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及运算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及运算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及运算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及运算

张晓军编写

引言

人类在文字出现以前,就已经会用道具(如绳子打结)计数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与数字打交道,而数字与数制是密不可分的.比如:60秒为1分,60分为1小时,其特点是"逢60进1",可取的数字是0,1,2,...,59,共有60个,这就是"六十进制".再比如:24小时为1天,这是24进制;7天为1星期,这是7进制;12个为1打,这是12进制;10mm为1cm,10cm为1dm,10dm为1m,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10进制.不管是什么进制,其基数(如60进制的基数就是60,10进制的基数就是10)正好等于该数制中不同"数字符号"的个数(如60进制中采用0,1,2,...,59共60个不同的数字符号,10进制中采用0,1,2,...,9共10个不同的数字符号).

一、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在数制系统中,各位数字所表示的值不仅与该数字有关,而且与它所在的位置有关.

例如,在10进制数123中,百位上的1表示1个100,十位上的2表示2个10,个位上的3表示3个1,因此,有:123=1*100+2*10+3*1,其中100,10,1被称为百位、十位、个位的权。十进制中,个、十、百、千、万……等各数位的权分别是1,10,100,1000,10000,……,一般地,写成10的幂,就是100,101,102,103,104,……;10则被称为十进制的基数

1.1 十进制数

特点:采用0,1,2,3,4,5,6,7,8,9共10个不同的数字符号,并且是"逢十进一,借一当十".

对于任意一个十进制数,都可以表示成按权展开的多项式。例如:

1999=1*103+9*102+9*101+9*100

2003=2*103+0*102+0*101+3*100

48.25=4*101+8*100+2*10-1+5*10-2

1.2 二进制数

在电子计算机中采用的是二进制.二进制数只需2个不同的数字符号:0和1,并且是"逢二进一,借一当二",它的基数是2.对于二进制数,其整数部分各数位的权,从最低位开始依次是

1,2,4,8,……写成2的幂,就是20,21,22,23,……;其小数部分各数位的权,从最高位开始依次是0.5,0.25,0.125,……,写成2的幂,就是2-1,2-2,2-3,…….

对于任意一个二进制数,也都可以表示成按权展开的多项式。例如:

(10110101)2=1*27+0*26+1*25+1*24+0*23+1*22+0*21+1*20

(10.11)2=1*21+0*20+1*2-1+1*2-2

为什么人们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

这是因为,二进制数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点:

(1)二进制数只含有两个数字0和1,因此可用大量存在的具有两个不同的稳定物理状态的元件来表示.例如,可用指示灯的不亮和亮,继电器的断开和接通,晶体管的断开和导通,磁性元件的反向和正向剩磁,脉冲电位的低和高等等,来分别表示二进制数字0和1.计算机中采用具有两个稳定状态的电子或磁性元件表示二进制数,这比十进制的每一位要用具有十个不同的稳定状态的元件来表示,实现起来要容易得多,工作起来也稳定得多.

(2)二制数的运算规则简单,使得计算机中的运算部件的结构相应变得比较简单.

二进制数的加法和乘法的运算规则只有4条:

0+0=0 0+1=1 1+0=1 1+1=10

0*0=0 0*1=0 1*0=0 1*1=1

实际上,二进制数的乘法可以通过简单的移位和相加来实现

(3)二进制数的两个数字0和1与逻辑代数的逻辑变量取值一样,从而可采用二进数进行逻辑运算,这样就可以应用逻辑代数作为工具来分析和设计计算机中的逻辑电路,使得逻辑代数成为计算机设计的数学基础.

1.3 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间的相互转换

(1)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乘权求和,即将二进制数按权展开求和。

例1把二进制数1101.11转换成十进制数

(1101.11)2=1*23+1*22+0*21+1*20+1*2-1+1*2-2

=8+4+0+1+0.5+0.25

=13.75

(2)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整数部分辗转除以2取余,小数部分辗转乘以2取整

即将十进制整数除以2,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再将商除以2,又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以此类推,直到商等于零为止。每次得到的余数的倒排列,就是对应二进制数的各位数。

例2把十进制数37转换成二进制数

于是得:(37)10=(100101)2

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小数是用“乘2取整法”。即用2逐次去乘十进制小数,将每次得到的积的整数部分按各自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就得到相对应的二进制小数。例3把(0.6875)10转换成二进制数

设(0.6875)10=a-1*2-1+a-2*2-2+…+a-m*2-m

于是得:(0.6875)10=(0.1011)2

说明:一个有限的十进制小数并非一定能够转换成一个有限的二进制小数,即上述过程的乘积的小数部分可能永远不等于0,这时我们可按要求进行到某一精确度为止.

如(0.1)10=(0.0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2

如果一个十进制数既有整数部分又有小数部分,则可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进行转换,然后再将两部分合起来.

如(37.6875)10=(100101.1011)2

1.4 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

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储、处理与传送均采用二进制的形式。但由于二进制数所需位数较多,阅读与书写很不方便,为此,在阅读与书写时又通常用十六进制或八进制来表示,这是因为十六进制和八进制与二进制之间有着非常简单的对应关系

八进制数的基数是8,有8个基本数字:0,1,2,3,4,5,6,7,并且"逢八进一,借一当八".

由于八进制数的基数8是二进制数的基数2的3次幂,即23=8,所以一位八进制数相当于3位二进制数,这样使得八进制数与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十分方便.

