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出品--学校管理学 复习材料【最终版】

cc出品--学校管理学 复习材料【最终版】
cc出品--学校管理学 复习材料【最终版】

学校管理学复习材料(教师:李秋玲)

一、名词解释

1、学校管理学:研究学校管理的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2、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等。(萧宗六)

是教育管理体制最基础的部分,它是由办学主体根据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所确立的学校内部管理的体系结构和组织制度,它规定学校的管理权限、机构设置以及其隶属关系。(李保强)

3、决策:是管理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研究和选择的全过程。

4、发展战略:是学校对其长远发展目标及行动路线所作的宏观的有预见的构想和安排。

5、目标管理:以组织的总目标为中心,运用系统方法建立分层的目标体系,通过分权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任务。

6、学校管理的法律方法: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法。

7、学校管理的经济方法:是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学校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工资、津贴、奖金、罚款等物质刺激的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

8、学校常规管理法:是指运用经常性的规章制度进行学校管理的方法。

9、正式组织:是由官方权威机构明文规定成立,其内部由固定的编制、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的组织。

10、学校组织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自己的长期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为全校成员共同赞成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11、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将人们中蕴藏的潜在的劳动能力组织、转换成可使用的劳动能力的过程。

12、派任制:是一种由上级教育机关根据有关规定,向学校派出教师任职任教的方式。

13、聘任制:是学校根据工作需要和职务要求,用签订合同(契约)发放聘书等形式聘用教师,使其担任一定的教育教学工作或其他学校职务的任用制度。

14、影响力:是领导者的言语指令(命令、建议、劝告)和非言语指令(榜样示范)引起被领导者作出预期反应的感召力量。它在本质上是权利作用的人格表现,是领导者将个人意志以各种方式施加到他人身上的能力。

15、全面质量管理:把组织管理、数理统计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起的一整套的质量保障体系。

16、控制:是学校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学校的计划相一致,或为使人们的行为遵循规范,所采取的监督和矫正等管理行为。

17、职权影响力:由领导者掌握合法职权并能合情合理地加以运用而产生的影响力。

18、特尔裴法:是专家背对背、以匿名方式展开讨论确定权重的一种方式。

19、扁平结构:学校属于扁平结构--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的结构。

20、高直结构:例如军队--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的结构。

二、简答

1、学校管理学的性质

1)边缘学科:与其它学科如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2)应用学科

3)既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4)实践性强、政策性强。

2、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1)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2)建立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发展校长负责制

3)改革用人体制,完善教职工聘任制

4)巩固、完善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西蒙的决策链条说。

管理过程是一个不断决策的过程,管理活动由“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这样连续不断的活动组成。

4、管理过程四环节的运行规律(PDCA循环)

戴明认为,四环节具有以下规律:

1)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循序递进,首尾相连而形成封闭性系统。

计划→执行→检查→修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各个层次的部门及个人围绕总计划的运行分层次地制定各自的计划并付诸实施,形成大环套小环的管理系统,保证管理过程统一、有序地进行。

3)管理过程在“戴明环”滚动循环中向前发展,每一个循环,就使学校管理和学校各项工作提高一步。

5、西蒙的有限理性说。

西蒙认为人介于完全理性和不理性之间,由于时间、精力、财力、信息等因素的限制,选择方案时人们寻求满意,而非最优。

6、评价群体决策。

1)群体决策的优点:更完整的信息更多的方案

提高合理性加强联系调动积极性结果的可接受性高

2)群体决策的缺点:消耗时间、效率低少数人统治

屈从压力(从众)责任不清

7、学校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

1)特色战略

这种战略着眼于社会需求,挖掘本校的潜力和特长,将学校办出与众不同之处。

2)联盟战略

联盟战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为了实现长远的利益,形成不同程度的联合体共谋发展的战略模式。

3)防御类型战略

防御战略中比较多使用的是任务转移战略和紧缩战略。

4)顾客战略

一个校园,多种模式

5)战略质量

8、如何制定学校发展战略

1)战略环境分析2)学校条件分析

3)学校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4)战略进程设计

5)实施战略的资源保障

9、学校目标管理的过程

1)计划阶段:这一阶段包括确定目标和分解目标两个环节,其中又有论证决策、协商分解、定责授权三项活动。2)执行阶段:这一阶段的具体工作包括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三项。

3)检查和总结:这一阶段包括考评结果、实施奖惩和总结经验。

10、目标管理的特点

1)面向未来:目标具有未来指向性,实施过程中十分注意目标决策的正确、先进与可行。

2)系统性的管理:所有的分目标组成总目标

3)重视成果的管理4)重视人的管理

11、正确运用学校管理的法规方法,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明确法律效力的大小

这种次序表现为:①国家法优于地方法

②母系法优于子系法

例如《教育法》(母系法)

《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职业教育法》等。(子系法)

③后定法优于先定法;

④特定法优于一般法

2)要不断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例如,酝酿制订《学校法》、《考试法》、《教育督导条例》等法规

3)要重视对违法行为的处理

4)要加强法规宣传督导的力度

5)要注意使法规方法与其它方法互相补充

12、正确运用学校管理的经济方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正确认识经济方法的局限性

例如:经济方法容易使师生重视物质利益,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忽视集体利益,导致个人主义倾向。

2)要注意把经济方法与思想教育方法有机地结合

3)要注意各种经济手段的综合运用

例如:提高工资、奖金能够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但会加重国家和学校的负担;罚款的名目和数额要适当,既不能过于简单化,也不能滥用,滥用容易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

4)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利益驱动原则

13、学校二八管理法

巴特莱定律:近年来,以巴特莱(二十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经济学家)为代表的管理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社会上人们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并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呈倒二八分布。一项重大的工程,工作成果的80%是靠20%的骨干人员完成,剩下的20%工作,则是由其余的80%的人完成。在时间分配上,就工作的重要程度而言,大致来讲,领导者用20%的时间完成80%的工作,而用另外80%的时间完成20%的工作。

实质上,巴特莱定律揭示了重要的少数和琐碎的多数之间的关系。

14、遵循二八律,要求学校管理人员注意以下问题:

1)应当把学校的工作重点集中在建设一支好的骨干队伍上。

2)应当使用80%的时间为完成核心任务做好准备(即分散输入),使用20%的时间集中完成决策与用人的核心智能(即集中输出)。

3)应当善于分配自己的时间,集中精力,专心致志,抓好完成重大工作阶段的20%时间的管理,保证实现工作突破,同时注意兼顾学校其他工作,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错误。

15、组织的意义

1)组织是社会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自觉地实现预定目标的工具。

2)组织发挥聚合人们力量的作用。

3)组织发挥着沟通作用,使人们的活动更有效能和效率

4)组织发挥着教育作用

16、组织文化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组织文化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活动的框架。

其次,获得认同的优秀文化对所有组织成员有较强的约束力,大大减轻管理的压力。

再次,优秀的文化对学校成员有凝聚作用,大家有共同的价值观念

17、日本中小学实行教师转任制度

即规定一位新教师在某一新学校工作年限一般为3—5年,最多不超过10年,届时要调到同一地区其它学校任教。

18、德国的教师任用制度

德国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制度及聘任制度。德国教师属于政府官员,是公务员。

教师资格证书非常难得,要经过两次考试:第一次是笔试、口试—实习一年多—第二次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

