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件中国书法篆刻艺术欣赏.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摩崖书法古拙自然,富于变化。每笔起处以毫端逆锋,
含蓄蕴籍;中间运行遒缓,肃穆敦厚;收笔复以回锋,
圆劲流畅。通篇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素有“隶中
草书”之称,是东汉隶书的极品。
20
21
张 迁 碑
22
所谓“碑”,在古时是宫、庙门见识
日影及拴牲口的长方形石头,秦代在石头
上镌刻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或刻文
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门隧道
《石门颂》是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汉中太守王 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所写的一篇颂词, 刻在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门隧道西壁之上,通高261 厘米,宽205厘米,书体为汉隶,刻书二十二行,满行 三十一字。1967年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乃将 此摩崖从崖壁上凿出,1971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 至今。
(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在和一些文人举行 的“修契”宴会上,为他们诗写的序文手 稿。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文 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劲飘逸。后人评道 “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 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誉之为“天 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成为书法家们心 摹手追的经典范本。
14
虞世南临兰亭序
返回
9
请把朝代与字体用直线连接
先秦至秦
行、草书为主
两汉
楷书
南北朝、隋唐 隶书
两晋唐、宋 大、小篆
10
Fra Baidu bibliotek
先秦至秦 两汉 南北朝、隋唐 两晋、唐、宋
行、草书为主 楷书 隶书 大、小篆
11
(笔记)
先秦至秦 两汉 南北朝、隋唐 两晋、唐、宋
大、小篆 隶书 楷书 行、草书为主
12
13
《兰亭序》是王羲之于东晋永和九年
告等,秦代称为“刻石”,汉代以后即称
“碑”。
自东汉以来,各种碑的形式也多起来,
有碑颂、碑记、墓碑等等,用以纪事、颂
德。这些碑刻给书法留下了极丰富的珍品。
据说东汉留下来的碑版达170余种。
贴盛行于两晋,晋人喜用简牍互致问
候,故其中文字大多信手而成,所以飘洒
清新,饶有山林逸趣。
23
《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 撰文,欧阳询书。记载唐太 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 之事。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 (公元632年)。楷书24行, 行49字。
度,而采取了奔放、写意
的抒情形式。
28
张旭,唐吴郡(江苏苏州)人,生卒年月不详。字伯 高,官至金吾长史,故世称张长史。喜饮酒,往往大醉后 挥毫作书,或以头发濡墨作书,如醉如痴,世人称之为 “张颠”,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 晋、焦遂称为酒中八仙。
1
在西欧,它指的是一种书写得漂亮和清楚 的艺术,主要与中世纪欧洲各国的编年史作者、 书手、书籍抄录者有关,然后才是宫廷与政府 部门的文书。这些人的书写工具和材料是羊皮 纸、普通纸张、墨水和鹅毛笔。这一概念与一 般的书写亦即人们的非公务书写关系不大。所 以,欧洲书法量重大的成就主要是在政府部门、 书写学校需用要编写和抄录宗教书籍的修道院 中。到十九世纪末期,欧洲的这一独特的艺术 形式衰败了,让位于迅猛发展的印刷和打字机。
此碑用笔方整,且能于 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 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 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 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 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 非他刻可方驾也。”明赵涵 《石墨镌华》称此碑为“24正
张黑女墓志铭
始平公造像25 记
《祭侄稿》
颜真卿(公元七0九~七八五年),字 清臣,曾做过平原太守,封鲁郡开国公, 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祖籍 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移居京兆万 年(今陕西西安)。颜真卿曾从师张旭, 远溯二王,“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 法于古意之外,陶铸万象,隐括众长”, 终于形成了大气磅礴、雄强豪放的艺术 风格。
--《中国与西欧书法之比较》舍甫曹夫
2
问:中国书法字体大致有哪些?
楷书 草书
行书
隶书
篆书
请把这些字体按先后出现的时 间顺序排列
3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书法欣赏
4
篆书指隶书以前的所有字体。 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 六国古文等。 篆书分为大篆、小篆两种。
返回
5
隶书是什么朝代流行的字体?
隶书流行于秦汉时期。是继小 篆之后通行的字体。主要特点 是笔画由篆的圆黑心变为方折, 结构删简就繁,便于书写,横 画呈波势向上挑出。
26
《祭侄稿》的主要内容是追祭从侄季明。唐玄宗末年,安 禄山发动叛乱,当时颜真卿和他的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分 别在山东、河北起兵讨伐叛军,不久,常山陷落,杲卿及 其幼子季明被杀。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颜 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做了这篇留芳千古 的祭文。颜真卿联想到颜氏家族“巢倾卵覆”,心情极度 悲愤,纵笔豪放,迅笔疾书,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 气喷薄。开始时作者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写得大小匀 称,浓纤得体,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再也抑制不住 百感交集的愤激,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 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连绵起伏, 笔势飞动,心手两忘,一泻千里;至“呜呼哀哉”,节奏 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抹,与第一行循规蹈矩者 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27
古诗四贴(张旭)
盛唐时期,以张旭为代表
的一派草书风靡一时,它
打破了魏晋时期拘谨的草
书风格。把草书在原有的
基础结构上,将上下两字
的笔画紧密相连,所谓
“连绵还绕”,有时两个
字看起来象一个字,有时
一个字看起来却象两个字。
在章法安排上,也是疏密
悬殊很大。在书写上,也
一反魏晋“匆匆不及草书”
的四平八稳的传统书写速
返回
6
楷书,又称真书。产生于汉末, 系在汉隶基础上发展而成。至 魏锺繇、晋王羲之改变体势, 创制法则,隶楷则完全分流, 成为两体。
返回
7
行书,起源于东汉。特别是在 楷书基础上稍加放纵、简易而 成。
返回
8
草书:始行于汉末魏初,各字不 相连绵为章草,晋以下相连绵者 为今草。草书书写快速、简易、 难识。
15
v
康 熙 临 兰 亭 序
16
v
毛泽东临《兰亭序》
17
v
v
赵
郑
孟
板
頫
桥
临
临
兰
兰
亭
亭
序
序
v
v
18
《兰亭序》本身就是对以前书法作 品的高层次发展一一我称之为是从 粗到细、从疏到密、从大概到精密、 从拙朴到华美的审美发展。
《兰亭序》等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 它在当时达到人所不及的技巧境界 (当然还有风格境界),它对笔与纸 的驾驭能力: 那种运用自如、出 神入化的技巧,在东晋以前是为人 仰慕已久,而在当时也是同辈书家 们所叹为观止的,它标志着书法从 荜路蓝缕阶段走向艺术的成熟。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