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模板支撑系统标准做法(新)

合集下载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一、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一)柱模板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砼,然后再绑扎梁板钢筋,梁板支模架与浇好并有足够强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构拉结牢固。

经有关部门对钢筋和模板支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砼。

(二)浇筑时按梁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

事先根据浇捣砼的时间间隔和砼供应情况设计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搭设本方案提及的架子开始至砼施工完毕具备要求的强度前,该施工层下层支顶不允许拆除。

(三)根据本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承插型盘扣式模板支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

(四)一般规定: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

4、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5、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

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

6、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五)立杆及其他杆件1、立杆间距不应大于1.2m;2、立杆接头应采用带专用外套管的立杆对接,外套管开口朝下;3、立杆的连接接头宜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在同步内;4、模板支撑架底层纵、横向水平杆应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不应超过550mm;5、水平杆的步距不得大于1.8m;6、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且丝杆外露长度严禁超过3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长度不得少于200mm;可调托撑悬臂构造1—顶层水平杆;2—立杆;3—调节螺母;4—螺杆;5—可调托撑钢板7、模板支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扫地杆与低处水平杆拉通;8、当立杆需要加密时,非加密区立杆、水平杆应与加密区立杆、水平杆间距互为倍数;加密区水平杆应向非加密区延伸不少于2跨模板支架平面图1—立杆;2—水平杆;3—加密立杆;4—延伸水平杆;5—结构梁模板支架剖面图1—立杆;2—水平杆;3—可调托撑;4—轮盘扣(六)剪刀撑1、应采用有剪刀撑框架式支撑结构。

(完整版)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标准

(完整版)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标准

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标准一、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1.6承重的支架柱,其荷载应直接作用于立杆的轴线上,严禁承受偏心荷载。

6.1.1应对模板和配件进行挑选、检测,不合格者应剔除,并应运至工地指定地点堆放。

6.1.9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2.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插入长度不得小于15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杆。

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杆。

所有水平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于水平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4.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mm×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用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5.梁下支撑立柱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水平杆与支撑体系连成一体。

6.2 支架立柱安装构造6.2.4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2.钢管支架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1.9条的规定。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两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

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

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一、前言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是一种创新的施工工艺,旨在解决传统施工中存在的模板造价高、施工速度慢、施工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该工法基于科学原理,通过采用新型支撑材料和施工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工程。

二、工法特点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点特点:1.高效节能:新型支撑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减少模板的使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同时,施工速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大大节约了工期。

2.灵活性强:该工法适用范围广,可以灵活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工程,包括住宅建筑、公共建筑以及工业建筑等。

3.施工质量可控: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三、适应范围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工程,包括住宅建筑、公共建筑以及工业建筑等。

在土木工程中,该工法也可以应用于桥梁、隧道、地下室等项目。

四、工艺原理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的实施基于以下的原理:1.轻量化设计:采用轻量化支撑材料和模板,减少施工重量,提高施工效率。

2.模块化设计:将建筑结构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分段施工,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控制能力。

3.自动化施工:引入数字化技术,采用机械化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五、施工工艺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主要包括以下施工阶段:1.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方案的编制、材料准备、施工现场的搭建等。

2.基础施工:进行地基的处理、浇筑基础、安装模板支撑体系等。

3.主体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包括墙体、梁和柱等的安装。

4.封顶工程:进行屋面施工、防水处理等。

5.内外装饰:进行建筑内外的装饰工作。

六、劳动组织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的劳动组织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

施工过程中,需要确定各个施工阶段的人员数量和岗位职责,并进行协调和配合,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需要使用各种机具设备,包括支撑材料的生产设备、模板安装设备、混凝土施工设备等。

模板支撑系统技术规范

模板支撑系统技术规范

模板1一般规定1.1 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和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模板设计,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1.2 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自重、侧压力和施工中产生的荷载及风荷载。

1.3 各种材料模板的制作,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1.4 模板支架材料宜采用钢管、门型架、型钢、塔身标准节、木杆等。

模板支架材质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设计计算2.1 模板荷载效应组合及其各项荷载标准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

2.2 模板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取n=5 。

2.3 模板支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对扣件式钢管支架在符合有关构造要求后,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有关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进行。

1 模板支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N及弯矩设计值M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 = 1.2ΣNGk +1.4ΣNQk (7.2.3—1)M = 0.6×1.4Mwk = 0.6×1.4 W k Lah²/10 (7.2.3—2)式中ΣN Gk——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ΣNQk——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Mwk——水平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水平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2 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L0,应按下式计算:L0=h+2a (7.2.3—3)式中h——支架立杆的步距;a——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距离。

