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学科的建设理念与实践路径探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学科的建设理念

与实践路径探索

摘要:为了创新知识的扩展和思维的培养,给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知识,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新文科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项目的

开展推进了新文科建设和发展。融合升级、创新发展成为新文科建设的主要特征。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要坚持价值引领,强化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守正创新,教材融入国家意识;赋能新科技,教学模式多元协同;与时俱进,更新教师教育

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关键词:新文科;外语;学科建设;交叉融合;国家战略

引言

新文科是国家“四新”战略的构成之一,自出台之日起就被赋予了提升国家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使命。它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实现我

国本科教育全面振兴的一项宏伟工程。而对于新文科重要组成要素的外语学科,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以“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12字给予了

全新定位,这表明了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之“大”、地位之高、使命之重。而“识变、应变、求变”6字指针,则敦促高等外语教育要主动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

代发展的需求。

1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义

自新文科概念提出以来,便在学界引起热议。王铭玉、张涛认为,“新文科

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

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发展建设

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将新文科的本

质解读为技术性、创新性、融合性与战略性。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山

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将新文科的核心要义阐释为: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

文科融合化、时代性、中国化、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人的现代化

新目标。这些解读在宏观层面上对新文科建设的理念、原则和任务进行了勾勒,

彼此之间具有共通之处,但也存在差异。要对新文科进行详细解读,则需从历史

背景和新时代大环境层面进行综合考察。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看,新文科是对传统学科的矫枉与纠偏。在18

世纪,高等教育基本上没有文理之分,后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开始

出现人文、社科、理科和工科等学科。最终,高等教育趋向学科分化、专业分割、知识精细化。自然精细与分化使得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有力地

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也导致学科视野狭窄,学科范式固化。不用说文理之间的

交叉与融通,就连人文社科内部的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也壁垒森严、泾渭

分明,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知类通达”的理想境界,严重制约了学科自身的发展。因此寻求交叉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

拟仿真技术等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人文新技术、新业态呈现出方兴未艾的“百

年未有之大变局”态势。人文学科面对科技发展的冲击和随之带来的红利,也在

反思中求变。因此,无论是社会科学学科,还是人文学科,都在寻求范式创新,

打破原有的学科分野,进行交叉融合。因此,新文科本质之一是后工业时代基于

知识高度综合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一种文科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新形态,是文

科知识规训的新模式、新手段,其结果自然成为对传统文科缺陷的矫正。

2外语学科建设的思路与实现路径

2.1与时俱进,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教师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因素,而新文科建设又对教师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新文科时代背景下,外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教师要具备多学科贯通的知识结构,要加强综合性研究,还要了解新科技发展特征,掌握数字化技术,灵活运用基于“互联网+”和AI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

等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将外语教学、智能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有机结合。目前,部

分外语专业教师知识结构需要优化,需要适当增加理工科知识,提升技能操作水平,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外语教师的教育培训,尤其是

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理工科知识等方面,推动教师观念、知识和能力的全面

提升;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必将推动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从而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

2.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关键在于对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培养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事务的专业人才。对于高校文科建设而言,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具有全球视野、站稳中国立场、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人才,加快培养适应全球新格局的国际专业人才,包括外交人才、国际经贸人才、涉外法治人才、国际新闻人才、国际专利人才等,着力提高文科专业学生的全球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全球就业能力,是全球新文科格局对文科发展的新要求。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要发挥培养人才主力军作用,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2.3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回归教育本质追求

在20世纪现代化进程中,文科研究学问化、文科教育知识化、文科服务产业化的倾向明显,导致一种灵魂迷失、价值消散、精神空场的“空心”文科形态出现,直接导致了一个意义匮乏、价值迷失时代的出现。因此传统文科的弊端在当代遭受抨击正是因为人文学科的“空心化”弊病。在外语教育方面,必须对其抱以高度警惕,坚决杜绝培养仅会流利外语的“空心外语人”。因为新文科建设更应秉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外语教育的核心功能在于培养“全人”,所以要更加注重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而“中国情怀”是外语教育中“立德树人”基本核心和价值导向。外语人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传播者,也是捍卫者与褒扬者,因此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完善和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外语人是外语教育的终极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全球意识,具有跨文化理解、国际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语言表达“言之有物”,专业能力卓越,集素养、知识与外语能力于一体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这就需要根据外语人才培养特点和能力素质要求,科学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政教育融于外语专业教育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