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目标导学模式研究.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目标导学模式研究-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的总设计,使单元课堂教学模式学科化,课型化,我们设计的
小学阅读导学和作文导学两个亚模式,经过41名教师的一年多验证,证明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概括性。

该模式提练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作文两个重点。

2.
操作性。

提出了教师的行动步骤,使教学活动开展有理有据。

3.整体性。

要求教师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把握年级特征,以单元和课时目标为依据教,不肢解课文,不搞串讲分析。

4.针对性。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
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来的:一是课堂教学存在着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二是教学活动缺乏科学有序的管理常
规;三是教学优劣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教师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5.优效性。

该模式从德育、学习能力、
认知三个领域规定了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任务和目的,体现了小学
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特征;模式还运用了目标导学理论,在操作程序上汇聚了众多成功的教学活动方式,养
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其具有优效性。

一、对目标导学体系研究中教学模式的认识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一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引导绝大多数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以达到既
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基本范型。

(一)理论依据
小学目标导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及我国目标教学的丰富实践和理论探讨,现
代认知心理学之认知理论的建构学说,元认知理论。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形成了认知、德育和学习能力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体系。

(三)操作程序
1.单元教学操作程序是:设定单元目标课时按标导学形成性测验矫正补救单元达标测验。

2.课堂教学操作程序是:准备示导议练诊断评补。

(四)操作策略
教师在该模式中是目标的提供者和学生达标的组织者。

教师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分解各个单元的知
识点,并用目标去准确界定它。

教师按标施教,以标导学。

二、关于小学阅读教学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特点
1.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

这一过程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发展认识,发展语
言,发展思维。

语文知识的基本特征具有教化功能和情感性,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
学科的工具性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让学生感知、理解、鉴赏、积累、运用语言是阅读教学的基
本内容;就阅读教学来说,学生是凭借语言和文字思考的,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要心理成分就是思维,所以
发展思维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

2.阅读教学是一个整体,词、句、段、篇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构成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根据目标进行整体训练。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小学阅读教学,要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使学生
掌握常用的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习作
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答思想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
和复述指定的课文;能读懂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

2.德育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
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
文字。

3.能力目标。

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

(三)操作程序
1.初读准备。

初读全文,感知全文,了解全文大意;深入学习每个段落时要初读,承上启下。

从而在认
识上有所准备,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2.精读示导。

确定重点词、句、段作例子,进行导读;教师通过指导,诱导、引导、辅导,释疑解难,
把握作者思路。

3.情境议练。

以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议练;根据课文的特点,通过图画,生活,实物,声象,语言
再现情境,引导学生听、说、议、练。

4.回讲诊断。

学完每个段落后,可回讲重点词、句和段,诊断掌握情况,及时矫正;学会全文后可根据
板书提示,问题脉络,图画情境进行回讲,诊断掌握情况,及矫正。

5.归纳评补。

一般是每个知识点学习之后有小结,归纳,并视其掌握情况进行评补和补做;重点是在精
读示导之后,情境议练之后,回讲诊断之后,一方面归纳梳理知识点,一方面要归纳总结存在的问题,从而再
次补救。

(四)操作策略
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

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

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

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认识逐
渐深入的过程。

(五)运用示例
课例:人教社九义教材第七册《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

执教:德阳市中区八角井镇小学教师黄沐洁,女,20岁。

本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对《捞铁牛》、《蝙蝠和雷达》、《新型玻璃》、《一项科技活动》的阅读,要在
理解词句,读懂自然段,练习给课文分类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以便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同时受到
爱科学、学科学、立志为祖国现代化作贡献的教育。

本课时教学目标:德育使学生懂得人类可以从研究其它生物中得到启示,激发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教育他们爱科学,学科学。

学能练习归纳段落大意来理解课文的能力。

认知
①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②启示是什么意思?③用一句话说一说1、2自然段主要讲了
什么?(以问题促读促议)。

然后精读36自然段,并创设情境议练:①填表并说一说:科学家为了揭开蝙
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实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证明了什么?②反复一词表现了科学家怎样的品
质?③看灯片说一说: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飞行的?
④练习P105第3题,互评矫正。

(精读示导,
精境议练)。

继续学习第7自然段,根据图法和板书说一说:①飞机和雷达的联系;②练习P105第2题,
互评矫正。

(情境议练)。

最后总结全文:①出示1,2,3
6,7自然段的大意,并根据这个意思分段;
②归纳概括段意的方法和全文的主要内容;③用启示摹仿发明3个词语,举例说一说人类仿来的
例子。

(归纳评补)
三、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
1.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答
出来。

2.小学作文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
物的能力的集合训练。

3.学生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加深,改造和系统化,并能进一步猎取自然和社会知识;
在情绪体验中,可以陶冶审美感情,激发求知欲,发展个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逐步做到①有具体内容。

②有真情实感。

③有中心。

④有条理。

⑤有重点。

⑥展开想象。

⑦注意选词用语。

⑧写完后要修改。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①观察、思维、表答密切结合的能力。

②能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
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要表答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说假话,思想健康,别人看了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三)操作程序
1.观察准备。

在教师的引导下作有关人、事、景物的观察,准备作文的素村。

2.范例示导。

结合单元的读写重点和本次作文要求,分析一两篇范文,引导学生揣摸作者的写法,迁移
到本次作文中来。

3.口头议练。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口述片断、梗概,思路,脉络,也可以口述若干细节,可以
口述开头,结尾,过渡部分,也可以口述全文。

4.试作诊断。

在观察,范例示导和获得其他同学口述信息的基础上试评,进行自我诊断。

5.修改评补。

经过试作之后,引导学生自改,互改,有针对性地集体评改,修正,适当重作,然后誊正。

(四)操作策略
指导学生作文从内容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多练笔。

(五)应用示例
课题:人教社九义教材第七册《围绕一个意思写好一个片断》,两课时。

执教:东方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弟小学教师周建华,男,24岁。

教学目标:明白写好片断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学会怎样才能做到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根据写片断的方
法试作《梧桐树的叶子》片断。

教学程序:课前安排学生观察操场上的梧桐树叶。

(观察准备)。

新课开始引导学生:①弄清写好片断的
三点要求;②根据这个要求分析《爬山虎的脚》一文描写爬山虎叶子的片断。

(范例示导)。

接着出示本次写
作题目《梧桐树叶子》,并按范例口述长在哪里,春夏秋冬梧桐树叶子的样子,数量,颜色的变化,师生共
同讨论,矫正词句和构段中的错误。

(口述议练)。

然后按要求试作,诊断自己是否掌握了方法和获得了信息。

(试作诊断)。

最后抽部分同学朗读自己的文章,师生评改,并及时补救。

(修改评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