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焊方法和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焊方法和工艺
1.1点焊方法
点焊通常分为双面点焊和单面点焊两大类。双面点焊时,电极由工件的两侧向焊接处馈电。典型的双面点焊方式如图1所示。图中1a是最常用的方式。这时,工件的两侧均有电极压痕。图中1b表示用大接触面积的导电板做下电极,这样可以消除或减轻下面工作的压痕,常用于装饰性面板的点焊。图1c为,同时焊接两个或多个焊点的双面点焊,使用一个变压器而将各电极并联。这时,所有电流通路的阻抗必须基本相等,而且每一焊接部位的表面状态,材料厚度、电极压力都必须相同,才能保证通过各个焊点的电流基本一致。图中1d为采用多个变压器的双面多点点焊,这样可以避免1c的不足。单面点焊时,电极由工件的同一侧向焊接处馈电。典型的单面点焊方式如图2所示。图中2a为单面单点点焊,不形成焊点的电极采用大直径和大接触面以减小电流密度。图中2b为无分流的单面双点点焊,此时焊接电流全部流经焊接区。图中2c为有分流的单面双点点焊,流经上面工件的电流不经过焊接区,形成分流。为了给焊接电流提供低电阻的通路,在工件下面垫有铜垫板。图中2d为当两焊点的间距l很大,例如在进行骨架构件和复板的焊接时,为了避免不适当的加热引起复板翘曲和减小两电极间电阻,采用了特殊的铜桥A与电极同时压紧在工件上。
图1不同形式的双面点焊
图2 不同形式的单面点焊
采用铜芯棒的点焊是单面点焊的特殊形一个点,也可焊两个点。这种形式特别适于点焊结构空间狭小,电极难于或根本不能接近的工件。图3a中的芯棒实际是一块几毫米厚的铜板。图3b、c是同类工件的两种结构,结构b不如结构c,因为前者通过工件2的分流,不经过两工件的接触面,会减少焊接区的产热,因而需要增大焊接电流,这样就会增加工件2与两电极间接触面的产热,并且可能使工件烧穿。当芯棒断面较大时,为了节约铜料和制作方便,可以在夹布胶木或硬木制成的芯棒上包覆铜板或嵌入铜棒(图3d、e)。
由于芯棒与工件的接触面远大于电极与工件的接触面,熔核将偏向与电极接触的工件一侧。如果两工件的厚度不同,将厚件置于芯棒接触的一侧,则可减轻熔核偏移程度。
图3利用铜制芯棒或填料的单面点焊
1一铜制芯棒2、3一工件4一夹布胶木棒
一填料7一嵌入的铜棒6一铜色复板5.
当需要在封闭容器上焊接工件,而芯棒又无法伸入容器时,可以用Zn、Pb、A1或其他较被焊金属熔点低的金属填满整个容器后进行焊接(图3f)。当容器壁厚较大时,也可
以用砂子或石蜡等不导电材料作为填料。焊接应采用强条件,以免长时间加热使低熔点金属或石蜡熔化,导致电极压塌工件。
在大量生产中,单面多点点焊获得广泛应用。这时可采用由一个变压器供电,各对电极轮流压住工件的形式(图4a),也可采用各对电极均由单独的变压器供电,全部电极同时压住工件的形式(图4b)。后一形式具有较多优点,应用也较广泛。其优点有:各变压器可以安置得离所连电极最近,因而其功率及尺寸能显著减速小;各个焊点的工艺参数可以单独调节;全部焊点可能同时焊接,生产率高;全部电极同时压住工件,可减少变形;多台变压器同时通电,能保证三相负载平衡。
1.2点焊工艺参数选择
通常是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厚度,参考该种材料的焊接条件表选取。首先确定电极的端面形状和尺寸。其次初步选定电极压力和焊接时间,然后调节焊接电流,以不同的电流焊接试样。经检验熔核直径符合要求后,再在适当的范围内调节电极压力、焊接时间和电流,进行试样的焊接和检验,直到焊点质量完全符合技术条件所规定的要求为止。最常用的检验试样的方法是撕开法,优质焊点的标志是;在撕开试样的一片上有圆孔,另一片上有圆凸台。厚板或淬火材料有时不能撕出圆孔和凸台,但可通过剪切的断口判断熔核的直径。必要时,还需进行低倍测量、拉伸试验和X射线检验,以判定熔透率、抗剪强度和有无缩孔、裂纹等。
图4单面多点点焊形式
a)一个变压器轮流供电b)多个变压器分别同时供电1一液压缸2一电极
以试样选择工艺参数时,要充分考虑试样和工件在分流、铁磁性物质影响,以及装配间隙方面的差异,并适当加以调整。
不等厚度和不同材料的点焊1.3
当进行不等厚度或不同材料的点焊时,熔核将不对称于其交界面,而是向厚件或导电、导热性差的一边偏移,偏移的结果将使薄件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焊透率减小,焊点强度降低。熔核偏移是由两工件产热和散热条件不相同引起的。厚度不等时,厚件一边电阻大、
交界面离电极远,故产热多而散热少,致使熔核偏向厚件;材料不同时,导电、导热性差的材料产热易而散热难,故熔核也偏向这种材料,见图5,图中p为电阻率。
调整熔核偏移的原则是:增加薄件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的产热面减少其散热,常用的方法有:
1)采用不同接触表面直径或球面半径的电极在薄件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一侧采用较小直径或较小球面半径,以增加这一侧的电流密度,并减小电极散热的影响。
图5不等厚度、不同材料点焊时的熔核偏移
a)不等厚度(σ1<σ2)b)不同材料(p1 2)采用不同的电极材料薄件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一侧采用导热性较差的铜合金,以减少这一侧的热损失。 3)彩用工艺垫片在薄件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一侧垫一块由导热性较差的金属制成的垫片(厚度为0.2~0.3mm),以减少这一侧的散热。 4)采用强条件-因通电时间短,使工件间接触电阻产热的影响增大,电极散热的影响降低,有利于克服核心偏移。此方法在极薄件与厚件点焊时有明是效果。电容储能焊机(一般是大电流和极短的通电时间)能够点焊厚度比极大的工件(如20:1)就是明显的例证。但对厚件而言,因通电时间较长,接触电阻对熔核加热几乎没有. 影响,采用弱条件反而可以使热量有足够时间向两工件界面处传导,有利于克服核心偏移。生产中曾有这样的例子,在点焊3.5mm的5A06(LF6)铝合金(电阻率高)与5.6mm-的2A,14(LDl0)铝合金(电阻率低)时,熔核严重偏入较薄的5A06(1F6)工件中,将通电时间由13周波延长至20周波后,偏移才得以纠正。 点焊接头的设计 点焊通常采用搭接接头和折边接头(图6)。接头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等厚度或不等厚度的工件组。在设计点焊结构时,必须考虑电极的可达性,即电极必须能方便地抵达构件的焊接部位。同时还应考虑诸如边距、搭接量、点距、装配间隙和焊点强度等因素。 边距的最小值取决于被焊金属的种类、厚度和焊接条件。对于屈服强度高的金属、薄件或采用强条件时可取较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