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课件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和分子基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rr小体(X染色质)数目= X染色体数-1
25
Y染色质
用荧光染料使正常男性间 期细胞核染色后,核内显 示一个0.3μm大小的强荧 光小体。
实质为Y染色体长臂远端 异染色质被染色的结果。
Y染色质(Y小体)数目= Y染色体数目
26
第三节 细胞分裂
一、有丝分裂 二、减数分裂 三、配子发生 四、受精
32
有丝分裂的荧光显微图像
33
34
35
36
二、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由此产生男性 和女性的配子,即精子和卵子。
特点: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成熟分裂); 染色体/DNA复制1次,细胞连续2次分裂; 形成精子或卵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二倍体 → 单倍体)。
包括: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
蛋白质
组蛋白(H1、H2A、H2B、H3、H4) 非组蛋白
13
DNA(总长2m) → 染色体(n=46)→ 细胞核 (d=6μm)
14
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Nucleosome);
核心颗粒:四种组蛋 白(H2A、H2B、H3 、H4)各2个分子构 成八聚体,外面围绕 约146bp的核心 DNA ;
23
三、性染色质和性染色体
人染色体46条(23对),1-22对为常染色体 ,X染色体和Y染色体决定性别,称为性染 色体。
在间期细胞核中,性染色体的异染色质部 分显示的一种特殊结构→ 性染色质(sexchromatin)。
24
X染色质(X-chromatin)
正常女性的间期 细胞核膜内缘有 一染色较深、椭 圆形、1μm大小 的小体,称为X染 色质,又称Barr 小体。
37
减数分裂Ⅰ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前期Ⅰ: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 线期、终变期
中期Ⅰ:四分体排列形成赤道板,纺锤 丝与着丝粒相连并朝向两极。
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离律 ),非同源染色体随机分配到 子细胞中(自由组合律)。
末期Ⅰ:染色体达两极,核膜、仁重新 出现,形成两个子细胞。
38
前期Ⅰ
39
1、细线期(leptotene)
意义:子代细胞保持了与亲代细胞相同的遗传物 质,从而保证机体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29
细胞周期(cell cycle)
细胞周期:细胞从 上一个有丝分裂结 束到下一个有丝分 裂结束的全过程。
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30
G1期:RNA和蛋白质合成,是进 入S期的前提;
间期 S 期:DNA合成复制;
连接区:相邻两个核 小体间由50-60bp的 DNA相连,其上还结 合1个组蛋白H1。
15
串珠状染色质
16
螺线管
17
超级螺线管
18
19
四级结构:由超螺线管再缠绕 折叠——中期染色体(两条 染色单体 )(直径1400nm, ÷ 5)
三级结构:螺线管进一步折 叠螺旋化——超螺线管(直 径0.4μm, ÷40)
二级结构:串珠进一步螺旋 化,每6个核小体一个螺旋— —螺线管(直径30nm, ÷6)
一级结构:无数个核小体通 过一条DNA分子串联起来— —串珠状纤维(÷7)
20
21
二、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22
异染色质
组成型异染色质:位置固定,位于端 粒,着丝粒或核仁组织区(NOR);
功能型/兼性异染色质:特定阶段由 常染色质转变而成,X染色质。
10
一、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质:细胞间期核内伸展开的DNA-蛋白质纤维 。
染色体:有丝分裂阶段,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紧 密盘绕折叠的产物。
螺旋化 染色质 → 染色体 (分裂间期) (分裂期)
11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遗传物质在细胞间期 和分裂期的两种不同形态。
12
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特点: 1)染色质—螺旋化—染色体
(呈细丝状); 2)染色体已复制,但看不到
双重性; 3)染色体端粒开始与核膜附
着斑相连;
40
2、偶线期(zygotene)
特点: 1)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联会
(synapsis) →联会复合体→二 价体。 2)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是指大小、 形态结构相同,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 。
27
受精卵( 1个细胞) →婴儿(约1012个细胞) →成年(约16×1014个细胞)
生命活动过程中有许多细胞死亡,由新细 胞补充。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mitosis) 减数分裂(meiosis)
28
一、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在遗传上与亲 代完全相同的细胞的过程。
特点: DNA/染色体复制1次; 细胞分裂1次→产生2个子细胞; 染色体数目仍是2n。
G2期:加速合成RNA和蛋白质, 为M期准备。
31
前期(prophase):染色质折叠变粗,核 仁、核膜消失;
中期(metaphase):典型染色体,排列 于赤道板、纺锤体形成,并与染色体着丝 粒相连;
后期(anaphase):着丝粒纵裂、染色单 体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telephase):染色体移至两极并 分散成染色质,核膜、核仁再现、细胞膜 凹陷。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和分子基础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本章提示:
染色质(常染色质,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 ,结构异染色质);
减数分裂过程,意义,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 体;
DNA结构的特征及生物学意义; 基因,人类基因组,基因组,单一顺序,重复
顺序,基因家族,基因簇,假基因,断裂基因 ,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突变,突变热点,突变类型,动态突变。
41
联会复合体
42
3、粗线期(pachytene)
特点: 1)染色体变粗→二价体→四分
体(tetrad)。 2)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
换→交叉,染色体重组/基因 重组,互换的细胞学基础。
43
4、双线期(dipleoid)
特点: 1)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
核膜 细胞质 线粒体
高尔基复合体 滑面内质网 染色质 粗面内质网
核糖体 核仁 溶酶体 细胞核 中心粒
5
细胞膜为液态镶嵌生物膜。
6
真核细胞核内具有染色质、核仁和核基质等。
7
8
第二节 染色质和染色体
一、染色质和染色体 二、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三、性染色质和性染色体
