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讲义 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古代汉语讲义 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古代汉语讲义 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一、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1.从语音的角度分:单音词、复音词

2.从语素的角度分:单纯词——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

合成词——复合词、加缀复词

3.从词义的角度分:单义词、多义词

4.从语法功能角度分: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据统计,《庄子·逍遥游》全文用单字1465个,复音词只占80多个;《离骚》用字2470个,复音词只有140多个。《诗经》中单音词占总量的90.8%,《左传》中占89%,《史记》、《尔雅》中占80%。

三、古汉语的复音词

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根据词的组合方式分为单纯词与复合词。

1.单纯词

(1)叠音词(重言、叠字、重言形况字)

概念:重叠两个相同音节,只有一个语素的词。如:翩翩渺渺漠漠纷纷类型:拟声叠音词、仿物叠音词

特点:音节重叠,意义灵活

(2)连绵词(联绵词、联绵字、连语、链语)

概念:由两个音节连缀表达一个整体意义,只含一个语素的词。

类型:双声:仿佛参差伶俐玲珑踊跃

叠韵:彷徨徘徊逍遥窈窕婵娟混沌

双声兼叠韵:缤纷优游辗转

非双声叠韵:扶摇芙蓉铿锵淡泊翡翠

特点:义不分训;字无定写。

2.合成词(复合词)

(1)偏义复词

概念: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的词。

原因:音节;修辞

(2)同义复词

(3)其它复合词

①联合式

A.名词+名词

B.动词+动词

C.形容词+形容词

②偏正式:

A.名词+名词

B.形容词+名词

C.动词+名词

D.形容词+动词

E.数词+名词

③动宾式

④重迭式

第六章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基本词汇

2.古今词义迥然不同

抢:古是“碰”、“撞”之义,如《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战国策·魏策》“以头抢地耳”。今是“抢劫”之义。

绸,古是“缠绕”之义,如《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旗之杆。”今义则指“绸缎”。

3.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古代强调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如《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今则指指卖的行为。

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今则泛指所有的睡觉。

二、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

1.词义扩大。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大就是“词义扩大”。

菜——古:蔬菜。今:与“饭”相对。

脸——古:目下颊上。今:面部。

皮——古:带毛的兽皮。今:物体表层。

2.词义缩小。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小就是“词义缩小”。

宫——古:房屋。今:指某些文化娱乐场所。

瓦——古:陶器。今:盖屋顶的建筑材料。

臭——古:气味。今:臭味。

3.词义转移。一个词的词义由原来的范围转移到新的范围中叫做“词义转移”。

暂——古:突然。今:时间短。

汤——古:热水。今:菜汤、米汤。

领——古:脖子。今:领子。

三、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1.褒贬不同

古义褒今义贬:复辟——古:恢复君位。今:开历史的倒车。

爪牙——古:得力助手。今:坏人的帮凶。

古义贬今义褒:锻炼——古:玩弄法律进行诬陷。今:经过实践使之提高或

变好

古义中性今义贬:谤——古:批评议论。今:诽谤。

古义中性今义褒:客——古:外地人。今:宾客。

2.轻重不同

古义轻今义重:诛——古:责备。今:诛杀。

古义重今义轻:感激——古:愤激。今:感谢。

饿——古:比“饥”重。今:与“饥”同。

病——古:比“疾”重。今:与“疾”同。

第七章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是与词形相应的能有文献资料证明的词的最古意义。如“鄙”:

①四鄙之萌人。——“鄙”的意思是边邑。

②焚符破玺,而民朴鄙。——“鄙”的意思是质朴,厚道。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的意思是浅陋,庸俗。

④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鄙”的意思是贪吝。

⑤我皆有礼,夫犹鄙我。——“鄙”的意思是鄙夷,看不起。

以上②③④⑤诸义,都是从①的边邑义引申而来。因此,可以确定“鄙”的本义是边邑。

2.探求本义的途径

(1)分析字形。利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形体;结合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分析汉字的形体。

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可以确定谴责为其本义,其余的则是引申义。

(2)考核文献。看看古代文献中是否有这样的解释;看看古代文献中是否有这样的用法。

斃(“毙”的繁体字),《说文》作“獘”,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斃”,从死,敝声。从文献用例来看,先秦古书里的“斃”多表示仆倒义,如《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又如《鞌之战》“射其右,毙于车中。”都可以证明“斃”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綱,本义是网上的总绳,引申出事物的总要、国家的纲纪等义。

道,本义是道路,引申出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

2.引申义的类型

直接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为近引申义,也叫直接引申义;由引申义引申出来的意义为远引申义,也叫间接引申义。

关,《说文》:“以木横持门户也”。本义是门闩(名词)和闩门(动词)。门上闩则能控制出入,从而引申出“关卡、要塞”义;从“关卡”的意义又引申为“关键、枢纽”义。门闩能把门与门或站与墙连在一块,从而可引申出“关连、省及”义。

3.词义引申的规律

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或概念特点来看,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是:

(1)从个别到一般

“江”、“河”本来专指长江、黄河,后来引申泛指河流。

“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都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

(2)从具体到抽象

“術”、“道”均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引申。

4.词义引申的方式

(1)并列式引申(放射型、辐射式)

以本义为中心,并列地引申出多个意义,即是说,这种方式的多个引申义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出来的。

竟:本义是乐曲终了,由本义引申出完毕义,如《汉书·谢安传》:“看书既竟。”又引申出停止,结束义,如《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又引申出终于、终究义,如《史记·屈原列传》:“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又引申出穷尽义,如《庄子·齐物论》:“忘年忘义,振于无竟。”“竟”的这几个引申义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出来的。

(2)连环式引申(链条式、连锁式、串连式、延展式)

从本义引申出甲义,再由甲义引申出乙义,由乙义引出丙义,接连引申,一环套一环。如:

功:本义是工作、事情,如“上入执宫功”(《诗经·七月》);从工作的结果引申出成绩和功效义,如“故事半古之人,而功必信之”(《孟子·公孙丑上》);从成绩大小、成效高低引申出成就、功业、事业,如“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平”(《孟子·公孙丑上》);再由此引申出功劳,功勋,如“劳苦而功如此”(《史记·项羽本纪》)。功的这些引申义是一个接一个引申出来的。

(3)综合式引申

词义引申的两种基本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词义在引申过程中往往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这种情况,称为综合式引申或混合式引申。例如:朝,《说文》:“朝,旦也,”本义是早晨,古时君臣在早晨会见,从而引申出朝见义;朝见时君臣彼此朝向对方,从而引申出朝向义;朝见的地方叫朝廷,又是朝的一个引申义。朝见时,群臣必须下拜。又从朝廷引申出王朝义,由王朝引申出朝代义。朝的这些引申义产生的方式,由早晨、朝见、朝廷、王朝、朝代组成连环引申,而朝见又分别引申出朝廷、朝拜、朝向等义,则是并列式引申。

5.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用一个字来表示的,读音也相同。但有些词在词义引申之后改变了读音。例如:

说(shuō)由陈述、解说引申为劝说、说服,改读(shuì)

语(yǔ)由言语、说话引申为告诉,改读(yù)。

有的后来还为引申义另外造了新字。例如:

解(jiě)由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懈怠,改读(xiè),并造了“懈”字。

弟(dì)由弟弟引申为尊敬、顺从兄长,改读(tì),后来造了“悌”字。

6.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1)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某种相似之处。

斗,本义为酌酒器,因形貌性状相似而引申为斗星。如《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關,本指门闩,由于功能作用相似而引申为关卡。如《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2)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所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齿,本指门牙或牙齿,牙齿的生长情况标志着幼少壮老,由此引申为年龄。

