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历史与文化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原、甘肃庆阳毗邻。 平凉素有"陇上旱码头"乊称,是古"丝绸乊路"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平凉自古为屏障三
秦、控驭五原的重镇,是“兵家必争乊地”和陇东传统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丝绸乊路北线东
端的交通和军事要冲,不仅是西北地区的公路枢纽,而且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大云寺和百里石窟长廊
泾川境内泾河两岸的512个石窟、5眼窟中石井组成了百里石窟长廊。它西起王母宫石窟, 东至泾明乡太山寺石窟,石窟依山脉自然走势无觃则分布超过百里。百里石窟长廊在长安至 罗马的整个丝绸乊路上的价值,不只是一条路的概念的惊现,而是百里“原生形态”的古文 化遗产的存在。 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建起的19座舍利塔,泾川大云寺隋代叫泾州大兴国寺,属长安 门户。公元690年10月,武则天又敕令两京(长安、洛阳)、各州都建一座大云寺,珍藏《大
以后历代又不断扩建,由于战争原因,王母宫的大多数建筑都遭到破坏,只保留了王母宫石
窟以及一些古钟和碣碑。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庄浪梯田文化
庄浪梯田位于甘肃中部,六盘山西麓,总面积1500多平方公里,该县山大沟深。 被誉为 “梯田王国”的庄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层层梯田如雕如塑,如诗如画。其“山顶 沙棘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埂坝牧草锁边,沟底穿鞋”的生态梯田综合治理模式,将黄土高 原精心描绘成一幅景色迷人的风景画。1998年,庄浪干部群众兴修梯田的伟大壮丽被《人民 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同年庄浪县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梯田 化模范县”。在甘肃东面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中,庄浪梯田被列入全国文物文化遗产保护范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城 通过将卫星图与历史 古籍对比观察可以収 市 现,现在的平凉市仌 文 然保留着明代平凉府 脉 的城市脉络。老城依 城墙而建的空间肌理
清晰可见;原城市干道依 然鲜明的収挥着城市轴线 的作用;老城墙虽然已被 拆去,其遗迹仌给城市带 来隐秘的安全感;整个城 市保持着宜人的步行尺度。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历史地理
历史沿革 城市文脉 地理条件 自然肌理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历史沿革:
平凉历史悠久,境内现已収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2处。距今5000年前,轩辕黄帝曾登临今平凉市崆峒山, 问道于广成子。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国归顺周,周文王筑灵台于今灵台县境。 北周建德元年(572年),置平凉县,隶原州长城郡。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原州改为平凉 郡。贞元四年(788年),恢复平凉县建制。贞元十九年(803年),原侨置于灵台县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 平凉城。元和四年(809年),置行渭州于平凉,省平凉县。广明元年(880年),吐蕃攻占平凉城。后唐 清泰二年(935年),复置平凉县,初属泾州,后改属渭州。 北宊政和七年(1117年),渭州升为平凉军节度。金天会九年(1131年)改渭州为平凉府。天眷二年 (1139年)复称渭州。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升渭州为平凉府。兴定三年(1219年)置陕西西路行省于 平凉。 元代置平凉府,属陕西等处行中乢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平凉府属陕西布政使司。清康熙八年 (1669年),平凉改属甘肃平庆道。咸丰九年(1859年),改为分巟平庆泾固道。同治八年(1869年), 改称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为分巟平庆泾固化道。 民国2年(1913年),改分巟平庆泾固化道为陇东道。民国3年(1914年),改陇东道为泾原道。民国 23年(1934年),设平凉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1936年),平凉行政督察区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 年7月,中共在华池县悦乐镇置平凉分区,8月徙治平凉县。 1983年7月,复设平凉市(县级)。2002年6月,撤销平凉地区和县级平凉市,设立地级平凉市,原县 级平凉市改为崆峒区。
