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7(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1. 由于线粒体外膜上有许多孔蛋白,所以外膜对于蛋白质没有渗透障碍作用。
F,因为孔蛋白只允许小于10,000道尔顿以下的蛋白质通过,而大多数蛋白质的分子量都大于此数。
2. 线粒体的遗传密码与核基因的遗传密码稍有不同,但是检测过的所有种属的线粒体遗传密码都是相同的。
F,如CUA在哺乳动物中是酪氨酸的密码,但在植物中却是苏氨基。
3. 关于线粒体的起源可以用内共生学说来解释。
T
4. 在线粒体内膜进行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氢和电子都是靠各复合物的作用将它们从一个复合物传递到另一个复合物。
F,电子是,氢不是,氢是直接被传递到膜间隙。
5. 线粒体内膜的电化学梯度就是膜两侧的电位梯度。
F,还包括pH梯度。
6. 过氧化物酶体的氧化反应在肝和肾细胞中特别重要,因为它们能够将进入血液中的毒性分子分解。
T
7. 导肽是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新生肽的N-端一段氨基酸序列,其组成特点是含有较多的碱性氨基酸、基本不含酸性氨基酸,具有形成两性α螺旋的倾向。
T
8. 过氧化物酶体的膜蛋白是在膜旁核糖体上合成的。
F,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
9. 线粒体虽然是半自主性细胞器,有自身的遗传物质,但所用的遗传密码却与核基因的完全相同。
F,还有个别特殊的密码与核基因的不同。
10. 导肽运送的蛋白质都是分泌性的。
F,不是分泌性的。
11. 线粒体内膜和外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内膜的脂和蛋白质的比值不同,前者为1:1,后者则为0.3:1。
F,内膜是0.3:1,外膜是1:1。
12. 线粒体偶联因子F0F1ATP酶复合体既具有ATP合成酶的活性,又具ATP水解酶的活性,这决定于其存在状态。
T
13. 导肽是引导新生肽进行转运和定位的一段序列,转运后都要被切除。
F,不一定都要被切除。
14. 放线菌酮可特异性地抑制线粒体核糖体蛋白质合成。
F,放线菌酮只抑80S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
15. 过氧化物酶体对细胞的氧张力具有调节作用。
T
16. 组成叶绿体的脂类大多数是叶绿体自身制造的,而构成线粒体的脂类大多数是从胞质溶胶中运输进来的。
T,叶绿体的内膜能够合成脂。
17. 从产生能量的角度考虑,循环式光合磷酸化比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产生的能量要多。F,少,因为产生的H+质子少。
18.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内合成能量的细胞器。
F,都是能量转换的细胞器。
19. 卡尔文循环的还原阶段将3-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是一个耗能过程,先后由两种酶催化。
F,是一个吸能过程。
20. 叶绿素吸收的主要是红色、蓝色光而不是绿色光。
T
21. 循环式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没有NADPH。
T
22.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包括光能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CO2的固定等过程。
F,不包括CO2的固定。
23. 有色体和叶绿体一样,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F,有色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4. 叶绿体核糖体上的起始因子(IF-1)和延长因子(EF-TU)都是叶绿体基因编码的。
T
25. 叶绿体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是由16个亚基组成的聚合体,其中8个大亚基是核基因
编码的。
F,8个小亚基是核基因编码。
26. 在缺乏NADP+时,光系统Ⅰ进行循环式磷酸化,产物仅为ATP。
T
27. 组成类囊体膜中的脂主要是不饱和的亚麻酸,约占87%,所以类囊体内膜的流动性特别大。
T
28. 成熟的叶绿体不再分裂。
T
29.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ATP合成的酶都是定位在内膜上。
F,叶绿体的ATP合酶定位于类囊体膜。
30. 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腔中进行的,而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的进行的。
F,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因为有关的酶和蛋白都定位在类囊体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