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秦国华)

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秦国华)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一、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与原理 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如图2所示 A、B、C、D四个接线柱,P为滑动触头,AB间为电阻可忽略不计的粗金属杆。CD间为绕制的电阻丝,电阻丝彼此绝缘。 2.原理:根据电阻定律R l s =ρ 阻值与导体长度成正比,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就实现 改度电阻的目的。 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 1:如图3所示,把B与D连接,C、D接入电路,起控制电路电流作用,当滑动头P从右端D 向左移动过程,滑动变阻器电阻逐渐减小。注意实验开始时应将滑动头P至于右端D。 2:如图4所示,把变阻器C、D接线柱与电源连接,C与P与用电器相连。用电器与CP间电阻并联,用电器与CP间电压相等,改变P的位置改变用电器两端电压,实现调制电压作用。注意实验开始时应将滑动头P至于左端C。 3:如图所示的两种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对负载R L的电压、电流强度都起控制调节作用,通常把图(a)电路称为限流接法,图(b)电路称为分压接法. 二、两种电路的比较

1.从调节范围上比较 分压电路优点:调节范围宽,其次是它的电流,电压都包含了0值且与R 0无关。 2.从方便调节的角度比较 在限流电路中,通R L 的电流I L =0 R R E L +,当R 0>R L 时I L 主要取决于R 0的变化,当R 0<R L 时,I L 主要取决于R L ,特别是当R 0<>R L 时,R 并≈R L ,所以R L 两端电压随R 0增大而变化不明显。当R L 比R 0大或大很多时,R 并随R 0的变化出现较大的变化化,宜采用分压电路。 归纳为:大负载 R 0<R L 时,分压电路 ; 小负载 R 0>R L 时,限流电路 大载分压小载限流 3.从两电路连线和节能角度比较 从两电路连线方面看,限流电路简单,分压电路复杂。 从两电路节能方面看,限流电路耗能小(EI L ),分压电路耗能大(E (I L +I ap ))。 三、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的选择方法 滑动变阻器以何种接法接入电路,应遵循安全性、精确性、节能性、方便性原则综合考虑,灵活择取. (1)下列三种情况必须选用分压式接法 ①要求回路中某部分电路电流或电压实现从零开始可连续调节时(如:测定导体的伏安特性、校对改装后的电表等电路),即大范围内测量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②当用电器的电阻R L 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R 0,且实验要求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

(新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九年级物理16.4 滑动变阻器8练习题有答案(含答案)

滑动变阻器练习题 1、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B.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材料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C.因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其中任一因素来改变其中导体电阻的 D.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2、若将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A) A.A和D B.C和B C.B和D D.A和B 3. 一些实验仪器具有调节作用.下列选项中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不同,其中对电路能起调节作用的是(A) 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 A ) A.灯泡变亮,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灯泡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5、(2016福州晋安期中)如图所示电路,导线a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铅笔芯上,当导线b的一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时,灯泡亮度会发生变化。这个实验说明铅笔芯是导体(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还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受此启发,人们制造了一种可以改变电阻的元件,叫做滑动变阻器。

6、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连接成电路,要求:向右移动滑片,灯泡变亮. 答案:如图所示: 7、如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实物图,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与实物图相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助你学习 1、“三看法”判断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 一看柱:弄清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 二看丝:弄清连入电路的电阻丝是哪一部分。 三看变化:根据滑片P的移动分析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的变化,从而明确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变化。 2、滑动变阻器接法规律 知识擂台 【课时达标】 选题测控表

