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平等的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正平等的沟通,是建议而非命令
身为家长,我们一定不会对这样的情况感到陌生:你刚说完“做作业的时候把头抬高一点”,孩子就将头抬得更低;你越是说“快起床把饭吃了”,孩子越赖在床上不起;你越是苦苦哀求“别闹了,消停一会儿不行吗”,孩子却闹腾得更欢……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孩子对父母简单粗暴的命令感到反感,于是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和父母唱反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能够以建议的方式委婉地说出自身的想法,孩子也许更容易接受,更乐于采纳。
可实际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会用建议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呢?大多数父母都会说自己很尊重孩子,不会干涉孩子的事情,可一旦遇到大事,需要做出选择时,便马上独揽大权,而且还会说“孩子年纪小,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他好”。其实,越是重大的决策,父母越要听取孩子的意见,因为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基本上能够做出理性的选择。当父母代替他们做的决定令他们不满意时,他们一定会产生抱怨。而如果父母能够给出中肯的建议,最终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那么不管结果怎么样,孩子都不会有半点怨言。而且,经常做决定的孩子会更加独立和坚强。
亲子沟通中,父母要对孩子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此控制。这样的话,孩子才会愿意和父母沟通。这时,父母再根据孩子的言行提出自己的看法,真诚地表达对孩子的担忧和期望,孩子便会加对父母的理解,由此便可实现高效的亲子沟通。
辰轩正在做作业,写着写着,头不自觉地又低了下去。妈妈看到这藤后很担忧,可是想起自己之前的训斥和命令都适得其反,于是决定要换一个角度,站在儿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辰轩,是不是有很多作业没做完呀?”辰轩点了点头。
妈妈看你写得累了,连头都低下去了,要不要先休息会,换换脑子吧!”妈妈提议道。
“不用了,我还是继续写吧!一停下来就更不愿意写了!”辰轩无奈地说。
妈妈摸着辰轩的头说:“那妈妈建议你在做作业的时候把头抬高一点,因为低着头不但对视力不好,而且还影响身体发育,妈妈希望你长大以后成为身材挺拔的帅气男生。不过,你要是太累,坚持不住,妈妈可以给你买一个背背佳,你觉得怎么样?”
辰轩用手托着脸颊想了一下,对妈妈说:“妈妈,不用背背佳,我也能坐直,把头抬高了做作业,不信你看着我?”
“好啊,妈妈陪着你!”妈妈看着辰轩自信的样子,欣慰地笑了。辰轩在妈妈的陪伴下,端坐在写字台前认真地做起了作业。
由于妈妈站在辰轩的角度想问题,不再用命令的语气要求孩子,并因势利导,所以这次沟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孩子大了,有自尊心了,当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尊重时,自然而然地就会遵从父母的建议行事。一般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是孩子的老师、顾问,而不应是指挥官、操纵者。对于孩子的行为,父母应该以建议的方式引导,而不是强性地命令、控制。
父母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意愿和想法,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了与上。也就是说,父母不应该先制定一个规则,然后再通知孩子遵守,而应该釆用询问的方式,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意愿。无论父母的想法多么正确也不要从说教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父母这样的做法一开始可能没小题,但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孩子会意识到自已每次都按照父母的想法主做事,因而表现出不快的情绪。
所以说,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父母就应该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令式的说话方式呢?
1.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父母应该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了解孩子心中所想,才不会孩子提出苛刻的要求。父母在帮助孩子做事前,应该留心体会孩子的言行,争取与孩子进行默契的交谈。正如家庭教育专家卢勤所说,“与其用命令的方式对孩子指东指西,不如蹲下来和孩子好好说话”。如果父母能够並在与孩子相同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强硬地命令,孩子自然会乐意听从父母的话。
2.放下家长的权威,听听孩子的想法父母应该放下家长的权威和架子,做到真正地尊重孩子,丢掉以往将自认为好的东西强加到孩子身上的做法。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考虑,想一想自己的建议对孩子来说是不是真的好,在弄清孩子心里的想法之后再向孩子提出建议,同时把自由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选译接受或者拒绝。
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冲突,父母不妨换位思考:如果有人不尊重我,还要我听他的话,我会是什么感受呢?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父母就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行为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