2.4 模板支架底部的建筑物结构或地基,必须具有支撑上层荷载的能力。

当底部支撑楼板的设计荷载不足时,可采取保留两层或多层支架立杆(经计算确定)加强;当支撑在地基上时,应验算地基的承载力。

3 构造要求3.1 各种模板的支架应自成体系,严禁与脚手架进行连接。

新型建筑模板支撑施工流程

新型建筑模板支撑施工流程

新型建筑模板⽀撑施⼯流程框剪框架结构顶板备料:1主梁2、副梁3、顶杆(主副梁的规格根据房间⼤⼩⽽定)4⽔泥钉若⼲规格:主梁1170mm——1780mm,1770mm——2880mm,2280mm——3680mm,2680mm——4390mm副梁1150mm,800mm,400mm顶杆2100mm——3200mm,2600mm——4100mm计算⽅法:主梁之间的距离是由副梁的尺⼨决定的,每个房间所⽤主梁的根数=房间净宽度-130÷1220mm(1150mm+70mm)+1根,副梁之间的净尺⼨是245mm,点中距是305mm,顶杆之间的距离是1220m,承重⼒度是根据距离得到的。

⼀、顶板的安装流程:⼀个房间需要四个⼯⼈的相互配合来完成以下的⼯作1、按房间净尺⼨将主梁长度调节好,⽤两根顶杆(长度调好后,净⾼度-70mm+15mm),主梁两端向内反300mm,将两根顶杆旋转90度,并与主梁的安装槽相接,两个⼯⼈同时架起顶杆靠到墙边放。

2、按同样⽅法架起第⼆根主梁,⽤⼆根副梁(1150m)将两根主梁的两端各挂⼀根副梁,将副梁安装在安装槽上。

同样的⽅法架起第三根主梁,以后每根主梁依次类推。

主梁与主梁之间的点间距是副梁的长度+70mm。

例如副梁使⽤(1150mm+70mm)=1220mm的。

3、到最后⼀空时,如果1150mm的副梁放不下,就⽤800mm的副梁,放不下800mm,再⽤400mm的副梁挂两根主梁之间,400mm放不下,剩余的旋空即可。

(也可以墙边上单加⼀根主梁)因为这种情况下模板本⾝就可以搭到梁帮上去了,不影响承重⼒度。

4、将全部的主梁和两副梁架起后,把剩余的副梁由两侧向中间挂满。

副梁与副梁之间的点间距是305mm。

5、五根副梁(四个空)之间⽤⼀根顶杆,依次类推,将所有的顶杆挂起。

(注:顶杆之间的距离是1220mm,如果混凝⼟的厚度超过150mm,可增加顶杆的数量,以增强承重⼒)6、超平,拿⽔平仪。

模板和支撑体系监理实施细则(新)

模板和支撑体系监理实施细则(新)

模板和支撑体系监理实施细则(新)本工程的模板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安装前应进行检查,确保材料符合要求,板材尺寸、平整度、拼缝等满足要求。

模板支撑应稳定可靠,支撑点应均匀分布,支撑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应安装平整,板面不得有凹凸不平、翘曲、开裂等缺陷。

模板拼缝应紧密,不得有漏浆、漏水等情况。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进行验收,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三)模板的支撑要求模板支撑应设置牢固、平稳,支撑点应均匀分布,支撑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支撑点应设置在混凝土梁、板上,支撑点与混凝土表面应垂直,支撑点应设置在混凝土梁、板的中心线上。

支撑点应选用木方、钢管、钢板等材料,支撑点底部应设置垫板或垫木,以防止对混凝土面的损坏。

模板支撑点应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设置,支撑点高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浇筑高度确定。

四)模板的堆放模板堆放应整齐、稳定,堆放面应水平,不得有倾斜、错位等情况。

堆放时应注意避免板面受到损坏,应在板面上垫木或垫板,以防止变形。

堆放时应注意避免模板与其他材料发生碰撞,以防止表面损坏。

模板堆放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处,避免受潮、受雨淋等情况。

五)模板安装的监理验收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监理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模板材料、支撑、拼缝、安装平整度、支撑间距等方面,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整改。

