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合唱队的声音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合唱队的声音训练

合唱艺术是声乐艺术中一个高级的表现形式,一个合唱队若要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必须在声乐训练上,下很大的功夫。只有声音达到了和谐统一才能演唱出优美动人的作品。

一、声乐训练的意义

1、合唱就是声音的统一和谐

优秀的独唱演员集合在一起,并不能成为一流的合唱团,这是由于独唱演员在音色、音域、发声等方面个性比较突出,很难达到合唱中“合”的要求。对于未受过正规训练的中学生来说,要使集体的声音和谐统一、融为一体,就必须经过定期的严格训练,使每个合唱团的成员都能用科学的、统一的发声方法来演唱。“美声”的声乐理论与训练方法是可以完全应用于合唱教学的。美声唱法讲究发音有气息、有力的支持;声带应闭合良好;各共鸣腔自然、充分地张开以求音量的饱满与音色的丰满;用声音的高位置求得声音的明亮与穿透力等等。如果掌握的好,便可以在音色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在力度上、音区上做出大幅度的、自如的变化。经过数百年的实践,美声的理论已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并被声乐艺术家、教育家广泛的接受。实践证明,中学生合唱队必须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演唱出一种既统一又富有表现力的美妙声音。

2、用以扩展音域

未经训练的声音音域较窄,这就会使演唱的曲目受到很大的限制,在有限的音域中,也存在着低声区苍白无力,高声区用力“喊唱”的症结。虽然有些队员使用假声来唱高音,但其真声、假声差异很大,听起来音色不统一。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系统的声乐训练才能解决。简单而言,就是在中、低声区演唱时应带有“假声”演唱的那种融合感与高位置,而高声区的演唱又尽可能接近中、低声区的结实、饱满与明亮,使整个音域统一在一种演唱方法里,获得较为理想的“真假声结合”的效果。这样的训练结果常使音域向上、下两个方向扩展四度至六度,从而提高了合唱团的演唱能力并扩大了可选择的曲目范围。

3、用以加强气息的能力和作用

发声(无论是讲话还是唱歌)的原动力就是气息。因为一个乐句常常比讲一句话长的多,在音高上又有严格的要求,所以歌唱比讲话需要更多、更长的气息支持。仅仅靠习惯的、用于讲话的较浅的呼吸是远远不够的,在练声时有意识的强化呼吸训练,并持之以恒就能达到延长、加强气息,更好的发挥其能力和作用的目的。应该让学生细心体会歌唱时的气息比讲话要“深”的多,并且在使用时要学会“控制”——即节约、有效的使用气息,采用腹式呼吸,努力将气息控制在腰部周围,避免上浮。在声乐训练中坚持专门的气息锻炼,不仅会使气息持久,而且也会充分的放松肩膀、胸部以及脖子周围的肌肉,以建立并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

4、使中学生美好的音质得到充分展现

中学生的声音是一种美好的、纯洁的声音,是世界是任何其他的声音无法比拟或取代的。中学生合唱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在于此。但是未经训练的声音由于音域、力度支持等方面受到限制而常常较难用于歌唱。实践证明,有效的声乐训练可以使中学生的特质得到充分的展现。在实践训练中,有的教师出于盲目的模仿或对声乐艺术的片面了解,是声乐训练出现的偏差而丧失了中学生最宝贵的特色,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应简单认为这是进行了以“美声”训练为主要方式的声乐训练的结果。比如,有些合唱团经过训练唱出的歌声像是“大人”,很不自然。这只能说明孩子在演唱是夸张的模仿了成人的发生而使自己发声器官的某些部位处在不自然,不正常的状态(如用力压着喉头),而这正是“美声”的发声理论不允许的,声乐理论提供给我们的是一套科学的方法,而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声音模式。

以上几个方面基本概括了声乐训练的重要意义。只有在有了明确认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本合唱团的声乐训练计划,并逐一落实在日常排练中,才能受到较好的效果。

