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障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血栓性血栓: 由脱落的血栓引起的栓塞,是栓塞中常见的一种。其影响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栓塞的部位以及能否迅速建立侧枝循环。来自静脉系统和右心的血栓性栓子引起肺动脉栓塞时,如果是较小的栓子阻塞动脉小分支,因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有较丰富的吻合支不会引起严重影响。但若肺脏严重淤血,或栓子数量多,或栓子大,则可导致病畜呼吸困难、粘膜发绀、休克、甚至突然死亡。来自左心和动脉系统的血栓性栓子可引起全身各器官的动脉栓塞,如缺乏有效的侧枝循环则可导致局部缺血和梗死。
其它栓塞: 肿瘤细胞栓塞,多由恶性肿瘤细胞侵入血管随血液这行并阻塞血管,可在该部引起移传瘤。细菌性栓塞,通常是由感染灶中的病原菌的菌团形式阻塞毛细血管,可在该部形成新的感染灶,例如肾细菌性栓塞。
肾细菌性栓塞: 来自左心内膜炎灶的细菌团块随动脉血运行,阻塞肾小球毛细血管,形成肾细菌性栓塞。
第五节 梗死
原因和机理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引起细胞间液生成过多。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淋巴回流受阻均可导致水肿发生。
球—管失衡导致钠、水在体内潴留。如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增加可引起水肿。
病理变
不同组织或器官发生水肿时变化有所不同, 如肺水肿和肝水肿。
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一般小血管的破裂性出血,多可自行停止,进入体腔或组织间隙的血液,可被逐渐吸收、机化或形成包囊 。 出血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出血速度和持续时间。大血管的破裂性出血,短时间内丧失大量血液,其失血量达循环血量20%-25%以上,即可发生出血性休克。 发生在重要器官的出血,即使出血量少,也可引起严重后果,如脑干出血常因呼吸和循环中枢受压而致死。少量缓慢的漏出性出血,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大范围的漏出性出血能导致出血性休克。长期持续的小量出血可引起贫血。
血液凝固性增加: 是指血液易于发生凝固的状态,通常由于血液中凝血因子激活、血小板增多或血小板粘性增加所致。如妊娠、手术后,严重创伤,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增多,粘性增加,同时凝血因子含量也增加,呈血液高凝状态。
上述血栓形成的条件往往同时存在,相互影响,但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又不完全相同,应作具体分析。
血栓形成的过程和形态特征
出血的类型、原因和病理变化
根据其发生机理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两类。
破裂性出血: 由于心脏或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称为破裂性出血。外伤、炎症、恶性肿瘤的侵蚀、动脉硬化等因素可引起破裂性出血。如心内膜出血,肝出血,耳廓血肿。
漏出性出血: 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红细胞通过内皮细胞间隙和损伤的血管基底膜漏出到血管外,称为漏出性出血。缺氧、感染、中毒、某些维生素缺乏可引起漏出性出血。如心外膜出血、胃粘膜出血、肾出血、肺出血、脊髓出血。
动脉受压闭塞: 动脉受机械性压迫使血管闭塞,导致相应部分发生梗死。如肿瘤压迫动脉引起局部组织梗死,肠套叠、肠扭转时使肠系膜动脉压迫引起肠梗死。
动脉痉挛: 在动脉有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的持续痉挛可引起心肌梗死。
梗死的病理变化
梗死灶的形状取决于该器官的动脉血管分布,如脾、肾、肺等器官的血管呈锥形分布,故梗死灶呈锥形,其尖端指向器官门部的血管阻塞处。心脏冠状动脉分布呈不规则分布,心肌梗死灶呈不规则形。肠系膜动脉呈放射状分支,肠梗死灶呈节段性。根据梗死灶内血液含量的多少,可分为白色梗死(贫血性梗死)和红色梗死(出血性梗死)。贫血性梗死包括肾梗死发生,肾贫血性梗死和心肌梗死。出血性梗死一般发生在已有严重淤血的器官或组织疏松的器官,如脾出血性梗死。
钙化: 没有软化吸收或机化的血栓,可因钙盐沉着而变成坚硬的团块。静脉中的血栓钙化后称静脉石(Phleblith)。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阻塞血管: 动脉内血栓形成,可使相应部位发生缺血,甚至引起梗死。静脉内形成血栓,则可引起局部淤血、水肿、出血甚至发生坏死。
引起栓塞: 血栓整体或部分脱落,形成栓子,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形成栓塞。
结局和对机体影响
短暂的淤血在病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状态,长时间的淤血会引起一系列变化。淤血的毛细血管壁受损,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导致局部组织发生水肿,甚至出血。长期淤血,也能引起实质器官的细胞发生萎缩、变性,严重时发生坏死。在此基础上间质结缔组织增生,使组织器官发生硬化,称为淤血性硬化。
淤血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淤血的范围,发生部位,发生速度,淤血程度,持续时间 ,以及侧支循环建立的状况。
第二节 出血
血液流出心脏血管之外,称为出血(hemorrhage)。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内出血。 本节将介绍出血的类型、原因和病理变化,以及出血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内皮细胞损伤后,内皮下胶原纤维暴露,促使血小板粘集于损伤部位,促发血小板释放ADP和血栓素A等,从而使更多的血小板不断地吸附,相互粘集。暴露的胶原纤维同时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引起血液凝固。
血流状态的改变: 血流缓慢或涡流形成时,会使血液正常状态改变,轴流的血小板进入边流,增加了与血管内膜的接触,进而可能粘附于内膜。血流减慢和涡流形成,还有助于激活凝血因子在局部达到凝血所需的浓度,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
脂肪性栓塞: 是指脂肪滴进入血流并阻塞血管,例如肺脂肪性栓塞。
