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讲义 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一、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1.从语音的角度分:单音词、复音词
2.从语素的角度分:单纯词——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
合成词——复合词、加缀复词
3.从词义的角度分:单义词、多义词
4.从语法功能角度分: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据统计,《庄子·逍遥游》全文用单字1465个,复音词只占80多个;《离骚》用字2470个,复音词只有140多个。

《诗经》中单音词占总量的90.8%,《左传》中占89%,《史记》、《尔雅》中占80%。

三、古汉语的复音词
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根据词的组合方式分为单纯词与复合词。

1.单纯词
(1)叠音词(重言、叠字、重言形况字)
概念:重叠两个相同音节,只有一个语素的词。

如:翩翩渺渺漠漠纷纷类型:拟声叠音词、仿物叠音词
特点:音节重叠,意义灵活
(2)连绵词(联绵词、联绵字、连语、链语)
概念:由两个音节连缀表达一个整体意义,只含一个语素的词。

类型:双声:仿佛参差伶俐玲珑踊跃
叠韵:彷徨徘徊逍遥窈窕婵娟混沌
双声兼叠韵:缤纷优游辗转
非双声叠韵:扶摇芙蓉铿锵淡泊翡翠
特点:义不分训;字无定写。

2.合成词(复合词)
(1)偏义复词
概念: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的词。

原因:音节;修辞
(2)同义复词
(3)其它复合词
①联合式
A.名词+名词
B.动词+动词
C.形容词+形容词
②偏正式:
A.名词+名词
B.形容词+名词
C.动词+名词
D.形容词+动词
E.数词+名词
③动宾式
④重迭式
第六章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基本词汇
2.古今词义迥然不同
抢:古是“碰”、“撞”之义,如《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战国策·魏策》“以头抢地耳”。

今是“抢劫”之义。

绸,古是“缠绕”之义,如《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旗之杆。

”今义则指“绸缎”。

3.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古代强调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如《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

”。

今则指指卖的行为。

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

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今则泛指所有的睡觉。

二、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
1.词义扩大。

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大就是“词义扩大”。

菜——古:蔬菜。

今:与“饭”相对。

脸——古:目下颊上。

今:面部。

皮——古:带毛的兽皮。

今:物体表层。

2.词义缩小。

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小就是“词义缩小”。

宫——古:房屋。

今:指某些文化娱乐场所。

瓦——古:陶器。

今:盖屋顶的建筑材料。

臭——古:气味。

今:臭味。

3.词义转移。

一个词的词义由原来的范围转移到新的范围中叫做“词义转移”。

暂——古:突然。

今:时间短。

汤——古:热水。

今:菜汤、米汤。

领——古:脖子。

今:领子。

三、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1.褒贬不同
古义褒今义贬:复辟——古:恢复君位。

今:开历史的倒车。

爪牙——古:得力助手。

今:坏人的帮凶。

古义贬今义褒:锻炼——古:玩弄法律进行诬陷。

今:经过实践使之提高或
变好
古义中性今义贬:谤——古:批评议论。

今:诽谤。

古义中性今义褒:客——古:外地人。

今:宾客。

2.轻重不同
古义轻今义重:诛——古:责备。

今:诛杀。

古义重今义轻:感激——古:愤激。

今:感谢。

饿——古:比“饥”重。

今:与“饥”同。

病——古:比“疾”重。

今:与“疾”同。

第七章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是与词形相应的能有文献资料证明的词的最古意义。

如“鄙”:
①四鄙之萌人。

——“鄙”的意思是边邑。

②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鄙”的意思是质朴,厚道。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的意思是浅陋,庸俗。

④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鄙”的意思是贪吝。

⑤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鄙”的意思是鄙夷,看不起。

以上②③④⑤诸义,都是从①的边邑义引申而来。

因此,可以确定“鄙”的本义是边邑。

2.探求本义的途径
(1)分析字形。

利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形体;结合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分析汉字的形体。

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

根据字形,“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

可以确定谴责为其本义,其余的则是引申义。

(2)考核文献。

看看古代文献中是否有这样的解释;看看古代文献中是否有这样的用法。

斃(“毙”的繁体字),《说文》作“獘”,表示向前倒下。

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斃”,从死,敝声。

从文献用例来看,先秦古书里的“斃”多表示仆倒义,如《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

”又如《鞌之战》“射其右,毙于车中。

”都可以证明“斃”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綱,本义是网上的总绳,引申出事物的总要、国家的纲纪等义。

道,本义是道路,引申出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

2.引申义的类型
直接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为近引申义,也叫直接引申义;由引申义引申出来的意义为远引申义,也叫间接引申义。