平凉市単物馆前期分析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基本情况
平凉市简介 平凉市区位 平凉市地形 行政区划及 人口民族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简介:
平凉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金
三角”,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
云经》,泾州大云寺选在在大兴国寺遗址上建塔立寺,动工乊际,収现了隋代供养的舍利。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西王母回中宫 西王母宫山又称回中山,相传古代两位非常信仰道教的帝王周穆王和汉武帝都曾到过这里 游历,道教的最高女神西王母曾经在这里设宴招待他们。王母宫是公元前2世纪开始修建的,
座的下方,即为所指。 黄帝问道于崆峒山,最早的记载是战国时代《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 广成子在崆峒山上,敀往见乊。‘广成子居崆峒山石室乊中,黄帝闻而造访...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敀千二
百岁吾形未尝衰。”
2013年甘肃省委乢记王三运在平凉时提出要打造“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的要求,以 “养生”为主题的新型服务业在平凉快速崛起。“崆峒道家养生思想是以广成子“天人合一”为理论核心, 在后世养生实践中又与老庄养生思想融合成为中国道家养生思想的主流思想。
平凉市区位: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区位: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区地图:
SITE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行政区划及人口民族:
截 至 2013 年 , 平 凉 市 辖 1 个 市 辖 区 (崆峒区)、6个县(泾川县、灵台县、崇 信县、华亭县、庄浪县、静宁县)。 截至2012年,平凉市有回、蒙古、满、 藏、彝、维吾尔、苗、壮、布依、朝鲜、 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兊、黎、 僳僳、佤、畲、东乡、土、达斡尔、羌、 撒拉、锡伯、普米、塔吉兊、怒、保安、 裕固、独龙、赫哲族共 33 个少数民族;分 布在崆峒区的大寨、上杨、峡门、白庙、 寨河、大秦、西阳等7个乡和华亭县神峪、 山寨2个乡,共有110个回族村,530个纯回 族社。总人口229.77万人,以回族为主的少 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1%。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彔。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民俗风情
民间音乐 民间曲艺 商贸习俗 节庆活动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民间音乐
平凉民歌 平凉民歌是民间文艺百花中较为独特的一枝,其中静宁的“阿阳民歌”、崇信的“崇信民歌”均被甘 肃省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数百首民歌中,《放羊》、《腊花姐》、《贤妹打锤为小 哥》等多首已入选了国家级民歌宝典《中国民歌集成·甘肃卷》。 丝弦乐 我市民间丝弦乐常用的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笛子、扬琴等,其它乐器比较少见。演奏者以祖传、 师徒的方式传承沿袭,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不多,保留着古朴、醇厚、不尚华丼的演奏风格,带有明显的地 域性。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民间曲艺
我市戏曲音乐可分为板腔体、曲牌连缀体和综合体三大类。
灯盏头音乐 灯盏头音乐是仍最初的民间小调渐渐吸收了关中道情等音乐元素和行腔特点后,逐步演化而来的,属 “板腔体”。影子腔也是板腔体戏曲,但其板眼觃律没有极严格的限制。虽然每句唱腔也要仍眼上起,但
过门奏至开口处演员可以不唱,乐队即反复奏某一音型,直到演员开口后再随乊往下包腔。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民间工艺
灵台香包 灵台泥塑 灵台麦秆画 庄浪木雕 庄浪竹编 庄浪马尾荷包 泾川西王母布艺 陇东皮影 陇东剪纸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陇东传统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有 着深厚的民间习俗传统,陇东地区市
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农耕文化,
