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与自主评析和专家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四:《光的反射》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主要内容有:光的反射现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用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介绍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本节课是从一个小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利用平面镜改变激光笔射出的光的传播方向,帮助学生感受并理解光的反射这一物理现象,使学生易于接受。通过改变光射到镜子上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光束随着入射光束的方向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从而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光的反射有什么样的规律?自然过渡到光的反射定律的教学。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猜想,在问题的驱动下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教师板演和学生动手画光路图,让学生认识到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一个小实验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光的镜面反射及漫反射现象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光的漫反射现象中每一条光线也是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的。最后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专门术语描述光的反射现象。

(2)初步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能在生活、生产中判别光的反射的具体运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提出问题和猜想、根据探究目的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和进行实验,收集、辨别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反射现象中光束与镜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体验自然现象的对称和简洁。(2)通过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领略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间的和谐与统一,从而增进对自然的亲近感,强化对科学的求知欲。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四、教学难点

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1)探究法:通过探究让学生清晰、直观的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2)竞赛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在课堂上展开竞争,激发兴趣。

(3)多媒体演示:教学的全过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引导、归纳教学过程。

六、教学资源

光的反射演示器20套、量角器(学生)、激光笔、平面镜、多媒体等。

七、教学流程图

八、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实验激趣)

活动一:认识光的反射(演示实验)

活动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自主探究、多元互动、协调共进)

活动三: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演示实验)

生活·物理·社会(交流讨论)

【自主评析】

来自唐闸中学 陈平

本节主要内容有:光的反射现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用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新课引入

小 结

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

人眼是怎样观察到

平面镜所成像的

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

猜一猜

信息快递:与光的反射有关的

几个术语 收集数据

分析归纳

画一画 议一议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生活·物理·社会

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介绍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法线的引入是个难点。

一、思成功

1.引入直截了当

以小实验“躲迷藏的米老鼠”导入新课,帮助学生感受并理解光的反射这一物理现象。既生动,又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为后面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作了一些铺垫。

2.自制教具有效

自制“光的反射”演示器——半球形透明玻璃罩,放在蛋糕盒上,盒盖扎有一些孔,盒内放上点燃的蚊香,(营造烟雾,利于显示光路。)此教具受到教材主编刘炳昇教授的高度赞誉:半球形的烟雾室,为学生提供了立体的观察条件,为独特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认知建构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让学生理解“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用三只激光笔“贴”在黑板上形成三束平行光,将镜面不锈钢弯折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帮助学生清楚的“看”出反射光线不平行,借用ipad拍下图片,利于学生分析,自制教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难点突破有力

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到放在球心位置的平面镜上,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借助该现象建立光的反射的概念并认识“一点两线”(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接着,再将激光笔逐渐向上移动,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但始终射向O点,让学生初步感知:入射光线发生改变,反射光线随之改变;一条入射光线对应一条反射光线。“垂直镜面入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巧妙引出“法线”。

4.能力有效培养

光的反射遵循怎样的规律?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猜想,并用“插竹签”的方法呈现。有意将“可转动铁板”一边拔出,让两边不在同一平面,请学生动手实验:寻找一条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学生经历“找不到”——“向后转动一边铁板,还未找到”——“将铁板向前移动,插入凹槽,看到反射光线”,自然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的重要结论。如此,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问题“光的反射遵循怎样的规律?”,在问题的驱动下小组合作探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循序渐进,培养了学生能力,发展了学生智力。

5.合作贯穿始终

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猜想,在问题的驱动下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课堂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换比较到位,教师充当了一名组织、引导者、交流的伙伴,使课堂学习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做到了师生、生生互动(动手——操作互动、动情——情感互动、动脑——思维互动),达到了一种师生情感交融、言语共鸣、思维共振的境界。

二、思不足

1.教具的运用不够充分

半球形透明玻璃罩,有效构建了“入射光线发生改变,反射光线随之改变”;“一条入射光线对应一条反射光线”;“垂直镜面入射,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等知识,但并没有能够运用“立体”条件,多角度——前后、左右改变入射光线,让学生进一步直接感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始终在同一平面内”,成功突破实验难点。继而再借用“可转动铁板”,让学生进一步动手实验,深化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