初步感受平面图形。
随后,再通过分组游戏:一组的同学拿图形,另一组同学来说名称,看哪组说得又快又好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图形。
一节新的图形认识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在游戏当中,他们加深了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在学中玩、玩中记,记得有劲,玩得开心。
(三)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
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有目的地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
通过故事的启迪,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如分式的约分引入:从前有个子弟,有一次,父母出远门去办事,把他交给父兄照看,父兄问他:“我每天三餐给你做两个馒头,够吗?”他说:“不够、不够!”父兄又问:“那我就一天给你吃六个,怎么样?”他马上欣喜地说:“够了!够了!”
听完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请同学们思考下面这样的两个问题:(1)这个子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2)分数约分的方法及依据是什么?
这时学生的兴趣早已被调动起来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学习问题的兴趣,认识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引入分式的约分。
二、联系生活,有效记忆
教育的起点是生活,教育的终点也是生活。
利用生活巩固知识,是提高聋生记忆效果的好方法。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他们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
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提高记忆
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应该在生活中去理解、巩固、强化、加深记忆。
诸多教学实践证明,将教材内容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能有效地提高聋生记忆效果。
例如,在讲“利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们牢记相关的知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给他们设计了场景。
首先,老师给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每年过春节的时候,大家都会收到压岁钱。
假设你们有1000元压岁钱,想要把它存到银行,你们准备怎么存?为什么这么存?
几乎每个聋生都会收到或多或少的压岁钱,所以一听老师提的这个问题,大家很感兴趣,纷纷思考起来。
过了几分钟,学生甲举手回答问题,“我准备存五年,因为拿到的利息多。
”学生乙有不同的看法,他说:“500元存活期,另外500元存定期两年。
500元可以随时拿,另外500元过两年可能就要用。
”学生丙说:“我把1000元存定期一年,如果一年后还不需要,再存定期一年。
”学生丁说:“我把它们全部存活期,随时可能用。
”学生戊说:“我存定期三年,那时我正好读高中时,可以交书费、学费。
”……
聋生能够想出这些不同的办法,说明他们已经理解、记住了利息的相关知识,也能熟练应用了。
这样的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熟悉的生活情境联系在一起,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利用生活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记忆效果。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记忆
老师不但可以引导聋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让他们切实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在讲了“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后,为了加深记忆,设计了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在图书室里有5桌聋生在看书,每桌4人,每桌8本书,图书室的五层书架上,各层分别摆着5,5,5,4,5本书。
该老师让学生算一算图书室内共有多少本书。
由于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聋生都十分感兴趣,他们用不同的算式算出了答案。
又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聋生把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让他们回家去帮助父母并计算房间地面面积、计算铺地板砖的数量及购买钱数。
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三、图文结合,高效记忆
利用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表现出来,是一种简洁、实用、高效的记忆方法。
聋生学习数学难,就在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上,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引导的起点,充分利用能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判断、联想的过程中茅塞顿开,加深对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理解。
(一)充分利用图表记忆
利用图表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启发性,是向聋生传授知识的最好的辅助方法,尤其是对概念性的知识或区别事物之间的等。
如由于聋生先天缺陷“有耳不能听,有口不能言”的特点,他们对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缺乏正确的理解,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一定的困难,因而导致个别聋生试卷中的应用题全做全错,只要遇到应用题便茫然不知所措。
为了帮助他们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弄清数量关系,在课堂中教学生画图的解题方法,帮助他们深入理解题意,并有条理地思考、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中,例题: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
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解题中,让学生读懂题意,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解决了实际问题。
等量关系式:
顺流路程 = 逆流路程
顺流速度顺流时间= 逆流速度逆流时间
(船速+水速) =(船速-水速)
x 3 2 x 3 2.5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记忆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提高聋生记忆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电脑或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演示是我们聋校教师给学生们传授知识的有力武器。
聋生的听觉有障碍,眼睛就成为最主动、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视觉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多媒体教学手段恰恰具备视觉传播优势,它可以提供形象、生动的参照物、示范物,自然也就会令学生难以唤起的学习兴趣跳动起来,更具体更形象地理解所学知识,更主动地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和思考,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通过多媒体演示三个小动物驾驶着他们的汽车进行比赛,但是比赛的结果显示不同形状的车轮跑的速度各不相同,最后圆形的车轮跑的最快,引发思考:圆形车轮为什么会跑得快呢?同时也感知了"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相等"。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设计线段图的动画,两人面对面相向而行,闪烁两人一分钟所走的路程,点击三次,即走了三分钟后两人相遇。
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使聋生理解两地之间的路程等于两人所走的路程。
归纳出“速度和×时间=路程”简便方法。
多媒体教学方法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形式难以解决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表格记忆
表格是按项目画成格子,分别填写相关内容。
它具有类目清楚,条理性强的特点,把教材所介绍过的一些重要内容,制成表格,列出要点。
这样不但方便记忆,而且有益于训练思维。
例如下面这个表格所列的内容,聋生不仅可以系统地记住它们的基本性质,而且可以进行对比记忆。
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对比
表格回忆所学的内容,记忆效果不断提高。
四、实验操作,实践记忆
实验教学是让聋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观察、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记忆效果的教学方法。
(一)演示操作有利于引发聋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聋生思维的形象性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感到枯燥、乏味,而解决之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根据聋生的思维特点,适当增加演示操作。
如“量角”的教学,在认识量角器后,尝试量指定角的度数,例题中没有操作步骤的文字说明,“示意图”也没有分解动作,只有测量方法的“示意图”,学生依“葫芦画瓢”。
由于聋生听力的损伤和丧失,缺乏听力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片面而不够准确,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象部分,动作协调能力差,会将量角器的反面朝上,或量角器不能盖住角,使另一边无法与量角器的某一刻度线重合,或者把60读成120等等。
这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点拨、有效的帮助,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操作,最终使他们都能获得量角方法、要领。
这样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实现及教学过程的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使教学取得令人欲想不到的效果。
(二)实际操作有利于聋生深刻理解概念
在数学概念教学时,教师要让聋生多动手操作,进行试验,然后再引导他们通过分析、对比,找出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
例如:建立“比多”的概念,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
根据教师的口述摆小棒,先让学生在桌子上摆10根小棒,为第一行。
然后让他们摆第二行小棒,使第二行比第一行多3根,并说明自己摆的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聋生基本掌握了“比多”的概念,这就为进一步教学“比多”的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操作有利于发展聋生的空间概念
如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可以首先组织聋生用小刀切土豆,切下第一刀
时,用手摸一摸切过的地方,感觉是平平的、滑滑的“感知面”;竖着切第二块时,手指摸两个面相反的一条边“感知棱”;在切第三刀后,用手指点在三条棱相交的“点”,“感知顶点”;然后再指导他们用硬纸做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在操作过程中,给聋生提供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感性材料,使他们不但知道了它们有几个面多少条棱和几个顶点,而且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顶点与面的特征也有了初步认识。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做中学”,即教师应该尽量通过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与理解,进而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
“做中教”、“做中学”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非常好的记忆方法。
这种记忆是一种随时随地的记忆,它是通过动手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触摸”枯燥的知识,利用兴趣、直观的形象、感性的认识等因素,强化学生的记忆。
总之,记忆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应启发聋生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自己的具体情况选用,也可以鼓励学生去创造。
只要聋生专心致志,勤记忆,注意方法,就能提高记忆效果,进而记忆能力也就能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