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和分压接法

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和分压接法 被测电路对供电电压或供电电流有一定的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供电电路一般由电源和滑动变阻器按一定的连接方式组成,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有两种连接方式: 1.限流接法 如图4为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它的连接方式是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三者串联.该接法对外供电电压的调解范围是:E R R E R x x ~0 ,为了保护负载,闭合电键前滑动触头应滑到b 点. 2.分压接法 如图5是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它的连接方式是电源与滑动变阻器组成闭合电路,而待测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一部分电阻并联.该接法对外供电电压的调解范围是:E ~0,为了保护负载,闭合电键前滑动触头应滑到b 点. 3.两种接法的比较:分压接法电压调解范围大,限流接法电压调解范围小,但限流接法电路耗能小. 4.两种接法的选择 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都能控制调解负载的电流和电压,但在相同条件下调解效果不同,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恰当地选择限流接法和分压接法. (1)通常情况下(满足安全条件),由于限流电路能耗较小,电路结构简单,因此应优先考虑. (2)为了便于调解,在待测电阻的阻值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应选择限流接法;在待测电阻的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阻值的情况下应选择分压接法. (3)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①要使某部分电路的电压或电流从零开始连续调解,只有分压接法才能满足. ②如果实验所提供的电表量程或其它元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很小,若采用限流接法,无论怎样调解,电路中实际电流(或电压)都会超过电表量程或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或电压),为了保护电表或其它元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③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远小于待测电阻时,若采用限流接法,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化很小,不利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也起不到保护用电器的作用.为了在上述情况下尽可能大范围地调解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应选择分压接法. 图4 图5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教学内容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一、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与原理 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如图2所示 A、B、C、D四个接线柱,P为滑动触头,AB间为电阻可忽略不计的粗金属杆。CD 间为绕制的电阻丝,电阻丝彼此绝缘。 2.原理:根据电阻定律R l s =ρ 阻值与导体长度成正比,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 长度就实现改度电阻的目的。 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 1:如图3所示,把B与D连接,C、D接入电路,起控制电路电流作用,当滑动头P从右端D向左移动过程,滑动变阻器电阻逐渐减小。注意实验开始时应将滑动头P至于右端D。

2:如图4所示,把变阻器C、D接线柱与电源连接,C与P与用电器相连。用电器与CP间电阻并联,用电器与CP间电压相等,改变P的位置改变用电器两端电压,实现调制电压作用。注意实验开始时应将滑动头P至于左端C。 3:如图所示的两种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对负载R L的电压、电 流强度都起控制调节作用,通常把图(a)电路称为限流接法,图(b)电路称为分压接法. 二、两种电路的比较 负载R L上电压调节范围 (忽略电源内阻) 负载R L上电流调 节范围(忽略电 源内阻) 相同条件下电路 消耗的总功率 限流接 法 R R R L L + E≤U L≤E 0 R R E L + ≤I L≤ L R E EI L 分压接 法 0≤U L≤E0≤I L≤ L R E E(I L+I ap)比较分压电路调节范围较大分压电路调节范 围较大 限流电路能耗较 小 1.从调节范围上比较 分压电路优点:调节范围宽,其次是它的电流,电压都包含了0值且与R0无关。 2.从方便调节的角度比较

滑动变阻器练习题

滑动变阻器练习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滑动变阻器练习题 1、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B.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材料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C.因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其中任一因素来改变其中导体电阻的 D.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2、若将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 ) 和D 和B 和D 和B 3. 一些实验仪器具有调节作用.下列选项中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不同,其中对电路能起调节作用的是( ) 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 ) A.灯泡变亮,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灯泡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5、(2016福州晋安期中)如图所示电路,导线a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铅笔芯上,当导线b 的一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时,灯泡亮度会发生变化。这个实验说明铅笔芯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还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有关,受此启发,人们制造了一种可以改变电阻的元件,叫做。 6、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连接成电路,要求:向右移动滑片,灯泡变亮. 7、如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实物图,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与实物图相对应的电路图。 1、“三看法”判断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

