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左翼文学创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玲笔下 “莎菲式”的女子,她们“负着时代苦闷 的创伤”,空虚、苦闷、绝望的感伤主义色彩,明 显有“五四” 郁达夫自传体小说剖析人物内心世界 的感伤情怀的影响;
同时,对女作家庐隐、冯沅君等第一代女作家创作 的精神内涵——对传统封建专制的抗争和叛逆,有 明显的继承; 此外,法国文学尤其是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莫 泊桑的《一生》等作品对于现代社会虚伪文明的批 判、对女性命远深切关注、对于爱玛式的女子的描 写以及心理分析的技巧,《少年维特之烦恼》浪漫 主义抒情风格,都对丁玲此类创作有重要影响,甚 至《莎菲女土的日记》的日记体形式,也是从该作 中所受的启示。






3、丁玲1930年代后的小说创作: 1930年代,丁玲力求突破自身情绪的宜泄,创作了以 革命者为主人公的《韦护》、《1930年春上海之一、 二》。 1931年秋丁玲在《北斗》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 《水》,它标志着丁玲创作的明显转变,受到左翼理 论家热情欢迎。 冯雪峰指出这篇小说“取用了重要的巨大的现实的题 材”,“在现象的分桥上,显示作者对于阶级斗争的 正确的坚定的理解”;该作有了新的描写方法:“不 是一个或二个的主人公,而是一大群的大众,不是个 人的心理的分析,而是集体的行动的开展”,它是左 翼所倡导的“新小说”的萌芽。 茅盾亦曾说这是一篇标志着“过去的‘革命与恋爱’ 的公式已经被清算”的小说。
其中篇小说《少年飘泊者》和短篇集《鸭绿江 上》充满诗情与浪漫色彩,前篇作品被称为 “革命文学的发轫之作”; 《短裤党》是一部着力描写上海工人的武装起 义的作品。


后期从他的中长篇小说《丽莎的哀怨》、《冲 出云围的月亮》、《野祭》、《菊芬》、《最 后的微笑》等作开始描写革命者的恋爱故事, 即 “革命+恋爱”的小说:

2、柔石(1902-1931)的小说创作:
他是在“左联五烈士”中小说成就较高的作家。 他1920年代中期就出版短篇小说集《疯人》、长篇 小说《旧时代之死》、中篇小说《三姐妹》,这些 作品充满着浪漫抒情的色彩,大都以爱情、婚姻为 题材。

而给作家带来较高声誉的作品,是后期的中篇小说 《二月》和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等。 《二月》以青年教师萧涧秋曲折的人生奋斗和爱情 选择,形象地揭示了青年知识者在新的现实面前必 须重新思考“五四”以来个性解放、人道主义思想 的价值取向。

2、丁玲的早期创作:

丁玲是带着五四落潮期“个性解放”幻灭的 思绪步入文坛,并把知识女性的命运作为其 创作重要反映对象的女作家;
她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以明确强烈的 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是20世纪中国女性 主义文学的先驱; 其创作,可看出她承续“五四”郁达夫的浪 漫抒情小说传统,描绘了现代知识女性在所 处时代、社会的人生感受。

作家此时期的长篇小说《母亲》和延安时期创 作的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等则延续了 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

《母亲》是作家以自己的母亲为原型所创作的,它 展示了“母亲”曼贞那一代女性寻求自立、追求真 理的艰难历程。 《我在霞村的时候》则表现了“我”对年轻的贞贞 的同情,以及与对解放区仍然存在的浓厚的封建意 识的批判; 贞贞在身体遭受践蹋之后仍然坚强、自尊,不接受 任何廉价的同情,对生活依然充满理想,它同时告 诫人们反封建任务的艰巨性。

柔石《二月》改变电 影剧照
《为奴隶的母亲》剧照
《为奴隶的母亲》曾产生过国际性的影响,
写被“典妻”的春宝娘忍辱负重的悲惨人生, 凸现了贫困的劳动妇女精神的麻木和命运选 择的无奈,作家笔触细腻而又力透纸背。

柔石的创作大都秉承了五四新文学精神的 传统:
探索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道路,关注下层劳


当时的社会是不容莎菲式的女子的,她的存在只是 一个“异类”。

于是,莎菲颓废、堕落,以自戕的生活方式表示自 己对社会的绝望,哀叹着“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 死去”。 丁玲以这个形象生动折射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掀 起的个性解放的最强音随着历史的发展只剩下凄厉 的哀鸣。 作家高度浓缩了一个身处过渡时代苦闷青年的精神 面貌,并且以女性独有的细腻、率真的心理描写, 深入到人物内心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成功地捕 捉了一个叛逆、苦闷、彷徨的知识女性的时代声音。
第二讲 左翼文学创作