19、制约领导者影响力的主客观因素

1)职权的合法性

2)领导者的个性条件

这是指领导者个人具有优秀的品格、文化和心理素养。一般说来,它包括三个方面:领导人的政治和道德素质、专家素质和心理素质。

3)被领导者的相关性

指被领导者愿意模仿和服从领导者的意愿的大小,它取决于前者的价值观念(对权威、组织纪律等方面的认识)、对领导者及其所倡导的组织目标的认同程度,以及由对工作环境的感受而产生的满足感的大小。

20、建立和运用领导者影响力的误区

1)主要领导者过分突出个人影响力,忽视领导集体的影响力。

2)不恰当地将领导影响力演化为人治的工具而取代制度的作用,削弱法治;或利用下属对领导者的尊崇使之盲从,不愿意培养下属的独立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只相信单一因素对领导者影响力的作用,忽视其他因素的交叉作用。

21、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

1)对全部因素的管理2)全员参与的管理3)对全过程的管理

22、制订指标体系除了要遵循教育评价的一般原则外,还应把握几点特殊要求

A)各项指标体系要有科学性B)指标应有独立性

C)指标应是可测的D)各项指标要协调

23、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什么?其实施环节中不同于一般管理之处是什么?

确定目标和分解目标时目标管理具有特色:不仅管理者介入,而且被管理者也介入,管理者可以提出一些目标,但一定要引导被管理者参加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对目标协商分解,目标管理中,领导者一定要听从下属人员的意见,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是和传统管理不一样的,传统管理是自上而下的,总目标确定以后,由领导者层层下达,确定各部门、各人的目标任务)

咨询指导是目标管理中有特色的管理行为,目标管理强调给下级较多的自主权,所以对下属工作较少直接命令,而更多通过出主意、提供信息供参考等办法实施间接引导。(传统管理是督促和检查,到现场视察,发现问题,给予指导,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命令过程。)

24、学校管理方法革新有哪些?

1)学校常规管理法2)学校量化管理法3)学校二八管理法

4)学校目标管理法5)学校质量管理法

25、西方主要的激励理论

1)内容型激励理论(需求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ERG理论等

2)过程型激励理论(认知过程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

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等

26、内容型激励理论(以双因素理论为例)的内容及其启示

着重研究人的需要的内容、结构以及推动人行动的机制。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

A、保健因素——如工资、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组织的政策、管理、监督等。

B、激励因素——如工作的愉快、工作表现、晋升机会、工作的成就感等

启示:1)善于区分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两类因素。

2)我们要致力于使工作、学习丰富多彩、富有挑战性、取得成就、感觉有前途。

27、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及其启示

公式:激励水平=期望值×效价

期望值:指被激励对象对可能达到的目标或能获得的奖酬可能性的估计,若主观上认为可能性大,积极性会高,否则会低。

效价指被奖励对象对奖酬的重视程度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1)一定要选择人员感兴趣、评价高,即认为效价大的项目或手段。

(2)凡是想起广泛激励作用的项目,都应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能实现的。

28、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及其启示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的

基本内容: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其相对报酬的影响。包括两种:(1)横比,即在同一时间内以自身同其他人的相比较;(2)纵比,即拿自己不同时期的付出与报酬比较。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1)必须将相对报酬作为有效激励的方式。

(2)尽可能实现相对报酬的公平性。

29、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研究消极行为如何转变为积极行为

1)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注意强化,运用表彰、奖励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多使用表扬,符合人性;注意消极强化,不轻易动用惩罚,但必要的时候,一定不要手软;反馈要及时,并且程度不一。

2)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的归因理论

管理中,要帮助一些人客观分析原因,特别是对容易导致他消极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引导,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30、直线式组织形式(国内、英国中小学常见)评价

优点:指挥统一,权责明确且到位,效率较高。

缺点:对最高领导者个人素质依赖性太大,在复杂问题上决策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太大,主要领导容易陷入事务性工作而无暇顾及组织的长远发展,同一层次各部门缺少横向沟通。

31、直线参谋式(直线职能式)评价

优点:这种体制减轻了决策者的负担,使他们可以集中精力研究重要问题,更科学地决策。

缺点:这种体制对校长识人用人、驾御人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用人不当可能大权旁落,造成工作混乱。另外,它同样存在着横向沟通不足的缺陷。

32、矩阵式组织形式评价

优点:加强了组织成员之间的横向沟通,强化了自动协调机制,充分利用资源,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得到改善。

缺点:对下属可能有双重领导使其难以适从。

33、虚拟组织形式

虚拟组织:一种以创新或项目完成为目标的、由跨机构的人们组成的非编制性组织。

特点:1)沟通方式上不同:横向沟通较多

2)边界不同:可大可小

3)目标不同:虚拟组织是为了创新、完成项目。

4)等级划分不同:等级不明显

5)结构角度不同:无编制、不固定

34、哪些因素影响领导者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1)领导者的特点:观念、性格、目标、志向以及一般的作风等

2)下属人员的特点:民主要求的高低、当前的迫切需要、小团体的多少等等。

3)工作性质上,工作任务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复杂、完成工作中是否存在冲突等

4)组织结构上,领导者的权利基础是什么?规章制度是否健全?

35、学校评价的几个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

3)一致性与差别性相结合的原则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5)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36、影响决策质量的若干因素

决策质量:决策先行进度,决策的可行程度,决策的效率,决策成本(即决策过程中所负的代价)

1、决策者个人特点的影响

(1)、价值倾向性。主要包括他的政治观念、教育理想、关于人性的基本认识,对待权力的态度。

(2)、对有关问题的感知能力和感知风格。

(3)、对备选决策方案评估和决断时的风格和能力。

(4)、经验多少。决策者要勇于实践,积累经验,但又不要盲目地为经验束缚,必要时能够迅速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有所创新。

2、影响决策的组织因素;群体决策或者个人决策。

三、论述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内容及评价。

1)内容: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可以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种需要虽是从低到

高逐层递升的,但次序并不完全固定,第一级的需要满足后,高一级的需要才会出现,追求高一级的需要成为人们行为的动力。

2)评价

贡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其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不足:第一、需要层次理论其理论基础是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学说,所以存在着人本主义局限性。第二、人的动机是行为的原因,而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但实际上,从心理角度来说人们行为除了受人现实需求、欲望、愿望影响外,还受人们的信念及其信心的影响。所以说需求并不是决定人们行为动机的唯一因素。第三、需求归类有重叠倾向。第四、需要层次理论具有自我中心的倾向。第五、需要满足的标准和程度是模糊的。

2、古典管理学派的基本主张及其评价

A内容:1)把高效率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2)分工和专业化;

3)统一指挥,即组织内部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明确的权利等级系统,每个成员都要服从上级的指挥;

4)工作标准化,将工作细分为若干部分,从而使员工依标准程序展开工作;5)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

6)看重经济上的奖励和惩罚制度;7)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

8)坚信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管理原则就是管理规律的最好体现。

B评价:

贡献:1.古典管理理论确立了管理学是一门科学。

2.古典的管理理论建立了一套有关管理理论的原理、原则、方法等,对企业管理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3.古典管理学家同时也建立了有关的组织理论。

4.古典管理理论为后来的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学派奠定了管理学理论的基础。

批评:第一,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针对工厂企业的管理提出来的,完全照搬到了学校管理会有较多局限性.