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使用

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使用(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2.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重、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阻丝、电珠、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木板。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舞台灯光”视频,在展示过程中也不断调节音量。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灯光的变化和音量的变化。展示调光台灯的应用,灯光的亮度同样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思考:调光台灯为什么能够调节灯的亮度?是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呢?(让学生各抒已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新课教学 1.自制调光台灯电路实验 学生根据看到的调光台灯实物,利用手边的器材,连接一个调光台灯的电路。 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电阻丝、导线若干。 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 学生动手实验接电路,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 实验成功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实验电路,以及如何操作使得电灯的亮度发生改变, 教师提问:根据你的观察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在你的操作中你改变了什么从而使灯的亮度发生了改变。 答:灯的亮度是随电流的大小而变化的,在操作中我改变了电阻而实现电流的变化,从而实现了灯的亮度的变化。 教师提问:在操作中是如何改变电阻的? 答:用导线一端固定,导线另一端在电阻丝上滑动改变电阻丝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的大小。教师讲述:像这种能够通过改变长度从而改变电阻值的电学元件叫做滑动变阻器。 提问:结合刚才的实验观察,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教师讲述: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演示幻灯片):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2.认识滑动变阻器 教师提问:在刚才的实验电路中,对于灯的亮度的改变还不够多,是因为电阻线太长了不方便,如果还要进一步改变电阻值的大小比较多,那么滑动变阻器该做成什么形状? 答:将电阻线密绕成螺旋状。 各组分发滑动变阻器,学生仔细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试说出各个构成部件的作用。 提问:根据对实验器材使用的熟练程度,猜测滑片顶端所标规格的含义? 答: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最大电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3.滑动变阻器接法的探究 学生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滑动变阻器在连接时只能用两个接线柱。实验同样要达到调光的效果。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接法,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在指导、巡视的同时,将某些接法对于改变电流无效的进行全班探讨)

2020年高考物理,滑动变阻器的三种连接方式,你都弄懂了吗

2020年高考物理,滑动变阻器的三种连接方式,你都弄懂了吗 滑动变阻器作为电学的基本元件之一,相信大家都已经相当熟悉了。从初中开始,它就活跃在各种电学题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滑动变阻器的三种连接方式,掌握这三种连接方式的特点,对我们快速解题是非常有帮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种,限流式接法,如下图1所示,这种接法中滑动变阻器只有一部分接入电路,其中接入电路的是露出部分(即电流流过的部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与露出部分同增同减。实物连接时只需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第二种,分压式接法,如下图2所示(图3为其等效电路图),这种接法中滑动变阻器的一部分与其他用电器并联后,再与露出部分串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值与露出部分同增同减。实物连接时一上两下(即上面一个接线柱和下面两个接线柱都要连入电路中)

第三种,自身并联式,如下图4所示,这种接法中,滑动变阻器的两部分是并联关系,电流在滑片处分流。当滑片处在中间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取特殊值进行简单验证,假设滑动变阻器总阻值是10,那不管滑片处在什么位置,两部分阻值相加都等于10,然后分别取1和9,2和8……进行简单计算,你会发现取5和5时并联阻值最大)。这种连接方式通常在选择题里见得比较多,实验题只考限流式和分压式两种接法。 知道了这三种连接方式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解题时是怎么应用的。

例1: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来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R1的阻值和电源内阻r相等.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 A.R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B.电流表读数减小,电压表读数增大 C.电源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大 D.质点P将向下运动 【解析】见下图

九年级物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作图题

滑动变阻器作图题 1. 在图中,有一根导线没有接上,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的要求:闭合电键S ,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2.在图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作为导线连接电路,并要求:当电键S 闭合时,两灯都发光,且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4.在图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小。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作为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 (1)灯L 1和L 2并联连接;(2)电键S 只控制L 2。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作为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第4题图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7.在图中添加一根导线使电键闭合后,滑片向左移,电压表示数变小。 8.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毕,要求:闭合电键后,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9.将图中的电路中添加两条导线,再去掉一条导线,要求:L1L2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10.在图中添加两根导线,要求:闭合电键后,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灯的亮度不变。 11.如图的电路中添加两条导线,要求:L1,L2并联,电键控制两灯,电流表只测L2的电流。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作为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有详细答案及解析)要点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一.解答题(共5小题) 1.(2011?绍兴)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10Ω0.5A B.20Ω1A C.50Ω2A (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 2.在完成“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后,小明产生疑问: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发生变化时,它消耗的电功率如何变化呢?为此,他找来了下列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一定值电阻,三个规格分别为“5Ω,1A”、“30Ω,1A”和“35Ω,0.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源(电压为6V). (1)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小明选择的规格是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 (2)根据题意,正确完成剩余部分连线,并使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变小. (3)分析表中的数据,写出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随它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_.(4)以其中一组数据为例,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Ω.(结果取整数) (5)小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不转,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的故障是_________.

