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模型的农业投入产出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DEA模型的农业投入产出分析
提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经济腾飞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二三产业提供重要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本文运用DEA中的CCR模型对我国农业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分析,得出31个省市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而可以得出比较结果,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DEA模型;农业投入产出;比较借鉴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农业的发展关系着国运民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农业增长迅速,但并没有摆脱粗犷型增长方式,所以,依赖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率是我国农业增长的长期目标。在此,通过对我国各省市的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对比不同省市的效率、规模和方法后,各省市可以取长补短,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所以对农业效率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适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31个省市的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DEA方法
DEA(Data EA)方法是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简称,由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 和W.W.Cooper和Rhodes在1978年提出,在法雷尔基础上,从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效率评价方法。该方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保持决策单元(DMU)的输入或者输入不变,借助于数学规划和统计数据确定相对有效的生产前沿面,将各个决策单元投影到DEA的生产前沿面上,并通过比较决策单元偏离DEA前沿面的程度来评价它们的相对有效性。使用DEA分析方法我们能够有效的地得到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效率关系,从而衡量投入的合理性,而且还可以测定在投入要素非DEA有效的情况下如何改进要素投入量,从而使要素投入达到最优状态。所以本文配合运用DEA方法中的不考虑规模收益的CCR模型和考虑规模收益的BCC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的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
三、我国各地区农业投入产出相对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一)本文指标的选取。因为农林牧渔总产值作为一项基本的产出指标可以反映某个区域农业产出的规模和总量,因此可以把农林牧渔总产值作为实证分析的产出指标。而投入指标主要有劳动力、土地要素、资本和技术投入,又因为数据可得限制所以选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人数作为劳动力投入,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耕地面积作为土地要素的投入,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的支出作为资本投入,农业化肥使用量和农业机械劳动力作为技术投入。应用DEAP2.1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表1)
(二)结果分析
1、总效率等于1的DEA有效性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2008年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海南的总效率值都等于1,说明这7个地区为DEA有效,规模收益不变,投入产出达到最优。他们的投入产出呈现不同的特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投入产出量比较少但边际值较大,如海南,与发达地区不同,海南属于热带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成本低廉,品质优良。香蕉、菠萝、荔枝、芒果等53种热带水果遍布海南岛。2007年海南天然橡胶干胶28.74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除了天然的区域优势,海南垦区的建立和发展,产业发展企业的形成,农业专业协会的建立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海南的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第二类是经济发达地区,他们多属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早,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高,机制成熟,二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的发展能与之相互协调促进。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较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除了天然的地域原因,农业要更快更好的发展,把握好三大产业的关系实现现代农业的转型是根本出发点。
2、总效率不等于1的非DEA有效分析。非DEA有效的地区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总效率和规模效率接近于1,纯技术效率等于1的地区,有山东、四川、青海、广东、湖南、西藏和天津。这些地区总效率非常接近于1,属于投入产出效率没有达到最优,但是纯技术效率已经达到了最优,所以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只需提高规模效率即可。
第二类是总效率小于1,但是规模效率接近于1,只有纯技术效率小于1。这些地区有湖北、河北、河南、吉林、黑龙江、广西、安徽、新疆和内蒙古。说明它们的投入产出效率没有达到最优,规模效率接近最优,应把重心放在提高技术效率方面。
第三类为总效率小于1,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小于1。这些地区分别为江西、重庆、云南、贵州、甘肃、陕西、宁夏和山西。要提高这些地区的总效率,不仅要从技术效率入手而且要从规模效率入手,这些地区大多为西部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都落后,长期以来都以粗放型的农业增长为主,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限制了农业生产发展。如山西,土地流转进程缓慢,严重制约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水平的提高,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产业链和共同体,政府部门缺乏对农业产业化的引导,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现象严重导致总效率只有0.308,生产效率低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未达到最优效率的多属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气候条件优越,土地、水产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这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起点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业和农村的市场组织化和市场发育程度远远低于工业和城市,造成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的巨大障碍,农业产业分工不明显,产业结构趋同,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较低,农业科技投入低,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弱,企业效益差,产品竞争力弱导致效率未能达到最优,所以正确处理农林牧渔业之间的关系,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中部农业发展的关键。而西部地区的发展再也不能只追求产量、数量,而必须考虑销路,面向市场,把当地的自然优势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西北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缺水、缺地,正因为如此,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更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搞好结构调整,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益的项目上。我国西部的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较大,夏季较为凉爽,适宜果树、蔬菜、花卉的生长发育,与国内其他产区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都有较强的价格优势,有利于国内外市场的开拓。西部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在继续强化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