关,《说文》:“以木横持门户也”。

本义是门闩(名词)和闩门(动词)。

门上闩则能控制出入,从而引申出“关卡、要塞”义;从“关卡”的意义又引申为“关键、枢纽”义。

门闩能把门与门或站与墙连在一块,从而可引申出“关连、省及”义。

3.词义引申的规律
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

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或概念特点来看,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是:
(1)从个别到一般
“江”、“河”本来专指长江、黄河,后来引申泛指河流。

“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

都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

(2)从具体到抽象
“術”、“道”均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

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引申。

4.词义引申的方式
(1)并列式引申(放射型、辐射式)
以本义为中心,并列地引申出多个意义,即是说,这种方式的多个引申义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出来的。

竟:本义是乐曲终了,由本义引申出完毕义,如《汉书·谢安传》:“看书既竟。

”又引申出停止,结束义,如《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又引申出终于、终究义,如《史记·屈原列传》:“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又引申出穷尽义,如《庄子·齐物论》:“忘年忘义,振于无竟。

”“竟”的这几个引申义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出来的。

(2)连环式引申(链条式、连锁式、串连式、延展式)
从本义引申出甲义,再由甲义引申出乙义,由乙义引出丙义,接连引申,一环套一环。

如:
功:本义是工作、事情,如“上入执宫功”(《诗经·七月》);从工作的结果引申出成绩和功效义,如“故事半古之人,而功必信之”(《孟子·公孙丑上》);从成绩大小、成效高低引申出成就、功业、事业,如“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平”(《孟子·公孙丑上》);再由此引申出功劳,功勋,如“劳苦而功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功的这些引申义是一个接一个引申出来的。

(3)综合式引申
词义引申的两种基本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词义在引申过程中往往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

这种情况,称为综合式引申或混合式引申。

例如:朝,《说文》:“朝,旦也,”本义是早晨,古时君臣在早晨会见,从而引申出朝见义;朝见时君臣彼此朝向对方,从而引申出朝向义;朝见的地方叫朝廷,又是朝的一个引申义。

朝见时,群臣必须下拜。

又从朝廷引申出王朝义,由王朝引申出朝代义。

朝的这些引申义产生的方式,由早晨、朝见、朝廷、王朝、朝代组成连环引申,而朝见又分别引申出朝廷、朝拜、朝向等义,则是并列式引申。

5.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用一个字来表示的,读音也相同。

但有些词在词义引申之后改变了读音。

例如:
说(shuō)由陈述、解说引申为劝说、说服,改读(shuì)
语(yǔ)由言语、说话引申为告诉,改读(yù)。

有的后来还为引申义另外造了新字。

例如:
解(jiě)由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懈怠,改读(xiè),并造了“懈”字。

弟(dì)由弟弟引申为尊敬、顺从兄长,改读(tì),后来造了“悌”字。

6.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1)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某种相似之处。

斗,本义为酌酒器,因形貌性状相似而引申为斗星。

如《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關,本指门闩,由于功能作用相似而引申为关卡。

如《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2)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所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齿,本指门牙或牙齿,牙齿的生长情况标志着幼少壮老,由此引申为年龄。

年,本指稻谷成熟,有收成。

收获标志着农业生产的一个周期,古代每年只收获一次或一季,由此“年”引申为时间单位“年”。

(3)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

虚,本义为大丘,大则空旷,因此引申为空虚的意思。

危,本义为陡峭、高峻,陡而高则易倾倒,因此引申为不稳定,再引申为危急、危险。

第八章同义词及其辨析
一.什么是同义词
从词义关系方面考察,同义词可分为三类:
1.意义完全相同的同义词(称为等义词)
犬——狗;黎民——黔首;余——我;寡人——不谷
2.在某一点上意义相同即部分相同的同义词(相对同义词)
[诛——戮]在“杀”义上相同,但“诛”还有“谴责”义,“戮”还有“侮辱”和“并力”义。

[遇——逢——遭]在“碰见”义上相同,但“遇”还有“对待”、“待遇”义;“逢”还有“迎接”、“迎合”义;“遭”还有“遭受”义,又可作动量词。

3.意义近似的同义词(近义词)
延——席;往——逝;危——急;告——诉
由于古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因此,所谓同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即指上述三种情况中的后两种情况。

二、同义词的类型
1.本义和本义相同的同义词
[树——艺] 上古同义,本义都是种植。

《孟子·滕文公下》“仲子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诗经·唐风·鸨羽》“不能艺黍稷。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

”“树、艺”可以连用。

2.本义和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封——疆]“疆”的本义是疆界、界限。

“封”的本义是用手培土种植树木。

因边界往往要聚土植树为标志,“封”就引申指疆界,《左传·僖公十三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杜注:“封,疆也。

”《战国策·燕策》“国之有封疆,犹家之有垣墙。

”“封疆”同义连用。

3.引申义和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治——理]“治”的本义是治水,“理”的本义是雕琢、加工玉石,《韩非子·和氏》“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经过词义的引申发展,由个别到一般,两个词都有治理、管理义,也就形成了一组同义词。