十六进制数的基数是16,有16个基本数字:0,1,2,3,4,5,6,7,8,9,A,B,C,D,E,F,并且"逢十六进一,借一当十六".

由于十六进制数的基数16是二进制数的基数2的4次幂,即24=16,所以一位八进制数相当于4位二进制数,这样使得十六进制数与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十分方便.

进制转换对照表

例4把(56.103)8转换成二进制数(一位变三位)

56.103

↓↓↓↓↓↓

101110.001000011

所以(56.103)8=(101110.001000011)2

例5把(11101.1101)2转换成八进制数(三位变一位)

以小数点为中心,向两边每隔3位分组(不足3位的,在外边补0):

011101.110100

↓↓↓↓↓

35.64所以(11101.1101)2=(35.64)8

例6把(3AD.B8)16转换成二进制数(一位变四位)

3A D.B8

↓↓↓↓↓↓

001110101101.10111000

所以(3AD.B8)

16=(1110101101.10111)

2

例7把(1111100111.111111)2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四位变一位)

以小数点为中心,向两边每隔4位分组(不足4位的,在外边补0):

001111100111.11111100

↓↓↓↓↓↓

3E7.F C

所以(1111100111.111111)2=(3E7.FC)16

其他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把其他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都用乘权求和的方法;

把十进制数转换成其他进制数,都用整数部分辗转除以其他进制数的基数取余,小数部分辗转乘以其他进制数的基数取整的方法

例8把(17.26)8转换成十进制数(乘权求和)

(17.26)8=1*81+7*80+2*8-1+6*8-2

=8+7+2*0.1256*0.015625

=15.34375

例9把(65535)10转换成16进制数(辗转除以16取余)

所以(65535)10=(FFFF)16

二、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在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指令以及符号等都是用特定的二进制代码表示的。

我们把一个数在计算机内被表示的二进制形式称为机器数,该数称为这个机器数的真值。机器数具有下列特点:

(1)由于计算机设备的限制和操作上的便利,机器数有固定的位数。它表示的数受到固定位数的限制,具有一定的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就会产生“溢出”。例如,一个8位机器数,所能表示的无符号整数的最大值是“11111111”,即十进制数255,如果超过这个数就会“溢出”。(2)机器数能表示数的符号(正、负或0)。通常是用机器数中规定的符号位(一般是最高位)取0或1表示数的正或负。例如,一个8位机器数,其最高位是符号位,那么在定点整数原码表示的情况下,对于00101110和10010011,其真值分别为十进制数+46和-19。

(3)机器数中,采用定点或浮点方式来表示小数点的位置。

2.1 原码,反码和补码

在计算机中参加运算的数有正负之分,通常在计算机中我们用X=X0X1X2……X N-1来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并规定当X0=0时X为正数,X0=1时X为负数.在计算机中这种表示法有原码,补码和反码三种。

1.原码

原码的定义:其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其余位数表示该数的绝对值。通常用[X]原表示X的原代码。

例如:假设,因为(17)10=(10001)2,(39)10=(100111)2,那么

[+17]原=00010001,[-39]原=10100111

[+0]原=00000000,[-0]原=10000000,因此,0的表示有两种,"浪费"了资源.

当机器数的位数是8时,原码表示范围是[-127,127]。原码的表示法简单易懂,但是它最大的缺点是运算复杂。

2.反码

反码的定义: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把其原码除符号位外的各位取反(即0变1,1变0).通常用[X]反表示X的反码。例如:

[+45]反=[+45]原=00101101

由于[-32]原=10100000,

所以[-32]反=11011111

[+0]反=[+0]原=00000000,[-0]原=10000000,[-0]反=11111111,因此0的表示也有两种

根据[X]反所能表示的整数范围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当n=8时反码表示范围是[-127,127]。

3.补码

补码的定义: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在其反码的最低有效位上加1。通常用[X]补表示X的补码。例如:

[+14]补=[=14]原=00001110

由于[-36]原=10100100,而[-36]反=11011011,所以[-36]补=11011100

[+0]补=[+0]原=00000000,[-0]反=11111111,规定[-0]补=00000000(溢出部分忽略),这样在用补码表示时,0的表示方法就唯一了.

根据[X]补所能表示的整数范围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当n=8时补码表示范围是[-128,127] 用补码进行加减运算是很简单的,公式为

[X+Y]补=[X]补+[Y]补

[X-Y]补=[X]补+[-Y]补

加法公式是非常简单的,在减法中我们可以根据[Y]补求[-Y]补:将[Y]补连同符号位一起按位求反后末位加1可得[-Y]补。在运算中符号位怎么办?符号位参加运算,符号位相加,若有进位,则进位舍去。

例10已知X=6,Y=2,求X-Y

解:[X]补=00000110,[Y]补=00000010,[-Y]补=11111110

最后舍弃符号位上的进位,得[X-Y]补=00000100,即X-Y=4

例11已知X=-19,Y=-30,求X+Y

解:[X]补=11101101,[Y]补=11100010,

最后舍弃符号位上的进位,得[X+Y]补=11001111,即X+Y=-49

补码的重大意义从上面例子可见,加法和减法统一成了加法,再由于乘除可通过移位和加减来实现,于是就使四则算术运算在计算机中能转化成对补码进行简单的移位和相加,从而大大减化了计算机运算部件的电路设计.

