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石漠化治理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溶石漠化治理问题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

王明章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 石漠化的形成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石漠化的治理也必须在查明石漠化区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针对岩性、地球化学背景、水资源特征以及石漠化程度,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合理地制定和实施防治工程,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以贵州省为例,分析了石漠化现状、近10年来的治理效果,指出了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地学的角度提出了岩溶石漠化防治的建议。

[关键词] 岩溶石漠化治理问题研究

1.石漠化分布特征

1.1地域分布特征

贵州省岩溶区面积12.96万km2, 石漠化面积3.25万km2,占贵州省岩溶区总面积的25.08%。其中重度石漠化面积为5249.58 km2,中度石漠化面积11895.93

km2,轻度石漠化分布面积15331.22 km2。石漠化区在地

域上的分布以贵州省西部为主,珠江水系的洪水河流域

和长江水系乌江流域上游三岔河及六冲河河谷斜坡地

带,其平面分布见图1。

石漠化分布面积列前十位的县见表1,其石漠化面

积之和为11941.30 km2,占贵州省石漠化面积的36.77%,

多为贵州省贫困县。

图1 贵州省石漠化分布图表1 石漠化面积前十位县统计表

威宁六盘水大方黔西盘县独山安顺兴义织金长顺

面积

1806 1659 1612 1505 1073 997 908 845 770 766 (km2)

1.2在碳酸盐岩中的分布特征

贵州省的石漠化均分布在碳酸盐地层中,并且在各类型碳酸盐岩中的分布比例不尽相同,纯灰岩中的石漠化面积最多,为12569.15km2,占贵州省石漠化的39%;其次是石灰岩岩夹碎屑岩,为8582.63km2,占26%;其他岩类分布相对较少(表2)。

表2 贵州省各碳酸盐岩类型中的石漠化面积一览表(单位:km2)

从上表中也可以看出,轻度石漠化的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中度石漠化的比重,重度石漠化的比重最小。

在重度石漠化中,石灰岩分布区占重度石漠化总数的67.34%,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的重度石漠化占为12%,白云岩的重度石漠化为10%,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和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中的重度石漠化最少,分别占8%和7%。

1.3石漠化在岩溶地貌中的分布特征

贵州省的石漠化在不同地貌类型中分布比例各不相同(表3)。

表3 贵州省各地貌类型中石漠化面积一览表(单位:km2)

表中显示:重度石漠化在地貌上主要分布于峰丛洼地溶丘谷地和岩溶山地地区,石漠化比重分别为重度石漠化总量的49.58%、15.93%和10.61%。

峰丛洼地岩溶峡谷区的石漠化发生率较高,分别是41.17%和36.60%,岩溶丘陵中的石漠化发生率为22.52%,岩溶山地和岩溶槽谷中的石漠化发生率较小,分别是17.61%和15.03%。

2.贵州省石漠化演变

2.1石漠化的加剧特征

石漠化演变总体呈加剧态势,

石漠化面积为21643.27km2,到九十年

代末达到32476.73km2,石漠化面积净

增10833.46km2,平均每年以744km2速

度增加。增加石漠化总面积

10800.09km2,位居西南八省之首。其

中,石漠化严重加剧的面积为

3836.18km2,轻微加剧的石漠化面积为

6963.91km2(图2)。

表4 贵州省石漠化加剧严重的主要地区情况一览表(单位:km2)

2.1.1 石漠化加剧的地域分布特征

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石漠化严重加剧的县市主要分布在黔西和黔中地区,以六盘水市、大方

县、盘县特区、等城市(表4)为代表。这些地区,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多属于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或采矿等人为活动强烈的地区。

2.1.2石漠化加剧的岩性分布特征 石漠化的加剧明显的受地层岩性控制,在各碳酸盐岩中的分布各不相同。如图3所示,纯灰岩、灰岩与白云岩互层中的石漠化加剧比例较平均水平高,分别是10.35%、和10.25;纯白云岩及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中的石漠化加剧比例较低,分别为 6.48%; 4.49%;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中的石漠化加剧比例最小,为2.48%。

2.1.3石漠化加剧的地貌特征

石漠化加剧在各地貌类型中分布亦不相同。如图4所示,峰从洼地中的石漠化加剧比例最大,为24.41%;其次是岩溶峡谷,其石漠化加剧比例达到21.24%;峰林洼地的石漠化加剧比例为11.05%;其它地貌条件下石漠化加剧的比例则低。

2.2石漠化的改善特征

通过石漠化改善情况与八十年代末石漠化现状的空间叠加分析,八十年代末的重度石漠化有166.44km

2

得到改善,占八十年代末石漠化面积的4.82%;中度石漠化有187.86km 2

得到改善,占石漠化改善总面积的27.09%;轻度石漠化有321.24km 2

得到改善,占石漠化改善总面积的47.55%。

图3 贵州省各碳酸盐岩类型中的石漠化加剧程度

24681012纯灰岩

纯白云岩

灰岩与白云岩互层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碎屑岩夹碳酸

盐岩

图4 贵州省各地貌类型中的石漠化加剧程度对比

51015202530岩

溶槽谷岩溶山地

峰丛洼地

峰林洼地

岩溶峡谷

岩溶平原

岩溶丘陵

2.2.1石漠化改善在地域上的分布特征

主要分布黔北、黔西地区,如正安县(6.02%)、织金县(2.91%)、黔西县(2.51%)、纳雍县(1.89%)、清镇市(1.82%)、绥阳县(1.80%)、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77%)、长顺县(1.67%)、龙里县(1.41%)、德江县(1.27%)和贵定县(1.27%)。

2.2.2石漠化改善的岩性特征 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和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中的石漠化改善比例高于全省的平均值,分别是0.96%、0.83%和0.65%;纯碳酸盐岩地层分布补石漠化改善比例低于全省的平均值,分别为0.46%和0.24%(图5)。

2.2.3石漠化改善的地貌特征

如图6所示,岩溶丘陵区的石漠化改善程度最大,为1.48%,石漠化改善程度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峰从洼地的石漠化改善程度低,为0.39%。

综合分析贵州省石漠化的演化:经济发展水平低的贫困地区或采矿活动强烈的

地区、地质条件上为纯碳酸盐岩特别是纯石灰岩分布区、在地貌上处峰丛洼地分布的斜坡地带、在水资源分布上为地下水深埋、地表缺水严重的岩溶区,石漠化仍继续加剧。而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间分布、地形相对平缓地区。石漠化改善程度相对较好。

3. 石漠化治理及存在的问题 3.1石漠化治理效果分析及认识

目前贵州省采用的石漠化的防治方式主要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其次配合以土地整理、以及旨在解决燃料的沼气池建设和改善人畜饮水水柜等工程建设。

但由于是石漠化的成因复杂,治理的效果总体上并不完全尽人意。通过从1986年到1999年的整治,

全省石漠化改善的面积有675.54km 2

,仅占石漠化总面积的2.09%。全省有19.49%

的地区石漠化得到改善,

图5 贵州省各碳酸盐岩类型中的石漠化改善程度

0.20.40.60.811.2纯灰岩

纯白云岩

灰岩与白云岩互层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碎屑岩夹碳酸盐

平均值

图6 贵州省各地貌类型中的石漠化改善程度

0.20.40.60.811.21.41.6岩溶槽谷岩

溶山地

峰丛洼地

峰林洼地岩溶峡谷

岩溶平原岩溶丘陵

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