第二,古典管理理论所推崇的那些管理方法,在学校管理中不一定完全适用.

第三,古典管理理论过于强调外部控制手段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员工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这样就不能有效地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性.

3、人际关系学说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A内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B评价

贡献:开辟了管理和管理理论的一个新领域,并且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更为以后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批评:际关系理论过分强调个人的社会需要,使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忽略对工作的责任感,并且把完成工作任务和满足个人的需要割裂开来。

4、我国中小学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的演变过程级经验教训

一、校务委员会制(1949—1951)

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由军管代表、地方政府代表和学校进步的教职员组成。

校务委员会制在当时对稳定和建立学校新秩序,实施民主管理和对学校初步改造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体制容易产生极端民主化和工作无人负责的现象.

二、校长负责制(1952—1956)

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实行的校长负责制,效果是好的。这种体制在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改变当时极端民主化和工作无人负责的现状,推动学校进一步改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没有建立监督机构和制度,这种体制容易滋长个人骄傲自满情绪,夸大个人的作用,导致独断专行现象的发生。

三、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7—1962)

基于对当时政治形式的认识以及对校长“一长制”弊病的反思提出。

由于党政职责不清,出现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行政机构和行政负责人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63— 1966)

60年代初,党中央着手纠正“左”的错误。

实行这种体制以后,学校党政干部之间,职责分明,矛盾较少,行政机构的作用发挥较好,学校工作体现了以教学为中心。

五、“革命委员会”制(1967—1977)

班子内部成员混杂,学校管理权实际掌握在个人或少数人手中,名为集体领导的委员制,实为家长制。

六、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78—1982)。

这一体制强调,学校的一切重大问题,须经党支部讨论决定;执行决议时,实行分工负责。

主要的弊端:第一,混淆了党政工作的界限,校长有职无权,党支部有权无责;第二,权责分离;第三,学校领导权集中在党支部,不利于科学管理与民主治校。

七、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与校长负责制并存(1983—1992)

八、校长负责制(1985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2月13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5、世界各国中小学学校领导体制比较

日本中小学校长在学校中具有高度权威,具有统摄学校经营事务的职权。中小学校长都是从优秀教师中严格选拔出来的。

新加坡中小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长必须在教学领域中产生。权限只限于教学管理。

英国机构少而精、法制化水平高。中小学实行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根据法律规定,校董会必须有地方教育当局代表、教师与家长代表以及社会代表参加,甚至可以让学生代表加入。校董会既是学校的决策机构,又是学校法人代表。学校的一些重大决策必须由它做出决定。

校长是英国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是学校首席官,中小学校长有权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教学课程和计划,掌握学校财权、人事权、校刊、简报等。

美国层次少、社会监督力度大。实行学校学区教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理事会是学校事务的决策机构。

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长。校长有权组织领导班子,提名副校长等人选。校长的主要职责体现在行政管理与教学监督两方面。

法国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法国基础教育统一管理。法国的中小学实行的是一长制,即校长对学校全面负责,同时又实行民主参与,由教职工、学生及其家长、社会知名人士组成各类机构,监督、审议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并为校长提供咨询。校长必须是有威望的教师,并经教育部长任命。

6、西蒙的“管理就是决策”的思想对学校管理的借鉴意义。

科学决策理论的提出者西蒙认为,管理过程是一个不断决策的过程,管理活动由“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这样连续不断的活动组成。

他还认为组织是由决策者组成的系统,要求把决策过程、决策准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组织机构的建设等问题联系起来统一考虑,在决策中,我们得到的不可能是最好的,只能是较好的。

借鉴意义:西蒙看到了管理过程中决策的重要性、核心地位;提出决策过程,对人们的正确决策起很大的指导作用,提出有限理性说,指导人们选择各种决策方案;在组织决策中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有助于正确地决策。

7、学校是科层组织(韦伯的原词:理想官僚制组织)还是非科层组织?

A学校具有科层组织的特点:1)建立起专业分工的体系;2)存在权利等级;

3)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4)人员任用有严格的资格限制,并要通过考核。

B学校不只具有科层组织的特点,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1)学校中,行政职位不是唯一的权力来源,学术影响也产生权利性威望。

2)学校中教师(或很多学生)存在较强的自律要求,希望自己受尊重。这不可避免与一些管理者强调使用纪律进

行刚性控制相抵触.

C根据上述分析,学校的权利结构是行政、学术二元化结构。各级学校的学术层次越高,二元化的特征越明显,这可能导致行政组织与学术组织的矛盾和冲突.学校组织管理要注意:要清楚学校组织的二元性,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要适当地分配,不能削弱对必要的制度与纪律的建设等.

8、学校量化管理法的价值和注意问题。【自己总结】

价值:1) 紧密围绕学校的目标,依据学校的工作项目设计学校的组织体系保证了组织体系的系统性

2) 在设计过程中,全面应用项目管理和量化管理理论,保证了资源配置的科学性

3) 从学校目标出发,确定工作项目,将项目分解落实到部门和岗位,使部门目标、岗位职责与企业目标紧密结合,保障了设计工作的全面性

4) 以量化管理理论为指导设计的部门编制和岗位编制,保证了系统效率的最优

5) 依据项目的专业性确定部门分工,依据任务的技术性确定岗位设置,保证了组织体系的合理性

6) 对工作流程的量化设计保障了对工作项目和任务的监控和考核

7) 对任务的量化管理过程强化了系统的稳定性

注意:量化管理不能过细、过滥;定量管理要和定性管理相结合;要保证公平公正。

四、案例分析【个人猜想】

1、经济学的理论分析问题

美国学者应用1979年123个发展中国家和23个发达国家数据分析后发现:当高等学校学生规模达到500人后,学生数增加和单位成本呈负相关关系,这在500人~1000人范围内尤为明显,但学生规模达到10000人后单位成本不再下降.

闵维方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中国136所高等学校数据分析得出:就中国高等学校目前的环境和管理而言,临界规模大约在6000人左右.

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应用1994年841所普通本专科院校分析后发现本专科院校在校生的临界规模本科8000人左右、专科生7500人左右。

本科院校专业点的学生规模与成本之间也存在负相关关系,按学系计算,学系学生临界规模在470人左右.