滑动变阻器练习试题

滑动变阻器练习试题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滑动变阻器练习题 1、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B.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材料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C.因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其中任一因素来改变其中导体电阻的 D.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2、若将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 ) A.A和D B.C和B C.B和D D.A和B 3. 一些实验仪器具有调节作用.下列选项中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连接 方式不同,其中对电路能起调节作用的是( ) 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右滑动时,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 ) A.灯泡变亮,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灯泡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5、(2016福州晋安期中)如图所示电路,导线a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铅笔 芯上,当导线b的一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时,灯泡亮度会发生变化。这

个实验说明铅笔芯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还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有关,受此启发,人们制造了一种可以改变电阻的元件,叫做。 6、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连接成电路,要求:向右移动滑片,灯泡变亮. 7、如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实物图,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与实物图相对应的电路图。 1、“三看法”判断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 一看柱:弄清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 二看丝:弄清连入电路的电阻丝是哪一部分。 三看变化:根据滑片P的移动分析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的变化,从而明确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变化。 2、滑动变阻器接法规律 知识擂台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泡逐渐变暗,则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 A.M接C,N接B B.M接A,N接B C.M接C,N接D D.M接A,N接D 2、(2016庆阳宁县月考)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有4个接线柱,使用时只需接入其中2个,因此有几种接法.在这些接法中,不能改变电阻大小并且可能损坏仪器的接法是( ) A.接A和D B.接B和C

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和阻值的选择

滑动变阻器连接方式和阻值的选择 福建省政和第一中学 (353600) 黄健康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是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热点考查的内容。它涉及连接方式和阻值大小两方面的选择。研究相关物理问题时,要着眼于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滑动变阻器的有效利用率 滑动变阻器的有效利用率,往往是绝大多数解题者容易忽视的问题。 滑动变阻器的有效利用率高低,表现在滑片移动的有效范围占整个可移动范围的大小。 在具体实验操作中,最好能让滑动变阻器有效利用率超过50%。 2.变阻器阻值与测量部分电路电阻大小对比 R x R 由于高中物理实验室中滑动变阻器通常匝数都在几十匝到一百匝左右。为研究问题方便起见,我们不妨假设一百匝来讨论问题,这可以让滑动变阻器的有效利用率大小明显凸显出来,还能让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取值与待测电阻对比更加明朗化。 R x R 在不必考虑滑动变阻器最大允许通过电流的情况下,限流式接法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大小通常取值R 为待测电阻的3~10倍比较适当,而分压式接法的滑动变阻器阻值为待测电阻一半以下比较适x R R x R 当。这样,通常能保证仪表指针偏转范围达满偏值三分之一(或半偏)以上,也能保证滑动变阻器的有效利用率超过50%。 当然,具体问题还应具体分析,上述取值只是通常情况下的一个值,有时会因特殊要求而有所变化。譬如,半偏法测定电流表内阻时,为了保证整个电路电流几乎不变,限流式接法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必须保证远大于待测电流表的内阻。 当给定的滑动变阻器阻值不符合设想要求时,就要进行机动性选择了。例如,分压式接法的滑动变阻器阻值达不到一半以下要求时,我们就要尽量选择阻值小一些的滑动变阻器,那样调节会更加方R x R 便,其有效利用率也会相对高一些。 3.测量范围或仪表偏转范围大小 作为实验题,在电路设计和仪表选择上,通常要让表针偏转量达半偏以上,实在无奈时表针偏转量最好也要能达到相应档位最大测量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分压式接法测量部分电路电压和电流可从零开始起调,指针偏转范围大,相应测量范围大;限流式接法测量部分电路电压和电流不可从零开始起调,指针偏转范围小些,相应测量范围小些。 有时,一些做法和数据取值会给我们滑动变阻器接法选择上的暗示。画电压、电流从零开始取值的伏安特性曲线,或者实验设计的测量表格中电压、电流数据从零开始取值,均暗示滑动变阻器连接上要采用分压式接法。 4.测量组数多少 这里所说的测量组数,是测量数据能够明显区分出来的测量组数。利用图象法来确定物理量大小,最好测量组数能多一些,方便剔除某些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因为测量范围大,因此测量组数会多一些。而限流式接法测量范围小些,测量组数会少一些。测量组数在六组以下,通常可以考虑限流式接法,测量组数超过6组,通常可以考虑采用分压式接法。 5.能否起到保护作用 滑动变阻器存在于电路中,得保证调节过程中,电源、电路元器件及自身消耗功率均不超过各元件额定功率值。如果发现一种连接方式无法起到保护作用,则要考虑更换连接方式。 立足于上述五点,可以快速而准确地确定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和阻值大小。

