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三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以及典型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
尊敬有礼貌的人,愿意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对不讲礼貌的行为感到不满。
行为:
待人接物有礼貌。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礼貌待人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照镜子的活动。
(1)教师把学生带到学校的礼仪镜前,让学生照镜子。(室外活动)
(2)提问:
同学们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说明了礼貌待人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
第二部分讲了周恩来和宋庆龄礼貌待人的事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礼貌待人,同时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
第三部分是具体说明什么叫待人有礼,怎样做到礼貌待人。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1.导入 部分“想一想”栏目引用了培根的一句话,通过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提出为什么要礼貌待人,从而导入 本课。
教法建议:
1.导入 部分“想一想”栏目引用了培根的一句话,通过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提出为什么要礼貌待人,从而导入 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真的照一照镜子,进而引申到“照镜子只能照出人的外表,而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则通过人的一言一行反映出来。”这时再出示培根的话,更有助于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2.课后练习“说一说”栏目共有两道题。第一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两个事例,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向周恩来和宋庆龄学习。第二题是让学生理解一句俗语,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礼貌待人的理解,激发学生愿意使用礼貌语言的愿望。
3.“议一议”栏目是针对学生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进行辨析,提高学生的认识。
4.“演一演”栏目的目的是导行。
2.“演一演”栏目中的人物的行为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教学中,最好不让学生表演错误的行为,对指导学生的行为不利。教学重要坚持正面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
认知:
1.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
2.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板书:态度热情文雅,说话文明和气,举止大方端庄
6.提问:周总理和宋庆龄这样对待别人,别人会有什么感受?
7.小结:别人会感到亲切、愉快,温暖,人们会尊重、信任他们,愿意与他们交往,和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愿意按照他的要求办事。礼貌待人体现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礼貌待人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个人内在美的表现,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3、故事会。按照座位排列,就近的几个同学组成小组,交流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选一件自己最有趣的幼儿趣事讲给大家听。并展示自己幼儿时的物品。
4、全班讨论。请学生读教材第5页小文发现小鞋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我长大了”的含义。
5、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我力求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学会做人。”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能看到自己入学后一年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通过发现自己身上细微的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学生、好孩子。教学设计的几个版块各自独立,又层层递进,每个活动都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从而顺利的到达活动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人的外貌)
(3)提问:
那么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文化教养从镜子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看到吗?怎么才能知道呢?(回教室讨论)
(4)电脑演示教材“想一想”栏目中的话,帮助学生理解上面的问题。
(5)学生回答后,教师不小结,请学生齐读教材课文的第一段,用这种方式对以上活动进行小结。
二、明理
1.师:你们知道周总理和宋庆龄吗?他们是深受人们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国家重要的领导人。他们在礼貌待人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请同学们听听他们礼貌待人的事例。
单元二
礼貌待人暖人心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
2.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情感:
尊敬有礼貌的人,愿意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对不讲礼貌的行为感到不满。
行为: 待人接物有礼貌。
教材分析:
本课就是依据《标准》“文明礼貌”德目认知第一条“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继承和发扬”和第二条“知道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愿意做个有礼貌的人”设置的。
三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
单元一
温暖的家主题一、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三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
2 、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教学重点:
1、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2 、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教学难点: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自己的出生证和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儿童用品等。
板书:尊重、友善 基本品质
8.提问:在国际交往中,他们更加重视礼节,这是为什么呢?
9.小结:在国际交往中,他们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他们以礼貌待人,为我国赢得了崇高声誉。可见,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礼貌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10.提问:
今天,我们已进入了高科技时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以礼待人有什么重要作用?不讲礼貌会有什么后果?
2.播放录音:
录音内容: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学生看书)
3.电脑演示周总理和宋庆龄礼貌待人的照片。(教材中的图)
4.提问:
周恩来和宋庆龄是怎样礼貌待人的?他们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想他们学习?
5.小结:他们与别人接触时态度热情文雅,说话文明和气举止大方端庄,像他们这样就是礼貌待人。他们尊重人、理解人,是礼貌待人的楷模。
2、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的童年趣事。
教学过程:
1、导入。
(1)、板书课题。
(2)、请学生读教材第2~4页乐乐、虎子和文文的话。
(3)、让学生欣赏教材第2~6页,并发表意见。
2、小组调查。
(1)、开展有趣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2)、分小组,测量每个人的身高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得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得最多,教案《三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http://www.unjs.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