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法教学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法”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初探

李权庄泰光中学张利

据研究表明,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类,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第二类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第一类情况的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对教育者来说,是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激发的过程就是使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显在的动态的问题意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第二类情况是学生因教与学等多种因素,不善思考,思维惰性大。不能提出问题或是不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对教育者来说,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培养的过程是使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问题教学法”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问题教学不是教师的提问加上学生的回答,而是师生双方围绕问题的情境进行多元化、多角度的探索、学习与发现。它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使课程改革取得实效,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力图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实现从能力到人格整体发展,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既为学生创造一个发现、探索、创新的环境,又为教师提供一条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包括几个方面的环节,一是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形成课堂讨论的问题,布置学生进行课后准备,然后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最后老师再加以总结指导,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因此,我们认为“问题解决”教学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学教学模式。

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一文中曾说:“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再解决这些问题(这种做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种做法的问题性水平较低)。”这段理论概括,与我们对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在客观上是相吻合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首先它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并通过积极自主学习来解决问题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教学应当考虑教学生“如何积极地思考”,当学生解决了一个个具有智力挑战性的问题时,他们从事的就是积极思维行动。

其次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在课教学中,把运用“问题教学法”作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问题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习活动的自主性、独立性,学生在研读教材、自学思考、求得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使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依赖课堂、依赖教师的惰性减弱,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自学能力。

再次它有利于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情感体验将问题探究和问题解决引入到教学设计之中,让学生经历自学和探究的活动过程以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亲自去观察。”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段话深刻而形象地告诉人们亲身体验的重要价值。

最后它有利于唤起学生质疑与批判理性的觉醒。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发现,课堂秩序很好,但学生的思想不活跃,问题意识不强。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把传授知识看成了唯一目的,忽视了对学生质疑与批判精神的培养,致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创新能力不足,缺少自信,不敢向权威挑战。实施以积极思维为内涵的“问题教学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师生对话的自由争论,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出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问题法教学法使用原则:

1.对话式原则:采用“对话式”教育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交往、理解,也可以使人与世界、时代、文本间相互认同、体验。对话方式主要有“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因为只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教师设定的引领性问题去认真地阅读教材,才能很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便在课堂学习时提出来在师生间进行交流、讨论和探究。

2.实践性原则:教学中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眼,用耳,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迁移性原则教学中有意识把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技能移置到新的情境中加以重新组合,从而提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效率。在学习策略教学中,必须“为迁移而教”,做到条件化、熟练化。教师在教学习策略的同时,要向学生指明学习策略的使用条件,要注意不能把条件限制得过死,要考虑策略性知识在尽可能广泛的条件中的运用;要给学生提供一般策略在学科中运用的实例,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一般策略运用到各门学科之中去,进而达到灵活熟练地迁移。

4.自主学习的原则: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不强迫和压抑他们的活动,或简单地将活动方式告诉他们.问题教学不是教师的提问加上学生的回答,而是师生双方围绕问题的情境进行多元化、多角度的探索、学习与发现。它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5.团队合作的原则: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因此,每个成员均是小组的主人公,人人都为了小组"献计献策","增光添彩",并且学会接纳不同的观点,欣赏别人的智慧和才能,实现个体在群体交往中发展自我的目的.

6.探究性原则:在小组活动过程中,会有新的状态不断生成而超越预想,小组探究是一个严谨,系统的过程,要求学生具有踏实,认真的态度,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来审视和处理问题.

7.民主原则和公平原则。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有利于自我价值观念的形成,当个人意见被大家尊重或采纳时,学生会感到自己对集体做出贡献,便由此产生一种自我价值感.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操作步骤和程序结构要点:

“问题法”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既具有可操作又具有灵活性。问题教学法将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为宗旨,重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项有益的教学尝试。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改变了过去教师“唱独角戏”的做法,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既活跃了课堂又增强了效果,使知识与情感、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得到有机结合。新教材下新的课堂教学是根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实现课堂教学的“师生交流”和“生产交流”。通过思想交流与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新授课模式必须由学生学的模式与教师教的模式构成。基本框架如下:

教师教学流程:情景导入——精心设问——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巩固提升

学生达成目标:激发兴趣——激发动力——挖掘潜能——拓展思维——提升能力

生物新授课“问题法”教学法教学模式结构包括以下步骤:导入、设问、探究、交流、提升。

第一步:精巧导入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的科学有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的方法按内容分有开门见山法、复习提问法、知识逻辑结构法、故事法、格言警句法、漫画法、情景法等,按导入手段分有传统手段(语言、文字、绘画等)和现代多媒体手段(音像等)。

第二步:精心设问启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