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实验报告

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同组人:实验日期: 【实验名称】 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实验目的】 1、学习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方法。 2、初步掌握有目的的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 【实验器材】 电源(6V )、电阻(5Ω、10Ω、15Ω)、小灯泡(含灯座)、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2A)、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观察图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 图1 图2 (1)滑动变阻器的制作原理是,为了,我们刮去了与滑片接触处的电阻丝绝缘层。 (2)结构示意图: (3)元件符号: (4)铭牌上“Ω A”,表示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A。(否则会烧坏变阻器) 使用注意事项 电路电流不能超过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否则会烧坏变阻器)。 2、连接滑动变阻器 ~ 如图二连接电路,按以下方法选择接线柱,将滑片由左向右移动,观察灯泡亮度和电 接入电路接线柱 滑片自左向右滑动 灯泡亮度变化电流变化电阻变化 AB " AC AD

BC。 BD CD 结论:滑动变阻器一共有个接线柱,选接或接入电路时滑片移动其连入电路电阻不变;接时的连入电路电阻最小;接时的连入电路电阻最大;接、、或都能改变它连入电路的的电阻值,即滑动变阻器接线柱选择原则:“”。(要接入两个接线柱,下方AB中一个,上方CD中一个。) 3、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 》 如图二连接电路,改变滑片的位置,使灯泡亮度由暗到亮变化,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变 接入电路接线柱灯泡亮度变化电流变化滑片移动方向AC变亮 变亮[ AD BC变亮 BD变亮 结论:(1)变阻器应与用电器联; | (2)灯泡由暗变亮,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动阻值(“最大”或“最小”)位置。 (3)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取决于(“上方”或“下方”)接线柱。 滑片下方接线柱时,接入电路电阻变大;滑片下方接线柱时,接入电路电阻变小。(“远离”或“靠近”)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通过调节其电阻值,改变电路中的。 使用注意事项 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置于阻值端,(保护电路)。(“最大”或“最小”)4、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 按右图连接电路,其中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 (1)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 成整数倍地变化,如2V、4V、6V等。 (2)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数倍地变化,如5Ω、 10Ω、15Ω等。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接 入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如3V等。 结论: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通过调节其电阻值,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 | 【实验小结】 1、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

