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沿革

1.1. 古镇始于东汉

赊店镇地处中原,历史悠久。现辖区内发现的谭岗、潘庄、茅草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说明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赊店镇周时为申伯国,春秋时属楚,战国时属韩,秦时属南阳郡,三国时属荆州,隋时复属南阳郡,唐时属唐州,五代十国时属泌州。北宋时属京西南路唐州(今唐河县)。元时属河南省南阳府。明代仍属南阳府,山西、山东和湖北等地移民先后来此,人口渐多,商业日渐繁荣,开始时立有十家较为有名的客店和店铺,为此商人们就习惯地称之谓“十家店”。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开始逐步扩建。

“依伏牛而襟汉水,望金盆而掬琼浆;仰天时而居地利,富物产而畅人和”。赊店古镇由来已久。始于东汉,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由汉南阳人光武帝刘秀曾在此地赊酒起兵而得名,民间俗称赊店。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赊店古镇千年传,三河四水围中间。七十二街有规划,三十六行行占先”,较形象地概括了赊店镇的历史、地理与商业发展状况。

1.2. 兴于明代

明代仍属南阳府,明初大移民,赊店镇及其周边之南阳、唐河、方城均为重点移民区,迁移而来的山西人历有经商之习,得此地利,渐次聚居,开埠立市,开始时立有十家较为有名的客店和店铺。并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开始逐步扩建。

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相谐,成就了赊店商业重镇之地位。

赊店赵河南岸白衣观音阁之石碣碑文载:“山西平阳府安邑县人段国祯,室人练氏,见在南阳府东本镇居住,既合社人等,起建白衣观音宝阁,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五月二十八日起工修建。由此可知,山西人至此经商至少起于四百余年前之明朝万历年间,当时其镇已具相当规模。1.3. 盛与清朝

清时仍属南阳府,古镇的商业兴盛期当属明万历年间至清末民初,300余年长盛不衰,尢属清乾、嘉年间达到鼎盛。因潘河、赵河在此交汇,赊店赵河南码头的日渐繁荣,看准商机的各地商人在此愈聚愈多,南来的商船日日爆满,从而多转向赵河北岸停泊,日渐形成了赵河北岸码头,并逐渐形成新的街市,由此形成了老街、关帝庙街、石门街、启文街四条街巷形成的商业街区。

康熙年间形成占地600多平方米的水旱码头,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改“兴隆店”为“兴隆集”。

雍正年间,兴隆集逐渐向赵河北岸扩大发展,成为一条横跨赵河南北两岸的兴隆街。当时商界根据传说刘秀曾在此赊旗访将的故事,众议以“赊旗”为镇名。

乾隆嘉庆时设置巡检司、设营汛,咸丰兴榷关,其市岁税常巨万。赊旗镇人烟繁密,有街七十二,清代商业繁盛,南船北马,幅辏于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招致十多个省的精明商贾来此投资经商,镇内人口达十三万之多,镇内七十二道街分行划市。与丝绸之路相媲美之万里茶路——由福建武夷山到江西河口上船,经汉口,至赊店转陆路,过山西、张家口、内蒙,至中俄口岸恰克图,赊店镇是其重要的水陆中转站。各省商人所建的同乡会馆就达10余座之多,其中尤以最早寓居此地的山陕商贾集资兴建的“山陕会馆”最为雄伟壮观,至今保存尚好。此外大小庙宇30余座,整日香火旺盛。此时赊旗已是唐河上游的重要商品物资集散地,为南北九省的商业交流城镇和交通要道。

1.4. 清末古镇萧条时期

咸丰七年(公元1857提),捻军为筹军资攻陷赊店,火烧山陕会馆春秋楼,赊店商业遭到重创。但旋即于咸丰八年,由全镇商民集资建起了环城16里、高达3丈有余的砖砌城墙,形成皇家建制的九门九寨之城;同年,河南巡抚奉旨在赊店镇设立署理南阳、桐柏、唐河、方城、泌阳五县的厘金(税金)总局。

光绪二十年(公元1 894年)后,因河道淤塞,水流量减少,影响了货船通航。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京汉铁路通车,南北货源改道而行,商业逐渐萧条。