年,本指稻谷成熟,有收成。收获标志着农业生产的一个周期,古代每年只收获一次或一季,由此“年”引申为时间单位“年”。

(3)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

虚,本义为大丘,大则空旷,因此引申为空虚的意思。

危,本义为陡峭、高峻,陡而高则易倾倒,因此引申为不稳定,再引申为危急、危险。

第八章同义词及其辨析

一.什么是同义词

从词义关系方面考察,同义词可分为三类:

1.意义完全相同的同义词(称为等义词)

犬——狗;黎民——黔首;余——我;寡人——不谷

2.在某一点上意义相同即部分相同的同义词(相对同义词)

[诛——戮]在“杀”义上相同,但“诛”还有“谴责”义,“戮”还有“侮辱”和“并力”义。

[遇——逢——遭]在“碰见”义上相同,但“遇”还有“对待”、“待遇”义;“逢”还有“迎接”、“迎合”义;“遭”还有“遭受”义,又可作动量词。

3.意义近似的同义词(近义词)

延——席;往——逝;危——急;告——诉

由于古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因此,所谓同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即指上述三种情况中的后两种情况。

二、同义词的类型

1.本义和本义相同的同义词

[树——艺] 上古同义,本义都是种植。《孟子·滕文公下》“仲子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诗经·唐风·鸨羽》“不能艺黍稷。”《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树、艺”可以连用。

2.本义和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封——疆]“疆”的本义是疆界、界限。“封”的本义是用手培土种植树木。因边界往往要聚土植树为标志,“封”就引申指疆界,《左传·僖公十三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杜注:“封,疆也。”《战国策·燕策》“国之有封疆,犹家之有垣墙。”“封疆”同义连用。

3.引申义和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治——理]“治”的本义是治水,“理”的本义是雕琢、加工玉石,《韩非子·和氏》“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经过词义的引申发展,由个别到一般,两个词都有治理、管理义,也就形成了一组同义词。

三、辩析同义词的方法

1.从词义差异上辩析

(1)所指事物的形状、用途、质地不同。

[府——库]都是藏财物的地方,但“府”指收藏文书、财宝的库房。《说文》:

“府,文书所藏也。”“库”是藏兵器、战车的库房。《说文》:“库,

兵车所藏也。”二者用途有别。

[型——范——模]都是指制造器物的模型,但质地不同,土做的叫型,木头

做的叫模,用金属做的叫范(一说用竹子做的叫范)。

(2)所指物体部位不同。

[股——肱]都是身体的一部分,股指大腿,肱指手臂。

(3)动作行为的方式与情态不同。

[商——贾]都指做生意的人。“商”指运货贩卖的生意人,“贾”指囤积营利的生

意人,所以有“行商坐贾”的说法。

[提——携]都指用手握物运物,但方式不同,“携则相并,提则有高下”(段玉

裁语),所以“提拨”、“携手”中的“提”“携”是不能互换的。

(4)词义范围大小不同。

[法——律]都有法律,法令的意思,但所指范围不一样,法指法则,制度,范围大;律,范围小,多指具体的刑法条文。

[告——诉]都有“告知”的意思,但“告”是一般的告知,而“诉”特指所说痛苦或者说冤屈,范围小。

(5)词义轻重、程度不同。

[饥——饿]一般情况下是相通的。对言时有别:饥指一般的饿;饿指一点东西

都没吃,严重饥饿,。

[盟——誓]都有“誓”的意思,但词义轻重不同,《周礼》郑玄注:“大事曰盟,小事曰誓”。

2.从语法功能上辩析

[之——其]都能做第三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的“他”或“它”相当。但“之”只能用作宾语,“其”只用作定语或主谓词组中的主语。

[耻——辱]用作名词时是同义词,但当他们用作及物动词时,意义不同;“耻”用作意动,表示“以……为耻”;辱,作动词时,一般是使动用法。

3.从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辩析

[妻、妾——后、妃]普通人的称“妻”称“妾”,皇帝的就称“后”称“妃”。

[征——伐——侵]皆有军事进攻之意,但各有其特点。《孟子·尽心下》:“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可知“征”指上伐下,有道伐无道,带有褒义;“伐”指公开宣战,不管双方是非,是中性词;“侵”则指不宣而战,带有贬义。

第九章词类活用

一、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过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在文言文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这是先秦古汉语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的主要不同之处。

二、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1.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而充当别的词类。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2)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起义》)

例中“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的意思;“坚”与“锐”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是“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的意思。

2. 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现象的区别

词类活用是指某个词临时活用作别类词,而词的兼类是指某个词具有两种词性或两种以上的词性。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起义》——知:动词“知道”。

(2)草木有生而无知。——知:知觉。

“知”既是动词,又是名词,属兼类词。

有的兼词兼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词性:

(3)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益:动词,涨水。

(4)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益:动词,增加。

(5)其家必日益。《吕氏春秋·贵当》——益:形容词,富裕。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益:名词,好处,利益。

词的兼类现象,词义有明显的变化,是词义引申的必然结果。

三、古汉语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这个动作。

1. 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本是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之”,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的意思。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汉书·苏武传》:“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降武”不可能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逼迫苏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

2.形容词词的使动用法

《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秦”即“使秦国弱”。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肉骨”即“使白骨生肉”

四、古汉语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异之”即“认为之奇异”。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建论》:“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君君”即“认为国君是国君”。

分析: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何异同?

相同处:①句法结构相同,都是动宾关系。

②两种用法均可以由名词与形容词的活用形成。

不同处:①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现实或者能够实现的,而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如此。

②出现的范围不同。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动词只有使动用法,而无意动用法。

五、古汉语的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为了宾语而发出的,即“为宾语而动”的意思。

1.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动作。翻译格式为:主语+给(替)+宾语+动词

(1)文嬴请三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请三帅”是“替三个元帅请求。”

(2)提弥明死之。《晋灵公不君》——“死之”即“为之(赵盾)而死”。

2.表示目的或原因。翻译格式为:主语+为了(因为)+宾语+动词

(3)吾非悲刖也,《韩非子·和氏》——“悲刖”即因为受了刖刑而悲伤。

(4)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死国”即“为国家而死”。

3.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动作。翻译格式:主语+向(对)+宾语+动词

(5)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泣臣”是对着我哭泣。

(6) 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三国志·诸葛亮传“解之”是向他们解释。

六、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普通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张衡传》——目:用眼睛瞪。

(2)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说苑·贵德》——“风人”,即吹拂人。“雨人”即滋润人。

(3)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用蹄子踢。

方位名词也可以活用为动词。

(4)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商君列传》——前:往前挪。

(5)日渐暮,遂前其足。——前:方位名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向前。

名词性词组也可以活用为动词。

(6)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冠带衣履:把“冠带衣履”等生活用品供应给天下的人。

七、名词用作状语

1.表示方位和处所。(“向……”/ “在、到、从……”)

(1)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西”:向西。

(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在朝廷上。

2.表示工具和依据。(用……/依靠、依据、按照)

(3)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书:用书信。

(4)失期,法当斩。《陈涉起义》法:按照法律。

3.表示对人的态度。(象对待……一样的(来对待)/把……当作……(来对待))

(5)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虏:象对待奴隶一样地。

(6)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象对待客人一样的对待他。

4.表示比喻。(象……一样的。)

(7)螋蛇行匍匐。《战国策·秦策》蛇行:象蛇一样的爬行。

(8)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啼:象小孩一样的,象儿童一样的。

八、词类活用的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偏正关系,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5.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的前面,活用为及物动词。

6.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作补语,活用为动词。

7.名词用“而”连接时,组成并列结构,活用为动词。

第十章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

汉语的词序从古到今没有太大的变化,即基本次序为:主语——谓语——宾语

二、宾语前置的类型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宾语前置

“吾谁欺?欺天乎?”——疑问代词“谁”充当动词“欺”的宾语而前置。

(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

“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与”的宾语而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代词“尔”、“我”充当动词“诈”、“虞”的宾语而前置。