一、“革命+恋爱”的 小说模式 左翼文学首先是以“革 命+恋爱”的小说模式 出现的,其代表作家— — 蒋光慈(1901-1931)
又名光赤,河南固始县 人,1921年5月至莫斯 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 习,同时开始文学创作。




1924年秋归国后至上海大学任教,11月与沈泽 民等组织春雷文学社。 以写情绪激昂的新诗踏人文坛, 1925年1月出 版诗集《新梦》,1926年以后主要从事小说创 作。 他十分赞同 “文学就是宣传”的文学主张。



《在医院中》是丁玲的短篇优秀之作,小说通过 女知识青年陆萍在解放区医院工作的经历揭示了 先进与落后、科学与愚昧、改革与反改革的矛盾, 揭示了在解放区存在着的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和 官僚主义作风。 这篇小说一方面发扬了丁玲小说长于人物心理透 视的艺术手法,一方面又加强了现实的批判力量, 这在当时的延安形成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冲击波, 引起广泛的争论,并受到不应有的批评。
小说控诉社会如何吞噬一位曾经对生活抱有理想和充 满幻想的女孩。


《莎菲女士的日记》(《小说月报》,1928年 第19卷第2号)是丁玲该类作品的代表作: 莎菲形象的分析


主人公莎菲是一个带着“五四”以来时代的烙印, 是茅盾所谓的“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 年女性叛逆的绝叫者”(茅盾:《女作家丁 玲》); 这是一位乘着个性解放的风潮走出家门的知识女 性,走上社会后,她发现这个社会并没有她的理 想之地。

其特征为——在革命题材的一贯粗豪的情感中注人 浪漫的柔情,极力为革命者蒙上一层罗曼蒂克的面 纱,内容不是革命如何战胜恋爱、如何为恋爱所累, 就是在革命中情感得到升华,形成了“革命+恋爱” 的概念化、模式化写作,又被称为“革命的罗曼蒂 克”。

由于蒋光慈当时在革命文学中有较大的影响力, 而“革命”与“恋爱”又颇符合当时革命青年 的口味,所以这种模式一经问世便在左翼文坛 中迅速蔓延开来。


她转而追求理想的爱情,理想的男性,却也只能令 她失望——苇弟只是一个会将泪水洒在她的手背上 的柔弱男孩,而凌吉士漂亮迷人的外表下掩盖的却 是庸俗龌龊的灵魂。

对异性的失望其实是莎菲对整个社会的绝望,她于 是在无望无爱中病态地生活着。
作品写她不甘沉沦,以及鄙视社会的隔膜、欺骗, 以个人的孤独的灵魂进行倔强的反抗,不甘爱的幻 灭的内心骚动,不满世俗的放纵等,这些形成她病 态、敏感、多疑的怪僻与狷傲的性格特征。

用政治抒情诗(或红色鼓动诗)来概括和总结殷夫 的诗,是十分贴近诗人的创作实际的,殷夫的政治 抒情诗代表了新诗自身发展的一种路向。 鲁迅在《白莽作〈孩儿塔)序》中称殷夫的诗:


“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 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炼,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 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1927年底和1928年初在 《小说月报》发表 《梦珂》和《莎菲女 士的日记》而成名于 文坛,此后,便一发 不可收。
早期的小说主要收入 《在黑暗中》(1928年)、 《自杀日记》(1929年)、 《一个女入》(1930年) 等三个集子中。 丁玲与胡也频



1930年加入左联, 兼任其机关刊物 《北斗》的主编。 1932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后被国民党 逮捕监禁三年, 1936年经中共组织 营救出狱赴陕北延 安; 主编过《解放日报》 的文艺副刊。
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不幸命运,后者更有作 家自己在题材上的独特发现。 《为奴隶的母亲》的价值和意义也正在于此。
三、左翼重要作家——丁玲与张天翼

(一)丁玲(19041896)的小说创作:

1、作家概况

丁玲,原名蒋冰之, 又名丁冰之,湖南 临灃人;
为求学曾飘泊于湖 南常德、长沙、上 海等地; 1924年到北京后, 接受了五四新思潮 的影响。


4、丁玲小说的创作特色: (1)丁玲小说具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丁玲曾分析自己写小说的初衷,是因为“对社会不满, 自己生活的无出路,有许多话须要说出来,却找不到 人听,很想做些事,又找不到机会,于是便提起了笔, 要代替自己来给这社会一个分析”(丁玲《我的创作 生活》)。 尽管丁玲的创作道路有过一些变化,但她一直未曾放 弃过社会批判意识,她笔下人物的心态其实就是作家 内心世界之流露,这使得丁玲作品具作家强烈的主体 意识。 因此,她的小说叙述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内容是心 灵世界的流动,而目标则往往指向社会批判,它们是 个人叙事与社会批判的紧密结合。

类似的作品还有:
洪灵菲的《流亡》三部曲(《流亡》、《前线》、 《转变》); 华汉(阳翰笙)的《地泉》三部曲 (又称“华汉 三部曲”,包括《深人》、《转换》、《复兴》);


戴平万的小说《丰收》,楼建南(楼适夷)的《挣 扎》、《盐场》,胡也频的《光明在我们前面》、 《到莫斯科去》等等。

茅盾、瞿秋白等对这种文学模式曾给予批评。

延 安 时 期 的 丁 玲

1930年代的作品为短 篇小说集《一个人的 诞生》、《水》和 《夜会》,中篇《一 九三O年春上海》, 以及长篇小说《韦护》 和《母亲》等。 1940年代的作品主要 有短篇小说集《我在 霞村的时候》和长篇 小说《太阳照在桑干 河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主编《人民文学》、《文 艺报》,并任中国作家协 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宣传 部文艺处处长等职。 从1955年起,被划为“丁、 陈(陈企霞)反党集团”, 1957年又定为“右派”, 次年流放到北大荒,“文 革”中再次被投入监狱。 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冤 案,重新复出文坛。

蒋光慈虽希望在其长篇小说《咆哮了的土地》 (又名《田野的风》)中清除这种流弊,但作 品还未出版作者即辞世。
二、“左联”五烈士的创作:

1、殷夫(1909-1931)诗创作
源自文库

他是左翼文学的前驱诗人,他的短暂一生献给了革命和诗歌。 1929年起在上海从事中共地下活动,1931年2月就被反动派秘 密杀害,年仅22岁。 生前有诗集多部但均未出版,影响较大的是经鲁迅收存,并 为之写序的诗集《孩儿塔》。

1932年胡风书局重印华汉《地泉》:

书前有瞿秋白、郑伯奇、茅盾、钱杏邨和作者本人 的五篇序言,对此创作方法给与批判,以倡导唯物 辩证法的创作方法(这是又一个新的错误); 华汉认识到这是“把现实的残酷斗争神秘化,理想 化,高尚化,乃至浪漫蒂克化。”


茅盾将此概括为:政治宣传大纲加公式主义的结构 和脸谱主义的人物。



《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 是她早期小说的代表作品,三篇小说连续发表在 《小说月报》头篇显目位置上,给1920年代末相 对沉寂的文坛带来震动。

《梦珂》的女主人公本为一正直、善良、有同情心的 女孩,但在学校、在姑母家、在社会上遭遇一系列卑 鄙、险恶的人事后,她渐渐地变了,为了能生存下去, 她不再反抗了;


殷夫诗歌创作个性的形成,与一个成熟的职业革命家 的成长联系在一起。


诗作《别了,哥哥》,是诗人与自己当国民党军官的 哥哥决裂的倾述,又是一个无产阶级战士发自内心的 宣言。 革命的信念和诗的激越情感,构成了殷夫诗歌的基调。

从革命的生活中提炼诗情,殷夫的诗充满理性的意 识形态化,最突出地表现为强调诗歌对于革命运动 和革命实践的鼓动和记录。 殷夫并没有简单地处理诗歌艺术与革命的关系, 《血字》无论构思还是诗美的意象追求,都可见诗 人的独具匠心的艺术追求。



莎菲这种迷惘、绝望的心绪甚至在一个乡下女 孩阿毛(《阿毛姑娘》)的身上也流露出来。
阿毛从大山里嫁到山清水秀的湖边,自认为很 “幸福”了,不久又羡慕起那些穿着时髦、举 止高雅的“幸福”的小姐、太太们。


当她最后发现她所羡慕的人们并不“幸福”时, 她没有活下去的动力,她自杀了。
这种女性苦闷彷徨、颓废的情绪在《自杀日记》 中的伊萨身上表现已达极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