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专题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解法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2、两种接法的特点及作用 3、两种接法的选择方式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种接法的特点及作用 难点:两种接法的选择方式 三、设计思路: 先让学生认识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让学生小组讨论两种接法的电路构造特点,从而理解为什么一个叫限流式接法,一个叫分压式接法 根据串并联知识让学生分析两种接法的电压变化范围及电流变化从而得出必选分压式接法的一种情况 最后具体举联说明选择的方式 四、教学流程 教 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活动目 标及说 明 一新课教学(直接引入)我们知道要描绘待测电阻的伏 安特性曲线,必须多测几组U、 I值,如何在同一电路中中多 测几组U、I值呢? 思考: 1、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起 什么作用?试分析一下过程? 2、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并联起 什么作用?试分析一下过程 学生A:通过滑动变阻器可起到作用 学生B: 滑片P移动的过程 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使得通过待测电阻 的电流发生变化,加在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发生变化。电压的变化范围是 x x R E E R R + ,电流变化范围是 x x E E R R R + 可以使 学生对 滑动变 阻器的 两种接 法及电 路特点 进行理 解性识 记

滑片P 移动的过程中,加到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进而电流也发生变化 师总结: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 0)对负载R L 的电压、电流强度都起控制调节作用 可见,当要求负载电压或电流从0开始变化或要求变化范围较大,要选分压式接法 负载R L 上电压调节范围(忽略电源内阻) 负载R L 上电流调节范围(忽略电源内阻) 相同条件下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限流接法 R R R L L +E ≤U L ≤E 0R R E L +≤I L ≤L R E EI L 分压接法 0≤U L ≤E 0≤I L ≤ L R E E (I L +I ap ) 比较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较大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较大 限流电路能耗较小 拓展 限流法: 思考:1、待测电阻上电压调 节范围为 ~L L R E E R R +.显 然,当R 0<>R L 时,滑动触头在从b 向a 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学生C :当R 0<

(完整版)初中物理滑动变阻器练习题

1、电阻用字母来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50KΩ= MΩ= Ω。 2、(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它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有关、无关) (2)在相同的条件下,材料不同,导体的电阻也(相同、不同)在相同的条件下,导体越长,电阻就越;导体越短,电阻就越。在相同的条件下,导体越粗,电阻就越;导体越细,电阻就越。对于大多数的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就越。 3、(1)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2)滑动变阻器的符号是。(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主要有和。 (4)使用滑动变阻器时,连接方法是;在闭合开关前,先要将滑动变阻器。 (5)一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2A”的字样,它表示的意思是。 (6)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可以变阻的连接方法有;如果想让滑 片P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则能够采用的连接方法有。 4、小李家灯泡灯丝烧断了,他把开关断开后,把灯泡摇了一摇,灯丝就被重新接上了, 但使用时发现灯比原来亮了许多,这是因为灯丝接上后。 5、按要求连接电路:能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灯泡的亮度,且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会变 亮,在图中画出电路的连接方法。如果一个同学在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怎么样移 动滑片P,都不能改变灯的亮度,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6、小明同学想测量一个电路中灯的电流和电压,请把各元件连接起来。并在右边方框中画 出相应的电路图。 7、如右图中所示,要想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并且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灯变亮,应该接哪二个接线柱。 8、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连接电路时要注意: 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 到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 图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 的电压分别是:和。 9、如图1所示,若开关S、S1闭合,S2断开,能发光的灯是,电压表所测的是两端的电压;若开关S、S2闭合,S1断开,那么能发光的灯是,电压表所测的是的两端电压; 10、如图2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A端滑动时,小灯泡变亮,那么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和接在电路 的M、N两端. 11、如图3所示,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7V,电压表V2的示数为2.6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V. 12、如图4所示,灯L1与灯L2串联,先用电压表测灯L1两端电压,再测灯L2两端电压时,只将电压表接A的一端改接C,这种 接法(选填“正确”、“不正确”),理由是 图1 图1 图2 图3 图4 13、如图5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闭合开关S,当滑片P都向右滑动时,灯泡L1和L2的亮度变化() A.L1、L2都变亮B.L1、L2都变暗C.L1变亮,L2变暗D.L1变暗,L2的亮度不变