2、校长负责制

一、正确理解校长负责制的内涵

当前的主要的两种观点:第一,结构性概念。

李保强: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

范国睿的观点:总体上赞成结构性概念,构成校长负责制的要素:校长负责、审议机构、教职工的民主管理、党组织的政治作用

第二,单一性概念: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

二、校长负责制的结构分析

1、关于校长全面负责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校长拥有的办学自主权: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财政权。

此外校长还拥有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授予的其他权利。

2、关于党组织的政治作用

3、关于校务委员会的咨询(或审议)作用

4、关于教职工的民主参与管理

三、校长的职责

1、规划学校发展

2、科学选用和培养干部

3、科学决策,统筹全局【1、学校的发展规划2、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3、干部的选拔以及干部和教师的培养

4、资源或财务分配问题】

4、建设组织机构和制定规章制度

5、建立和谐的内外部关系

6、拓展资源渠道

7、建设团结向上的领导集体

3、学校组织文化建设

(一)、学校组织文化:物质文化包含制度文化包含精神文化

(二)、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

1、一类从一般文化概念的外延分类:

物质文化:学校中由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体现着一种精神价值的物质群。

(1)学校绿化设计

就幼儿园、小学、中学来说,绿化面积应占全校总用地的50%-70%,才能真正发挥绿化效益。

在树种选择上,要注意选择那些适于本地气候和本校土壤环境的高大挺拔、生长健壮、树龄长、观赏价值较高、病虫害少、易管理的乔灌木。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以1:1为宜。

不宜种植有刺激性气味、分泌毒液和带刺的植物。

大门内可设小型广场,铺设草坪,点缀花坛。设有雕像、喷泉,在主要道路两侧种植高大挺拔的庭荫树,适当种植绿篱、花灌木,以便形成宽阔的绿荫大道。

(2)学校建筑设计

学校建筑设计中要划分出相对独立的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和附属区等不同的功能区。

(3)学校其它物质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指由各种规章、条令、程序所组成的条文及其执行系统。

学校的制度应健全、合理,宽严相济,富有教育性和人性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指学校师生员工所信奉的价值观念。

如校风、班风、校训、校歌等

学校管理学试题及答案B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学专业 (专科、专升本、高起本)科《学校管理学》课程 复习题B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梅奥、罗特利斯伯格等人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管理理论就是 ( ) A、科学管理理论 B、决策科学理论 C、人际关系理论 D、科层组织理论 2、管理具有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特征。管理的政治性就是指( ) A、管理与生产力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 B、管理与生产关系与政治制度相联系的属性 C、管理与社会基本矛盾相联系的属性 D、管理与社会文化相联系的属性 3、一般认为,达顿与斯奈登出版的《美国公共教育管理》一书,就是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的标 志。其出版时间就是( ) A、1876年 B、1892年 C、1908年 D、1910年 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规定:高等学校党组织要充 分发挥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 A、政治核心作用 B、保证监督作用 C、模范带头作用 D、领导核心作用 5、、科层制组织理论的提出者就是德国社会学家( ) A、施泰因 B、韦伯 C、法约尔 D、西蒙 6、运用科学管理理论研究教育管理问题的代表性著作就是卡伯利在1916年出版的() A、《公立学校的行政》 B、《学校行政原理》 C、《公共教育的管理》 D《学校科学管理》 7.新中国成立初期,大、中、小学校的内部管理一般实行( ) A、校务委员会制 B、校长责任制 C、校长分工负责制 D、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 制 8、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使教职工 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并直接参与学校管理活动。这就是学校管理的 A、广泛性原则 B、大众化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民主性原则 9、学校管理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准,自觉为实现学校 的整体目标而辛勤工作。这就是学校管理的() A、思想教育方法 B、行政方法 C、经济方法 D、法律方法

学校管理学复习题参考复习资料1

学校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学校管理? 答:学校管理就是通过指挥、协调一定的机构和人员,使学校按教育规律正常运转,使其不断获得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2.为什么要研究学校管理? 答:(1)研究学校管理是时代对校长提出的要求。(2)教师队伍的现状要求校长研究学校管理(3)在教育大环境下,为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校长需要研究学校管理 (4)能使校长更适应工作职责的要求。 (5)能促进校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能提高校长的工作效率。(6)使校长能立足本地、本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学校管理规律,提高工作能力。(7)能尽快提高校长理论修养、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 3.学校管理历史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1)经验管理(2)行政管理(3)科学管理 4.什么是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工作效率有何关系? (1)答:管理幅度是一个管理者能够有效管理多少人数。(2)答:管理幅度决定着一所学校要设置多少管理层次,配备多少管理人员。管理幅度越宽,组织层次越少,信息沟通相应就畅通,效率也越高。但管理幅度过宽也会造成无法有效管理的问题。随着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组织机构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加宽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以增加学校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加速学校决策过程。 5.什么是学校组织机构?谈谈你校的学校组织机构的基本情况? 答:学校组织机构是指为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目标而将学校各个部门按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整体。 答:主要从学校组织机构在设置的基本形式、职能的发挥、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等方面谈。 6.学校组织结构有哪些职能? 答:(1)实现目标。(2)组织资源。(3)指导工作。(4)沟通信息。(5)协调关系。 6)激励员工。 7.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计划、决策、组织、控制和评价。 8.学校的管理目标在管理中有什么作用?答:(1)导向作用。能为学校管理活动指明工作方向,确保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 (2)激励作用。由于目标管理注重全员参与和自我管理,这一做法切合教师的特点,因此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控制作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可以自觉调控和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完善的责任制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 (4)标准作用。目标的完成情况,可以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重要尺度,促使学校去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教育任务。 9.怎样确定学校的管理目标? 答:(1)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2)加强学校管理理论指导,提高管理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符合学校的现实基础,理智分析本校办学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4)提高目标可考核性。 (5)注意体现目标的层次性,形成完备的学校目标体系。 (6)还可从纵向的角度设计学校的目标,将学校目标划分为学校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体目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全

《学校管理学》本科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提纲: 第一节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管理和学校管理的概念 二、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学科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校管理学的萌芽阶段 二、学校管理的形成阶段 三、学校管理学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学习、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意义 二、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的原则和方法 思考题: 1、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学校的育人理念和目标,遵循管理科学和人的身心发展 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活动来规范和实施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以达到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有程序的活动过程。 2、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是专门研究学校内部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学校管理学的性质是什么? 1)学校管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既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 支。 2)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其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 4、学校管理学的构建原则 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2)综合研究与分解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3)“硬”管理研究与“软”管理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5、研究学校管理学的现实意义 1)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有助于快速培养大批学校管理人才,提高整个学校管理队伍的 素质。 2)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有利于促进教育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有助于指导学校管理实践活动,改善学校的管理现状,提高学 校的管理工作水平。 第二章学校管理理念 第一节学校管理理念概述 一、理念和管理理念的基本释义

