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行政体制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寺院行政体制常识
文\ 释正治释正思释明四
一、组织
僧团会议
僧团会议是不常设的“寺院最高决策”权力机构,二千多年前佛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设立的古老民主管理组织。成员由寺院所有的比丘僧组成,僧团会议没有执事与清众的区别,只有一位召集人,僧团会议成员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决策事务过程是由召集人提出,大家进行表决,一般事情召集人说明一遍,争求大家意见一遍,一半以上的比丘同意算通过;重要事情召集人说明二遍,争求大家意见二遍,绝大多数的比丘同意算通过;特别重要的事情召集人说明三遍,争求大家意见三遍,所有比丘同意算通过。寺院绝大多数事情要所有的比丘同意才能够决定,并且召开僧团会议时原则上所有常住的比丘必须参与。
管理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又叫民主管理委员会、寺务委员会、事务委员会,它是解放后产生的一个新兴特殊组织。它是在古代禅宗寺院班首决策,都监监督,执事执行融为一体,并有“司法”性质又在其它职务同时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存在的一种民主管理体制。有的地方管委会是单纯的“立法”、“监督”、“决策或权力”机构。管委会的成员由寺院常住所有的比丘选举产生,管委会主任由住持任(或由当家等任),人数为单数,任期三至五年。
咨议委员会
咨议委员会是近几年由佛教协会发展而来的一个寺院咨询、监督机构(有些寺是反驳机构)。由寺院常住所有的比丘推举、住持(或由当家、主任等)请,由退隐老和尚、班首或其他长老上座任。他们的任期或几年或终身不定。咨议委员会成员原则上不兼任管委会成员、戒律院成员、执事会议成员。当家制寺院有大护法居士充任咨议委员。
戒律院
大的寺院建立有戒律院,比较小的寺院设立戒律监察委员。这是寺院戒律监察机构,二千多年前佛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设立。戒律院成员不兼任管理委员会、咨议委员会、执事会议成员。任期每届为五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戒律院由全体戒律监察委员组成,戒律监察委员的资格与管理委员会成员资格相同,并必须经僧团会议选出,成员必须是僧人,由寺院常住所有的比丘选举产生。人数必须是单数,戒律院设都监、副都监、委员等职,成员人数视具体发展情况而定。执事会议
又叫执行会议,是寺院具体执行的机构。成员由领班执事提名,常住所有比丘认可产生,“寺院首脑”任证(请)。执行会议成员的名额、人数、任期大多不定。执事会议是由古代禅宗寺院开创,曾广泛流传东南亚国家,迄今有千余年历史了。日本和韩国等佛教国家现在对于执事会议的职务、职称多有继承和发扬。
二、寺院的职务和职称
教观:天台宗宗派最高职务职称,在日本韩国称为宗正。
法主:中国佛教寺院最高教务精神领袖,意为佛法之主。
座主:天台宗寺院行政最高摄政领袖。
宗正:中国律宗、天台宗和日本韩国等寺院管理一寺院或者几个寺院方丈或者第一责任人的宗派内部事务的职务职称。
住持:因他在寺院住的地方叫方丈,因此又叫方丈。这是职务,职称叫和尚、大和尚、堂头和尚、长老。
座元:是个对外职称,又叫第一座。由本寺住持的师兄弟或法兄弟担任,但他们往往不住在本寺院。
首座:是个职务,职称也可以叫“和尚”,他是住持的接班人。
西堂:是个对外职称,乃是其它寺院退隐住持或长老在我寺长期居住而得的荣誉尊称,因本寺住持住东院,他住西院故名。
后堂:是个职称,由寺院的年高腊长的老和尚担任,引导大家的修学,起模范作用。
堂主:既是职务又是职称,由本寺的真修实证的大德担任,负责带领大家的修学或寺院核心领导、管理。有些“堂主”不是这个意义上的堂主,比如念佛堂的“堂主”就是念佛堂的香灯。
都监:是个职务,是寺院戒律监察机构的主管,负责监督、检察各部门(班首、执事)的工作,他的职称往往是堂主级别的,也有后堂级别的。有的寺院住持或首座亲自兼任都监职务。
监院:是个职务,负责处理寺院日常事务,由于各寺院的行政体制不同,所以他职责范围有大小,对管委会、咨议委负责(或对住持直接
负责的),其他执事以他为首。本来按他的职务是八大执事之一,但是职称往往是堂主级别。
维那:是个职务,负责寺院佛教仪式法则和一部分纪纲司法,职称原则上是堂主级别。
知客:是个职务,负责寺院外交、应接和一部分内务,他的职称或书记或堂主不等。客堂是个办公的综合机构,知客、纠察等同时在里面办公,不是纠察是副知客或比知客职务职称低。
纠察:又叫僧值,负责寺院监督、纠正僧人行为举止,现在往往又兼管治安消防工作。职称书记或烧香。
书记:既是职务又是职称,负责寺院文化、教育、宣传方面的工作。职称书记或烧香。
典座:职务,负责寺院集体生活以及相关方面的工作。职称是烧香级别。
衣钵:职务,住持(当家)办公室的秘书长。职称是烧香级别。
方丈助理:职务,协助方丈处理寺事务或交办的任务。职称是书记级别。
寮元:是个职务,负责住宿方面的工作。职称是烧香级别。
副寺:职务,负责寺院财务方面的工作,解放前这个职务由副监院兼。现在寺院大多把财务与三产业分开管理,会计主管负责管理财务监督。副寺负责管理第三产业经营贸易。职称藏主或烧香级别。
当家助理:是个职务,协助当家处理寺院日常事务或交办的任务。职称是烧香或侍者级别。
直岁:是个职务,负责寺院环境卫生、生产、劳动、杂务以及常住交办任务。职称是烧香级别。
会计主管:是个职务,又叫财务总监,负责监督管理寺院财务收支、财务预算、财务监督,待遇发放。职称藏主或烧香级别。
寺院职称分:和尚(等同
一级);后堂(正二级)、堂主(从二级);书记(正三级)、藏主(从三级);烧香(正四级)、侍者(从四级)。寺院的住持、班首、执事相互间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圆”的关系。原则上大执事职务是住持每年一次请,正副分明;班首中的堂主数人同任一职,却是平级的,不分正副。职称则是基本长久的,只升不降,亦有不分正副数人同任一职,如堂主、后堂。和尚、班首、大执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其它什么主、头等则是被管理者,美其名曰主、头,实为鼓励、赞叹。
此表为近现代佛教寺院行政体制分类,由于各寺院的行政体制不同,所以有些称谓不一样,比如:住持、主任、当家都是各寺院的“首脑”,他们的级别完全是一样的。现在往往有些人误解方丈比住持、当家级别高、名气大,其实,住持就是方丈,方丈就是住持,而当家也不是级别就低,只是各寺院的行政体制的问题,寺院领导(执事)的职务、职称、管辖有差异。况且现在绝大多数的寺院行政体制根本就是师徒传承制,民不民主、符不符合教规教义是一方面,主要还是看执行的情况,师徒传承制某些时候某些地方更有利于发展;其次是由于各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