2.2 数的定点和浮点表示

在计算机中,针对小数点的处理有两种方法:定点表示法与浮点表示法。

1.定点表示法

定点表示法就是小数点约定在机器数某一固定的位置上。如果将小数点约定在符号位和数值的最高位之间,这时的数值为定点有符号纯小数。

例如:

[X]补=01010000

小数点位置

这时X=0.625

如果将小数点约定在数值的最低位之后,这时的数值均为整数。

例如:

[X]补=11010000

小数点位置

这时X=-48

对于8位定点有符号整数,用补码表示,

最大数[M]补=01111111,即M=+(27-1)=+127

最小数[N]补=10000000,即N=-27=-128

所以对于8位定点有符号整数(用补码表示)的范围是-128~+127,共28=256个不同的整数,在PASCAL语言中,shortint类型的数据即是1字节(8位)定点有符号整数;

而对于8位定点无符号(没有符号位,即约定为非负数)整数(用原码表示即可,这里补码与原码相同)的范围是0~28-1,即0~255,共28=256个不同的整数,在PASCAL语言中,byte类型的数据即是1字节(8位)定点无符号整数;

同理可得:

16位定点有符号整数(用补码表示)的范围是-215~+(215-1),即-32768~+32767,在PASCAL语言中,integer类型的数据即是2字节(16位)定点有符号整数;

而对于16位定点无符号整数(用原码表示即可)的范围是0~216-1,即0~65535,共216=65536个不同的整数,在PASCAL语言中,word类型的数据即是2字节(16位)定点无符号整数;

32位定点有符号整数(用补码表示)的范围是-231~+(231-1),即-2147483648~+2147483647,在PASCAL语言中,longint类型的数据即是4字节(32位)定点有符号整数;

在PASCAL语言中,定义了上述5种类型的整数数据类型,列表如下:

2.浮点表示法

浮点表示法就是小数点的位置并不固定。浮点数在计算机中通常的表示形式为"浮点数=2的正/负阶码次方*尾数"其中阶码是个正整数,尾数是个小数,我们规定尾数的区间为[0.5,1),如果尾数不在此区间,那我们可通过调节阶码来满足区间,此方法称为规格化。

在计算机中所说的浮点数就是指小数点位置不固定的数。一般地,一个既有整数部分又有小数部分的十进制数D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D=R*10N

其中R为一个纯小数,N为一个整数。

如一个十进制数123.456可以表示成:0.123456*103,十进制小数0.00123456可以表示成0.123456*10-2。纯小数R的小数点后第一位一般为非零数字。

同样,对于既有整数部分又有小数部分的二进制数口也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D=R*2N

其中R为一个二进制定点小数,称为D的尾数;N为一个二进制定点整数,称为D的阶码,它反映了二进制数D的小数点的实际位置。为了使有限的二进制位数能表示出最多的数字位数,定点小数R的小数点后的第一位(即符号位的后面一位)一般为非零数字(即为“1”)。

在计算机中,通常用一串连续的二进制位来存放二进制浮点数,它的一般结构如图所示:

| 阶码部分 | 小数位尾数部分

三、字符与汉字的编码

1.字符的编码

计算机除了用于数值计算外,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应用。因此,计算机处理的不只是一些数值,还要处理大量符号如英文字母、汉字等非数值的信息。例如,当你要用计算机编写文章时,就需要将文章中的各种符号、英文字母、汉字等输入计算机,然后由计算机进行编辑排版。因此,计算机要对各种文字进行处理。通常,计算机中的数据可以分为数值型数据与非数值型数据。其中数值型数据就是常说的“数”(如整数、实数等),它们在计算机中是以二进制形式存放的。而非数值型数据与一般的“数”不同,通常不表示数值的大小,而只表示字符或图形等信息,但这些信息在计算机中也是以二进制形式来表示的。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且使用最广泛的字符有:十进制数字符号0~9,大小写的英文字母,各种运算符、标点符号等,这些字符的个数不超过128个。为了便于计算机识别与处理,这些字符在计算机中是用二进制形式来表示的,通常称之为字符的二进制编码。

由于需要编码的字符不超过128个,因此,用七位二进制数就可以对这些字符进行编码。但为了方便,字符的二进制编码一般占八个二进制位,它正好占计算机存储器的一个字节。具体

的编码方法,即确定每一个字符的七位二进制代码。但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American Standanl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简称为ASCII码(取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组合)。用ASCII表示的字符称为ASCII码字符。下表是ASCII码编码表:

表中前32个与最后一个是不可打印的控制符号。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十进制数字字符的ASCII码与它们的二进制值是有区别的。

例如,十进制数3的七位二进制数为(0000011),而十进制数字字符“3”的ASCII码为(0110011)2=(33)16=(51)10,由此可以看出,数值3与数字字符“3”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是不一样的。数值3能表示数的大小,并可以参与数值运算;而数字字符“3”只是一个符号,它不能参与数值运算。

2.汉字的编码

国标GB2312-80规定,全部国标汉字及符号组成94*94的矩阵,在这矩阵中,每一行称为一个“区”,每一列称为一个“位”。这样,就组成了94个区(01~94区),每个区内有94个位(01~94)的汉字字符集。区码和位码简单地组合在一起(即两位区码居高位,两位位码居低位)就形成了“区位码”。区位码可唯一确定某一个汉字或汉字符号,反之,一个汉字或汉字

符号都对应唯一的区位码,如汉字“玻”的区位码为“1803”(即在18区的第3位)。

所有汉字及符号的94个区划分成如下四个组:

1~15区为图形符号区,其中,1~9区为标准区, 10~15区为自定义符号区。

16~55区为一级常用汉字区,共有3755个汉字,该区的汉字按拼音排序。

56~87区为二级非常用汉字区,共有3008个汉字,该区的汉字按部首排序。

88~94区为用户自定义汉字区。

汉字的内码是从上述区位码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是在计算机内部进行存储、传输所使用的汉字代码。

区码和位码的范围都在01~94内,如果直接用它作为内码就会与基本ASCII码发生冲突,因此汉字的内码采用如下的运算规定:

高位内码=区码十20H+80H

低位内码=位码十20H+80H

在上述运算规则中加20H应理解为基本ASCII的控制码;加80H意在把最高二进制位置“1”,以与基本ASCII码相区别,或者说是识别是否汉字的标志位。

例:将汉字“玻”的区位码转换成机内码:

高位内码=(18)10+(20)16+(80)16

=(00010010)2+(00100000)2+(10000000)2

=(10110010)2

=(B2)16=B2H

低位内码=(3)10+(20)16+(80)16

=(00000011)2+(00100000)2+(10 000 000)2

=(10100011)2

=(A3)16=A3H

内码=区码+20H+80H+位码+20H+80H

=(1011001010100011)2=B2A3H

计算机硬件组成说课稿子

《计算机硬件组成》说课稿 2011112133吴舒婷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计算机硬件组成”,本课选自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一章中“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计算机”一节的计算机硬件部分。下面就我在实施本课时的教学思想和思路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一章中的内容,它是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便在学习后续知识时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对象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晰,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差距,水平高的学生和一般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由那些硬件组成,简单了解其功能,并能对各种硬件进行识别。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将来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分别都包括哪些硬件,基本功能是什么?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 图文混排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图文混排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图文混排《图文混排》说课稿 教材版本: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 一、教材分析 《3-4图文混排》是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第三章的第四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插入并美化文字材料及图片,最终实现图文混排。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WORD文档格式操作的能力,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图文混排,为后面表格、电子表格、幻灯片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本小节内容在本章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再结合日常的应用来看,本小节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普遍,因此在本书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他们在上小学以及时初中接触过电脑,但很多学生仅仅把它作为上网玩游戏、聊天的工具,到职业学校以后,这一点更为明显。进入职业学校的一部分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再加上基础层次不齐,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将网页中的文本以纯文本形式复制到WORD文档; (2)能在WORD中插入外部图片文件。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编辑文本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课上记笔记、课后预习的习惯。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加强科学与人文融合; (2)增进与他人的交往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将网页中的文本以纯文本形式复制到WORD文档。制定的依据:编辑文本信息是学习第三章WORD软件的最基本的能力。 2(难点 插入图片。制定的依据: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的文字材料较多,而图片相对较少,学生有畏难情绪,接受困难些。 3(重点的突破 采用任务驱动法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但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把这个重点作为一个任务展示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从插入文字材料这个小任务着手,分组讨论,然后先让一些小组演示操作,再让大家一起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操作比较,从而解决问题,突破本课的重点。 4(难点的突破 复制网页的内容讲完后,引导学生能否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图片的操作,引出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操作、探究,最终突破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师生讨论——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归纳总结”的五步教学模式。教师活动图: 引导设计——启发讨论——讲解辅导——归纳总结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教案课案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进制的含义。 2、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3、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 4、掌握十进制整数、小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方法。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使用网络软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练习数制转换,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生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各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2、各进制数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转换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练习、教师总结、教师评价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是十进制、十进制不是唯一的数的表示方法,表示数的数制还有哪些呢?这些数制与十进制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制。 二、新课讲解 1、进位计数制

?以十进制为例: 十进制中采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来表示数据,逢十向相邻高位进一;每一位的位权都是以10为底的指数函数,由小数点向左,各数位的位权依次是100,101,102,103 ……;由小数点向右,各数位的位权依次为10-1 10-2 10-3 N=a n ?10n + a n-1 ?10n-1+ …… +a 1 ?101+ a 0 ?100+ a -1 ?10-1+ …… +a -m ?10-m 数制的表示方法:为了区别不同进制数,一般把具体数用括号括起来,在括号的右下角标上相应表示数制的数字。 举例:(101)2与(101)10 基数:所使用的不同基本符号的个数。 权:是其基数的位序次幂。 ① 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的概念 (1)十进制(D ):由0~9组成;权:10i ;计数时按逢十进一的规则进行;用(345.59) 10 或345.59D 表示。 (2)二进制(B ):由0、1组成;权:2i ;计数时按逢二进一的规则进行;用(101.11) 2 或101.11B 表示。 (3)十六进制(H ):由0~9、A ~F 组成;权:16i ;计数时按逢十六进一的规则 进行;用(IA.C )16或IA.CH 表示。 (4)八进制(Q ):由0~7组成;权:8i ;计数时按逢八进一的规则进行;用(34.6) 8 或34.6Q 表示。 总结:不同数制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括号及数字下标,另一种是数字后 加相应的大写字母D 、B 、H 、Q 。 ② 按权展开基本公式: 设一个基数为R 的数值N ,N=(d n-1d n-2…d 1d 0d -1…d -m ),则N 的展开为:N=d n-1×R n-1 +d n-2×R n-2+…+d 1×R 1+d 0×R 0+d -1×R -1+…+d -m ×R -m 。 位值 位权