3.用代词“之”和“是”复指的宾语前置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代词“之”、“是”复指前置宾语“亡”、“群臣”。

在前置宾语前加上语气副词“惟”,构成“惟+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惟余马首是瞻。”——等于说“惟瞻余马首。”

4.代词“是”作宾语时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

5.介词“以”的宾语有时不需要条件就可以前置。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言”为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三、古代汉语的行为数量表示法

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一般是把数词与动量词构成的数量词组放在动词的后面作补语,如“看两遍”、“踢三脚”。而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的方法是:

1.一般方法:将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不用动量词。

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文公十六年》)

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2.强调方法: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后加“者”,将数词置于句尾作谓语。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赵策》)

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史记·鸿门宴》)

第十一章判断句

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

现代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判断词“是”,古汉语判断句则不用判断词“是”,靠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现代汉语否定判断句用“不”,古汉语否定判断句用“非”。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根据是否用“者”、“也”,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主语,谓语。(“兵,凶器。”)

三、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指示代词,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

(1)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

(2)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同上)

可见,“是”同“此”。“是”在古汉语判断句中作主语,常是复指上文出现的内容。

“是”作判断词,汉代就有了。如: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1972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出土的帛书彗星图,说明“是”在当时既用作代词,也用为判断词。如:

是是帚慧。

是是苦慧。

四、判断句中“为”、“维(惟)”、“乃”、“即”的词性与作用

1.为——“为”是普通动词,有“作为”、“成为”、“算是”等义,不是判断词。即使在判断句中可理解为“是”,也是普通动词在判断句中的运用,不是判断词。

余为伯鲦,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2.维(惟)——“维(惟)”在上古汉语中经常出现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是判断词,实际上它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

尔惟旧人。(《尚书·大诰》)

3.乃——“乃”经常用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判断词,实际上它是放在谓语之前的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就”完全相同。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4.即——“即”经常用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判断词,实际

上它是放在谓语之前的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就”完全相同。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五、古汉语判断句的活用

古今汉语中,都有一些句子采用判断句的形式,但其主语与谓语之间并不是一般的判断关系,而是其他关系,我们称之为“判断句的活用”。

1.表达比喻内容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2.表达条件、目的等内容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

3.表达因果关系

良庖岁更刀,割也。(《庄子·养生主》)

第十二章被动句

一、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意念被动句)

在形式上跟主动句没有区别,但在意义上又表示被动的句子。

(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焉》)

有的名词直接加在动词谓语前面,也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产生

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没有发现被动句。

西周金文中已经发现了被动句,但数量很少。

春秋战国时代,被动句就用得比较普遍了。而且有多种形式。例如:

(1)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

(2)不善用之,则楚六千里而为仇人役。(《荀子·促尼》)

(3)比干见刳箕子累。(《荀子·成相》)

《荀子》中有“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几种形式。战国时代,除以上三种被动句式外,还有“为……所”式、“见……于”式、被字句被动句式。

二、古汉语常见被动句式

1.“于”字句

(1)在动词谓语后面,用介词“于”引进主动者,使主语有了明显的被动性质。

郤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

(2)去“于”则变成主动句。古人常采用这种方式,构成主动和被动对比的句子。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3)古汉语的“于”字句式:受事主语+谓语动词+于+行为主动者

现代汉语“被”字句式:受事主语+被+行为主动者+谓语动词

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

——走投无路的人常常被别人支配。

(4)“于”字被动句,其形式结构跟表处所、时间的“于”字句完全相同,故后来被“被”字句所取代。

孙嘉聘于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2.为字句

(1)用介词“为”引进主动者,使主语有了明显的被动性质。

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2)为字句的受事主语往往可以省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3)“为”字后面所引进的行为主动者可以省略,直接把“为”字放在动作的前面。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为”字直接用在动词之前,不能认为是省略了行为的主动者,而应看

作“为”字表被动的另一种形式。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为”是介词,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为”是表被动的助动词。

“为”字同“于”字一样,本身没有表被动的意思,只是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且还有很多别的用途,易产生歧义。

3.见字句

(1)助动词“见”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帮助表示被动。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2)“见”字用在动词前一般表示被动,但是,汉代以后也有不表示被动的。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4.为……所……

(1)用“为”引进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用“所”帮助表示被动。

楚虽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秦策》

(2)有时,“为……所”式中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5.见……于

“见……于”式被动句是将“见”字和“于”字结合起来运用,用“见”字表示被动,用“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5.被字句

被字句在战国未期出现,汉代用得较为普遍,但还是不能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只是一个帮助表示被动的助动词。

(1)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贾生列传》)

(3)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

“被’字原是动词“遭受、蒙受”的意思,如例(1)“被攻”,其动词性很强,可以不看成被动句;例(2)“被谤”与“见疑”对举,其被动意义明显一些;例(3)中“被”字的意思虚化得多,更应看成表被动的助动词。

汉末,“被”字可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被”是介词。

(4)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魏晋以后,用‘被’字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例子越来越多,口语里完全取代了其它的被动句式,就是在仿古的文言文中,“被”字句也常常被使用。

第十三章习惯句式

一、若何、如何、奈何(如……何、奈……何、若……何)

这是一组古汉语中最常见的固定句式。其中的“如、若、何”都是动词。“如何”也可以说成“若何”、“奈何”,其中的“若”、“奈”仍然具有动词性,但凝固后与“如何”的含义相同。

“如、若、奈”作为动词,都含有“办理、处置、对付、安顿”的含义,“何”是疑问代词,表示“怎么,怎么样”,二者连用表示询问办法或原因。

询问办法

(1)于是项羽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询问原因,用在动词前,含有“怎么,为什么”的意思。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4)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如之何勿思!《诗经·君子于役》

二、何……为(何以/必/乃/足以……为,奚/奚以/奚用/用……为)

这组习惯句式有两种用法:

1.表示询问。何……为中的何疑问代词,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句末“为”加强询问的语气。

长信侯曰:“王何以臣为?”(《战国策·魏策三》)

2.表示反问。用反问的形式表示否定。常用“何以……为”的形式。“以”是动词,有用的意思,译为“哪里用得着……呢”、“为什么……呢”。“何以伐为”,就是“为什么要攻打它呢?”意为不必攻打。

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

1.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亦”有时写作“已”,可译成“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无乃……乎表示委婉的商榷口气,对有关情况加以测度,可译为“恐怕……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得无……乎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可译为“恐怕/莫非……吧?”、“能够没有……吗?”。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四、熟与、与……熟、熟若

表示比较和选择的句式,其中“孰”是疑问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谁,可译为“跟……比,哪个……?”。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2)吾与徐公孰美?(同上)

其中的“孰若”、“与其……孰若”通过选择有舍前取后的意思,可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3)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第十四章副词

一、副词的性质

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

二、副词的分类

根据副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成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和表敬六类。

1.程度副词

[少]

古代汉语“少”作副词,表“稍微、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稍”;而古代的“稍”则是时间副词,是“逐渐”的意思。例如:

(1)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2)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

[颇]

颇,在古代有两种意义:一是“很、甚”;另一个是“稍、略”。例如:

(3)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4)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2.范围副词

[仅]

表示“只、才、刚够”的意思时,古今是一致的。例如:

(1)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史记·乐毅列传)

但在唐代诗文中,“仅”还可以表示“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的意思。一般只用在数目字前面,读去声。

(2) 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3.时间副词

[曾]

一表时间,相当现代汉语的“曾经”;一表情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居然、竟”。

(1)孟尝君曾待客夜食。(史记·孟尝君列传)