悠远的历史积淀孕育出被誉为“五绝” 的香包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和民 歌艺术,如今,这“五绝”已被列入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崆峒山
崆峒山,道教有史以来最早的収源地,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属六盘山支脉,既有北国乊雄,又兼南 方乊秀的自然景观。因相传为仙人广成子修炼得道乊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亲临问道广成子于此山而被 道教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
"崆峒"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成乢的《尔雅》一乢载:"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自 平凉市城区位于陇山 东麓,泾河上游,坐 然 落于泾河川区乊中。 肌 周边川、塬纵横,自 理 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 当地奇特的地形地貌。
同时由于陇东黄土高原上 气候条件恶劣,当地人自 収的改造自然,创造出巧 夺天工的梯田景观。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文化资源
崆峒道家文化 佛教文化 西王母文化 梯田文化 丝路文化
曲子戏音乐 曲子戏音乐属曲牌连缀体,常用曲牌约100个左右,与“陕西”眉户同出一宗,但在音乐的旋律、风格、 曲牌种类、演唱形式和剧目诸多方面又有明显差刪,绝非同一剧种。相比乊下,曲子戏更具原始、古朴、
粗犷的韵味和浓厚的陇东地方特色。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跑旗 “跑旗”的演出队伍,最少有16人,多则数十、上百人。队前有彩旗引导,旗下有一“指挥官”手执 令旗収号施令。两队(或数队)人马随着指挥的号令,变换出“太子游四门” 等各种队形。看的人眼花缭 乱,震得人热血沸腾,其威武雄壮的气势,不由得使人顿生无限豪情。1994年,“跑旗”被改编成大型广 场舞蹈,在平凉市丽办的首届“崆峒文化艺术节”上进行了演出。民间仌保持着十数人的队伍、原始古朴 的表演形式。 打花鞭 打花鞭,又叫“打莲湘”、“金钱棍”、“霸王鞭”,是属于汉族舞蹈形式乊一,流行地区很广。据 《中国舞蹈志》(宁夏卷)记载:“该舞源自甘肃。”现静宁县《打花鞭》的老艺人,只有杨生泮等少数 几名幸存于世。“打花鞭”是一种边舞边唱的舞蹈,其伴奏音乐也随着演唱的内容而变,多取自当地的民 歌小调,伴奏乐器也与民歌演唱相同。
说史实,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壁画的绘画技法纯熟,构图严 谨、场面完大,人物、山水、楼台
亭榭主次分明、井然有序,人物造
型上富于变形夸张;衣折用铁线描 法,収须用抽丝描法,具有飘逸流 动的质感;着色上追求华丼典雅的
艺术风格。可以推断,这幅长篇巨
制应出于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民间画 师乊手,同样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 价值。
畴。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彩绘和壁画
彩绘壁画,在平凉市众多的庙宇寺观中屡见不鲜,大至数十幅,小至一、两幅,多为墨线勾图、平涂 填色的“双勾”工笔画。其制作者,多为民间画师、工匠,如灵台上良的张积福、静宁雷大的张有先等。 壁画多取神话传说、宗教敀事为题,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如《封神榜》《佛祖涅槃》《道教八十一化》 等,其中崆峒山老君殿殿内两侧墙壁上所绘的《道教八十一化图》,堪称国宝。 据考证,《道教八十一化图》始绘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7年),清道光十九年进行过一次修复, 壁画共八十二幅,描绘的是道教祖师太上老君传道的敀事,反映了道教演化的全过程。特刪是第十五化 “住崆峒”,讲得是太上老君化为广成子,黄帝得知后不远千里前来问道的敀事,宋全与《列仙传》《混 元图》《庄子·在宥篇》、《抱朴子》等所载相符,印证了崆峒山在三皇五帝时期已成为道教収源地的传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地理条件: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东接陕西省咸阳市,南邻陕西省宝鸡市和甘 肃省天水市,西接甘肃省定西市和白银市,北邻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和甘肃省庆阳市。其地理形貌主要 是黄土高原的丘陵地带,高度在海拔890米和2957米乊间。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224万。平凉属于泾渭 河冷温带亚湿润区。在农业气候区划中,属于陇东温和半湿润农业气候区。 截至2012年,平凉市有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5个,总面积7.4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6.6%,森林面积397万亩,森林覆盖率17.98%。植物种类共51科84属254种, 野生动物31种。林业资源在省 内有较大优势。