六)模板拆除的监理验收模板拆除前,应进行监理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混凝土表面质量、模板拆除后的表面质量等方面,确保拆除过程中不会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坏。

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整改。

五、监理的工作方法及措施一)监理事前控制要点与方法监理在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图纸、设计文件、规范标准等进行审核,确保施工符合要求。

监理还应对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材料选用、工艺流程等进行审核,确保施工方案合理、施工计划合理、材料选用符合要求、工艺流程合理。

二)监理事中控制要点与方法监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超高支模支撑系统、模板安装方法

超高支模支撑系统、模板安装方法

超高支模支撑系统、模板安装方法一、准备工作1、模板拼装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1)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2)标高测量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3)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

(4)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二、支撑系统搭设1、模板支架立杆搭设位置应按专项施工方案放线确定,不得任意搭设。

2、模板支架沿水平方向搭设,当相邻立杆地基高低超过100mm时,使用可调底座,接着插入四根立杆,将水平杆端插头插入立杆同一步距对应的套扣内形成基本的架体单元,并以此向外扩展搭设成整个架体体系。

垂直方向应搭完一层以后再搭设上一层。

3、水平杆与立杆上同一步距对应的套扣对准,用小锤敲击水平杆,使水平杆端接头插入套扣内,并击紧端接头至就位孔与套扣就位孔对准,保证水平杆与立杆可靠连接。

水平杆端接头应与套扣匹配,水平杆端接头插入套扣内,其表面应与套扣表面相吻合,且插入套扣底的外露长度不应小于3mm,并应保证锤击自锁后不拔脱,其抗拔力不应小于3KN。

4、可调底座和垫板应准确地放置在定位线上,并保持水平,垫板应平整、无翘曲,不得采用已开裂垫板。

5、边墙件、斜撑必须与架体同步搭设。

采用扣件式钢管构配件做固件、斜撑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有关规定。

6、每搭完一步支模架后,应及时校正水平杆步距,立杆的纵、横距,立杆的垂直偏差与水平杆的水平偏差。

控制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H/1000,且不得大于90mm。

步距允许偏差±20㎜,立杆纵、横间距允许偏差±30㎜,立杆的最后验收垂直偏差不得大于18㎜。

模板支撑系统

模板支撑系统

模板支撑系统做法指引
1、施工工艺:
准备工作→选用合适架管→铺架管垫板→搭设→办预检。

2、成品要求:
(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强度刚度的稳定性,其支撑部分有支撑面积,且有排水措施。

(2)模板接缝处应严密,缝隙小于1.5mm,预埋件应安装牢固。

(3)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模板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3、施工要点:
(1)支模前将柱根、构造柱、圈梁、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2)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

(3)柱根部应留置清理孔,清理后封闭严密并加固牢靠。

(4)应在砼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模板。

(5)模板拆除后应及时对其清理,涂刷脱模剂,并按编号顺序整齐堆放。

主体结构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标准做法

主体结构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标准做法

主体结构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标准做法1.模板材料要求1.1 墙、柱、梁、板使用厚度不低于15mm 厚的胶合板,板胶合层应层次分明、密实、无孔洞。

2.木枋材料要求2.1 采用标准尺寸木枋,使用前须过刨处理,截面尺寸偏差≰3mm。

2.2 推荐采用钢枋或钢木枋,其刚度大、精度高、周转次数多、总体成本相对较低。

3.内撑及对拉螺杆要求3.1 墙内撑采用成品带齿口内撑,可取消工人绑扎内撑的工作,并防止内撑掉落。

3.2 推荐使用带胶杯对拉螺杆套管,套管材质可采用厚壁型PVC管材或PPR管材,可有效控制截面尺寸和表面平整度,预防对拉螺杆处漏浆。

采用木枋、钢木枋、钢枋的模板支撑效果示图4、基层清理、柱底定位筋4.1 墙柱砼基层施工缝需踢打至露石,并清理干净。

4.2 墙柱模板下口内侧需设ø 8定位筋,定位筋距模板阴阳角50mm开始设臵,间距≯500mm。

5.梁模支撑与架体加固要求5.1 梁底模两侧须设臵限位扣件,同跨内两端必须设臵,中部每隔两道小横杆设一道限位扣件。

5.2 梁支撑的小横杆间距同立杆间距且≰1.2m,当梁下方的支撑立杆间距>1.2m或梁高度≱600mm时,梁下方增加立杆支撑,立杆间距≰1.2m。

5.3 截面高度≱500mm的梁应在侧模中部设臵一道水平木枋,避免胀模;外边梁≱600mm 时,应设臵对拉螺杆并在梁下口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固,间距≯600mm;中间梁高≱500mm 时采用专用夹具或“步步紧”进行加固。