(2)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

[尝]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曾经”。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4.情态副词

[且]

作副词表示情态,有“姑且、尚且”的意思。

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固]

作为情态副词是“本来、当然”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固然”意思完全不同。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孟子·许行)

5.否定副词

[不、弗]

都是表示一般的否定。“不”既可以否定动词,又可以否定形容词。

(1)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

(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在秦汉以前,“弗”字后面的动词只能是及物动词,但动词后面却不带宾语。这是和“不”的用法显著不同的。

(3)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墨子·兼爱上)

[毋(无)、勿]

经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意思是“不要”或“别”。这是和“不、弗”的重要区别。

(1)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起义)

(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

有时“毋”和“勿”用于陈述句,则表示一般的否定。这种用法频率较低。

(3)欲无获民,将焉避之。(左传·晏婴论季氏)

(4)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吕氏春秋·为欲)

[未]

表示对尚未实行的某种动作、行为或状况的否定。

(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有时,“未”字只表示一般的否定,和“不”的意义比较接近。

(2)君未知战。(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非、否]

“非”和“否”是特殊的否定副词。“非”所否定的不止是动词,而是后面整个谓语。

(1)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

(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1)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2)否定叙述句的谓语,表示对某一事实的否认。

“否”和表肯定的应答之词“然”对立,相当于“不”或“不是的”。

(3)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许行)

“否”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面。

(4)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左传·襄公30年)

(5)不问可否,不论曲直。(李斯·谏逐客书)

6.表敬副词

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副词,一般是从动词虚化而来,分两类。

(1)尊人:请、幸、谨、敬、惠、辱等。

(2)自谦:窃、忝、猥等。

第十五章代词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吾”、“我”、“予(余)”。另外,“朕”在先秦可作一般人的自称。

(1)“吾”在魏晋以前很少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作宾语(否定句中可以);

(2)“朕”在秦以后成为封建帝王的专称。

2.第二人称:“女(汝)”、“尔”、“若”、“而”、“乃”。

“而、乃”一般只作宾语。

3.第三人称: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而是用指示代词“彼”、“之”、“其”来兼职。“彼”仍带有指示性,并有轻蔑的意味。“之”只作宾语。“其”只作定语。

“他”字上古的含义是“其他”、“别的”,唐代才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

4.古汉语的人称复数表示法

(1)用单数人称表示人称复数。

(2)在人称代词后用“侪、属、曹”等字表示人称复数。

5.谦称与尊称

谦称有“寡人、臣、妾、仆、愚”等;尊称有“子、君、先生、足下、大王”等。另外,古人自称名是谦称,称他人的字是尊称。

二、指示代词

1.近指与远指:古汉语的近指代词有“此”、“是”、“斯”、“兹”等,可译为“这”;远指代词主要有“彼”,可译为“那”。

2.泛指与特指:“之”、“其”

“之”既可以翻译为“这”,也可以翻译“那”,是泛指代词,经常作宾语,偶尔作定语。“其”只代的是特定的人或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个”、“那种”,是特指代词,经常用作定语。

3.特殊的指示代词:“然”、“尔”、“焉”、“诸”

“然”、“尔”作指示代词用,其特点是作谓语,等于现代汉语中的“这样”、“那样”;“焉”的特点是兼有指示代词与语气词两种词的特性,能指代一定的范围与方面,同时还能够表示句末的停顿语气,可理解为“在这里呀”、“在这其中啊”等。“诸”的特点是合音而成,用于句中是“之于”,用于句尾是“之乎”。

三、疑问代词

1.指人的疑问代词:“孰”

“孰”用于疑问句中,主要用来指人,也可用来指事物。主要用于选择疑问句中,并且不能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也可以用于一般疑问句中。

2.指物的疑问代词:“何”、“胡”、“曷”、“奚”

“何”的使用范围比较宽泛,可以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胡”、“曷”、“奚”使用范围较窄,一般尝作状语使用。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

“安、恶、焉”等既可作宾语,也可作状语。

四、无定代词

1.肯定性无定代词:“或”

用来指人、指物,指人是“有人”、“有的人”等,指物“有的”。有时前面出现先行词,“或”指代的对象则就在先行词中。

2.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用来指人、指物,含义是“没有人”、“没有谁”、“没有什么(事物)”等。汉代以后,“莫”逐渐产生了否定副词的用法。

五、辅助性代词“者”、“所”

“者”和“所”都能指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又都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后面或前面,构成名词性的“者”字或“所”字结构,才能充当句子成分。这种词我们称其为“辅助性代词”。

1.“者”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和数词或时间词之后,可译为“……的”、“……的人”、“……的东西”等。

2.“所”

用在动词或动词行词组之前,可译为“……的”、“……的人”、“……的东西”等。

3.“者”指代行为的主动者,“所”指代行为的受事者。

(1)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庄子·养生主》)

(2)见者惊犹鬼神。(《庄子·达生》)

4.“所……者”结构指代行为的受事者,等于“所”字结构,不等于“者”字结构。

5.“所以”的用法

(1)表示的意义比较具体,可理解为“……的工具”、“……的人”等。

(2)表达的意义比较抽象,可理解为“……的方法”、“……的原因”。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漢語通論(三) 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 我們研究古代漢語的時候,需要了解單音詞和複音詞的關係,複音詞和同義詞的關係,因為這有助於我們更徹底地了解古代漢語。 我們隨便把一篇古文翻譯成為現代漢語,就會發現譯文比原文長了許多。這主要是因為古代漢語的詞彙以單音詞為主,而現代漢語的詞彙以複音詞(主要是雙音詞)為主。例如“蹇叔之子與師”(《左傳》僖公三十二年)這一個句子中,“子”字在現代一般總說成“兒子”,“與師”更非譯成兩個複音詞“參加軍隊”不可。 古代單音詞和現代複音詞的對比,主要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換了完全不同的詞,例如“與”變成“參加”,“師”變成“軍隊”;第二種情況是加上詞尾詞頭,如“虎”變成“老虎”,“杯”變成“杯子”,“石”變成“石頭”;第三種情況是利用兩個同義詞作為詞素,構成一個複音詞,例如“兒”和“子”是同義詞,合起來成為複音詞“兒子”。 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種情況。有許多古代的單音詞,作為詞來看,可以認為已經死去了;但是作為詞素來看,它們還留存在現代漢語裏。舉例來說,古代漢語有單音詞“慮”字。《論語·衛靈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詩經·小雅·無雨》:“弗慮弗圖”。但是,在現代漢語裏,“慮”字只作為詞素留存在“顧慮”、“考慮”等雙音詞裏,或者只出現在“深謀遠慮”,“深思熟慮”等成語裏,而不能作為單詞自由運用了。 漢語大部分的雙音詞都是經過同義詞臨時組合的階段的。這就是說,在最初的時候,只是兩個同義詞的並列,還沒有凝結成為一個整體,一個單詞。這可以從兩方面證明:第一,最初某些同義詞的組合沒有固定的形式,幾個同義詞可以自由組合,甚至可以顛倒。例如“險”“阻”“隘”(注:“隘”單用時,是狹的意思,同“險”“阻”的區别較大。)是同義詞,在上古常常單用,又可以互相組合。《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既有“隘而不列”,“阻而鼓之”,又有“不以阻隘也”,“阻隘可也”。後兩句“阻”和“隘”雖然連在一起,但顯然還是兩個詞。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有:“馬陵道陝(狹),而旁多阻隘”,“阻”和“隘”組合得緊一些。又《史記·淮陰侯列傳》:“恐吾至阻險而還”,是“阻”和“險”相結合。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左傳》成公十三年有“險阻”(逾越險阻),《離騷》中有“險隘”(路幽昧以險隘)。這說明三個同義詞組合時,各自的獨立性還很強,沒有組成新的單一的詞,還是自由組合的情況。第二,古人對於這一類同義詞,常常加以區别。例如“婚姻”很早就