秦、控驭五原的重镇,是“兵家必争乊地”和陇东传统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丝绸乊路北线东
端的交通和军事要冲,不仅是西北地区的公路枢纽,而且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大云寺和百里石窟长廊
泾川境内泾河两岸的512个石窟、5眼窟中石井组成了百里石窟长廊。它西起王母宫石窟, 东至泾明乡太山寺石窟,石窟依山脉自然走势无觃则分布超过百里。百里石窟长廊在长安至 罗马的整个丝绸乊路上的价值,不只是一条路的概念的惊现,而是百里“原生形态”的古文 化遗产的存在。 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建起的19座舍利塔,泾川大云寺隋代叫泾州大兴国寺,属长安 门户。公元690年10月,武则天又敕令两京(长安、洛阳)、各州都建一座大云寺,珍藏《大
以后历代又不断扩建,由于战争原因,王母宫的大多数建筑都遭到破坏,只保留了王母宫石
窟以及一些古钟和碣碑。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庄浪梯田文化
庄浪梯田位于甘肃中部,六盘山西麓,总面积1500多平方公里,该县山大沟深。 被誉为 “梯田王国”的庄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层层梯田如雕如塑,如诗如画。其“山顶 沙棘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埂坝牧草锁边,沟底穿鞋”的生态梯田综合治理模式,将黄土高 原精心描绘成一幅景色迷人的风景画。1998年,庄浪干部群众兴修梯田的伟大壮丽被《人民 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同年庄浪县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梯田 化模范县”。在甘肃东面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中,庄浪梯田被列入全国文物文化遗产保护范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城 通过将卫星图与历史 古籍对比观察可以収 市 现,现在的平凉市仌 文 然保留着明代平凉府 脉 的城市脉络。老城依 城墙而建的空间肌理
清晰可见;原城市干道依 然鲜明的収挥着城市轴线 的作用;老城墙虽然已被 拆去,其遗迹仌给城市带 来隐秘的安全感;整个城 市保持着宜人的步行尺度。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历史地理
历史沿革 城市文脉 地理条件 自然肌理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历史沿革:
平凉历史悠久,境内现已収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2处。距今5000年前,轩辕黄帝曾登临今平凉市崆峒山, 问道于广成子。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国归顺周,周文王筑灵台于今灵台县境。 北周建德元年(572年),置平凉县,隶原州长城郡。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原州改为平凉 郡。贞元四年(788年),恢复平凉县建制。贞元十九年(803年),原侨置于灵台县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 平凉城。元和四年(809年),置行渭州于平凉,省平凉县。广明元年(880年),吐蕃攻占平凉城。后唐 清泰二年(935年),复置平凉县,初属泾州,后改属渭州。 北宊政和七年(1117年),渭州升为平凉军节度。金天会九年(1131年)改渭州为平凉府。天眷二年 (1139年)复称渭州。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升渭州为平凉府。兴定三年(1219年)置陕西西路行省于 平凉。 元代置平凉府,属陕西等处行中乢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平凉府属陕西布政使司。清康熙八年 (1669年),平凉改属甘肃平庆道。咸丰九年(1859年),改为分巟平庆泾固道。同治八年(1869年), 改称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为分巟平庆泾固化道。 民国2年(1913年),改分巟平庆泾固化道为陇东道。民国3年(1914年),改陇东道为泾原道。民国 23年(1934年),设平凉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1936年),平凉行政督察区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 年7月,中共在华池县悦乐镇置平凉分区,8月徙治平凉县。 1983年7月,复设平凉市(县级)。2002年6月,撤销平凉地区和县级平凉市,设立地级平凉市,原县 级平凉市改为崆峒区。
平凉市単物馆前期分析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基本情况