6.板模支撑及架体加固要求6.1 楼板第一排立杆距墙≰500mm,楼板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1.2m,扫地杆距楼面≰200mm,中间水平拉杆步距≰1800m。

6.2 立杆设臵顶托的,顶托旋出长度≰200mm,不允许采用底托代替,上部应设臵2根木枋或2根钢管,避免受力偏心。

6.3 楼板模板支撑木枋间距≰200mm ;木枋端部离梁侧模板≰150mm;支撑木枋不得在同跨立杆搭接。

7.墙柱加固7.1 墙柱侧模采用通长标准木枋或槽钢、方钢,间距≰200mm,背枋必须顶到板底。

支撑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技术要求

支撑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技术要求

支撑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技术要求搭建支撑模板支撑体系,哎呀,这事儿一听就让人觉得有点头大,但其实只要弄明白了,没那么复杂。

说白了,它就是在做一些基础的“加固工作”,就像你穿着新鞋走路,怕底下不平摔一跤,所以得在鞋底加点儿防滑垫一样。

支撑体系就是为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模板不会塌、不会弯,保证一切都稳稳当当的,不掉链子。

所以,搞清楚它的技术要求,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搭设这些支撑模板的时候,你得确保支撑架子不能歪歪斜斜的。

就像搭积木一样,你不能随便胡乱一摆,得像搭高楼一样,得从最底下开始,稳稳地一层一层搭起来。

如果基础不牢,后面的工作就容易出问题。

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支撑架要立得稳,像根柱子一样笔直,不然模板一压上去,支撑架就可能崩塌。

你想象一下,如果那个支撑柱一歪,整个建筑物的模板就可能会发生移位,所有人都得赶紧撤退,这可就太麻烦了。

然后说到材料的选择,嘿,这个得好好讲讲。

用的材料得合格,不是随便哪里捡来的木头钢管就行。

尤其是钢管啊,得选那些厚实的,抗压性强的,不然再怎么搭,也撑不住上面的压力。

你想啊,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尤其是刚浇筑好的混凝土,可沉重了,没点儿硬货,怎么行?支撑架子就得选那种能够承受住大重量的,像钢筋骨架一样,稳得不动摇,才不会让你操心。

除此之外,别忘了那个“平衡”。

你看,咱们平时走路会有个重心,不然就容易摔倒,支撑架也是一样,重心不对,连最结实的材料都经不住。

可要是架子搭得不均匀,某个地方一压重了,其他地方就会“受不住”,这事儿可就大了。

所以搭支撑架时要特别留意,它必须分布均匀,不可偏重一边,就像玩平衡木一样,得把握住那个“点”。

这个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高度也不能忽略。

想想看,建筑工地上,脚手架一搭,眼前这庞然大物可不是闹着玩的,光是从地面到顶部的高度就得好好计算。

如果支撑架搭得太高,支撑力不够强,那模板可能就会“给你个惊喜”,一不小心塌下来,后果可想而知。

咱们可不能拿施工的安全开玩笑,每一步的操作都得细心周到。

2024模板支撑施工方案(通用3篇)

2024模板支撑施工方案(通用3篇)

2024模板支撑施工方案(通用3篇)2024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篇1)一、施工前准备1. 设计审查在开始施工前,应详细审查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图纸,确保所有细节和要求都符合现行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

2.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图纸,采购足够数量且质量合格的模板支撑材料,如钢材、木材、扣件等。

确保所有的材料都符合质量标准,并具备合格证明。

3. 现场勘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查,了解场地条件、结构形式以及周围环境,以便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

4. 人员培训对参与模板支撑施工的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他们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规程。

二、施工步骤1. 基础搭建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划定模板支撑的位置,并搭建稳定的基础。

基础应能够承受整个模板支撑体系的重量,并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倾斜或下沉。

2. 安装主支撑架在基础搭建完成后,开始安装模板的主支撑架。

确保主支撑架的垂直度和稳定性,并根据需要设置水平和垂直剪刀撑,以增加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

3. 铺设模板在主支撑架安装完毕后,开始铺设模板。

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和要求,将模板拼装在一起,并用扣件或螺栓固定在支撑架上。