初步认识计算机说课稿

初步认识计算机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乐东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很荣幸与大家共同交流使用新教材的思路和具体做法。今天我汇报的内容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中学版第1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深入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六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学内容及对象分析: 《认识计算机》是教材第1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系统组成,计算机主机,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等内容。通过学习,教师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深入理解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电脑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孩子们对计算机的发展及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认识不是很清晰。通过本节课学习孩子们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以及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 但是由于以往我们只注重软件的应用,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却不十分了解。因此,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如何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寻求让学生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多与同学间进行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二、教学目标: 本课学习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

计算机说课稿

?敲门:3声 ?进场:1s(亮相) ?关门,走到第一站位(讲台旁边),站好 ?鞠躬60度/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应聘小学信息技术的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XXX,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进入第二站位(讲台中间),开始说课 ?完毕之后/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各位评委老师/鞠躬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再见/擦黑板,轻轻关门 说课流程 /下面的说课,我从五个方面进行,分别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首先是说教材,说教材我准备分成三点,第一是教材地位和作用,第二是教学目标,第三是教学重难点。/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客内容。?教材地位和作用 【地理位置(说清楚XX版本XX年级X册第X课) 主要内容(可有可无) 意义作用(开篇、承上启下、总结/综合运用)】 例: /《让我的小名片更美》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内容。本课由三个活动版块组成:插入日期、感受“艺术字”、为名片配图。本课是在已经学会了幻灯片文字效果的处理和在word中使用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的功能的基础来进行的,是综合运用已学的这三种知识,并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合理安排画面,凸现幻灯片的主题,是学生在熟练word的操作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学习任务,并且为后续幻灯片的学习制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 /《关键字查询》是鲁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课的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关键字查询信息的方法,体验到关键字查询的技巧。本课是在之前所学《网上世界真奇妙》中学生已经对网络世界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来开展的,既满足了学生对于网络世界的好奇心也有利于帮助学生通过查找感兴趣的文字、图片信息,掌握资料查找的一般方法,为进一步认识网络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插入日期、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功能来装饰幻灯片,灵活运用操作技能,能够进行个性化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元化评价,让学生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陶冶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知识难点:根据学生(如果重难点一样,可以合并)】

中职说课稿

中职说课稿 导读:本文中职说课稿,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职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集合的概念》是人教版第一章的内容(中职数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集合以及集合有关的概念,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初中数学课本中已现了一些数和点的集合,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解的集合等,但学生并不清楚"集合"在数学中的含义,集合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也是也是中职数学的开篇,是我们后续学习的重要工具,如:用集合的语言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方程与不等式的解集,曲线上点的集合等。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让学生领会到数学语言的简洁和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客观,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集合以及有关概念; b、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元素与集合关系的表示方法。 (2)能力目标:a、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得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的能力; b、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a、通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b、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3、重点和难点 重点: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难点:准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说学情) 对于中职生来说,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他们还没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有厌学情绪。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从学生较熟悉的实例出发,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情境认知策略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思、交流、讨论,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集合概念的形成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计算机数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一、进位计数制 数制是人们为了处理数字所做的一种进位规定。 人们日常习惯使用十进制数,实际上也经常使用其它进制数。如60秒为1分,60分为1小时;两只鞋为一双;中国旧制秤16两为1斤等。 计算机中应用的逻辑电子器件具有通、断两种稳定状态,与二进制数的1、0对应。因而在计算机中利用一系列的0、1来表示数字、图形、符号、语音等信息,这种二进制组合称为二进制编码。计算机识别处理代表信息的二进制编码,相对来说就很容易了。 计算机中常用进位计数制的数码 数制数码 二进制0 1 八进制0 1 2 3 4 5 6 7 十进制0 1 2 3 4 5 6 7 8 9 十六进制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基数:数码的个数 进位计数制:“逢基数进位”的计数制,称为进位计数制。 二、不同进制数的转换 助记符:B 代表二进制数O 代表八进制数 D 代表十进制数H 代表十六进制数

1、r 进制转化成十进制 方法:按位权展开,计算多项式之和。 2、十进制转化成r 进制 整数部分:除以r取余数,直到商为0,余数从下到上排列。 小数部分:乘以r取整数,直到纯小数部分为0或达到一定精度,整数从上到下排列。 说明:十进制小数转化成r 进制小数时,多数数无法使纯小数部分为零,只能根据要求某一精度。 3、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的转换 三位二进制数,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7,即: 000 —— 0 001 —— 1 100 —— 4 010 —— 2 101 —— 5 110 —— 6 011 —— 3 111 —— 7 由此可见:每3位二进制数可代表1位8进制数。 3位二进制数:最高位的1相当于4,次高位的1相当于2,最低位的1相当于1,4、2、1 的关系可以很方便地实现2进制数与8进制数的转换。 以小数点为分界,整数部分:自右向左,位数不够,在最左侧补0;小数部分:自左向右,位数不够,在最右侧补0。 注意:转换计算中,小数部分最右侧一定要补0 。 4、二进制数与16进制数的转换 四位二进制数,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5,即: 0000 — 0 0100 — 4 1000 — 8 1100 — C

计算机系统说课稿

《计算机系统》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计算机系统》。本次说课分6个部分:分别是课程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媒体手段、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课程背景: 本节课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系统》这一节中的内容,属于教材的开卷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由于这是一节以了解和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讲授课,而且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感性认识不多,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具体阐述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 ①、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②、通过浏览教学资源网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竞赛分组答题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这节课是计算机课程的开卷篇,而且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难点设置为主机中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 1、教法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了建构主义学习下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资源学习法、创设直观的实物情境法、带着问题学习的任务驱动法和通过浏览网站自由学习的分层教学法及最后评分所采用的竞争激励法。 2、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计算机硬件硬件系统 说课稿