9
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基因的载体。
25
Y染色质
用荧光染料使正常男性间 期细胞核染色后,核内显 示一个0.3μm大小的强荧 光小体。
实质为Y染色体长臂远端 异染色质被染色的结果。
Y染色质(Y小体)数目= Y染色体数目
26
第三节 细胞分裂
一、有丝分裂 二、减数分裂 三、配子发生 四、受精
32
有丝分裂的荧光显微图像
33
34
35
36
二、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由此产生男性 和女性的配子,即精子和卵子。
特点: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成熟分裂); 染色体/DNA复制1次,细胞连续2次分裂; 形成精子或卵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二倍体 → 单倍体)。
包括: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
蛋白质
组蛋白(H1、H2A、H2B、H3、H4) 非组蛋白
13
DNA(总长2m) → 染色体(n=46)→ 细胞核 (d=6μm)
14
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Nucleosome);
核心颗粒:四种组蛋 白(H2A、H2B、H3 、H4)各2个分子构 成八聚体,外面围绕 约146bp的核心 DNA ;
23
三、性染色质和性染色体
人染色体46条(23对),1-22对为常染色体 ,X染色体和Y染色体决定性别,称为性染 色体。
在间期细胞核中,性染色体的异染色质部 分显示的一种特殊结构→ 性染色质(sexchromatin)。
24
X染色质(X-chromatin)
正常女性的间期 细胞核膜内缘有 一染色较深、椭 圆形、1μm大小 的小体,称为X染 色质,又称Barr 小体。
37
减数分裂Ⅰ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前期Ⅰ: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 线期、终变期
中期Ⅰ:四分体排列形成赤道板,纺锤 丝与着丝粒相连并朝向两极。
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离律 ),非同源染色体随机分配到 子细胞中(自由组合律)。
末期Ⅰ:染色体达两极,核膜、仁重新 出现,形成两个子细胞。
38
前期Ⅰ
39
1、细线期(leptotene)
意义:子代细胞保持了与亲代细胞相同的遗传物 质,从而保证机体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29
细胞周期(cell cycle)
细胞周期:细胞从 上一个有丝分裂结 束到下一个有丝分 裂结束的全过程。
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30
G1期:RNA和蛋白质合成,是进 入S期的前提;
间期 S 期:DNA合成复制;
连接区:相邻两个核 小体间由50-60bp的 DNA相连,其上还结 合1个组蛋白H1。
15
串珠状染色质
16
螺线管
17
超级螺线管
18
19
四级结构:由超螺线管再缠绕 折叠——中期染色体(两条 染色单体 )(直径1400nm, ÷ 5)
三级结构:螺线管进一步折 叠螺旋化——超螺线管(直 径0.4μm, ÷40)
二级结构:串珠进一步螺旋 化,每6个核小体一个螺旋— —螺线管(直径30nm, ÷6)
一级结构:无数个核小体通 过一条DNA分子串联起来— —串珠状纤维(÷7)
20
21
二、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22
异染色质
组成型异染色质:位置固定,位于端 粒,着丝粒或核仁组织区(NOR);
功能型/兼性异染色质:特定阶段由 常染色质转变而成,X染色质。
10
一、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质:细胞间期核内伸展开的DNA-蛋白质纤维 。
染色体:有丝分裂阶段,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紧 密盘绕折叠的产物。
螺旋化 染色质 → 染色体 (分裂间期) (分裂期)
11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遗传物质在细胞间期 和分裂期的两种不同形态。
12
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特点: 1)染色质—螺旋化—染色体
(呈细丝状); 2)染色体已复制,但看不到
双重性; 3)染色体端粒开始与核膜附
着斑相连;
40
2、偶线期(zygotene)
特点: 1)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联会
(synapsis) →联会复合体→二 价体。 2)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是指大小、 形态结构相同,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 。
27
受精卵( 1个细胞) →婴儿(约1012个细胞) →成年(约16×1014个细胞)
生命活动过程中有许多细胞死亡,由新细 胞补充。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mitosis) 减数分裂(meiosis)
28
一、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在遗传上与亲 代完全相同的细胞的过程。
特点: DNA/染色体复制1次; 细胞分裂1次→产生2个子细胞; 染色体数目仍是2n。
G2期:加速合成RNA和蛋白质, 为M期准备。
31
前期(prophase):染色质折叠变粗,核 仁、核膜消失;
中期(metaphase):典型染色体,排列 于赤道板、纺锤体形成,并与染色体着丝 粒相连;
后期(anaphase):着丝粒纵裂、染色单 体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telephase):染色体移至两极并 分散成染色质,核膜、核仁再现、细胞膜 凹陷。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和分子基础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本章提示:
染色质(常染色质,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 ,结构异染色质);
减数分裂过程,意义,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 体;
DNA结构的特征及生物学意义; 基因,人类基因组,基因组,单一顺序,重复
顺序,基因家族,基因簇,假基因,断裂基因 ,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突变,突变热点,突变类型,动态突变。
41
联会复合体
42
3、粗线期(pachytene)
特点: 1)染色体变粗→二价体→四分
体(tetrad)。 2)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
换→交叉,染色体重组/基因 重组,互换的细胞学基础。
43
4、双线期(dipleoid)
特点: 1)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
核膜 细胞质 线粒体
高尔基复合体 滑面内质网 染色质 粗面内质网
核糖体 核仁 溶酶体 细胞核 中心粒
5
细胞膜为液态镶嵌生物膜。
6
真核细胞核内具有染色质、核仁和核基质等。
7
8
第二节 染色质和染色体
一、染色质和染色体 二、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三、性染色质和性染色体
9
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基因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