二、声乐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以上论及的声乐训练的目的和意义,指导教师应为合唱团安排或编写一些针对性强的练声曲。在练声曲的运用上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即每一条练习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1、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只有坚实、持久而富有弹性的气息才能满足歌唱的需要。中学生合唱的声乐训练中,应首先通过严格的呼吸训练增强队员气息的力量、持久性和控制能力。练习方法主要有: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快呼、快吸慢缓呼等。

通过下面两条简单的练声曲结合以上四种基本的呼吸练习,分别体会其应用。

2/4 1 3 5 3 1 3 5 3 1—

U

上面这条练声曲可以从D大调练起,半音上移一个八度。重点体会慢吸快呼和气息的有弹性的运用。

4/4 1 2 3 4 5 5 5 5 5 4 3 2 1—---

U

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气息——慢吸与快吸,重点在慢呼方法的运用。要求五个母音发音准确,发生状态统一。在平衡的气息支持下,前后(8拍)上下(五度音程)均匀连贯、一气呵成。

无论中学生还是成人,在呼吸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上都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相对于成人来说对中学生的训练时间与强度应当适当削减,过程相应延长,并且由于理解能力不同,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形象的描述和细心的纠正。

2、喉咽腔的“打开”

由于语言的习惯,我们在讲话的时候,喉咽腔是不必充分张开的。而在幼儿期与成人(家长、教师)交谈时无意识的相互模仿,使许多孩子在说话与唱歌时咽喉部位不自然的收紧,养成了“挤”、“提喉结”等不良习惯。这种不良习惯在未受过科学的声乐训练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如不能及时的纠正,合唱团将无法获得真实、自然与动人的音色。

进行这方面的训练首先教师要“从我做起”,在讲话时使用自然、轻松的语调,避免“拿腔拿调”的模仿学生们讲话。在检查学生发声时要细心分辨其咽喉部位是否处于自然、放松、打开的状态;是否有不必要的用力;声音是否过分响、亮;发声同时脖子上是否有明显的凹陷。一旦发现不良习惯已在以往有不同程度的养成,就应在合唱声乐训练的开始阶段给予坚决的纠正。

3、共鸣

中学生的共鸣腔与成人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分别有胸腔、喉咽腔、头腔三本分组成。这使得中学生有一种天然的明亮、单纯而动人的音色。在中学生的训练中,中(低)声区避免白声演唱,高声区要有良好共鸣并进而扩展音域是一个难点和重点。

4、扩展音域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训练之后,合唱团的音域会比以前有明显的扩展。但在各个声区会存在不同的问题,比如低声区不够丰满,中声区白声痕迹明显并且不容易控制,高声区比较圆润但缺乏力度等。各声区之间也常常因音色不够统一而缺少互相衔接的顺畅。这时需要增加贯穿整个音域的练习,使各个声区的声音相互弥补、上下统一以及进一步扩展音域。

4/4 1 2 3 3 4 5 5 6 7 1 2 3 4 4 3 2 2 1 7 7 6 5 4 3 2 1

Mi a mi a mi a mi a mi a mi a mi a mi a

这条练习从低声区开始,穿过中声区进入高声区。练习的要求是在起声时要尽量利用胸腔共鸣从而获得饱满的声音;中声区要有较好的控制并带有较好的头腔共鸣;中声区比较结实的声音要尽量带到高音区,以获得尽量结实的高音。随着合唱团水平的提高,这条练习可以从C大调逐音上行至G大调,不停留太多的时间。为了体会不同的发声感受并增加排练的兴趣,练习可用连音和跳音两种方式穿插进行。

5、循环呼吸

循环呼吸是合唱声音训练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段。与以上各项声乐训练不同的是这项技巧不是某个队员的技巧,而是整个合唱队的声乐技巧。因此指导教师应在团员个人具有了一定的声乐基础之后适时进行这项练习,为日后排练作品运用这一技巧作好准备。

以上分五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声乐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但应在练声曲的选择与使用上有较强的针对性并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合唱队在练习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可操之过急对队员们提出一时还难以达到的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