二、学校管理理念的基本释义第二节人本管理理念 一、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 二、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实现 思考题: 1、理念的概念 “理念”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上位性、综合性结构的哲学概念,是主观(认知、观念)见之于客观(规律、存在)的科学反映,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观点的抽象概括,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简言之,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 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2、学校管理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学校管理理念是指人们对于学校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管理思想 观念和管理哲学观点,是学校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学校管理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学校管理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 3、什么是人本管理 以人为本或人本管理的“本”是“本位”、“根本”、“目的”的意思,人本管理是指以人 为本体,以人为根本的管理思想。 人本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几层涵义: (1)依靠人一一全新的管理理念 (2)开发人的潜能一一最主要的管理任务 (3)尊重每一个人一一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 (4 )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一一组织成功的基础 (5)人的全面发展一一管理的终极目标 (6)凝聚人的合力一一组织有效运营的重要保证。 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的核心提炼为三句话: (1 )点亮人性的光辉; (2)回归生命的价值; (3)共创繁荣和幸福。 4、如何实现人本管理 1)科学地看人 2)科学地用人 3)科学地培养人 5、什么是公正? 公正或正义是指制度的道德、制度的德性,是指称社会基本结构的属性是否道德的一个概念。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 6、如何体现公正? 从管理哲学和管理伦理学的角度看,公正是人、社会和组织相互关系的合理状态。它所反映的是个人和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利益关系。 一是表现在人身关系上,公正反映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正首先是人身权利的正当 占有和维护,以及对自我和他人基本权利的承诺。 二是从个人与社会(包括各种群体、集团、民族、组织机构等等)的关系来看,公正代表社会的合理利益分配尺度(包括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尺度)和正当秩序的安排。 公正在实质上是一种使个人、组织与社会能够公平、合理、友好相处的基本原则。 7、学校管理公正理念的体现

《学校管理系统学》复习题

《学校管理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管理起源于工业时代。 ()2、现代社会的每个主要问题,分析到最后,总是一个管理的问题。 ()3、因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所以学校一切事务都必须由校长决定。 ()4、校园文化的构成,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部分。 ()5、学校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是塑造学校形象。 ()6、学校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社会组织——学校。 ()7、以“个体需要模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是要满足教师的需要。 ()8、对教师实行“开发管理”,是学校育人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9、教师应该努力消除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10、学校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行为。 ()11、“惩罚也是一种教育”的观点是对的,因为通过“惩罚”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承担造成过失的责任。 ()12、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就是要管好学校的仪器设备。 ()13、服务劳动同生产劳动一样,能够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 ()14、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总务工作人员的消极怠工现象。 ()15、学校管理的效益取决于投入量的大小,投入越大,效益越好。 ()16.学校的性教育是为了指导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 ()17、学校管理的实质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 ()18、管理目标,既是学校管理的起点,也是学校管理的归宿。 ()19、学校实行“年级组办公”,必然会影响教学管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20、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校园绿化、环境卫生和文化设施。 ()21、确立学校形象,主要依赖上级部门的赞许和推广。 ()22、教师是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 ()23、教师的心理特点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履行教师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 ()24、学校的课程体系应该由国家规定性课程、地方规定性课程和学校自主性课程等三者共同构成。 ()25、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是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 ()26、我国悠久的道德教育传统,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民族文化精华。()27、在现代社会中,道德及其道德教育成为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与科学理性互补的精神力量和重要手段。 ()28、在德育管理中,我们也应该引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在科研促“管”中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29、健康就是指没有躯体疾病和生理缺陷。 ()30、学校的性教育是为了指导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 ()31、校产管理,就是对学校财产和物资进行计划、分配、使用、维护和修缮等工作的管理。

学校管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学校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学校管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09-05-07 21:45 《学校管理学》模拟试题(第1套) 一、判断题(15分,每题1分)答案 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6.对 7.错 8.对 9.错 10.错 11.对 12.错 13.对 14.错 15.错 1、管理起源于工业时代。 2、现代社会的每个主要问题,分析到最后,总是一个管理的问题。 3、因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所以学校一切事务都必须由校长决定。 4、校园文化的构成,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部分。 5、学校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是塑造学校形象。 6、学校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社会组织——学校。 7、以“个体需要模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是要满足教师的需要。 8、对教师实行“开发管理”,是学校育人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9、教师应该努力消除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10、学校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行为。 11、“惩罚也是一种教育”的观点是对的,因为通过“惩罚”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承担造成过失的责任。 12、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就是要管好学校的仪器设备。 13、服务劳动同生产劳动一样,能够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 14、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总务工作人员的消极怠工现象。 15、学校管理的效益取决于投入量的大小,投入越大,效益越好。 二、多项选择题(20分,每题4分)答案

1、管理就是_____。a.一种职能的运转;b.一种用人的技巧;c.一种对错误的惩罚;d.一种系统的优化;e.一种决策的制定。 2、学校创建特色的基本模式,有_____。a.目标优化模式b.榜样示范模式c.内容优化模式d.方法优化模式 e.管理优化模式3、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是_____。a.一种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b.一种由文化主体不断创造、承载和发展的过程。 c.一种不断获得上级表扬和肯定的过程。d.一种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充分整合的过程。4、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包括_____等。a.为教学服务b.为师生服务c.搞好校园的清洁卫生d.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作5、学校管理效益具有_____等特点。a.迟效性b.长效性c.模糊性d.间接性e.多效性 三、概念题(20分,每个4分)答案问题答案1 就是“用人以治事”——通过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去指挥、协调他人或群体的活动,以更高的效率和质量追求实现组织或工作的目标。2 是指按照学校办学目标的要求,将学校的职务、岗位、人员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结构合理、责权清楚的协作系统。3 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本校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样式。4 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和中介,以学校主流文化的要求为核心,通过整合教师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特征,从而激发教师积极性的管理模式。5 是指不但没有躯体疾病和生理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道德。1、管理 2、学校组织机构 3、学校特色 4、文化整合模式 5、健康四、简述题(15分,每题5分)答案要点问题答案1 (1)、包括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2)、a.学生的本质特征:无论在其生物属性方面还是在其社会属性方面,都具有发展的不完整性和不成熟性,是一个正在发育、发展着的未成年人群体。b.教师的本质特征:其身份特征是从事“教书育人”活动的专业工作者;在学校管理系统中,他们则充当着互为“主客体”的角色——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对学生实施管理的主体。2 a、引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加强德育科研,科研促教)b、德育过程追求“针灸效应”(把握准确度、深度和力度)c、工作过程追求良性互动(师生之间产生共鸣而不是制造逆反)3 a、是一种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b、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不断创造、承载和发展的过程;c、是一种不断获得上级表扬和肯定的过程;d、是一种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充分整合的过程。1、学校管理系统中的“人”包括哪些群体他们各具什么本质特征2、简述在德育过程中怎样能够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3、简述校园文化形成过程的基本特征。五、论述题:试论几种不同的效益观对学校管理实践和效益评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30分)答案要点1、功利主义效益观功利主义效益观,强调教育的社会属性,把教育单纯看作是服务社会的工具,忽视了儿童的个性发展。以这样的效益观评价学校的管理效益,必然导致学校管理实践走向无视人的个性存在,甚至压抑人的个性发展的方向。2、极端功利主义效益观这种价值取向片面理解“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社会需求,将办学目标片面地建立在“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学生”的基础上,导致办学实践仅仅着眼于“升学率”,导致教育、教学行为仅仅着眼于学生的分数。建立在这种价值取向基础之上的管理效益观,便将学校管理导向“应试教育”的方向发展。其实质,是以所谓的“满足社会需求”取代了人自身的发展需要,以表面的社会价值取向掩盖着危害社会利益的本质。3、人本主义效益观这种效益观将教育的价值取向建立在促进儿童个性才能发展的基础上,以促进个体发展为学校管理目标,它在还原