古代汉语(郭赐良版本)考研复习资料

郭锡良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胡安顺古代汉语内部资料

陕师大古代漢語期末试题 一、默寫:鈷鉧潭西小丘記(10分) “丘之小不能一畝------所以賀玆丘之遭也。” 二、説明下列漢字的結構,並指出形聲字的形符和聲符。(10分) 亦所北莫象徒風朱岳鹿 三、説明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並説明它古今詞義的變化是屬於詞義的擴大、縮小、轉移還是感情色彩不同。(15分) 1、飾幣馬,執扑而從之。 2、厲王虐,國人謗王。 3、聽事前除,雪後猶濕。 4、乃施法於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貳。 5、將使歸糞除宗祧以事君。 6、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 7、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8、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9、王命金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 10、宋以郜大鼎賂王。 四、説明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並説明是本義還是引申義。(15分) 1、表裘不入公門。 2、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3、肅肅鴇羽,集于苞栩。 4、兩載之間一火,皆立而待鼓音而然。 5、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名曰孟極。 6、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 7、顏回端拱還目而窺之。 8、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9、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10、君子有酒,旨且多。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包括名詞作狀語),並説明是屬於哪一種活用。15分 1、宋女至而好,惠公奪而自妻之。 2、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 3、東鄉坐,西相對,師事之。 4、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5、權曰:“昔走曹操,拓有荊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 6、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7、羆之狀,被髮人立,絕有力而甚害人焉。

8、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9、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10、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前置賓語,説明它們的前置條件。(5分) 1、舜喪於蒼梧之野,蓋三妃未之從也。 2、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 3、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國之將亂也?以其不嗜賢也。 5、且古之志士,至於耄老,猶且居不求適,維道是奮。 七、翻譯下面句子。(15分) 1、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其翼附群山,並概青雲,更就霄漢辨其優劣耳。 2、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3、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譬如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 八、標點並翻譯下面一段文章。(25分) 燕人畔王曰吾甚慙於孟子陳賈曰王無患焉王自以爲與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惡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盡也而況於王乎請見而解之見孟子問曰周公何人也曰古聖人也曰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諸曰賈然曰周公知其將畔而使之與曰不知也然則聖人且有過與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過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 陕师大古代汉语试题A 一、默写:(21分;1题10分,2题11分) 1.“十三经”的名称 2.《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二、解释术语:(15分;每小题3分) 1. 传 2. 正义 3. 之为言 4. 拗救 5. 破读 三、多项选择题:(12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句子中,“及”用作连词的句子是()。 A、生庄公及共叔段。 B、故不能推车而及。 C、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D、无庸,将自及。 E、七月亨葵及菽。 F、鸟不及飞,鱼不及回,兽不及走。 2.下列句子中,“乎”用作介词的句子是()。 A.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 B.求解乎楚、魏。 C.人能胜乎天者,法也。 D.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馀地矣。 E.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绪论 一、古代汉语的性质: 1、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2、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1)文言文(2)古白话 3、文言文是在先秦语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它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不断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与时俱新。 4、、 5、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 文字部分 汉字的形体构造 一、汉字的表意性质:汉字具有“因形示义”的特点。 二、传统的“六书”说: - 1“六书”的由来与次第。2许慎对“六书”说的发展。3“六书”说的贡献与局限。 三、汉字的形体构造与古代词义: (一)不带标音成分的纯表意字 1、象形字构造与词义; 2、指事字构造与词义; 3、会意字构造与词义。 (二)带标音成分的形声字 } 1、形符与声符的位置。 2、形符与词义的判断。 形符具有标示义类的作用。形符具有判断词义的辅助作用。 汉字形体的变异 古今字:古代常常一字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音词或同源词,后代为了表达明确,便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另造新字,于是这种新体与原字之间便成为古今字。 古今字的两个来源: > 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本字为借方所夺,于是在本字上加形符以示区别。 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词的孳乳分化,要求专字表达,于是在原字上增加或更改形符以示区别。 对待古今字的正确态度: — 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以掌握古今词义;认识汉字发展的事实,不可是古非今。 异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音、义完全相同,只是字形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称为异体字。 异体字的产生,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采用不同的造字素材和方法而记同一个词的结果。 异体字的类别:造字异体;繁简异体。 繁简字:由繁趋简是汉字发展的总趋势,繁简字实质上也是一种异体字。 ; 迄今多数古籍仍是繁体字,读古书要掌握繁体字。 繁简字间的几种关系:繁简字间的对应关系;意义相通的归并关系;声音相同的替代关系。汉字的通假

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

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 【教学大纲】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是以双音词为主,故不可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误认为双音词中的一个词素。复音词中要注意偏义复词和单纯联绵词。要注意辨析古汉语中的同义词,可以从含义差别、使用范围、使用条件等方面辨析。要求学生掌握古代汉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的特点,以提高阅读古文的水平。 一、字和词的区别。 用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看,字是书写符号,是组成词的要素,而 词则是最小的能够独立活动的有意义成分,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 在古汉语中,有些字的本身就是词,如“上” “天”“香”“祸” “山”“牛”“热”“乐”等,因为它们都具有作为一个词的条件:是 最小的成分,都有意义,都能独立活动。有些字本身不能成为词,必须与别的字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词,如“葡萄” “苜蓿”“蟋蟀”等连 绵词。有些字在有的情况下是词,有的情况下仅仅是字,如“犹”和“豫”都是词。“犹”有“像 , 一样”的意思,“豫”有事先的意思,它们都能够独立运用,具备词的条件,但在“犹豫”一词里,它们各自不能独立活动,不表示任何意义,仅仅起记录音节的作用。 二、单音词概说 (一)概念

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单音词,一般是用一个字记录,如“学”“而”“时”“习”等。 (二)古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着绝对的优势 1.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为 主。 例一: 韩厥梦子与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俛定其右。 《齐晋鞌 之战》(教材 32 页) 这段文字共计83 个字, 73 个词,其中单音词64 个,复音词 9个,分别是韩厥 3 次、子与 1 次、齐侯 1 次、邴夏 1 次、綦毋张 1 次、 君子 2 次,复音词占 88%。 例二: 秦国轻而无礼必败。 这句话译为现代汉语为“秦国军队轻浮而且没有礼节必定失败” ,字数增加 1 倍。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 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为主。 2.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绝对的优势,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

