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集聚度的测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产业集聚度的测度
[摘要]21世纪初以来,产业集群在推动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业界和学界关于产业集群的探索研究方兴未艾。

其中,有关产业集聚度测度的研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目前,产业地理集聚程度的测度方法多是从传统的集中度测度方法演变而来,其基本方法是利用经济学中衡量分布均衡状态的指标,利用因子分析、层次分析、结构方程等一些定量方法进行研究。

而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关键部分始终是产业集聚度测度指标的选择。

本文试图将串联目前各种有关产业集聚度测度指标的研究成果,总结它们的贡献与不足,以期能促进对产业集聚度测度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产业集聚度;测度指标;产业集群
1 产业集聚度问题的提出
从目前区域经济研究来看,产业集群问题无疑是其中的热点议题,而对产业集群集聚度的研究是产业集群研究中的亮点。

对产业集群集聚度的研究主要通过一系列指标来判断某一区域是否存在产业集群,以及产业集群的聚合程度。

其实质是利用集群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加以衡量,这是一种未知判断并得出结论的研究方式。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集聚度的研究多从产业集群的表层出发进行测度,并没有考虑产业集群内部的经济关系。

因此,产业集群的研究,首先必须明确产业集聚度的界定与测度方法以及相应的理论基础。

1.1 产业集聚度的测度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产业集聚度的测度大都通过某一产业的区位集中程度来判定产业集群是否存在。

当前常用到的两个测定产业集聚度的指标区位商系数LQ与空间基尼系数G,都把产业集群一个“黑箱”同外部的经济组织进行比较,以测定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

然而,产业集群的三个基本特征——弹性专精、竞争合作、社会根植性是相互关联、共同发展的,集群内的经济活动是以网状的方式交织在一起的。

因此,产业集聚度其实就是对产业集群内部网络系统的衡量和外部影响力的评价。

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集群内部网络系统的完善度和紧密度;二是产业集群在区位内的影响力和在产业内的影响力。

本文第三部分的产业集聚度的测度指标体系也将围绕此展开。

1.2 产业集聚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1)产业关联理论。

赫希曼在《经济学发展战略》一书中详细分析了产业间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及前后关联效应,并指出产业关联效应是一个产业的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它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
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以后的学者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关联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按产业之间的供给和需求联系分,有前向关联关系、后向关联关系和环向关联关系;按产业之间相互依托的方式分,有产品或劳务联系、生产技术联系、价格联系、劳动就业联系和投资联系;按产业之间技术工艺的方向和特点分,有单向联系和多向联系等。

(2)产业集中度理论。

产业集中度也称市场集中度,它是衡量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把产业集群看做一个整体来看,产业的集中可认为是集群在产业内具有的影响力,而区位的集中则是集群在区域内的影响力,综合起来看,就是对集群综合实力的测度。

集中度的测度指标比较多,主要有洛伦茨曲线、产业基尼系数、赫希曼—赫芬达尔(H.I指数)、熵指数(EI指数)等。

这些指标很多与产业集群集聚度的衡量指标有相似之处,有些甚至可以直接应用,比如产业基尼系数。

2 产业集聚度的研究现状
2.1 国外学者对产业集聚度的研究
目前,国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集聚度的测度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运用区位商系数LQ(Location Quotient)判别产业集群存在的可能性;二是基于空间基尼系数G(Spatial Gini coefficient)来计算产业集群集聚度。

二者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ij指i地区产业j的就业,Ei指i地区总就业,Ekj指国家k产业j的总就业,Ek指国家k的总就业,LQ指区位商系数;si是i地区某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该产业就业人数的比例,mi是i地区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例,G指空间基尼系数。

Robert J.Watts与Alan L.porter(2003)为了避免单一指标的局限性,提出了三个分组定性测度要素——内聚力、熵和F测量对集群进行量度,这是测度范畴上的一个重要创新。

2.2 国内学者对产业集聚度的研究
朱英明(2006)从产业集群的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出发,利用投入产出表对我国产业集群进行识别,共识别出41 个准产业集群类型,并对产业集群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