清光绪末年,平汉铁路通车,交通要道东移,水运渐次萧条,赊店镇贸易中心地位失去。

1.5. 建国前后古镇行政变迁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土匪抢劫,赊店沦为满是尘土的小市镇。

抗日战争时期,赊旗镇屡遭敌机轰炸,陆路交通时断时续,兵灾匪患层出不尽。商店倒闭,商人外迁,镇内居民不足万人。

1947年11月13日,中原野战军陈赓兵团一举解放赊旗镇,豫南巨镇由此而获新生。

1965年11月社旗县建立,将原镇名改“赊”为“社”,以取社会主义旗帜之意。

1975年更名为城关镇。

1981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名社旗镇。

1989年被河南省政府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名为赊店镇。

2007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1.6. 古镇特色

赊店镇是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明、清之际,赊旗店假水运经汉水直达长江之利,渐次吸引各地客商纷纷来此开店经商,发展到清代康、乾年间达到鼎盛,后历经数帝而不衰,中州四大古镇之一。

1.6.1.鼎盛时期古镇发展概述

清乾隆四十七年《创建春秋楼碑记》云:“地濒赭水,北走汴洛,斯镇居荆襄上游,为中原咽喉,洵称胜地。”《南阳府志》载:“赊旗镇人烟繁密,有街七十二,清代商业繁盛,南船北马,幅辏于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招致十多个省的精明商贾来此投资经商。据历史资料记载,发展至颠峰时期,镇内人口达十三万之多。城东南设多处码头,船只来往,千帆竞扬,桅杆如林,卸货分类,再由马帮、驼队转发各地,通霄达旦,熙攘鼎沸。镇内七十二道街分行划市,如山货街专营山货,铜器街专营铜器,犹如现在的专业市场,行业特色十分明显。所营商品尤以药材、白酒、茶叶、木材、布匹、粮食、食盐为大宗。据传,单药材月销售量达5万余公斤;白酒月征税达三十课(其它相邻县份仅三课)。

1.6.

2.古镇特色

赊店商业历史之辉煌还表现在:镇区规模之大、汇集商贾之众、经营产品之多、厘金局规格之高、镖局声望之响和筹资额度之巨。

1.镇区规模之大。

赊店镇开埠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9),历经百余年持续发展,至清乾嘉年间(1736—1820年)达到鼎盛。其时,镇中心城区面积即达1.95平方公里,包括附属城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之多。仅中心城区内,纵横密布72条商业街,36条胡同,一街两厢商铺林立,全国南九北七16个省的商贾聚居此地,人口达13万之众,仅各省商人所建的同乡会馆就达10余座之多。为祈愿神灵保佑财源广进,全镇建有大小庙宇20余座,整日香火旺盛,庙会不断。

到了咸丰年间,为反抗清政府的残酷压迫,南方太平天国、北方捻军相继起义,相应也引起了不少大杆和股匪的猖獗。而赊旗镇当年富名在外,又未设城池,曾多次受到起义军和大杆土匪的攻陷。咸丰七年(1875年),捻军攻陷赊旗镇,焚烧山陕会馆春秋楼,使全镇商业受到较大损失。为保护全镇安全,镇内各商号纷纷自愿集资,修建安全寨,咸丰八年(1858年),寨垣竣工,砖砌城碟,高10米,底宽10米,顶宽3米,周长6.5公里,四方开9门设9关,城楼高耸,防卫森严,当时的南阳知府顾嘉衡亲为九座城门题楣匾与楹联。镇内官设南裕分司、厘金局和武衙门,常驻骑步兵,统辖镇周数十里乡镇,成为名震中州的军事和经济中心。

兴盛的庙市文化和商业集贸使赊旗店名扬四海。这里整天千帆竞扬,马帮铃响,人来车往,熙熙攘攘,人声鼎沸,通宵达旦,热闹非凡。民间有“拉不完的赊旗店,填不满的北舞渡”、“金汉口,银赊店”、“天下店,数赊店”的传诵。

2. 汇集商贾之众

当时全国有南七北六13个省的商人在此经商,各地客商为进一步加强同乡联谊,发展贸易,占领市场,长期经营,站稳脚跟,相继合资成立了许多同乡会,其中山陕商贾较为众多,便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