华师在线 学校管理学 总复习题库

1.下列不属于非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是 A.事业收入 B.社会捐(集)资办学收入 C.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投入 D.科研经费拨款、基建拨款 标准答案:D 2.下列不属于学校财务管理方法的是 A.财务清算 B.财务监督 C.财务分析 D.财务预算 标准答案:D 3.学校工作不包括 A.教学科研工作 B.思想政治工作 C.学校财务工作 D.后勤管理工作 标准答案:C 4.对学校的全部工作实行定员、定额、定量和定时间的制度是 A.会议制度 B.奖励制度 C.管理制度 D.岗位制度 标准答案:D 5.学生公寓社会化可以采取方式不包括 A.教职工集资建设学生公寓 B.学校向银行贷款 C.学校与房地产开发商联合建设 D.学生集资建设 标准答案:D 6.管理要素包括哪些 A.人力、物力、财力 B.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 C.主体、客体、方法、环境 D.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标准答案:D

7.教学管理组织系统中直线职能型结构的缺点不包括 A.多头领导 B.缺乏一定的横向交流与协作 C.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D.容易产生阻隔、冲突 标准答案:A 8.经济方法的特点不包括 A.利益性 B.平等性 C.多样性 D.垂直性 标准答案:D 9.教师管理主要包括 A.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师的管理 B.学校和校长对教师的管理 C.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管理 D.校长和学校领导对教师的管理 标准答案:A 10.行政管理方法最主要的特征是 A.权威性 B.强制性 C.时效性 D.垂直性 标准答案:A 11.需要层次理论是由谁提出来的 A.杜威 B.马斯洛 C.皮亚杰 D.泰勒 标准答案:B 12.下列属于学生攻击行为的是 A.大声喧哗 B.急于回答问题 C.指责他人 D.爱做小动作 标准答案:C

学校管理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学校管理学》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管理学是一门() A 理论科学 B 应用科学 C 自然科学 D 基础科学 2、现代管理的核心是 ( ) A 物的管理 B 财的管理 C 人的管理 D 时间管理 3、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麦格雷戈 B 赫茨伯格 C 泰罗 D 赫尔巴特 4、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研究学校管理的方法,称之为() A 案例法 B 观察法 C 文献法 D 实验法 5、泰罗认为,要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主要依赖() A 物质刺激 B 精神鼓励 C 人际关系 D 工作认可 6、效益等于目标乘以() A 效果 B 效率 C 时间 D 能力 7、目标管理的思想最早的提出者是() A 德鲁克 B 泰罗 C 韦伯 D 梅约 8、人的管理的重点是() A 提高人的能力 B 用好人 C 关心职工 D 调动人的积极性 9、有了学校,就有了() A 学校管理 B 学校管理学 C 管理学 D 学校管理心理学 10、霍桑实验的主持人是() A 马斯洛 B 罗杰斯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对人的积极性起决定作用的是() A 人际关系 B 社会心理因素 C 物质因素 D 经济利益 2、学校管理原理主要有() A 系统原理 B 动态原理 C 效益原理 D “人本”原理 3、学校管理过程的环节有() A 计划 B 执行 C 检查 D 总结 4、学校目标包括() A 教育目标 B 德育目标 C 管理目标 D 教学目标 5、学校管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A 调查法 B 实验法 C 文献法 D 案例法 三、判别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有了学校教育就有了学校管理学。() 2、学校管理学即教育管理学。() 3、管理原理是依据管理原则提出的。() 4、西方人将泰罗称之为管理学之父。() 5、人的管理的重点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6、学校教育要以教学为主。() 7、管理目标即教育目标。() 8、组织目标不一定与个人目标一致。() 9、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中已有关于学校管理的论述。() 10、“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校管理学 2、学校目标管理 3、“人本”原理 4、整体性原则 5、行动研究法 五、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学校管理学与邻近学科之间的关系。 2、联系实际谈谈学习、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意义。 3、何谓管理?

学校管理学试题和答案

201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校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44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决定学校管理学的特定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的是 A.学校管理活动的特殊性 B. 学校教育活动的特殊性 C.学校管理要依据客观规律 D.学校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的不等同性2.研究者通过参加学校管理活动,对其活动中的原始事件进行记录,并分析记录结果,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叫 A. 调查研究法 B.人种志研究法 C.比较研究法 D.案例研究法 3.学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 A.学校管理思想 B.学校管理目标 C.学校领导体制 D.学校管理原则 4.学校管理工作的导向是 A.学校管理思想 B.学校管理目标

C.学校管理过程 D.学校管理手段 5.主要研究学校日常行政工作重要问题的会议是 A.校务会议 B.教学例会 C.校长会议 D.行政会议 6.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后勤事务工作的职能机构是 A.政教处 B.校长办公室 C.总务处 D.教导处 7.校长负责制的核心内容是 A.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 B.党支部保证监督 C.教职工民主管理 D.校长的职位内涵和职责内涵 8.自新中国成立到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我国曾实行过多少种领导体制? 种种种种 9.学校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教学 B.计划 C.实施 D.目标 10.检查阶段的管理活动可分为平时检查和阶段检查,经常检查和集中检查,其划分依据是

A.内容 B.主体 C.形式 D.时间 11.学校管理活动过程的一个周期的终结环节是 A.计划 B.实行 C.总结 D.检查 12. 学校民主管理主要的、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班级制度 B.管理例会制度 C.教职工代表大会 D.教学例会制度 13.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时时体现教育性,处处着眼于育人的行为准则是指 A.教育性原则 B.民主性原则 C.规范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14.学校管理方法可分为基本的管理方法和特殊的管理方法,其划分依据是 A.对象范围的不同 B.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不同 C.管理对象的性质不同 D.所运用方法的主次不同 15.通过对学校成员进行政策、法律等知识的宣传和理想等信念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的学校管理方法是 A.思想教育方法 B.行政管理方法 C.法律管理方法 D.咨询参与方法

教育管理学试题库考试

教育管理学试题库考试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管理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2、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 3、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 4、权变性原则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教育决策是指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5、教育评价是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 6、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7、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规律和特点,运用现代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学校对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8、德育管理就是根据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总体要求,提出学校德育管理目标,建立德育管理机构,建设德育工作队伍,制定德育管理制度,并通过德育实施过程的组织协调和对德育工作的质量评估来确保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任务的完成。 9、办学理念是校长办学主题思想的概括,是指学校依据一定的主题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方针,结合本校实际而形成的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模式、育人目标、育人途径、育人方式系列办学治校育人的根本问题的指导思想。 10、教育领导就是教育领导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自己应付的责任,并为下属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促使下属组织及成员实现教育目标或教育任务的过程。 11、教育决策是指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12、教育领导艺术是指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的令人信服的领导技能。 13、校本培训是一种由学校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行实施、自行考核的教师培训模式,其核心是培训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即培训完全服务于本校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和形式完全根据本校及本校教师的特点来编制设定,培训者基本上由本校的教师来担任。 二、单项选择 1、教育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标志:(美)佩恩《学校行政》1875年,(美)达顿、斯奈登《美国的教育行政》1908年] 2、《学记》:历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全文仅1200余字,但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如主张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办学——“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教学活动安排多样化——“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即有课堂授课也有自习和课外活动;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教学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文教政策:“崇儒兴学、兼用佛道”; 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中央设立“国子监”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官长史领导); 教学管理制度:已相当完善,从入学到毕业几乎都有制度化的规定。(如中央官学规定,14岁到19岁开始入学;每年举行旬考、岁考和毕业考;每年有旬假和长假等放假形式;对教师实