梁琦(2003)首次用区位基尼系数研究中国工业的区域集聚程度,指出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空间集中程度相对比较高。

王今等(2004)运用LQ系数对我国的汽车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LQ1(整体汽车产业)、LQ2(汽车整车)、LQ3(汽车零部件)的分析,指出我国在北京、天津、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湖北和重庆地区已形成产业集群。

张建华等(2005)对产业集聚度的相关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认为产业集群集聚度不仅应体现集群产业在地理区位上的集中程度,也应反映集群中相关产业的互补联系与企业共生程度,从而把产业关联度引入产业集群集聚度的测量中,这是我国学者第一次从产业集群内部对集聚度进行系统的研究。

3 产业集聚度的测度指标体系
目前,学界关于产业集聚度的测度指标的设计主要是基于产业集群内部网络的构建,其指标的选择的理论依据是产业集群内部价值链联系和技术传递链的整合。

当前的研究采用的产业集聚度的测度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核心价值网络指标、中围支撑网络指标和外围推动网络指标。

3.1 核心价值网络指标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本质上是企业的空间聚集。

因此,产业集聚度的测度的核心价值网络指标应包括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关联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等。

(1)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

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集群内部规模效应与外部扩展空间,因此,对产业集聚度的测度须首先考虑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

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的测度主要通过以下3个指标进行:
第一,企业的地理密度。

企业的地理密度是指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分布状况,具体是用每平方千米内的企业数量来表示。

由于多数产业集群区域并没有严格的地理界线,因此该指标的测量上存在一定问题。

实际处理上为了方便起见,多用核心价值网络内企业的地域面积来取代产业集群整体的分布。

第二,产业集群的产值密度。

核心价值网络内企业是整个产业集群创造价值的“战略环节”,因此企业的产值是我们考察的核心,产值密度是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总值与集群所在区域面积的比值,即每平方千米所创造的产值。

第三,人均产值。

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普通劳动力、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了反映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我们通常使用人均产值这个指标来进行衡量。

人均产值是指产业集群内每个从业人员平均每年创造的产值。

(2)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关联。

产业关联是指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之间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联系。

这在产业集群中主要体现为前向关联关系、后向关联关系和环向关联关系。

核心价值网络内的企业集合中长短不一、生产各异的生产链在生产过程中自由选择的连接方式,增加了各环节前后衔接的
关联性,暗含了可通过企业间的生产联系促进整条生产链的发展。

因此,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关联可从企业数量衔接、企业技术衔接、企业增值比分析和企业的规模分布等几个指标来测量。

第一,企业数量衔接。

企业的数量分布表现为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内部规模效应的衔接,而这种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分析,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应形成良好的生产能力配合。

随着产业集群的扩展,价值链各环节的企业数量会成一定比例地增加。

衡量这种衔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价值链前后向企业间投入产出能否达到平衡。

第二,企业技术衔接。

产业集群内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极少取决于集群内单个企业的技术水平,而通常取决于产业集群价值链中大多数企业的技术水平。

因此,前后向企业的衔接不仅有数量上的衔接,更有企业间生产技术上的协作。

而企业的技术衔接需要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从而才能形成技术升级的引力和推力。

第三,企业增值比分析。

产业集群内的各企业大多构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价值链,特别是生产价值链。

因此,对价值链各环节增值比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产业集群的利润分布状况。

所谓的增值比是指某一环节企业增加的产值与投入成本的比值。

通常情况下,供应商和销售商相较制造商的增值比稍低。

而各环节增值比的高低反映了该环节的技术水平和竞争状况,即技术水平高的和垄断程度高的环节其增值比就会比较高,反之则较低。

增值比反映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运行效率,增值比越大,表明产业集群的运行效率越高。

第四,企业的规模分布。

产业集群是各种规模企业共生共荣的一个生命共同体,各类企业在集群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此把规模各异的企业大致划分为核心企业和中小型企业。

