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海上世界填海工程施工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蛇口海上世界填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 编制依据

1.1 蛇口工业区海上世界填海工程招标文件

1.2 蛇口工业区海上世界填海工程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

1.3 《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

1.4 《水运工程测量技术规范》(JTJ203-94)

1.5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98)

1.6 《港口与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2)

1.7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38-96)

1.8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

1.9 标前答疑纪要

2、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蛇口工业区海上世界填海工程

2.2、工程地址:蛇口工业区海上世界

2.3、建设单位:深圳市招商创业有限公司

2.4、设计单位: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2.5、监理单位:深圳市招商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本填海工程位于深圳湾北岸海上世界至南海酒店之间岸段。施工区域紧靠蛇口繁华地段和著名景点,以人工海滨浴场海堤为界分为二段,该水域水深浅(平均水深约为2米),海浪小,蛇口地区供电用两条132千伏海底电缆,其中一条自东向西横贯施工区域,另一条临近施工区域边缘。

海上世界人工海滨浴场约8万m2,已有围堤,可直接回填形成陆域,另一片

7万m2的水域因岸线位置、平面规划、使用功能等的不确定性,有别于其它填海造地工程。

本工程围堤主体结构采用临时围堰,堤外块石护面,堤内回填中粗砂及需要保护海底电缆和三个排污口处理。

2.7、自然条件

本处位于伶仃洋东侧中部,地处深圳市西部与香港北部交界处为一天然优良海湾,湾内平均宽度约7.5km,纵深约17km,海域面积约106km2,水下地形较为平坦,水深由湾口至湾顶逐渐变浅,口门区海域平均水深约3.9m,口门区以东海域平均水深约1.9m。

2.7.1、气象

本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如下:

①风况

实测资料统计表明,本地区常风向为E向,频率为23.4%;次常风向为SE 向及N向,频率分别为14.2%和12.4%。强风向为SE,实测最大风速为30m/s;次强风向是E向及N向,实测最大风速为27m/s。

风向频率有季节变化,春季以E向风为主,其次是SE向;夏季以SE向风为主,其次是SW向及E向;秋季以E向风为主;冬季N向风占优势,E向及SE向次之。

②气温

年平均气温22.3℃

极端最高气温38.0℃(1980年7月10日)

极端最低气温 1.1℃(1969年1月31日)

每月平均气温:见下表

月平均气温

多年平均降水量:1578.4mm

年最大降水量:2208.8mm

年最小降水量:1102.1mm

月最大降水量:589.1mm(1982年5月)

一日最大降水量:308.6mm(1994年7月22日)

多年平均大雨日数:19.2d(日降水量≥0.1)

④相对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年平均最高相对湿度:85%,极值:99%

年平均最低相对湿度:69%,极值:23%。

⑤雾况

全年雾日集中在冬春两季,2、3月最多,6-11月基本无雾,能见度小于1000m的年平均雾日12d,年最多雾日数为36d(1980年),年最少雾日数0d(1973年)。

⑥灾害性天气

本地区夏秋季节常受台风侵袭,影响本区的台风以太平洋台风占多数。这种台风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据1965年~1985年的21年的资料统计,影响赤湾附近海区的台风有42次,平均每年2次。1983年9号台风(在珠海登陆),赤湾站实测最大风速为28m/s(NNW向),极大风速为44m/s。历史上台风对本地区影响最多的年份是1964年。

2.7.2、水文

①潮汐、水位

珠海口属于弱潮型河口,为不正规半日潮,日潮不等现象明显。由于伶仃

洋呈喇叭形,潮差是由外海向湾内递增,年平均潮差为0.97~1.70m。沿程纵向水面坡降,高潮位时北高南低,低潮位时,枯季水位虎门最高,洪季水位沙湾附近最高。横向水面坡降,在沙湾至洪奇沥海域,涨潮时段东高西低,落潮反之,即西高东低,在赤湾至金星门海域,无论涨潮还是落潮,大部分情况下均是东岸高于西岸,这表明本海域受西侧口门下泄径流影响较弱,而潮汐作用强。当台风在伶仃洋登陆时将引起增水。潮位聚升,赤湾潮位站最大增水值在正常潮位以上1.5m左右。

据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工程海域潮性系数K=1.21,属于不规则半日潮型,在一个太阳日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相邻的高潮(低潮)的潮位和潮时不相等,出现潮汐周日不等现象,同时浅海分潮也很显著。工程海域属弱潮区,潮差相对较小。落潮历时稍大于涨潮历时。

赤湾验潮站建于1964年,本报告潮位及高程统一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即珠江统一基面103.09m)。当地基面关系如下:

(1)基面关系图:

珠江基面

0.586m

黄海平均海面

105.00m 1.324m

理论深度基准面

103.09m

珠江统一基面

(2)潮位特征值(高程基准面为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历年最高潮位: 3.71m(出现于1969年)

历年最低潮位:-0.22m(出现于1968年)

平均高潮位: 2.31m

平均低潮位: 0.95m

平均海平面: 1.67m

最大潮差: 3.44m

平均潮差: 1.36m

平均涨潮历时:6h18min

平均落潮历时:6h25min

(3)设计水位:

①按“海港水文规范”统计赤湾站1983年实测潮位资料,确定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 2.91m

设计低水位: 0.41m

根据赤湾站20年的潮位资料,并收集历史上1926年的一次特大台风暴潮水位进行极值处理,经频率分析得本港的极端水位。

极端高水位: 4.01m

极端低水位: -0.29m

②潮流

深圳湾类似于盲肠海湾,伶仃洋涨落潮时,深圳湾吐纳潮汐水体,基本上以往复流为主,同时具有伶仃洋主流扩散绕曲和摩擦副流,流场较为复杂。

根据实测资料统计,蛇口港进港航道涨潮平均流速为0.21~0.35m/s,落潮平均流速为0.23~0.41m/s,湾口附近流速大于湾内流速。深圳湾中部大潮涨潮平均流速0.79m/s,流向44°,最大流速0.85m/s;大潮落潮平均流速0.66m/s,流向223°,最大流速0.85m/s;

③波浪

根据赤湾水文站1981~1983年的实测资料分析,本站常风向是E向和SE 向,强风向是E向和SW方向,本海区的波浪主要以风浪为主,涌浪少见。本区常波向为SSE向,频率为13%,强波向为SSW向,年平均波高为0.2m,1983年9号台风在珠江口登陆,在瞬时风速为30m/s以上,风向NNW时,实测最大波高可达1.92m。

深圳湾口的波浪具有如下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