三、辩析同义词的方法
1.从词义差异上辩析
(1)所指事物的形状、用途、质地不同。

[府——库]都是藏财物的地方,但“府”指收藏文书、财宝的库房。

《说文》:
“府,文书所藏也。

”“库”是藏兵器、战车的库房。

《说文》:“库,
兵车所藏也。

”二者用途有别。

[型——范——模]都是指制造器物的模型,但质地不同,土做的叫型,木头
做的叫模,用金属做的叫范(一说用竹子做的叫范)。

(2)所指物体部位不同。

[股——肱]都是身体的一部分,股指大腿,肱指手臂。

(3)动作行为的方式与情态不同。

[商——贾]都指做生意的人。

“商”指运货贩卖的生意人,“贾”指囤积营利的生
意人,所以有“行商坐贾”的说法。

[提——携]都指用手握物运物,但方式不同,“携则相并,提则有高下”(段玉
裁语),所以“提拨”、“携手”中的“提”“携”是不能互换的。

(4)词义范围大小不同。

[法——律]都有法律,法令的意思,但所指范围不一样,法指法则,制度,范围大;律,范围小,多指具体的刑法条文。

[告——诉]都有“告知”的意思,但“告”是一般的告知,而“诉”特指所说痛苦或者说冤屈,范围小。

(5)词义轻重、程度不同。

[饥——饿]一般情况下是相通的。

对言时有别:饥指一般的饿;饿指一点东西
都没吃,严重饥饿,。

[盟——誓]都有“誓”的意思,但词义轻重不同,《周礼》郑玄注:“大事曰盟,小事曰誓”。

2.从语法功能上辩析
[之——其]都能做第三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的“他”或“它”相当。

但“之”只能用作宾语,“其”只用作定语或主谓词组中的主语。

[耻——辱]用作名词时是同义词,但当他们用作及物动词时,意义不同;“耻”用作意动,表示“以……为耻”;辱,作动词时,一般是使动用法。

3.从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辩析
[妻、妾——后、妃]普通人的称“妻”称“妾”,皇帝的就称“后”称“妃”。

[征——伐——侵]皆有军事进攻之意,但各有其特点。

《孟子·尽心下》:“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

可知“征”指上伐下,有道伐无道,带有褒义;“伐”指公开宣战,不管双方是非,是中性词;“侵”则指不宣而战,带有贬义。

第九章词类活用
一、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过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

在文言文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这是先秦古汉语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的主要不同之处。

二、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1.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而充当别的词类。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2)将军身披坚执锐。

(《史记·陈涉起义》)
例中“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的意思;“坚”与“锐”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是“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的意思。

2. 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现象的区别
词类活用是指某个词临时活用作别类词,而词的兼类是指某个词具有两种词性或两种以上的词性。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起义》——知:动词“知道”。

(2)草木有生而无知。

——知:知觉。

“知”既是动词,又是名词,属兼类词。

有的兼词兼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词性:
(3)雍水暴益,荆人弗知。

《吕氏春秋·察今》——益:动词,涨水。

(4)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益:动词,增加。

(5)其家必日益。

《吕氏春秋·贵当》——益:形容词,富裕。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益:名词,好处,利益。

词的兼类现象,词义有明显的变化,是词义引申的必然结果。

三、古汉语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也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这个动作。

1. 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本是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之”,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的意思。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汉书·苏武传》:“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降武”不可能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逼迫苏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

2.形容词词的使动用法
《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秦”即“使秦国弱”。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肉骨”即“使白骨生肉”
四、古汉语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

”——“异之”即“认为之奇异”。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建论》:“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君君”即“认为国君是国君”。

分析: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何异同?
相同处:①句法结构相同,都是动宾关系。

②两种用法均可以由名词与形容词的活用形成。

不同处:①所表达的含义不同。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现实或者能够实现的,而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如此。

②出现的范围不同。

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动词只有使动用法,而无意动用法。

五、古汉语的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为了宾语而发出的,即“为宾语而动”的意思。

1.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动作。

翻译格式为:主语+给(替)+宾语+动词
(1)文嬴请三帅。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请三帅”是“替三个元帅请求。


(2)提弥明死之。

《晋灵公不君》——“死之”即“为之(赵盾)而死”。

2.表示目的或原因。

翻译格式为:主语+为了(因为)+宾语+动词
(3)吾非悲刖也,《韩非子·和氏》——“悲刖”即因为受了刖刑而悲伤。

(4)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死国”即“为国家而死”。

3.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动作。

翻译格式:主语+向(对)+宾语+动词
(5)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泣臣”是对着我哭泣。