核心企业掌握着产业集群内核心产品的生产和技术;而中小企业则主要为核心企业服务,在生产和流通的某一具体环节发挥作用。

因此,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需要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同发展。

通常认为集群内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的数量比在1∶10左右是比较正常的,这样既可以保证核心企业处于寡头垄断竞争状态,又使中小企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3)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

产业集群核心价值网络的另一个主要指标是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它包括企业衍生度与核心企业的技术支持等。

第一,企业衍生度。

企业衍生度是指产业集群每年新增企业的数量。

一般认为企业衍生度分为两个部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自我衍生和集群外部企业的嵌入。

集群内企业的自我衍生主要由原有企业分化而来,新生企业是对原有组织形式或生产方式的补充或改进,起着查漏补缺的作用,有利于产业集群内部网络生态
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外部企业的嵌入主要包括外地企业投资和外商投资。

外部企业的进驻会带来异质的商业文化,对本地的文化传统造成一定的冲击,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

第二,核心企业的技术支持。

产业集群需要核心企业来支撑整个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

产业集群获取技术能力的渠道有两个方面:一是本地技术学习能力;二是外部技术联系。

核心企业作为本地技术的“排头兵”,起着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的作用,对专业型企业也起着技术指导的作用。

核心企业的缺失很危险,这意味着产业集群仅仅是低技术产品的加工基地,且这种严重的外部技术依赖会极大地限制本地产业集群的发展。

3.2 中围支撑网络指标
中围支撑网络指标主要通过向核心价值网络提供资金、技术、信息、人力资源来实现其自身作用。

中围支撑网络的形成相对滞后于核心价值网络,其绩效的测度主要围绕服务水平以及促进核心价值网络的完善度这两方面展开。

(1)集群公共服务机构——教育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机构作为知识、技术、人力资源的供给单位,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基地。

教育科研机构是产业集群技术升级的主导力量,它不仅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一般性技术支持,也是技术开发的重要推动力。

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投资企业、保险企业、租赁企业、担保企业、证券企业、产权交易机构等各类专业服务部门。

其作用是为产业集群内各中小企业提供各种直接与间接融资支持与服务。

(2)产业集群代理机构——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在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行业协会是一个半官方组织,是介于市场、企业、政府之间,是联结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

.
行业协会作用的发挥与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有关,参与者数量的多少、参与企业的行业地位以及参与的热情高低反映了行业协会工作开展的好坏。

3.3 外围推动网络指标
一般认为,政府作为经济环境的提供者,起着改善微观经济的一般能力。

地方政府由于地区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起着比中央政府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将地方政府作为外围推动网络的主体进行考察。

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而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为本地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协调企业间的各种关系,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提供一种促成和调整集群内企业和公共机构之间的各种联系机制。

(1)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时间秩序上,存在着优先发展基础设施的惯例。

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实物范畴,可进行直观的测度。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便利的交通通信条件、生产服务设施以及相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

良好的基础设施有吸引或汇集流动性要素的优势,既可满足本地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外来企业的进驻也会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2)地方政府的集群决策。

集群政策作为政府直接作用于企业的调控手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政府产业政策的实施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对集群政策的测度我们主要从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入手,一是是否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致力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协调和联系机制的建立;二是是否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区位优势、资源基础和产业条件,对集群的持续发展作正确的规划和引导,从根本上排除限制集群发展的观念、体制和政策性障碍;三是根据集群的实际情况,是否采取了灵活的帮扶和管理机制。

(3)法律规章制度。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所需要公平的竞争环境要依赖于法律规章制度的设立。

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其职能主要体现在:制定规则并保证这个规则能够实施,制定完善且配套的法律政策,建立社会诚信系统,保证市场经济的运行等。

这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

地方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中央政府颁布的规章制度的实施以及针对本地集群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刘乃全.产业聚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和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范金.应用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朱英明.中国产业集群分析[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
[6]Luxembourg.Innovative Hot Spots in Europe:policies to promote trans-border clusters of creative activity[J].Trend Chart Policy Workshop,Background Paper on Methods for Cluster Analysis,20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