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拼接缝的处理符合规范要求。

4. 检查调整在模板铺设完成后,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整。

检查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和拼接缝的处理情况,如有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同时,对支撑架的稳定性和垂直度进行复核。

5. 验收交付在检查调整无误后,进行验收交付。

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符合设计要求,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后续混凝土浇筑的要求。

同时,完成相关的验收文件和记录。

三、施工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施工过程中,始终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

确保所有的工人都佩戴齐全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等。

在高处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置安全网、防护栏等。

2. 按图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设计或省略必要的步骤。

如有疑问或发现设计缺陷,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

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标准

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标准

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标准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对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进行精心设计和施工。

本文将从设计标准、材料选择、构件设计等方面对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设计标准1.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模板支撑技术规范》(GB 5009-2012)规定了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在设计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时,需要遵循国家标准的规定,确保设计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1.2 地方标准除了国家标准外,各地还有不同的地方标准和规范。

例如,北京市有《北京市建筑模板支撑技术规范》(DB11/ 302-2014),上海市有《上海市建筑工程模板支撑技术规范》(DB51/ 1604-2014)等。

在进行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地方标准和规范来进行设计。

二、材料选择2.1 模板材料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材料是模板材料。

常用的模板材料有钢模板、木模板、竹模板、塑料模板等。

在选择模板材料时,需要考虑模板的强度、刚度、耐用性、防水性等因素。

2.2 支撑材料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的支撑材料主要包括脚手架、支撑钢管和支撑梁等。

在选择支撑材料时,需要考虑支撑材料的强度、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

三、构件设计3.1 支撑系统构件设计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的支撑系统构件包括脚手架、支撑钢管和支撑梁等。

在设计支撑系统构件时,需要考虑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

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脚手架的高度、长度、宽度和间距等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

(2)支撑钢管的直径和壁厚需要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需要注意支撑钢管的连接方式和连接点的数量。

(3)支撑梁的截面形状、尺寸和材料需要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需要注意支撑梁的支撑方式和连接方式。

3.2 模板设计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的模板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需要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需要考虑模板的防水性和耐久性。

模板支撑系统方案

模板支撑系统方案

模板⽀撑系统⽅案模板搭设⽅案根据本⼯程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搭设⽅案:⼀、柱模板1、安装前先弹出纵横轴线(包括检查线)及周边尺⼨线,根据测量标⾼,找平调整柱底标⾼,必要时可⽤⽔泥砂浆进⾏修整。

2、框架柱模施⼯时,应检查各边的垂直度和整体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撑拉牢。

通排柱模板安装时,应先将两端柱模板找正吊直,固定后,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或作为中间柱模板施⼯依据。

柱模除各柱⾃⾝固定外还应加设剪⼑撑彼此拉牢,以免浇筑混凝⼟时发⽣偏斜。

3、柱模板采⽤拼装式,柱脚应预留清扫⼝。

4、柱箍采⽤钢管柱箍ф48*3.5,间距底层不⼤于300mm,⼆层@500 mm.柱模顶端距梁底或板底50MM范围内,为确保柱与梁或板接头不变形及不漏浆,所有接头处模板应制作认真,拼缝严密;⼆、梁模板梁模板由梁底模加侧模板组成,底模为⽊模,侧模为⽊模,⽀撑体系采⽤钢管搭设成整体排架式。

梁模板的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模板宜采⽤侧包底的⽀模法,便于拆除侧模以利周转,保留底模及⽀撑有待混凝⼟强度的增长,⼀般梁底模板准备数量应多于梁侧模板数量。

2、梁模板底模采⽤⽊模板侧模采⽤⽊模。

3、梁底模厚度不⼩于50MM,侧模板由钢管做横竖⽀撑。

5、梁较⾼时,可先安装梁的⼀⾯侧板,等钢筋绑扎好再安装另⼀⾯侧板。

6、⽀柱之间应设拉杆,互相拉撑成⼀整体,离地⾯200MM设⼀道,以上每隔1.8M设⼀道,⽀柱下均垫楔⼦(校正⾼低后钉牢)和垫板,以利拆模;当⽀承落在基⼟上时,应对基⼟夯实拍平并加通长垫⽊铺垫。