(6) 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三国志·诸葛亮传“解之”是向他们解释。

六、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普通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张衡传》——目:用眼睛瞪。

(2)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

《说苑·贵德》——“风人”,即吹拂人。

“雨人”即滋润人。

(3)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蹄:用蹄子踢。

方位名词也可以活用为动词。

(4)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史记·商君列传》——前:往前挪。

(5)日渐暮,遂前其足。

——前:方位名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向前。

名词性词组也可以活用为动词。

(6)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冠带衣履:把“冠带衣履”等生活用品供应给天下的人。

七、名词用作状语
1.表示方位和处所。

(“向……”/ “在、到、从……”)
(1)大月氏复西走。

《汉书·张骞传》“西”:向西。

(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在朝廷上。

2.表示工具和依据。

(用……/依靠、依据、按照)
(3)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书:用书信。

(4)失期,法当斩。

《陈涉起义》法:按照法律。

3.表示对人的态度。

(象对待……一样的(来对待)/把……当作……(来对待))
(5)彼秦者,虏使其民。

《战国策·赵策》虏:象对待奴隶一样地。

(6)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膑》象对待客人一样的对待他。

4.表示比喻。

(象……一样的。

)
(7)螋蛇行匍匐。

《战国策·秦策》蛇行:象蛇一样的爬行。

(8)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传》啼:象小孩一样的,象儿童一样的。

八、词类活用的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偏正关系,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5.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的前面,活用为及物动词。

6.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作补语,活用为动词。

7.名词用“而”连接时,组成并列结构,活用为动词。

第十章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
汉语的词序从古到今没有太大的变化,即基本次序为:主语——谓语——宾语
二、宾语前置的类型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宾语前置
“吾谁欺?欺天乎?”——疑问代词“谁”充当动词“欺”的宾语而前置。

(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
“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与”的宾语而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代词“尔”、“我”充当动词“诈”、“虞”的宾语而前置。

3.用代词“之”和“是”复指的宾语前置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代词“之”、“是”复指前置宾语“亡”、“群臣”。

在前置宾语前加上语气副词“惟”,构成“惟+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

“惟余马首是瞻。

”——等于说“惟瞻余马首。


4.代词“是”作宾语时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

5.介词“以”的宾语有时不需要条件就可以前置。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一言”为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三、古代汉语的行为数量表示法
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一般是把数词与动量词构成的数量词组放在动词的后面作补语,如“看两遍”、“踢三脚”。

而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的方法是:
1.一般方法:将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不用动量词。

又与之遇,[七]遇皆北。

(《左传·文公十六年》)
子墨子[九]距之。

(《墨子·公输》)
2.强调方法: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后加“者”,将数词置于句尾作谓语。

鲁仲连辞让者三。

(《战国策·赵策》)
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史记·鸿门宴》)
第十一章判断句
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
现代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判断词“是”,古汉语判断句则不用判断词“是”,靠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

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

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现代汉语否定判断句用“不”,古汉语否定判断句用“非”。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根据是否用“者”、“也”,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

(“制,岩邑也。

”)
2.主语+者,谓语+也。

(“兵者,凶器也。

”)
3.主语+者,谓语。

(“兵者,凶器。

”)
4.主语,谓语。

(“兵,凶器。

”)
三、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指示代词,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

(1)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
(2)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同上)
可见,“是”同“此”。

“是”在古汉语判断句中作主语,常是复指上文出现的内容。

“是”作判断词,汉代就有了。

如:
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刺客列传》)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论衡·死伪》)
1972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出土的帛书彗星图,说明“是”在当时既用作代词,也用为判断词。

如:
是是帚慧。

是是苦慧。

四、判断句中“为”、“维(惟)”、“乃”、“即”的词性与作用
1.为——“为”是普通动词,有“作为”、“成为”、“算是”等义,不是判断词。

即使在判断句中可理解为“是”,也是普通动词在判断句中的运用,不是判断词。

余为伯鲦,余而祖也。

(《左传·宣公三年》)
2.维(惟)——“维(惟)”在上古汉语中经常出现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是判断词,实际上它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

尔惟旧人。

(《尚书·大诰》)
3.乃——“乃”经常用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判断词,实际上它是放在谓语之前的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就”完全相同。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史记·陈涉世家》)
4.即——“即”经常用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判断词,实际
上它是放在谓语之前的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就”完全相同。

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项羽本纪》)
五、古汉语判断句的活用
古今汉语中,都有一些句子采用判断句的形式,但其主语与谓语之间并不是一般的判断关系,而是其他关系,我们称之为“判断句的活用”。

1.表达比喻内容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荀子·王制》)
曹公,豺虎也。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2.表达条件、目的等内容
夫战,勇气也。

(《左传·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

(《战国策·齐策四》)
3.表达因果关系
良庖岁更刀,割也。

(《庄子·养生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