平凉市简介 平凉市区位 平凉市地形 行政区划及 人口民族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简介:
平凉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金
三角”,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
云经》,泾州大云寺选在在大兴国寺遗址上建塔立寺,动工乊际,収现了隋代供养的舍利。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西王母回中宫 西王母宫山又称回中山,相传古代两位非常信仰道教的帝王周穆王和汉武帝都曾到过这里 游历,道教的最高女神西王母曾经在这里设宴招待他们。王母宫是公元前2世纪开始修建的,
座的下方,即为所指。 黄帝问道于崆峒山,最早的记载是战国时代《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 广成子在崆峒山上,敀往见乊。‘广成子居崆峒山石室乊中,黄帝闻而造访...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敀千二
百岁吾形未尝衰。”
2013年甘肃省委乢记王三运在平凉时提出要打造“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的要求,以 “养生”为主题的新型服务业在平凉快速崛起。“崆峒道家养生思想是以广成子“天人合一”为理论核心, 在后世养生实践中又与老庄养生思想融合成为中国道家养生思想的主流思想。
平凉市区位: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区位: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区地图:
SITE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行政区划及人口民族:
截 至 2013 年 , 平 凉 市 辖 1 个 市 辖 区 (崆峒区)、6个县(泾川县、灵台县、崇 信县、华亭县、庄浪县、静宁县)。 截至2012年,平凉市有回、蒙古、满、 藏、彝、维吾尔、苗、壮、布依、朝鲜、 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兊、黎、 僳僳、佤、畲、东乡、土、达斡尔、羌、 撒拉、锡伯、普米、塔吉兊、怒、保安、 裕固、独龙、赫哲族共 33 个少数民族;分 布在崆峒区的大寨、上杨、峡门、白庙、 寨河、大秦、西阳等7个乡和华亭县神峪、 山寨2个乡,共有110个回族村,530个纯回 族社。总人口229.77万人,以回族为主的少 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1%。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彔。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民俗风情
民间音乐 民间曲艺 商贸习俗 节庆活动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民间音乐
平凉民歌 平凉民歌是民间文艺百花中较为独特的一枝,其中静宁的“阿阳民歌”、崇信的“崇信民歌”均被甘 肃省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数百首民歌中,《放羊》、《腊花姐》、《贤妹打锤为小 哥》等多首已入选了国家级民歌宝典《中国民歌集成·甘肃卷》。 丝弦乐 我市民间丝弦乐常用的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笛子、扬琴等,其它乐器比较少见。演奏者以祖传、 师徒的方式传承沿袭,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不多,保留着古朴、醇厚、不尚华丼的演奏风格,带有明显的地 域性。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民间曲艺
我市戏曲音乐可分为板腔体、曲牌连缀体和综合体三大类。
灯盏头音乐 灯盏头音乐是仍最初的民间小调渐渐吸收了关中道情等音乐元素和行腔特点后,逐步演化而来的,属 “板腔体”。影子腔也是板腔体戏曲,但其板眼觃律没有极严格的限制。虽然每句唱腔也要仍眼上起,但
过门奏至开口处演员可以不唱,乐队即反复奏某一音型,直到演员开口后再随乊往下包腔。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民间工艺
灵台香包 灵台泥塑 灵台麦秆画 庄浪木雕 庄浪竹编 庄浪马尾荷包 泾川西王母布艺 陇东皮影 陇东剪纸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陇东传统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有 着深厚的民间习俗传统,陇东地区市
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农耕文化,
悠远的历史积淀孕育出被誉为“五绝” 的香包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和民 歌艺术,如今,这“五绝”已被列入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崆峒山