(完整版)《学校管理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校管理学》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的空白处) 1.管理实践始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工业社会 2.管理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A.群体劳动的需要B.个体劳动的存在C.阶级的产生D.私有制的出现 3.集体活动发挥作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组织的() A.结构关系B.环境要素C.管理水平D.自然属性 4.职能要素说认为管理要素包括() A.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B.人力、物力、财力 C.主体、客体、方法、环境D.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5.西方管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A.威廉.佩恩的《论学校管理》B.罗伯的《学校管理》 C.达顿与斯奈登的《美国公共教育管理》D.卡巴利的《公立学校的行政》 6.世界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是() A.中国的《学记》B.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杜威的《论民主主义教育》 7.学校管理学在我国开始起步的标志() A.《奏定学堂章程》颁布B.杜佐周的《教育与学校行政原理》 C.罗廷光的《教育行政》D.蒋维乔、郭秉文的《学校管理法》 8.我国最早规定开设学校管理课程的时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B.清朝末期C.民国时期D.新中国成立以后 9.要形成正确的管理指导思想,首先要有正确的() A.管理方法B.管理观念C.管理原则D.管理目标 10.管理指导思想具体化就是()A.管理职能B.管理原理C.管理原则D.管理目标 11.学校管理指导思想是()的具体运用,是管理规律的反映。 A.管理原则B.管理原理C.管理职能D.管理目标 12.系统最本质的属性是() A.结构有序性B.系统整体性C.系统动态性D.要素相关性 13.人本管理是在管理活动中把()作为管理的核心。A.人B.事C.人与事D.工作成效 14.管理者实施人本管理的前提,就是对()的认识和把握。 A.人的个体差异B.人的本性C.人的个性D.人的社会本性 15.人的本质力量的根源、人的各种活动的根据和动因是() A.人的潜能B.人的权利C.人的需要D.人的个性 16.充任教师的起码条件是()A.教师体质B.教师精力C.教师素质D.教师形象 17.现阶段我国大力推行的教师任用制度是() A.代用制B.任命制C.聘任制D.考评制 18.教师人力资源评价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 A.素质测评B.士气调查C.绩效评价D.目标评审 19.实现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通过() A.教师人力资源规划B.教师人力资源调整C.教师人力资源评价D.教师人力资源预测 20.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本质是()得到全面的发展。A.教师个人B.学校C.学生D.教育 21.职业倦怠的核心是()A.人格解体B.情感衰竭C.低个人成就感D.生理疲劳 22.根据组织确立的发展目标,筹划实现目标的步骤,并把学校各种资源系统地结合起来,使之与组织任务组成协调一致的有机整体,达到学校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目的。这是学校管理的()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协调职能D.控制职能 23.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通过建立组织结构和调配各种资源,从而将组织内部各要素连接成一个系统,使人、财、物得到合理的使用。这是学校管理的() A.指挥职能B.组织职能C.协调职能D.控制职能 24.管理者根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借助指示、命令等权力手段和权威,有效地指导下属机构和人员履行其职责,实

《学校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

一、判断题(15分,每题1分) 1、管理起源于工业时代。(X) 2、现代社会的每个主要问题,分析到最后,总是一个管理的问题。(√) 3、因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所以学校一切事务都必须由校长决定。(X) 4、校园文化的构成,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部分。(√) 5、学校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是塑造学校形象。(√) 6、学校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社会组织——学校。(√) 7、以“个体需要模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是要满足教师的需要。(X) 8、对教师实行“开发管理”,是学校育人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9、教师应该努力消除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X) 10、学校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行为。(X) 11、“惩罚也是一种教育”的观点是对的,因为通过“惩罚”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承担造成过失的责任。(√) 12、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就是要管好学校的仪器设备。(X) 13、服务劳动同生产劳动一样,能够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 14、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总务工作人员的消极怠工现象。(X) 15、学校管理的效益取决于投入量的大小,投入越大,效益越好。(X) 1、学校管理的实质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X) 2、管理目标,既是学校管理的起点,也是学校管理的归宿。(√) 3、学校实行“年级组办公”,必然会影响教学管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X) 4、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校园绿化、环境卫生和文化设施。(X) 5、确立学校形象,主要依赖上级部门的赞许和推广。(X) 6、教师是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 7、教师的心理特点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履行教师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 8、学校的课程体系应该由国家规定性课程、地方规定性课程和学校自主性课程等三者共同构成。(√) 9、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是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X) 10、我国悠久的道德教育传统,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民族文化精华。(X) 11、在现代社会中,道德及其道德教育成为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与科学理性互补的精神力量和重要手段。(√) 12、在德育管理中,我们也应该引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在科研促“管”中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13、健康就是指没有躯体疾病和生理缺陷。(X) 14、学校的性教育是为了指导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X) 15、校产管理,就是对学校财产和物资进行计划、分配、使用、维护和修缮等工作的管理。(√) 1、管理就是一种系统的优化。(√) 2、在学校管理机制中,运行机制需要动力机制、制约机制的支撑,动力机制和制约机制必然依附并服务于运行机制。(√) 3、学校特色,主要通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表现出来。(X)

学校管理学试题及答案B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学专业 (专科、专升本、高起本)科《学校管理学》课程 复习题B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梅奥、罗特利斯伯格等人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管理理论是() A.科学管理理论 B.决策科学理论 C.人际关系理论 D.科层组织理论 2.管理具有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特征。管理的政治性是指() A.管理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 B.管理与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相联系的属性 C.管理与社会基本矛盾相联系的属性 D.管理与社会文化相联系的属性 3.一般认为,达顿与斯奈登出版的《美国公共教育管理》一书,是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的标 志。其出版时间是() A.1876年 B.1892年 C.1908年 D.1910年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高等学校党组织要充 分发挥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 A.政治核心作用 B.保证监督作用 C.模范带头作用 D.领导核心作用 5..科层制组织理论的提出者是德国社会学家() A.施泰因 B.韦伯 C.法约尔 D.西蒙 6.运用科学管理理论研究教育管理问题的代表性著作是卡伯利在1916年出版的() A.《公立学校的行政》 B.《学校行政原理》 C.《公共教育的管理》 D《学校科学管理》 7.新中国成立初期,大、中、小学校的内部管理一般实行() A.校务委员会制 B.校长责任制 C.校长分工负责制 D.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8.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使教职 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并直接参与学校管理活动。这是学校管理的 A.广泛性原则 B.大众化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民主性原则 9.学校管理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自觉为实现学 校的整体目标而辛勤工作。这是学校管理的() A.思想教育方法 B.行政方法 C.经济方法 D.法律方法 10.学校评价能使管理者了解学校工作存在的特点、优点和不足;既带来压力,也带来动力和

