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教育学第三章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博物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上面,我们就博物馆教育学和其他诸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论述。那些理论对我们进行博物馆教育有帮助是有帮助,但本身还不能成为博物馆教育的理论基础的。可能我们对太多的理论有些晕头转向,一时还无法消化理解。这个要有个过程,培养理论思维要循序渐进,要保持兴趣。

下面,我们就博物馆教育的理论基础做陈述。

博物馆教育的核心或者特征是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就是学习,所以,学习的理论就是博物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在当代,最有影响的,被学术界所推扬的关于学习的最新理论就是建构主义。

起源: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可译为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的兴起是近20年来的事情,但建构主义的思想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谈到建构主义起源时,新西兰学者诺拉指出,“在反对用直接教学方式以形成知识基础的原因方面,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教育上最早的建构主义者。”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无疑是建构主义教学的成功范例。在近代,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科(1668~1744)被当代建构主义者尊奉为建构主义的先驱。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1724~1804)也具有明显的建构主义色彩。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因其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被看作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其后,在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对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主动性的探索,维果茨基创立的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作用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等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为当代建构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另外,自然科学哲学家库恩、拉卡托斯和费耶阿本德等人的科学哲学理论,科学社会学理论,后现代主义关于科学的观点,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等,都对当代建构主义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源泉。

一建构主义的派别及其基本主张

建构主义思想来源驳杂,流派纷呈。有人甚至说,有多少个建构主义者,就有多少种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建构主义的分类,由于方法和标准各异,所以分类也是多种多样。马修斯把建构主义大致分为3大类,即教育学建构主义、哲学建构主义和社会学建构主义。对教育,特别是与科学教育关系密切的教育学建构主义而言,又可分为个人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和社会性建构主义。此外,在建构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融入其他理论观点,还产生了各种不同色彩的建构主义,如情境建构主义、批判性建构主义、认知建构主义等等。为了叙述方便起见,这里按马修斯的分类法介绍与教育有关的建构主义。

1、个人建构主义

个人建构主义的系统观点最早由心理学家提出。早在1955年,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就撰写了《个人建构心理学》一书。其基本观点是,个体通过理解重复发生的事件独自建构知识。知识与其说是客观的,不如说是个体的、适应性的。随后,1972年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中提出“同化”和“顺应”的概念,强调认知的适应性和个体对世界模式的建构。个人建构主义的观点,用当代美国著名的建构主义者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提出的“轻微的”建构主义原则来表达最为贴切:“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

2、激进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冯·格拉塞斯菲尔德。他的思想来源主要受到维科、康德和皮亚杰影响。激进建构主义是一种认识论,它与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客观主义认识论相对立。客观主义认为,实在(reality)具有一种内在的、独立于观察者的,因而是客观的结构。通过理性思维过程,人便能够获得“真实的”或客观的知识,即与实在的客观结构相符合的知识。激进建构主义对此不以为然。它虽然并不否认客观实在的存在,但是它声称人们无法获得客观知识,因为人接近不了“神目”特许所见的宇宙。激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由个体的心理建构构成的,它不是被看作对外在世界的特征的某种真实的复制,而是个体的建构。知识的获得(即学习),不是把“真理的金子”移交给个体,而是由个体自己去建构的。学习者不是被看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据此,格拉塞斯菲尔德提出了他的建构主义的三原则:第一,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第二,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因此外在世界的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尝试性建构,只有那些对建构者有用的建构才是“可行的”;第三,虽然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意义,但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3、社会性建构主义

社会性建构主义是在修正个人建构主义和激进建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所罗门、美国的杜宾等人。俄国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社会性建构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社会性建构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提出怀疑,认为所有的认识都是有问题的,没有绝对优胜的观点,但它又比激进建构主义稍温和。它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建构起来的,又在不断地被改造,以尽可能与世界的本来面目相一致,尽管永远也达不到一致。另外,它也把学习看成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但它更关心这一建构过程的社会的一面。

上述个人建构主义与激进建构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知识的获得是个人主动建构的结果。但后者在坚持这一观点时,更多地从哲学认识论方面与传统的客观主义(或实证主义)相决裂,因而变得更加“激进”一些。社会性建构主义强调的是群体和主体间社会性在知识建构中的显著作用,它是对前两者的补充和发展。

4、建构主义的共同主张

建构主义流派众多,主要包括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和控制论系统等,他们提出问题的角度、术语的使用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在如何看待知识、如何理解学习等问题上却有共同之处。

建构主义十大理念:

1、知识的获得是建构的,而不是接受传输而来的。建构知识是人类的天性。在日常现实中,人们总是用建构的方式(即运用己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和理解他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人们是从经验的各种现象(如客观存在、事件、活动和过程)中学习的。在经验的过程中,人们运用己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经验和作出推论,并对解释和推论的过程进行反思。Bruner (1990)称这一过程为意义制定(meaning

making)。意义制定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或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因此,知识并不能简单地从A传递到B。本质上说,教学不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由教师帮助学习者依据自身的经验建构意义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