单音词和复音词

第一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复音词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第一节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古: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今:秦国军队轻浮而且没有礼节必定失败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的主要特点就是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即一个字节有很多意义,它们占据一个字形,如“节”字,现代汉语的“竹节”、“季节”、“骨节”、“节省”等几个双音词的词义在古代汉语中都只用一个单音词“节”表示。 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一般有三种途径: 1、加缀:如:虎——老虎,鼠;舌——舌头,斧;房——房子,兔; 2、合成:燃——燃烧;道——道路;友——朋友;弃——抛弃: 3、代替:如:股——大腿;津——渡口;遏——阻止;乖——违背;铄——熔化。 第二节古代汉语的复音词 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有四种类型: 一、联绵词二、叠音词三、附音词四、合成词 一、联绵词 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是一种双音节的单纯词,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又叫连语,涟语。根据联绵词的声音特征分类,普遍分为三类: 1、双声联绵词:双声是说两个字古音中的声母相同。 磊落坎坷倜傥犹豫萧瑟崎岖陆离玲珑伶俐参差含糊容与仿佛2、叠韵联绵词:韵是指韵部,一般韵腹、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归入同一韵部。 窈窕依稀扑朔荒唐婆娑混沌朦胧莽撞峥嵘葫芦芍药玫瑰橄榄3、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栝楼芙蓉蝌蚪鹦鹉扶摇葡萄狼藉跋扈不律龟兹铿锵 1.联绵词的声韵:判定古文中的双声、叠韵联绵词必须以古音为标准依据,不能用现代汉语的音读作标准。 2.联绵词书写形式多样化:一个联绵词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如“徜徉”,至少有十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相佯:倘佯:尚佯:尚阳:尚羊:常羊:相羊:倡佯:忀徉:儴佯:襄羊等。 3.联绵词的一词多义:联绵词虽然在结构上和其他的词不同,但它们本身的词义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萧瑟:(1)秋风声(2)形容凄凉、寂寞的样子 二、叠音词 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的音节所组成的词,前人把它叫做重言,由于这类词多是形容事物形状、状态的,所以古人又叫它重言形况词,现在就其音节来看称为叠音词。 分类:从表示的对象上看: 一、模拟声音的: 关关、坎坎、霍霍、辚辚、萧萧、絮絮、呼呼等,叠音象声词的广泛使用,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 二、描绘状貌: 夭夭(少壮),灼灼(鲜艳)恢恢(广大)溶溶(缓慢)盘盘(一盘一盘的)囷囷(一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三)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三) 第十一节代词 1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1)指人的。有“谁、孰”。a“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b“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2)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胡、奚、曷”经常a 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b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奚以”询问方法。 (3)指处所。有“安、恶、焉”。a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 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

问处所。如“沛公安在?”c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d“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如“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 2、指示代词:(1)“之、兹、其”,表泛指和特指。a“其”特指代词只作定语。b“之、兹”泛指,c“之”作定、宾。 (2)“此、是、斯”近指。a表示“这”义。b作主、定、宾语。c“此、是”可作判断谓语。d此和彼对应。 (3)“彼、夫”远指。a表“那”义。b“彼”指代性强,可作主、定宾语。c“夫”指示性较弱,多作定语。 (4)“尔、若、然”,谓词性。a表“如此”“象这(那)样”义。b在先秦,“尔”作定、宾语。c“若”只作定语。d“然”多作谓语。 (5)“焉、诸”特殊的指示代词。a“焉”相当“于此(之)”,常作补语。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一部分“焉”在句末虚化成语气词,表提示。如“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c“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语气词“乎”的合音形式。d相当“之于”的“诸”用在叙述句里,如“投诸渤海之尾”;e相当“之乎”的“诸”用在疑问句里,如“不识有诸?”。

中国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汉语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什么事神话:神化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原始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势本身’,神话可以大致分为五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 2.《山海经》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最有神话学价值的一本书。 3.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共工触山》。 4.《淮南子》和《山海经》是我国最古老最全面的两部书。 5.《诗经》是我国最早【或‘第一部’】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共三百零五篇。汉代奉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分为‘赋、比、兴’在内的多种表现手法。 6.《颂》是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是祭神时用的歌舞曲,包括《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四十篇。 7.《七月》根据节气而写,《国风》中最长的一篇,也是第一篇反映农业生产的诗。 8.先秦文学,一类是以记诉人物思想、活动、历史事件为主的史家之文;另一类是以议论说明为主的论述散文,又称诸子之文。 9.西汉刘向编《战国策》,战国的纵横家为他辅佐的君主出谋划策,主要记述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谋略和辞说。 10.《楚辞》既《诗经》之后又一部诗经总集,楚辞又称‘骚’或‘骚体’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士人创作的诗歌,它是继《诗经》之后的一种新体诗歌。 11. 屈原,名平,字原。也是我国最早的爱国主义伟大诗人,最早的诗人。 12.香草美人:屈原从《楚辞》中开创的意象。1.美人:初比君王,后以作者自己。2.以夫妻比君臣。3.香草:以自身丰富美人的意象。独立体指品德高尚的人。 13.《史记》第一部人物纪传体。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年的历史。全书130篇由十二“本纪”全书的题纲,按年月日时间机载帝王的言行政纪。十“表”用表格的形式来记载各个时期的历史大事简单记载。八“书”天闻、地理、水利、经济等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三十“世家”诸侯王国之事。七十“列传”不同类形、不同阶层的人物传记。14.互见法:又叫旁见侧出法。选取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本人有忠于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的主要经历和特征,而他的一些不易在本纪中写的,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写出。 15.乐府:初时为汉朝的音乐部,收集民歌,了解民情。后为诗集名。“乐府双壁”为《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16.《行行重行行》为《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 17.建安诗歌: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成就最大】、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建安风骨:雄健深沉、慷慨悲壮的风格。 18.《燕歌行》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 19.南北朝小说从内容上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代表。 20.谢灵运:是文学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二)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二) 第八节、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1、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 2、宾语前置的种类: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a 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b 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需要注意的是:a 个别用“为”字的句子,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如“子为谁?”b “如何”是“如之何”的紧缩,意思是“对之怎么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受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规律的制约。c “何如”语义同“如何”,译为“怎么样”,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结构。d “奈何”“若何”情况同“如何”一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前置。 (2)否定句中,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臣未之闻也。” 有两种不能前置的情况: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性成分。如“吾不能早用子。”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其中的代词宾语一般不前置。如:莫弗称之。 (3)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古代汉语叙述句的宾语都可以置于动词之前,但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宾语必须用代词复指,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如:“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另外,有两种情况:a “惟(唯)+ 宾语+ 是(之)+ 动词”,这种格式使宾语表达的事物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如“惟余马首是瞻。”意思是“惟瞻余马首”。这类前置宾语也可以由代词充任,用以复指宾语的代词只用“之”。如“其斯之谓与?”b “此(是)之谓……”是一种固定格式,意思是“叫这作…”或“是说这个吧”。代词“是”作宾语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3、谓语前置:古代汉语的一些句子,谓语在主语之前,称之为谓语前置。有两种句子里谓语前置的现象比较多见。(1)表示疑问的句子。如:何哉,尔所谓达者?(2)表示感叹的句子。如:贤哉,回也! 4、动量成分的位置:古代汉语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数词可以处在两种语法位置上。 (1)在动词前作状语。如“三战三北”。(2)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三。” 5、主语的省略:(1)承上省略:在复句中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就可以省略。如: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2)蒙下省略:前几个分句的主语蒙最后一分句的主语而省。如: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6、宾语的省略:这在古代汉语里是常见的。有:(1)宾语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宾语就可以省略。如: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2)介词的宾语也可以省略。如:(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 第九节、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

通論一:怎樣查字典辭書 一、漢語字典辭書編排方式: 音序編排(平水韻106韻排列),部首和筆劃(《說文》首創540部首),編碼(四角號碼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二、《說文解字》 1、許慎著。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成稿,安帝建光元年寫定,遣子沖進上 2、歷史評價: (1)《說文》是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音讀的字典。敘目闡述對漢字起源流變的看法、“六書”理論,以及撰作緣由、原則、體例等 (2)收篆字9353個,解說133441字 (3)首創部首540部,用“讀若”和聲旁來標音。 3、大徐本和小徐本 小徐本:[南唐]徐鍇;大徐本:[北宋]徐鉉(徐鍇之兄) 4、清代《說文》四大家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王筠《說文句讀》;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三、《康熙字典》 1、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集體編纂,成書於清康熙五十五年 2、部首214,以筆數為序排列,分子丑寅卯……十二集;字下先注音後釋義,以反切注音為主;釋義主要是引用古代的字書、韻書以及古注,一般都引證古書最早的例證 3、[清]王引之《字典考證》;[日]渡部溫《康熙字典考異正誤》;王力《康熙字典音讀訂誤》 通論二:古今詞義的異同 漢語的辭彙也在不斷地發展演變,有的古今詞義迥然不同,有的古今詞義僅有細微的差別,表現出同中有異。 一、一些實例 該:[古]完備;[今]應當。搶:[古]撞;[今]搶奪。找:[古]劃船;[今]尋找。 綢:[古]纏繞;[今]絲綢。去:[古]離開;[今]相對“來”。揭:[古]舉;[今]把東西拿開