计算机硬件硬件系统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计算机硬件硬件系统》,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课标 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体的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 二、说教材: 该部分教学内容来自福建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初中信息技术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理论讲授课,虽然书中也有很多的例子和图片向学生展示计算机主机中的各种硬件设备,但是学生没兴趣认真读。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在理论课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手来,要让学生对这节课真正吃透,需要让他们“动”起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的形式,让学生熟悉各类硬件并能进行简单插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带领学生揭开神秘的主机面纱,并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小组

合作、竞争意识,增强了小组的集体主义感和凝聚力。 (二)教材重难点 了解计算机硬件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以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据我课堂调查95%家庭没有计算机,电脑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他们对机箱里面的东西感到比较神秘,同时他们有两重特点:从知识结构来看,学生普遍不会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打打字、浏览网页和玩游戏等,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比较少;从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好奇心强,渴望获得老师的认同。作为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同学们自主探究,同时在总结、演示的过程中注意讲懂、讲透,并且注意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用情感激励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 四、说教学方法 首先我创设了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导学和启发式教学,通过比赛,结合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创设学习情境和任务,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为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相应的任务,变学为用,学用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亲身感受并体验知识发现的过程,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中通过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 五、说学法:(分组协作) 上节课分好的8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分别围坐在一台实验机器旁。 六、教学准备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第五课《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教学目标] 1、知道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形式; 2、能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3、了解计算机存储器容量单位,掌握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理解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教学重点]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 [教学难点] 二进制数的特点及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教学设计] “数字化”这个词,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然而在计算机中信息的数字化代表着什么意思,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本课试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活动,在学生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领悟信息数字化的含义和意义。 在新课的引入部分,先由教师引导学生们对十进制数的特征进行分析,以便对照给出二进制数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然后进行灯泡亮灭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形式。 第二部分,在学生掌握了二进制数特征的基础上,实现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过程。第三部分,给出计算机存储器容量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转换,通过活动2让学生理解英文字符与汉字字符存储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在探索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自主活动的环境,为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提供外部条件。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走向体验的发生和丰富深刻,实现简单的信息数字化编码。 二、设问导读 (1)、由十进制数的特征分析,对照引出二进制数的特征;(2)、由灯泡亮灭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形式。二、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⑴、活动1,学生自主活动,用windows附件中所带的计算器功能将二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并观察它们的变化。 ⑵、给出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方法。 三、巩固训练 (1)、给出计算机中存储器容量单位,并给出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活动2(巩固训练),学生自主活动,观察记事本中,英文字母和汉字所占位置宽度的不同,得到一个英文字符用一个字节存放,一个汉字用两个字节存放的结论。 四、拓展探究活动 ⑴、按要求准备三个电筒; ⑵、根据表5-1实现表中所要求的电筒的状态; ⑶、学生独立实验,完成表5-2的内容,实现简单的信息数字化编码。 五、课后反思:

计算机网络说课稿

计算机网络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计算机网络》选自《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给学生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几种分类方法;简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此外,还介绍了计算机简单局域网的组建方法。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生活中的日益普及,本节内容满足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了解,并学会如何组建简单的局域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好的实用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对网络知识有很大的好奇心,但也仅仅把它作为上网玩游戏、聊天的工具。随着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加深学习,激发了他们对网络的学习兴趣,这也对本节内容的教授起到了很好的兴趣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基本分类方法。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 掌握如何组建简单的计算机局域网 2.能力目标 能够在提供设备、工具的前提下自主建立简单局域网。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知识、思想、精神的融合; (2)增进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基本分类方法。如何组建简单的计算机局域网。 2.难点 如何组建简单的计算机局域网。 3.重点的突破 采用任务驱动法法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但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把这个重点作为一个任务展示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网络的了解来引出重点知识的学习。此知识点以教师讲授,学生交流为主。 4.难点的突破 有了对计算机网络定义,特点,历史,分类的学习,引出如何组建简单局域网,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知识需要了解,那就是日常生活中网络的几种拓扑结构,了解此知识后,采用演示法来突破本课的难点。组建工具,设备内容讲完后,教师通过实际演示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水晶头、局域网的组建操作,继而让学生最终突破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师讲授----教师演示---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归纳汇总”的五步教学模式。 六、学法指导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方式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中职技能高考模拟试题说课讲解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技能高考模拟试题(一) 计算机类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3分,共150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选出,未选、错选均不得分。 1.纵观整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动力,最初就是要制造出能快速计算的机器 B.某一个时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完全依赖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特别是微电子技术 C.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史上,图灵、冯·诺依曼等科学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D.对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定性描述的摩尔定律,在现代仍然适用 2.电子计算机按主要电子元器件的变化分成了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是一样的。 A.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 B.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C.计算机采用的材料 D.计算机的性能和价格之比 3.下列关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A.OA的实质是计算机辅助人类进行办公,所以属于CAD应用领域 B.CAD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诞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 C.多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的集合促进了虚拟现实和虚拟制造技术的诞生 D.电子商务的实质是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的商务活动 4.C语言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语言,它的开发者被称为“C语言之父”的是()。 A. Ken Thompson B.Dennis Ritchie C. Bill Gates D. Gordon Moore 5.下面哪一个计算机应用领域一般使用的是巨型机()。 A. 信息处理 B.过程控制 C. 电子商务 D.科学计算 6.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A.布尔 B.图灵 C.冯·诺依曼 D.香农 7.EDVAC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 A.外型结构 B.总线结构 C.存取结构 D.体系结构 8.下列关于信息和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确定性的东西 B.信息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C.数据是对信息的正确描述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教案