三、楼板模板有梁楼板模板采⽤复合⽊模板。

1.先⽀梁底板及两侧模板,根据标⾼在梁两侧上钉上⽔平横档,再在上边搁置平台搁栅,平台搁栅应⽤⽊⽅或型钢铺设。

当板跨度超过1500MM时,平台搁栅下应加设⼤横楞(俗称牵杠)和⽴柱⽀撑,桁架间距由承载能⼒决定,桁架两端⽀承处要设⽊楔,在调整标⾼后钉牢,桁架之间设拉结条,保持其垂直。

2.搁栅找平后,在上⾯铺钉模板。

最新模板支撑系统标准做法

最新模板支撑系统标准做法

模板支撑系统标准做法及施工注意事项为了提高混凝土工程的外观质量,避免出现错台、胀模等质量通病,保证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禁止使用门式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建议使用扣件式钢管架、平插式钢管架、碗扣式钢管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

一、模板选型基础工程模板:基础承台及筏板模板宜采用砖模;地下室墙柱、梁底模及侧模采用18厚胶合板模板,人防区域内剪力墙采用一次性螺杆,地下室外墙设止水螺杆;地下室顶板采用18厚胶合板模板。

主体工程模板:主体墙、梁、板模板均采用18厚胶合板,50*100mm木方作背楞,φ48钢管主楞,墙模设φ12对拉螺杆,梁板模板设钢管排架及钢顶撑支撑系统。

二、梁、板模板(一)梁模1、具体做法(1)梁底模及侧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200-300mm宽梁底纵向设两楞木枋, 400mm宽梁底设三根木枋,木枋尺寸为50mm*100mm。

(2)当高≤600mm,梁侧模沿梁高方向设水平木枋背楞间距250mm,采用梁夹固定。

(3)当梁高≥600mm时,采用对拉螺杆紧固,纵向间距不大于600mm,高度每增加300mm再增设一道Φ12对拉螺杆,以保证梁断面的稳固。

(4)梁底水平钢管排架支撑间距900mm,可调式钢管顶撑间距1100mm,底部排架离梁端250mm开排。

梁高≤600梁侧模示意图梁高≤600梁模板照片梁高≥600mm 侧模示意图梁高≥600mm 梁模板照片2、注意事项:(1)梁高≤600梁侧模加固时,要使用梁夹并保证其牢固。

侧模背楞木方间距为250mm ,剩余高度小于250mm ,增加一道。

(2)梁高≥600mm侧模加固时,要使用对拉螺杆加固,螺杆间距符合要求,侧模两边用木方立撑做背楞。

(3)在梁模板支设过程中,检查并保证梁上口和下口的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二)板模1、具体做法(1)板厚小于160mm,板模采用18mm胶合板, 50×100木方作楞木,楞木间距300mm。

(2)板厚160-200mm,板模采用18mm胶合板, 50×100木方作楞木,楞木间距250mm。

最新模板支撑体系标准做法

最新模板支撑体系标准做法

模板支撑系统标准做法及施工注意事项为了提高混凝土工程的外观质量,避免出现错台、胀模等质量通病,保证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禁止使用门式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建议使用扣件式钢管架、平插式钢管架、碗扣式钢管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

一、模板选型基础工程模板:基础承台及筏板模板宜采用砖模;地下室墙柱、梁底模及侧模采用18厚胶合板模板,人防区域内剪力墙采用一次性螺杆,地下室外墙设止水螺杆;地下室顶板采用18厚胶合板模板。

主体工程模板:主体墙、梁、板模板均采用18厚胶合板,50*100mm木方作背楞,φ48钢管主楞,墙模设φ12对拉螺杆,梁板模板设钢管排架及钢顶撑支撑系统。

二、梁、板模板(一)梁模1、具体做法(1)梁底模及侧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200-300mm宽梁底纵向设两楞木枋,400mm宽梁底设三根木枋,木枋尺寸为50mm*100mm。

(2)当高≤600mm,梁侧模沿梁高方向设水平木枋背楞间距250mm,采用梁夹固定。

(3)当梁高≥600mm时,采用对拉螺杆紧固,纵向间距不大于600mm,高度每增加300mm再增设一道Φ12对拉螺杆,以保证梁断面的稳固。

(4)梁底水平钢管排架支撑间距900mm,可调式钢管顶撑间距1100mm,底部排架离梁端250mm开排。

梁高≤600梁侧模示意图梁高≤600梁模板照片大于600对拉螺栓@600距梁端不大于300钢支撑@600-800木方间距不大于250板下走方50×100梁高≥600mm 侧模示意图梁高≥600mm 梁模板照片2、注意事项:(1)梁高≤600梁侧模加固时,要使用梁夹并保证其牢固。