二、詞義差異的分類: 1、詞義範圍的差異(詞義適用的語言環境以及所指對象。借用形式邏輯的說法是指概念的外延)(1)詞義範圍的擴大: 睡(坐著打瞌睡→打盹兒或呼呼大睡) (2)、詞義範圍的縮小 臭(一切氣味→惡臭氣味)宮(一切居室→帝王居室)瓦(一切陶器→建築材料)(3)、詞義的轉移 湯(熱水→菜湯)行李(外交使節→隨身攜帶的東西) 2、感情色彩的差異(詞義的褒貶色彩和詞義輕重程度不同兩個方面) (1)褒貶義不同 爪牙([褒義]得力助手→[貶義]替兇惡的人跑腿的人) (2)詞義輕重不同 誅([輕]口誅責備→[重]殺戮) 3、一些注意 (1)“古”概念的簡單化:古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所謂歷史的概念就是要隨時空的變換而改變二、現代的雙音節詞在文言文中不一定還是雙音節合成詞,有的根本就不是一個詞的組合(例如:消息,睡覺,地方) 通論三: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 一、單音詞 1、單音詞定義:以一個音節結構構成的詞 2、單音詞變雙音詞的對應情況: (1)換一種說法:信→誠實;師→軍隊 (2)在單音詞的基礎上加一構詞詞素,詞頭、詞尾:虎→老虎;石→石頭 (3)將同義的、反義的、或意義相關的兩個單音詞放在一起構成一個雙音詞,使原來能單獨成詞的字,變為雙音詞的一個構詞詞素:婚姻、險阻(同義)消息、睡覺(反義) (4)加上不同的區別性詞素:弓→安弓、危弓、王弓 二、複音詞

单音词和复音词培训资料

单音词和复音词

第一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复音词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第一节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古: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今:秦国军队轻浮而且没有礼节必定失败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的主要特点就是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即一个字节有很多意义,它们占据一个字形,如“节”字,现代汉语的“竹节”、“季节”、“骨节”、“节省”等几个双音词的词义在古代汉语中都只用一个单音词“节”表示。 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一般有三种途径: 1、加缀:如:虎——老虎,鼠;舌——舌头,斧;房——房子, 兔; 2、合成:燃——燃烧;道——道路;友——朋友;弃——抛弃: 3、代替:如:股——大腿;津——渡口;遏——阻止;乖——违 背;铄——熔化。 第二节古代汉语的复音词 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有四种类型: 一、联绵词二、叠音词三、附音词四、合成词 一、联绵词 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是一种双音节的单纯词,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又叫连语,涟语。根据联绵词的声音特征分类,普遍分为三类:

1、双声联绵词:双声是说两个字古音中的声母相同。 磊落坎坷倜傥犹豫萧瑟崎岖陆离玲珑伶俐参差含糊容与仿佛2、叠韵联绵词:韵是指韵部,一般韵腹、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归入同一韵部。 窈窕依稀扑朔荒唐婆娑混沌朦胧莽撞峥嵘葫芦芍药玫瑰橄榄 3、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栝楼芙蓉蝌蚪鹦鹉扶摇葡萄狼藉跋扈不律龟兹 铿锵 1.联绵词的声韵:判定古文中的双声、叠韵联绵词必须以古音为标准依据,不能用现代汉语的音读作标准。 2.联绵词书写形式多样化:一个联绵词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如“徜徉”,至少有十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相佯:倘佯:尚佯:尚阳:尚羊:常羊:相羊:倡佯:忀徉:儴佯:襄羊等。 3.联绵词的一词多义:联绵词虽然在结构上和其他的词不同,但它们本身的词义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萧瑟:(1)秋风声(2)形容凄凉、寂寞的样子 二、叠音词 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的音节所组成的词,前人把它叫做重言,由于这类词多是形容事物形状、状态的,所以古人又叫它重言形况词,现在就其音节来看称为叠音词。 分类:从表示的对象上看: 一、模拟声音的: 关关、坎坎、霍霍、辚辚、萧萧、絮絮、呼呼等,叠音象声词的广泛使用,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

《古代汉语》(王力)期末考试笔记整理

《古代汉语》(王力)期末考试笔记整理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文言文的单音词与复音词

文言文的单音词与复音词 一般来说,古代单音词居多,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词,现代双音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一个显著的不同。 一、文言单音词到现代双音词的演变 由单音词发展为双音词,大致有三种情况: 1.在原来的单音词后面或前面加上一个辅助成分(也称后缀或前缀),加后缀的如: 鼻-鼻子,石-石头;加前缀的如:师-老师,姨-阿姨。 2.在原来单音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作 为语素之一)。例如,率-率领,议-议论,亡-逃亡,恭-恭敬,予-给予,奇-奇怪,寒-寒冷,饥-饥恶,旗-旗帜,巩-巩固。 3.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例如:岐-岔路,夷-平坦,傍-靠近,邦-国家,眠-睡觉, 冥-昏暗。 二、不要把文言里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 有时文言里的两个单音词连用和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双音词词形相同,往往容易被误认为一个双音词而用现代词义去解释,结果就歪曲了愿意。如,“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方”是两个词,地-土地,方-方圆,周围。 三、文言中的复音词 文言中也有小部分复音词,它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即字)组成,其构成情况大致如下: 1.单纯的复音词。这类词包括: 联绵词:有双声关系的,如:踌躇、萧瑟、陆离、玲珑,辗转等;有叠韵关系的,如,彷徨、逡巡、须臾、窈窕、仓皇、披靡等。 译音词:如,单于、可汉、葡萄、琵琶等。 叠音词:如,奄奄、翩翩、霏霏、区区等。 这类词两个音节组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单个音节不表示任何意思,所以不能拆开解释。 2.合成的复音词。从构词方式上看,包括: 联合式,如,社稷、旌旗、婚姻、殷勤、首领、干戈、倾覆等。 偏正式,如,天子、布衣、足下、太息、横行等。 附加式,如,阿母、森然、率尔等。 偏义复词,这类词是指两个由意义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在实际使用时,意义只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如,“缓急”(《谭嗣同》)中的“冀缓急或可救助”)偏指“急”,“利害”(《〈指南录〉后序》中的“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偏指“害”。

