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公开课教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论语>十二章》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教学目标:了解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特点和考点;

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答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命制试题的形式把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特点及考点。

教学难点:文言文比较阅读中“联系点”、“可比点”的理解性问题答题策略。

教学方法:研究探讨法归纳整理法练习归纳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讲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考试题中的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是同学们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同学们在文言文学习上有个较高的起点,以及培养同学们迎难而上的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形式——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二)了解特点,把握关键

请同学们阅读下发材料,观察它都有哪些特点。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②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赞》) 【注释】①低回:徘徊,流连。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2)不能去.云(离开) (3) 传.十余世(流传)

2、请为下列句子断句。(断2处)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解析】技巧一:常用虚词断句法技巧二:句子结构断句法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

【解析】第(1)句注意“善”在这里指优点,长处,“而”表顺承,一般不译。第(2)句为倒装句“礼其家”(状语后置),翻译时为“其家礼”,关键词有:“诸”是兼词,解释为“众多”,“时”是名词作状语,“按时”的意思。

4.请结合【甲】【乙】两段选文,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因为孔子讲求良好的学习方法,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大度宽厚的待人胸怀,所以,学者都很敬仰他。

【参考译文】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依循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读孔子的书,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为人。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车子、衣服和礼器,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他们大多是)当时的荣耀,死后就终止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从天子王侯,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

看材料的由两个选段构成,一篇节选自《< 论语>十二章》,一篇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赞》,一篇课内,一篇课外。再者,这两个选段为什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都有写到孔子),这是从内容看,有“联系点”。另外,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异同,在比较中鉴别。因此又会有“对比点”。

而“联系点”与“对比点”往往是比较阅读命题的关键。

(三)审视试题,梳理考点

请同学们以命题人的角度来仔细观察,手中的资料。看看文言文比较阅读可以考哪些知识?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课前发材料)请结合着资料中的题目来分析。

交流:字词;句子;比较内容。

(四)命制题目,明了意图.

请同学前后四人为一小组,根据梳理出来的知识点,商议着为给定材料命题后,小组展示。

基本题型:

①实词虚词的解释,句子翻译及运用;

②划分节奏;

③比较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比较材料中作品的不同情感倾向,比较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异同等,以及用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链接相关资料,在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课内所学进行探究的题型。

(五)有的放矢,把握策略

策略一:词语.归纳:词语——实词,重点字词,特殊用法。

策略二:句子:

(1)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遵循原则,兼顾方法。

以上考点和答题方法,在单篇的阅读中也有。我们重点来看,在比较阅读中如何来把握理解分析题目的解答方法。

策略三:比较理解分析

1、先认真阅读文言语段,整体把握文言语段的主要内容。

2、反复阅读,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

3、用准确的语言答题。答题时尽量用上原文原句。

策略四:最后一题题目具体答法

1、对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观点、事件、段意、人物形象等)进行比较分析。先找出记叙要素,同时留心标志性的语言: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等,然后分别提炼信息,加以概括,观点、事件、段意就都有了。而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或评价,则要善于把握事件,要在事件的前因后果中,辨别轻重,剖析人物言行,由事到人地进行提炼、概括。

2、对比较材料中作品不同的情感倾向的把握比较。

思路归纳:首先要融入文中,设身处地捕捉或微妙或含蓄的情感;其次要抓住文句追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言外之意,最后再对比区分两则材料中不同的思想感情。

3、对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异同的比较。这是难度较高的题型之一。拥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是首要条件,在判断出基本的表达方式、叙事顺序、写人方法后,得依照要求抓两文的相同点,求同之余,再回过头来找寻异,在梳理异同中,完成比较。

4、对用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链接相关资料,在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课内所学进行探究的题型,答题时,就必须认真阅读比较材料和相关链接,拓宽自己的思路,从材料出发,在链接中找出整合点,然后加以综合,再用流畅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