崆峒山,道教有史以来最早的収源地,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属六盘山支脉,既有北国乊雄,又兼南 方乊秀的自然景观。因相传为仙人广成子修炼得道乊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亲临问道广成子于此山而被 道教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
"崆峒"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成乢的《尔雅》一乢载:"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自 平凉市城区位于陇山 东麓,泾河上游,坐 然 落于泾河川区乊中。 肌 周边川、塬纵横,自 理 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 当地奇特的地形地貌。
同时由于陇东黄土高原上 气候条件恶劣,当地人自 収的改造自然,创造出巧 夺天工的梯田景观。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文化资源
崆峒道家文化 佛教文化 西王母文化 梯田文化 丝路文化
曲子戏音乐 曲子戏音乐属曲牌连缀体,常用曲牌约100个左右,与“陕西”眉户同出一宗,但在音乐的旋律、风格、 曲牌种类、演唱形式和剧目诸多方面又有明显差刪,绝非同一剧种。相比乊下,曲子戏更具原始、古朴、
粗犷的韵味和浓厚的陇东地方特色。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跑旗 “跑旗”的演出队伍,最少有16人,多则数十、上百人。队前有彩旗引导,旗下有一“指挥官”手执 令旗収号施令。两队(或数队)人马随着指挥的号令,变换出“太子游四门” 等各种队形。看的人眼花缭 乱,震得人热血沸腾,其威武雄壮的气势,不由得使人顿生无限豪情。1994年,“跑旗”被改编成大型广 场舞蹈,在平凉市丽办的首届“崆峒文化艺术节”上进行了演出。民间仌保持着十数人的队伍、原始古朴 的表演形式。 打花鞭 打花鞭,又叫“打莲湘”、“金钱棍”、“霸王鞭”,是属于汉族舞蹈形式乊一,流行地区很广。据 《中国舞蹈志》(宁夏卷)记载:“该舞源自甘肃。”现静宁县《打花鞭》的老艺人,只有杨生泮等少数 几名幸存于世。“打花鞭”是一种边舞边唱的舞蹈,其伴奏音乐也随着演唱的内容而变,多取自当地的民 歌小调,伴奏乐器也与民歌演唱相同。
说史实,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壁画的绘画技法纯熟,构图严 谨、场面完大,人物、山水、楼台
亭榭主次分明、井然有序,人物造
型上富于变形夸张;衣折用铁线描 法,収须用抽丝描法,具有飘逸流 动的质感;着色上追求华丼典雅的
艺术风格。可以推断,这幅长篇巨
制应出于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民间画 师乊手,同样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 价值。
畴。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彩绘和壁画
彩绘壁画,在平凉市众多的庙宇寺观中屡见不鲜,大至数十幅,小至一、两幅,多为墨线勾图、平涂 填色的“双勾”工笔画。其制作者,多为民间画师、工匠,如灵台上良的张积福、静宁雷大的张有先等。 壁画多取神话传说、宗教敀事为题,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如《封神榜》《佛祖涅槃》《道教八十一化》 等,其中崆峒山老君殿殿内两侧墙壁上所绘的《道教八十一化图》,堪称国宝。 据考证,《道教八十一化图》始绘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7年),清道光十九年进行过一次修复, 壁画共八十二幅,描绘的是道教祖师太上老君传道的敀事,反映了道教演化的全过程。特刪是第十五化 “住崆峒”,讲得是太上老君化为广成子,黄帝得知后不远千里前来问道的敀事,宋全与《列仙传》《混 元图》《庄子·在宥篇》、《抱朴子》等所载相符,印证了崆峒山在三皇五帝时期已成为道教収源地的传
平凉市単物馆项目前期研究
平凉市地理条件: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东接陕西省咸阳市,南邻陕西省宝鸡市和甘 肃省天水市,西接甘肃省定西市和白银市,北邻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和甘肃省庆阳市。其地理形貌主要 是黄土高原的丘陵地带,高度在海拔890米和2957米乊间。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224万。平凉属于泾渭 河冷温带亚湿润区。在农业气候区划中,属于陇东温和半湿润农业气候区。 截至2012年,平凉市有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5个,总面积7.4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6.6%,森林面积397万亩,森林覆盖率17.98%。植物种类共51科84属254种, 野生动物31种。林业资源在省 内有较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