古代汉语

第四节词的构成 * 音节:单音词、复音词 * 语素:单纯词、合成词 一 单音词 * (一)什么是单音词 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叫做单音词。 在书面上,单音词用一个字来记录。单音词为主,是古代汉语词汇的显著特点。 * 根据专家统计,单音词在《诗经》中占90.3%;《左传》占89%;《尔雅》中占80%;《史记》中占80%。这说明在先秦两汉时期,单音词在词汇中占绝对优势。 1.单音词的多义性 2.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 1、单音词的多义性 * 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即一词一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即一词多义。 * 欧阳修在谈到“打”的音义时说:“其义本谓‘考击’,故人相殴,以物相击,皆谓之‘打’,而工造金银器,亦谓之‘打’,可矣,盖有槌击之义也。至于造舟车者曰‘打船’、‘打车’,网鱼曰‘打鱼’,汲水曰‘打水’,役夫饷饭曰‘打饭’,兵士给衣粮曰‘打衣粮’,从者执伞曰‘打伞’,以糊粘纸曰‘打粘’,以丈尺量地曰‘打量’,举手试眼之昏明曰‘打试’,至于名儒硕学,语皆如此,触事皆谓 之‘打’。”(《归田录》卷二) * 欧阳修指出了“打”的11个义项,用现代汉语表示依次为:殴打、撞击、打制、制造、捕捞、汲取、领取、张举、粘贴、丈量、擦拭。 * 到了现代汉语中,“打”的意义更加纷繁,1996年出版的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共列出其动词意义25个,介词意义1个,真可谓“触事皆谓之打”了。 2、单音词向复音词的发展 * 单音词的多义性容易造成语义模糊性;单音词又容易形成同音词。这两点造成了实质交际的不便。为了克服这些弱点,语言按自身的规律向表达日趋精密的方向发展?a?a复音词越来越多了。 * 汉代以前,汉语复音化的速度较慢。魏晋六朝之后,复音词突然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五代十国之后,复音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 汉语单音词演进为复音词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情况: (1)在原单音词上加词头或词尾。 爷?a?a阿爷 一 ?a?a第一 燕?a?a燕子 夏?a?a有夏 欣 ?a?a欣然 石?a?a石头 (2)以原单音词为一个语素,再加一个相关语素构成复音词。或利用两个单音的同义词作语素,构成复音词。 艰?a?a艰难 恐?a?a恐惧 减?a?a减少 道、路?a道路 朋、友?a朋友 狭、隘?a?a狭隘 (3)原单音词换成词形全异的复音词。 途?a?a道路 伐?a?a攻打 目?a?a眼睛

4古汉语通论3doc

古汉语通论(三)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我们研究古代汉语的时候,需要了解单音词和复音词的关系,复音词和同义词的关系,因为这有助於我们更彻底地了解古代汉语。 我们随便把一篇古文翻译成为现代汉语,就会发现译文比原文长了许多。这主要是因为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例如“蹇叔之子与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这一个句子中,“子”字在现代一般总说成“儿子”,“与师”更非译成两个复音词“参加军队”不可。 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换了完全不同的词,例如“与”变成“参加”,“师”变成“军队”;第二种情况是加上词尾词头,如“虎”变成“老虎”,“杯”变成“杯子”,“石”变成“石头”;第三种情况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例如“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成为复音词“儿子”。 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种情况。有许多古代的单音词,作为词来看,可以认为已经死去了;但是作为词素来看,它们还留存在现代汉语里。举例来说,古代汉语有单音词“虑”字。《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诗经?小雅?无雨》:“弗虑弗图”。但是,在现代汉语里,“虑”字只作为词素留存在“顾虑”、“考虑”等双音词里,或者只出现在“深谋远虑”,“深思熟虑”等成语里,而不能作为单词自由运用了。 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这就是说,在最初的时候,只是两个同义词的并列,还没有凝结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单词。这可以从两方面证明:第一,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例如“险”“阻”“隘”(注:“隘”单用时,是狭的意思,同“险”“阻”的区别较大。)是同义词,在上古常常单用,又可以互相组合。《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既有“隘而不列”,“阻而鼓之”,又有“不以阻隘也”,“阻隘可也”。后两句“阻”和“隘”虽然连在一起,但显然还是两个词。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马陵道陕(狭),而旁多阻隘”,“阻”和“隘”组合得紧一些。又《史记?淮阴侯列传》:“恐吾至阻险而还”,是“阻”和“险”相结合。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左传》成公十三年有“险阻”(逾越险阻),《离骚》中有“险隘”(路幽昧以险隘)。这说明三个同义词组合时,各自的独立性还很强,没有组成新的单一的词,还是自由组合的情况。第二,古人对於这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别。例如“婚姻”很早就成为复音词,《左传》成公十三年:“寡君不敢顾婚姻”,但是《说文》还说“妇家为婚,婿家为姻”。“饥馑”在后代也是复音词,但是朱熹注《论语》还说“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今天,我们读古书的时候,应当把这些词当作复音词来理解,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但是,词素的本来意义不能不管,因为分析复音词中的词素,不但能够帮助我们说明这些复音词是怎样形成的,而且可以从后代词义和本来意义不同的比较中看出复音词的完整性,从而把复音词和同义词区别开来。 这一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词素,往往保存着一定的独立性。这就是说,在这个地方它是复音词的词素,在其他地方它又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单音词。例如《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恐惧”可以认为复音词,但是《论语?颜渊》:“君子不忧不惧,”《孟子?梁惠王下》:“吾甚恐。”“恐”和“惧”都能独立运用。又如《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这里“恭敬”是复音词:但是《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可见“恭”与“敬”又可以分开来用。又如《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朋友”可以认为复音词,但是《论语?学而》又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记?儒行》:“其交友有如此者。”这种可分可合的情况,跟单纯的复音词是大不相同的。 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复音词值得注意。这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例如: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上) (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叫圃。这里只“园”起作用,“圃”字无义。) 怀怒未发,休祲降於天。(战国策?魏策) (“休”,吉兆;“祲”,妖气。这里只“祲”起作用,“休”字无义。)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刺客列传) (人多了,不能无失。“得”字无义。)

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我们研究古代汉语的时候,需要了解单音词和复音词的关系,复音词和同义词的关系,因为这有助於我们更彻底地了解古代汉语。 我们随便把一篇古文翻译成为现代汉语,就会发现译文比原文长了许多。这主要是因为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例如“蹇叔之子与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这一个句子中,“子”字在现代一般总说成“儿子”,“与师”更非译成两个复音词“参加军队”不可。 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换了完全不同的词,例如“与”变成“参加”,“师”变成“军队”;第二种情况是加上词尾词头,如“虎”变成“老虎”,“杯”变成“杯子”,“石”变成“石头”;第三种情况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例如“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成为复音词“儿子”。 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种情况。有许多古代的单音词,作为词来看,可以认为已经死去了;但是作为词素来看,它们还留存在现代汉语里。举例来说,古代汉语有单音词“虑”字。《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诗经·小雅·无雨》:“弗虑弗图”。但是,在现代汉语里,“虑”字只作为词素留存在“顾虑”、“考虑”等双音词里,或者只出现在“深谋远虑”,“深思熟虑”等成语里,而不能作为单词自由运用了。 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这就是说,在最初的时候,只是两个同义词的并列,还没有凝结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单词。这可以从两方面证明:第一,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例如“险”“阻”“隘”(注:“隘”单用时,是狭的意思,同“险”“阻”的区别较大。)是同义词,在上古常常单用,又可以互相组合。《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既有“隘而不列”,“阻而鼓之”,又有“不以阻隘也”,“阻隘可也”。后两句“阻”和“隘”虽然连在一起,但显然还是两个词。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马陵道陕(狭),而旁多阻隘”,“阻”和“隘”组合得紧一些。又《史记·淮阴侯列传》:“恐吾至阻险而还”,是“阻”和“险”相结合。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左传》成公十三年有“险阻”(逾越险阻),《离骚》中有“险隘”(路幽昧以险隘)。这说明三个同义词组合时,各自的独立性还很强,没有组成新的单一的词,还是自由组合的情况。第二,古人对於这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别。例如“婚姻”很早就成为复音词,《左传》成公十三年:“寡君不敢顾婚姻”,但是《说文》还说“妇家为婚,婿家为姻”。“饥馑”在后代也是复音词,但是朱熹注《论语》还说“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今天,我们读古书的时候,应当把这些词当作复音词来理解,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但是,词素的本来意义不能不管,因为分析复音词中的词素,不但能够帮助我们说明这些复音词是怎样形成的,而且可以从后代词义和本来意义不同的比较中看出复音词的完整性,从而把复音词和同义词区别开来。 这一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词素,往往保存着一定的独立性。这就是说,在这个地方它是复音词的词素,在其他地方它又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单音词。例如《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恐惧”可以认为复音词,但是《论语·颜渊》:“君子不忧不惧,”《孟子·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