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为先”的深刻意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德育为先”的深刻意蕴■杨瑞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我们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教育事业未来10年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德育为先”的明确提出包含着深刻的意蕴。

“德育为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在教育中的重要体现。

“德育为先”的提法,就其本来含义和使用范围而言,讲的是教育领域中德育与智育的关系,是指在学校教育中要坚持“育人为本”,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为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不但需要有伟大的科学理论作指导,而且还需要有伟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之相配合,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干部群众;认为革命事业是群众的事业,革命任务的实现是同党的理论成熟程度和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掌握的程度直接相关的。

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实践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鉴于当时的特殊情况和实际需要,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出,应在全国人民中,特别是在党内和高等院校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宣传和教育。

为此,他提出了组织理论队伍的任务,提出了“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的几代领导人都高度
重视德育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极端重要意义,并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要教育青年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甚至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去总结改革开放十年的经验或失误,等等。

上述这些思想的提出和坚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历史活动的显著特点和优良传统。

正因如此,可以说《教育规划纲要》中“德育为先”指导方针的提出,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规律和我们党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根本依据的,是在教育领域中坚持和尊重这些历史经验、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优良传统的体现。

“德育为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以便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德育为先”的深刻内涵,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在各项教育的摆位问题上,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上;二是在教育的内容上,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三是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上,要坚持育人为本,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目前正处在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乃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发展问题上的重要体现。

“德育为先”,是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胜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著名
的“南方谈话”中语重心长地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教育后代”。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国际和国内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坚持“德育为先”,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具有特殊重要性。

我国高校多年来办学的历史经验也深刻表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武装青年学生,才能使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才能在国内外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辨明方向,才能增强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从而也才能保证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教育部思政司原巡视员)
“师爱”是教师从教的首要条件。

这是理论逻辑,更是实践常识。

那么
——
师爱不是什么
■吴康宁
“师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从教的首要条件。

这是理论逻辑,更是实践常识。

但,师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爱?
首先,师爱不是“私己的爱”。

私己的爱是个人之间的爱,包括友爱、情爱、手足之爱、亲子之爱等。

私己的爱可以很动人、很感人,因为爱的主体可以为爱的对象作出牺牲,甚至献出自己的一切。

但私己的爱并不担负社会责任,也不追求社会效果,而且,基于私己的爱的行为有时还会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

师爱超越了私己的范畴,它是一种“公爱”,即来自社会的爱。

教师是代表社会来爱学生的,是要让学生感到不光自己的父母爱自己,而且和自己非亲非故的老师也爱自己。

师爱的理想效果并不在于仅仅使学生也爱教师,而在于使学生懂得同样要去爱他人。

于是,师爱便成了一座桥梁,即连接社会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的桥梁。

师爱的这种桥梁的意义要
比人们通常所说的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的意义深远得多。

正因为师爱是一种公爱,所以,教师在地震时用身体保护别人的孩子——学生——的行为,比起父亲或者母亲用身体保护自己的子女的行为,要更加惊天地、泣鬼神。

所以,作为公爱的师爱可以说是一种“神圣的爱”,它所凸显的是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的爱的责任。

教师如果没有这种责任感,就很难持之以恒地去爱作为别人的孩子的学生。

其次,师爱不是“失衡的爱”。

“失衡的爱”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因爱之心切而忽视严格要求,结果变成宠爱、溺爱;或者过于苛求,结果变成扭曲的爱、畸形的爱。

另一种是爱的情感与行为只指向爱的对象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而不是其所有方面、整个人。

譬如,家长只关心孩子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或只在乎孩子的身体健康,或只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等等。

师爱摆脱了“失衡”的状态,它是一种“全爱”,即全面、整体的爱。

一方面,真正的师爱是对学生既有关心,也有要求;既有援助,也有督促;既有保护,也有鞭策。

打一个不一定很贴切的比方,师爱应当是慈母与严父的有机结合。

另一方面,师爱指向的是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包括学生的健康与强壮、活泼与开朗、勇敢与坚强、创新与想象、朴实与善良等,是由所有这一切构成的学生的整个人。

那么,谁最应当有能耐把这种全爱具体化为合理的工作目标与行动方案呢?只能是教师!谁让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呢?否则,社会要教师干吗呢?教师应当做到慈母与严父的结合,应当全面关注学生,帮助学生整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全爱的师爱便是一种“科学的爱”,它所凸显的是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的爱的能力。

教师如果没有这种能力,爱的效果难免大打折扣。

再其次,师爱不是“偏袒的爱”。

“偏袒的爱”无需刻意努力,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有其私己的爱,而大凡私己的爱都是偏袒的爱。

譬如,你深爱你的未婚妻(夫),你就很难再去同等程度地爱别的女人(男人);你深爱你的父母,你就很难再去同等程度地爱别人的父母,等等。

师爱抵御着“偏袒”的侵蚀,它是一种“博爱”,即爱每一个学生。

因为,所有学生都是民族的未来,都是家庭的希望,都是独特的存在。

教师没有任何理由爱一部分学生,不爱另一部分学生。

偏袒的爱很容易导致未能享受到师爱的学生产生自卑、对得到师爱的学生产生妒忌、对教师乃至成人社会产生怨恨。

爱本应有助于温暖、有助于团结、有助于
平和,但偏袒的爱却成了产生冷酷、催生分裂、滋生怨恨的一种根源,并由于不平等而变得不道德。

于是,偏袒便成了师爱之大忌,平等便成为师爱之准则。

于是,师爱也就与学生的性别、成绩、个性、爱好、长相及家庭背景等等都毫无干系。

所以,作为博爱的师爱是一种“平等的爱”,它所凸显的是作为公民培育者的教师的爱的品质。

教师如果没有这种品质,师生互动与学校生活便会成为许多学生的痛苦回忆。

最后,师爱不是“有偿的爱”。

现实社会中有偿的爱比比皆是:父母关爱子女,指望养儿防老;影星爱上豪门,看重亿万家产;企业向贫困生献爱心,借此也就扩大知名度、产生广告效应,等等。

在这里,爱的主体付出了爱,同时也就希望有所回报。

假如预计不会有什么回报或回报甚微,则是否还会有爱的付出以及究竟会付出多少,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师爱鄙夷“有偿”的企图,它是一种“纯爱”,及纯净、纯真、纯粹的爱。

爱就爱了,爱就不图什么回报。

它没有算计的成分,没有交换的色彩。

如果说师爱也有某种目的性的话,这个目的也只是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而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了,受益的是学生与社会,因为学生的身心发生了积极变化,因为社会的未来有了希望。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师爱就只是付出而无任何回报。

师爱其实既是一种给予,也是一种获取。

这种获取就在师爱付出过程之中,在于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本身获得的心灵满足与精神享受。

因此,作为纯爱的师爱是一种高尚的爱,它所凸显的是作为行为楷模的教师的爱的境界。

没有这种境界,师爱便会异化和变味。

这样的师爱,既是教师的德性,也是学生的福音。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