计算机中数据得表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进制得含义。 2、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得表示方法。 3、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得方法。 4、掌握十进制整数、小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得方法。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得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使用网络软件得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练习数制转换,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生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各进制数得表示方法。 2、各进制数间相互转换得方法。 【教学难点】: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转换得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练习、教师总结、教师评价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数就是十进制、十进制不就是唯一得数得表示方法,表示数得数制还有哪些呢?这些数制与十进制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制。 二、新课讲解 1、进位计数制

?以十进制为例: 十进制中采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来表示数据,逢十向相邻高位进一;每一位得位权都就是以10为底得指数函数,由小数点向左,各数位得位权依次就是100,101,102,103……;由小数点向右,各数位得位权依次为10-110—210-3 N=an?10n+ a n-1?10n—1+……+a1?101+a0?100+ a-1?10-1+ ……+a-m?10—m 数制得表示方法:为了区别不同进制数,一般把具体数用括号括起来,在括号得右下角标上相应表示数制得数字。 举例:(101) 2与(101) 10 基数:所使用得不同基本符号得个数。 权:就是其基数得位序次幂. ①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得概念 (1)十进制(D):由0~9组成;权:10i;计数时按逢十进一得规则进行;用(345、59) 10 或345、59D表示。 (2)二进制(B):由0、1组成;权:2i;计数时按逢二进一得规则进行;用(101、11) 2或101、11B表示。 (3)十六进制(H):由0~9、A~F组成;权:16i;计数时按逢十六进一得规则进 行;用(IA、C) 16 或IA、CH表示. (4)八进制(Q):由0~7组成;权:8i;计数时按逢八进一得规则进行;用(34、6) 8或34、6Q表示。 总结:不同数制得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加括号及数字下标,另一种就是数字后加相应得大写字母D、B、H、Q。 位值位权

认识计算机说课稿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计算机一一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首先说一下教材分析及处理: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是河北大学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介绍,针对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介绍计算机的本质,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并对学习后续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在这里,我只选择了其中的硬件系统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个部件的功能。这部分知识理论性很强,我在讲授这节课时打算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另外要结合计算机硬件的实物,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电脑特别感兴趣。通过本节课学习孩子们将掌握一些电脑的常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了解常见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合 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从外观上看出计算机各组成部分,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并能说出相应的名称。 难点:了解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器。 教具: 多媒体网络教室、自制课件、中央处理器(CPU)。 教法: 结合教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学生的好奇、活跃的心理特征。我准备运用以下 教法: 1.谜语导入。

中职计算机教师说课稿《5.4计算与处理数据》

《计算与处理数据》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XXX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的教师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计算与处理数据》。我将分五个阶段完成说课: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说教法;四、学法;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编辑演示文稿对象》是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Office2003版)课本中第五章第4节。这节课是在已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的基础,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使用Excel计算与处理数据。 (二)、教学目标 我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注重实践的特点确定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 (1)掌握在EXCEL中使用公式、使用自动求和按钮以及使用函数计算数据的方法。 (2)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对Excel数据进行排序的方法;掌握自动筛选及高级筛选的使用方法。 (3)了解分类汇总的功能。 2.能力目标 (1)能熟练的使用公式计算和使用自动求和按钮。具有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基本统计函数处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电子表格中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2.教学难点:函数的正确使用以及高级筛选的使用。 二、学情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共性是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但对计算机这门课程还是充满好奇心,由于进校学生来源不同,刚接触应用软件不久,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应用软件操作的方法,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大。本课设计的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更注重实用性,并对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进行考虑。 三、说教法 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必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分组协作”等形式,给予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信息处理的思维和习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综合运用水平。 四、说学法

计算机数据表示教案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计算机内的信息表示方法。 (2)能将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3)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理解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表示数字十进制数不是唯一的数,并能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验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为以后更好掌握复杂的计算机知识垫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 难点:二进制数的特点及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教学过程: 1.导入 复习小学时学过的十进制数,说出十进制数的特点。 (1)由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组成。 (2)进位法则是:逢十进一。 从而引出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方法。

2.计算机与二进制 请学生看书然后对照十进制数的特点来归纳二进制数: 二进制的特点: (1)由0、1这两个数组成。 (2)进位法则是“逢二进一”。 3、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换算。 老师先演示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过程,然后请学生参照书中的对照表进行几道二进制和十进制换算的小练习。 提示: (1)学会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2)二进制的读法和写法。 (3)学会二进制加减法的运算。 (4)可以适当地拓展到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4、ASCII码和汉字代码。(作了解) 将ASCII码和汉字代码从占位大小,代表字符数等方面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了解这两种码的特点。 提示:ASCII码不必记忆,但要简单了解大小写字母的ASCII码的大小关系。 5、学生练习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及二进制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反思:

计算机说课稿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七课《计算机硬件系统》说课稿 体音美计算机组:陈莹莹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这次说课大赛,借此机会与老师们共同交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下面我就从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地阐述。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及对象分析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本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概况、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学生在以前的上机操作中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行硬件设备,还学习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但是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及计算机的硬件认识还不是很清晰。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知识,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与存储设备及输入、输出设备。 初中生对电脑的好奇心很强,并且对电脑这门课有很大的兴趣。但由于以往只注重软件的应用,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却不十分了解。因此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如何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观察多发现问题,多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设置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内容与学生特点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2)、通过观看光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教案-参考模板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奇妙的二进制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本节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5课《计算机中数的表示》,重点介绍了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式,本节内容对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小学阶段没有涉及。本节的上一课是《计算系统及工作原理》,本节课紧随其后,对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原理做了较形象的描述,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跟数学有紧密联系,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这节课能否讲得生动易懂,关键在于要理论联系实际。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熟练的进行十进制计算,对二进制的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是对于在计算机课中进行数学运算可能会感到枯燥,在学习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可能会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整节课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感觉学习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是有必要,有意义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中为什么要使用二进制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十进制引入二进制,通过八进制、十六进制的对比强化二进制的概念。 通过电筒模拟实验,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使用二进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利用所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感受只有多尝试才会有收获。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二进制的概念、计算机为什么使用二进制。 2、教学难点: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电子教室、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学习新知三、探索二进制的特征 十进制: 1、0,1,2,3^9共10个数码 2、运算时逢十进一 3、从右向左,第i位上的数除 了它本身以外,还有一个权 值是10i-1 十进制的前两个特征由学生 自己填,第三个由老师讲解 着重讲解权值的得来。 二进制: 每一种进制的特征都有相同 之处,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总 结二进制所具有的三个特征 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二 进制的三个特征 1、0,1两个数码 2、运算时逢二进一 3、从右向左。第i位上的权 值是2i-1 二进制数的运算 以计算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什 么是逢二进一。以及二进制 只有0,1两个数码。 例:二进制数 1+1=? 10 让学生明白逢二进一 练习: 二进制读法和写法 二进制怎样与十进制区分 呢?主要从读法与写法两个 方面 读法:直接读出数码 1011读作壹零壹壹 1001让学生读出 写法:通常用括号和下标表 示不同进位制的数。 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 完成十进制前两个特征 的学习。并填写在书上 空白处。 听老师解释权值的由来 将二进制的特征填写在 书本的空白处 学生自己计算二进制的 加法,完成例题的计算 听老师解读以及自己读 出二进制数 前两个特征简单, 学生自己能够总 结,因此由学生自 己填写 权值是本节课中 二进制与十进制 转化的重点内容, 因此必须由老师 详细解读 加深学生对知识 的巩固 以例题促进学生 对二进制特征逢 二进一的理解。 二进制与十进制 都有0和1,那么 101,我们到底是 读一百零一还是 其他的呢?二进 制与十进制有什 么区别呢?通过 老师的解读,让学 生能够区分二进 制与十进制的不 同

《计算机硬件及工作原理》说课稿初中信息专业技术说课

《计算机硬件及工作原理》说课稿-初中信息技术说课

————————————————————————————————作者:————————————————————————————————日期:

《计算机硬件及工作原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计算机硬件及工作原理”是初一《信息技术》课程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承上启下,在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硬件及工作原理,为今后系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内容分为三个课时来讲授: 第一课时: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 ; 第二课时:计算机主机的构成(主机板及板上插接的配件); 第三课时:计算机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及存储设备。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面向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所以喜欢操作课,不喜欢理论课。同时,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智能发展不平衡。 (3)、课业类型 本课知识点多,学生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多,传统的教学通常定为理论课。但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大胆创新,把这节课设计成为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索课。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知识目标: 1、熟识计算机的五大功能部件;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3、认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 。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增强他们的协作精神;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熟识计算机的五大功能部件; 2、认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 。 教学难点: 学生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的了解。(理论抽象,较难理解) 二、说教法 (1)、实物展示法 百闻不如一见!实物展示是一种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直观明了,可以帮助学生更正确、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帮助学生撩开罩在计算机上的神秘面纱。 (2)、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少年儿童的天性”。运用趣味性与娱乐性强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克服学习上的某些困难。 课堂上,游戏不再是他们的主导活动,而是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3)、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将抽象的计算机工作原理用flash动画演示,化抽象为直观,富于动感,画面可重复显示,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效果大大提高。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说学法 (1)、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精选中职计算机说课稿三篇

精选中职计算机说课稿三篇 中职计算机说课稿(一) 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XXX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的教师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子表格基本操作》本节课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xx版)课本中第五章第2节我将分五个阶段完成说课: 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说教法;四、学法;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Excel是办公自动化教程中的一个重要组件是一种以表格形式管理和分析数据的软件本节内容主要讲解的是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基本操作这个知识点是为以后学习表格数据的处理打基础所以是学习Excel的一个重点因此无论是从教材编排来看还是从实际需要来看本节的内容都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 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现状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编辑工作表数据的方法包括删除或插入单元格、行或列 (2)掌握调整行高与列宽;复制与粘贴单元格等

(3)掌握管理工作薄的方法包括在工作簿里创建复制和移动工作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灵活运用删除或插入单元格、行或列的操作方法会根据需要快速和精确方式调整工作表的行高与列宽 (2)能熟练复制、粘贴和移动单元格 (3)会熟练创建复制和移动工作表 2.教学难点:掌握工作表数据的编辑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共性是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但对计算机这门课程还是充满好奇心由于进校学生来源不同刚接触应用软件不久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应用软件操作的方法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大本课设计的任务要顾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