滑动变阻器两种连接方式的选择原则

滑动变阻器两种连接方式的选择原则滑动变阻器是电学实验中常用的器材,它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限流式接法(如图a),另一种是分压式接法(如图b)。下面我们对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进行分析。 1 两种连接方式的区别 假设AB两端电压为U (1)消耗的功率不同 限流式电路消耗的功率为: 分压式电路消耗的功率为:

因为,所以I1>中,待测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10,所提供的滑动变阻器电阻为0~50,待测电阻小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采用限流或分压两种方式的电路对通过R x的电流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因此,两种连接方式连入电路均可。但是,前面分析过,限流方式比分压方式更节能,所以应优先考虑限流方式。只有当被测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电阻时,即使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从一端滑至另一端,R x两端电压和流入R x的电流变化仍极小,滑动变阻器的限流作用不明显,这时滑动变阻器只能采用分压式接法。 (2)保护用电器的原则 物理实验首先要保证电路中各种用电器的安全,当题目所提供的仪器,如电表量程或电阻的最大允许值不够时,限流式接法不能保证电路中各种器件的安全工作,此时应该采用分压式接法。现以1997年高考题为例进行分析。

高中物理3-1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讨论和练习题

高中物理3-1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讨论和练习题 一,.限流接法讨论 如图1所示。 用电器Rx 的电压调节范围: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EI 限流接法的选用原则: ①测量时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 只在小范围内变化,且待测电阻Rx 与R 接近时。 ②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 法的要求时。 ③两种方法都满足时优先选用限流接法。 二,.分压接法 如图3所示 ①Rx 电压调节范围0≤Ux ≤E 。 ②开关闭合前,P 应在a 端。 分压接法的选用原则: ①测量时要求电流或电压从零开始连续调节时。 ②待测电阻Rx 远大于R ,且要求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时。 ③采用限流接法时,电路中实际电压或电流的最小值仍超过Rx 的额定值或电表量程时。 二,滑动变阻器分压式和限流式两种接法练习 [例1] (2011·天津高考)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 25 k Ω的电阻 Rx ,现备有下列器材: A .电流表(量程 100 μA ,内阻约 2 k Ω); B .电流表(量程 500 μA ,内阻约 300 Ω); C .电压表(量程 15 V ,内阻约 100 k Ω); D .电压表(量程 50 V ,内阻约 500 k Ω); E .直流电源(20 V ,允许最大电流 1 A); F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1 k Ω,额定功率 1 W); G .电键和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填字母代号)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碳膜电阻是在绝缘介质骨架上镀一层碳膜。己知某碳膜电阻阻值约为10Ω,其结构如图实-7-9所示,现通过实验测定碳膜厚度,备用器材如下: A .电流表(量程0~0.6 A ,内阻约0.2 Ω) B .电流表(量程0~3 A ,内阻约0.03 Ω) C .电压表(量程0~3 V ,内阻约30 k Ω) D .电压表(量程0~15 V ,内阻约150 k Ω) E .滑动变阻器(最大值为2 Ω) F .滑动变阻器(最大值为20 Ω) G .滑动变阻器(最大值为200 Ω) H .学生电源(4 V) I .螺旋测微器 J .游标卡尺 实验主要步骤: (0)x ERx U E r Rx R ≤≤=+