气体性栓塞: 是指大量气体进入血液或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在循环血液中形成气泡并阻塞血管。当前后腔静脉损伤时,气体可从破裂口进入静脉形成气体栓子,空气进入右心后与血液混合后形成大量泡沫状液体,占据心腔不易被排出形成气体栓塞,从而阻碍静脉血回流和向肺动脉输出,严重时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动物死亡。
血栓的结局
软化、溶解和吸收: 小的血栓可由纤维蛋白溶酶和蛋白水解酶完全溶解吸收。大的血栓则可被部分溶解软化,脱落成为血栓性栓子。
机化与再通: 血栓形成后,从血管壁向血栓内长入肉芽组织取代血栓,这一过程称为血栓机化。机化的血栓与血管壁牢固粘连,不易脱落。血栓形成后,可逐渐干燥收缩,血栓内部或血栓与血管壁间可形成裂隙,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被覆于裂隙的表面,形成新的相互沟通的管道,血液通过后使血栓两端的血流贯通,这种现象称为再通。
静脉受压力: 静脉受外力压迫所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使血液回流受阻,相应部位的器官或组织发生淤血。
静脉阻塞:静脉血栓形成导致静脉管腔阻塞,使血液回流障碍引起淤血。
心力衰竭和胸内压升高:在肺静脉回流障碍,导致肺淤血。体循环静脉回流障碍,导致全身器官和组织淤血。
病变理化
淤血的组织或器官呈不同程度的肿胀,代谢功能降低。发生在体表和可视粘膜的淤血,局部可见紫绀,温度降低。镜检,淤血区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其中充满血液。如脑膜淤血、慢性肝淤血、肺淤血。
心瓣膜变形: 心瓣膜血栓的机化可导致瓣膜变厚,粘连而造成瓣膜口狭窄,也可引起瓣膜卷曲、缩短而致瓣膜关闭不全。
微血栓形成和器官与组织的功能障碍: 循环小血管中大量微血栓形成,可引起组织器官的坏死和功能障碍,同时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引起全身广泛性的出血和休克。
第四节 栓塞
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embolism),阻塞血管腔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脱落的血栓、脂肪滴、气体、瘤细胞集团、寄生虫或虫卵、细菌团块均可构成栓子。本节介绍血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栓子运行途径.
血栓形成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血栓通常包括血栓头部、体部和尾部。
血栓的形态
由于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其形态结构也不完全一致。如颈静脉血栓、心内膜血栓、肺内多发性血栓,肠系膜静脉血栓和透明血栓。
透明血栓: 透明血栓是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的血栓,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主要是毛细血 管和微静脉),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故又是称为微血栓。最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如脑透明血栓、肺透明血栓、肾透明血栓和肝透明血栓。
原因和发生机理
能够引起动脉性充血的原因较多,如物理、化学、生物性因素等只要达到一定强度都可能引起充血。在局部组织或器官长期受压,当压力骤然解除,受压部位内的细动脉发生反射性扩张,使局部充血,称为减压充血。充血发生机理包括神经反射和体液因素作用两方面。
病理变化
动脉性充血的器官或组织内血量增多,体积稍增大,呈鲜红色。如发生在体表则充血局部温度升高。如肠粘膜充血和出血,子宫内膜充血
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水肿是一种可逆性病理过程,当病因消除水肿可消散。但水肿持续时间长,也可使水肿组织继发结缔组织增生而发生硬化。 水肿的组织和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如肺水肿可导致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梗死形成时,其周围出现充血和出血的炎性反应带;随后由肉芽组织机化或包囊形成;在梗死灶内也可发生钙盐沉着(钙化)。 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梗死发生的部位,梗死灶的大小。一般器官的梗死,如果范围小通常影响不大。心肌或脑的梗死常引起严重的机能障碍,甚至引起猝死。
第六节 水肿
等渗性液体在组织间隙过量聚集称为水肿(edema)。体腔内液体增多称为积水(hydrops)。本节介绍水肿发生的原因和机理,病理变化, 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充血多是暂时性反应,病因消除后局部血量即可恢复正常。充血是机体的防御适应性反应之一。但脑和脑膜充血可使颅内压升高引起神经症状,有病变的动脉充血可造成血管破裂性出血。
静脉性充血 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原因和发生机理
第三节 血栓形成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份相互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mbus)。本节介绍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血栓形成的过程,血栓的形态、血栓的结局和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
第一节 充血
某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液含量增多称为充血(hyperemia)依其发生原因和机理的不同可分 动脉性充血 (arterial hyperemia)和静脉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两种。
动脉性充血 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active hyperemia),简称充血(hyperemia)。
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组织缺血而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Infarct)。本节介绍梗死的原因,梗死的病理变化 ,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梗死的原因
动脉阻塞: 血栓形成和栓塞是引起动脉阻塞而导致梗死的常见原因。如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并有血栓形成,可引起心肌梗死和脑梗死。肾、脾和肺的梗死多由动脉栓塞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