《学校管理学》模拟试卷试题答案.docx

《学校管理学》模拟试题(第 1 套) 一、判断题(15 分,每题 1 分)答案 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6.对 7. 错 8.对 9.错10. 错11. 对 12. 错13. 对 14. 错15. 错 1、管理起源于工业时代。 2、现代社会的每个主要问题,分析到最后,总是一个管理的问题。 3、因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所以学校一切事务都必须由校长决定。 4、校园文化的构成,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部分。 5、学校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是塑造学校形象。 6、学校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社会组织——学校。 7、以“个体需要模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是要满足教师的需要。 8、对教师实行“开发管理”,是学校育人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9、教师应该努力消除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10、学校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行为。 11 、“惩罚也是一种教育”的观点是对的,因为通过“惩罚”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承担造成过失的责任。 12、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就是要管好学校的仪器设备。 13、服务劳动同生产劳动一样,能够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 14、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总务工作人员的消极怠工现象。 15、学校管理的效益取决于投入量的大小,投入越大,效益越好。 二、多项选择题( 20 分,每题 4 分)答案 1.abde 2.acde 3.abd 4.abd 5.abce 1、管理就是_____。 a.一种职能的运转;b.一种用人的技巧;c.一种对错误的惩罚; d.一种系统的优化;e.一种决策的制定。 2、学校创建特色的基本模式,有_____。 a.目标优化模式b.榜样示范模式c.内容优化模式 d.方法优化模式e.管理优化模式 3、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是_____。 a.一种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 b.一种由文化主体不断创造、承载和发展的过程。 c.一种不断获得上级表扬和肯定的过程。 d.一种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充分整合的过程。 4、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包括_____等。 a.为教学服务b.为师生服务 c.搞好校园的清洁卫生d.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作 5、学校管理效益具有_____等特点。 a.迟效性b.长效性c.模糊性d.间接性e.多效性 三、概念题(20 分,每个 4 分)答案 问题答案 1就是“用人以治事”——通过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去指挥、协调他人或群体的活动,以更高的效率和质 量追求实现组织或工作的目标。 2是指按照学校办学目标的要求,将学校的职务、岗位、人员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结构合理、责权清楚的 协作系统。

学校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校管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09-05-07 21:45 《学校管理学》模拟试题(第1套) 一、判断题(15分,每题1分)答案 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6.对 7.错 8.对 9.错 10.错 11.对 12.错 13.对 14.错 15.错 1、管理起源于工业时代。 2、现代社会的每个主要问题,分析到最后,总是一个管理的问题。 3、因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所以学校一切事务都必须由校长决定。 4、校园文化的构成,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部分。 5、学校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是塑造学校形象。 6、学校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社会组织——学校。 7、以“个体需要模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是要满足教师的需要。 8、对教师实行“开发管理”,是学校育人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9、教师应该努力消除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10、学校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行为。 11、“惩罚也是一种教育”的观点是对的,因为通过“惩罚”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承担造成过失的责任。 12、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就是要管好学校的仪器设备。 13、服务劳动同生产劳动一样,能够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 14、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总务工作人员的消极怠工现象。 15、学校管理的效益取决于投入量的大小,投入越大,效益越好。 二、多项选择题(20分,每题4分)答案 1.abde 2.acde 3.abd 4.abd 5.abce 1、管理就是_____。 a.一种职能的运转;b.一种用人的技巧;c.一种对错误的惩罚;

d.一种系统的优化;e.一种决策的制定。 2、学校创建特色的基本模式,有_____。 a.目标优化模式b.榜样示范模式c.内容优化模式 d.方法优化模式e.管理优化模式 3、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是_____。 a.一种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 b.一种由文化主体不断创造、承载和发展的过程。 c.一种不断获得上级表扬和肯定的过程。 d.一种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充分整合的过程。 4、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包括_____等。 a.为教学服务b.为师生服务 c.搞好校园的清洁卫生d.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作 5、学校管理效益具有_____等特点。 a.迟效性b.长效性c.模糊性d.间接性e.多效性 三、概念题(20分,每个4分)答案 问题答案 1 就是“用人以治事”——通过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去指挥、协调他人或群体的活动,以更高的效率和质量追求实现组织或工作的目标。 2 是指按照学校办学目标的要求,将学校的职务、岗位、人员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结构合理、责权清楚的协作系统。 3 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本校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样式。 4 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和中介,以学校主流文化的要求为核心,通过整合教师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特征,从而激发教师积极性的管理模式。 5 是指不但没有躯体疾病和生理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道德。 1、管理 2、学校组织机构 3、学校特色 4、文化整合模式 5、健康 四、简述题(15分,每题5分)答案要点

(完整版)学校管理学(萧宗六版)-要点-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2008年人教第四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 1、学校管理是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而对学校资源和事务进行组织安排的活动。 2、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揭示学校管理规律的学科。 3、对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基本可以概括为教育性质论、管理性质论和边缘性质论三种。 4、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是:应用性、理论性、综合性。 5、近代学校的产生是学校管理学产生的基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6、最早的关于学校管理的论著是1875年问世的威廉佩恩的《论学科管理》和1882 年问世的罗伯的《学校管理》,1908年,达顿与斯奈登出版了《美国公共教育管理》标志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 7、古典管理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该理论坚信管理是有章可循的,把高效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强调分工和专业化,强调统一指挥,主张工作标准化,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奖励和惩罚。 8、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不是机器而是能动的生物体,人除了追求金钱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需求。 9、两千多年前问世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三百年,比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一千八百多年。1904年

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师范学堂中必须开设《学校管理法》课程,并审定了教科书,标志着学校管理学在我国起步。二、名词: 1、学校管理学:研究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学科,它融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具有极强的应用性。 三、简答: 1、学校管理学的任务: ①、研究任务:通过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研究,总结学校管理经验,了解学校管理特点,探寻学校管理规律,借鉴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完善学科体系,丰富学校管理理论,以指导学校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②、传授知识任务:向学习者系统介绍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常识,为学校管理者释疑解惑,开阔眼界,活化思维,形成正确的管理观念,提供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学习者的管理素质。 2、古典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影响:①、注重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 ②、把科层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组织基础;③、宣示一种新的管理观念。泰勒的科学管理强调效率与人性的统一,以科学取代经验,以合作取代对抗,法约尔首次将管理职能明细化并将管理与经营区分,韦伯则对不同类型的组织体制的分析,深化了人们对科层制的认识。 3、人际关系理论对教育管理领域的影响:①、重视学校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把非正式组织看作是学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沟通来协调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冲突与目标;②、重视并改善教师人际关系,满足教师的各种社会需求与心理需求,提高教师士气;③、重视教学民主,充分相信教师,对教师的教学不做过多的干预,有意识向学生灌输合作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