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实验报告69571

1 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实验报告 学校 班级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二、实验目的:1、学习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方法。 2、初步掌握有目的的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 电源(6V 0.5A ) 电阻(10Ω)*1 小灯泡*1(含灯座) 开关*1 电流表*1 电压表*1 滑动变阻器*1 导线(若干) 四、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1、如图一,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构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滑动变阻器的制作原理是 ,为了 ,我们刮去了与滑片接触处的电阻丝绝缘层。 (2)、滑动变阻器一共有 个接线柱,选接 或 接入电路时滑片移动其连入电路电阻不变;接 时的连入电路电阻最小;接 时的连入电路电阻最大;接 、 、 或 都能改变它连入电路的的电阻值,要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的电流,变阻器应该跟该电路 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滑片要滑到其阻值 的一端。 图一 图二 2、如图二连接电路,改变滑片的位置,使灯泡亮度由暗到亮或由亮到暗的变化,同时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 。 3、在右图将变阻器与电阻连成串联 电路,要求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测电阻的 电流、电压,然后调节滑片位置,使电阻 两端电压成整数倍变化,如1V 、2V 、3V 等,同时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思 考它们之间的联系: 。 五、实验小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1)要串联在电路中;(2)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3)、铭牌上标有“XX Ω XX A ”表示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XX Ω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XX A,否则会烧坏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正确连接及其阻值大小判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通过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滑动变阻器的设计、制作过程,了解科学发明创造、科技革新的过程。 (2)通过探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阻器改变电阻的原理,产生动手操作使用变阻器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难点:根据要求正确使用与连接滑动变阻器。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用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不同规格的滑动变阻器、电池组、小灯泡、铅笔(或铅笔芯)、金属夹、导线若干、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教学平台。 【课时安排】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从列举生活中需要改变音量或改变电灯泡亮度的实例(如:演示旋转收音机音量旋扭可以改变音量、旋转调光台灯的控光旋扭可以改变等的亮度)入手,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创设良好情景,引入“变阻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物演示) 二、新课教学 1、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引出课题后,我采用分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 问题:自己动手设计电路图将台上的仪器连接起来(干电池、灯泡、铅笔芯、开关、导线连接起来,之后观察灯泡是否会亮,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学生基本上能够将电路连接起来,在探讨改变亮度上,很多学生都能够想到改变电阻的大小,但是改变的方法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说可以改变干电池的个数,有的学生想到改电阻的长度。这时老师就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告诉学生实际生活的电源的电压220V是确定的,不能改变的,所以只能改变电阻(铅笔芯)的长度。 下面请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电路,并将连接铅笔芯的导线一端打开,并使其在另一端滑动,观察灯泡的亮度与接入的铅笔芯的关系。 发现问题: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长,灯越暗,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短,灯越亮。先请学生思考然后回答,最后老师总结:电源的电压不变,铅笔芯越长,电阻大,电流小;铅笔芯越短,电阻小,电流大,所以通过改变铅笔芯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的电流,这就是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改变电流──变阻器的原理。)紧接着,我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改进,将一个长电阻线逐步改装成一个变阻器。 讨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材料选择:镍铬合金线 为了滑动变阻器的调节的范围更大,我们还需更长的电阻线,应该选择什么材料最合适?引导学生参阅书本“几种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让学生充分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条件下,镍铬合金线的电阻比较大点,容易调节。 问题2:导线太长──绕成线圈 有同学指出解决办法是将导线绕成线圈,有的同学说,平时我们见到的缝纫机线,弹簧就是这样的,我很满意。(课件演示)我又开始引导:导线较软,线圈没有支架,容易散乱。 问题3:支架──绝缘材料(瓷筒)

九年级物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作图题

九年级物理滑动变阻器 的连接作图题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滑动变阻器作图题 1. 在图中,有一根导线没有接上,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的要求:闭合电键S,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2.在图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作为导线连接电路,并要求:当电键S闭合时,两灯都发光,且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4.在图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小。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作为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1)灯L1和L2并联连接;(2)电键S只控制L2。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作为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第4 题图 第1题图第2题图 第3题图

7.在图中添加一根导线使电键闭合后,滑片向左移,电压表示数变小。 8.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毕,要求:闭合电键后,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9.将图中的电路中添加两条导线,再去掉一条导线,要求:L 1L 2 串联电压表测 L 2 两端电压。 10.在图中添加两根导线,要求:闭合电键后,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灯的亮度不变。 11.如图的电路中添加两条导线,要求:L 1,L 2 并联,电键控制两灯,电流表只 测L2的电流。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作为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