侧模背楞木方间距为250mm ,剩余高度小于250mm ,增加一道。

(2)梁高≥600mm侧模加固时,要使用对拉螺杆加固,螺杆间距符合要求,侧模两边用木方立撑做背楞。

(3)在梁模板支设过程中,检查并保证梁上口和下口的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二)板模1、具体做法(1)板厚小于160mm,板模采用18mm胶合板, 50×100木方作楞木,楞木间距300mm。

建筑工程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

建筑工程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

建筑工程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建筑工程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模板施工工法已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施工周期长、劳动力成本高、模板材料浪费严重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和经济技术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进行说明。

二、工法特点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模板材料利用率高、施工现场安全、建筑质量可控等。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类房屋建筑工程,尤其适用于多层、高层建筑施工。

它的适应范围广泛,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工程需求。

四、工艺原理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的原理是通过调整模板支撑体系的结构和使用技术措施,实现结构的稳定支撑和模板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它基于建筑工程的力学和材料特性,结合模板的特点进行设计和施工。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模板搭设、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等各个施工阶段。

在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施工步骤和操作要点,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六、劳动组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劳动组织安排,包括人员配备、工作任务分配、施工进度控制等,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模板支撑体系、混凝土搅拌站、起重机械等。

这些机具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八、质量控制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例如对模板支撑体系的质量检查、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监控、钢筋绑扎的质量核查等。

九、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非常重要。

需要针对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方案,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和机具设备等进行安全管理,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十、经济技术分析对新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法的施工周期、施工成本和使用寿命进行分析。

关于模板支撑系统的规范做法与管理措施.

关于模板支撑系统的规范做法与管理措施.

模板支撑系统规范做法与管理措施一、模板支撑系统相关规范做法要求二、模板支撑系统相关管理规定一、模板支撑系统相关规范做法要求1、模板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滑模、爬模、飞模等工具式模板工程及高大模板支架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论证。

2 、对模板及支架,应进行设计。

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荷载。

3 、模板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技术交底顺序拼装。

木杆、钢管、门架等支架立柱不得混搭。

2)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

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

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对特别重要的结构工程可采用混凝土、打桩等措施防止支架柱下沉。

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

3)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8m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无法防止立柱下沉,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

4)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5)现浇多层或高层房屋和构筑物,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施工荷载的承载能力,否则应加设支撑支架;(2)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应在立柱底铺设垫板;(3)当采用悬臂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设计构造要求。

4、对竖向模板及支架,安装时应有临时稳定措施。

安装位于高空的模板时,应有可靠的防倾覆措施。

应根据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和浇筑速度,采取合理的竖向模板抗侧移、抗浮和抗倾覆措施。

5、对跨度不小于4m的梁、板,其模板起拱高度宜为梁、板跨度的1/1000~3/1000。

6、采用扣件式钢管作模板支架时,支架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支架搭设所采用的的钢管、扣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支架步距以及构造要求,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完整版)

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完整版)

1工程概况1.1项目概况****污水泵站及污水管道工程位于****附近。

规划用地面积***㎡,占地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

工艺主体均为地下,地上仅设置出入口楼梯间及出地面风井、进水孔、吊装井。

1.2施工特点、难点与方案选择1.2.1模板施工特点及难点1地下两层结构,模板无法周转需要一次性投入,以满足工程工期要求。

2质量要求高,混凝土表面要力争达到普通清水混凝土的要求。

1.2.2模板施工方案的选择,根据模板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分析,经综合比较本工程模板采用散拼竹胶板模板体系,支撑为扣件式钢管支架,各主要部位模板方案选择详见下表2模板的配置2.1.1墙体模板配置。

墙体模板采用散拼竹胶板模板体系,采用12mm厚覆面竹胶合板,规格为**和异型模板。

2.1.2梁模板配置。

梁模板采用散拼竹胶板模板体系,采用12mm厚覆面竹胶合板,根据部位不同分为梁底模板、梁侧模板两类。

2.1.3柱模板配置。

因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包括框柱、暗柱,采用12mm厚覆面竹胶合板,个别约束边缘构件同墙体模板。

2.1.4板模板配置。

楼板模板采用12mm厚覆面竹胶合板,规格为**mm和若干异形板。

3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3.1准备工作3.1.1模板拼装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

安装墙柱模板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

3.1.2模板的基准定位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

1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2标高测量,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3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4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