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神经解剖PPT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生理课件.ppt

神经生理课件.ppt
骼肌受到外力牵 张使其伸长时, 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 此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牵张反射分 两种类型:一为肌紧张,另一为腱反 射。
肌紧张(muscular tension):是 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所发生的牵张 反射。
腱反射(tendon reflex):指短 暂快速牵拉肌腱时所发生的牵张反射。
三、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接受除嗅觉外,躯体各种特异性感觉传 来的神经冲动,再通过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其主 要机能是引起特定感觉,称为特异投射系统。 非特异投射系统(un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
1. 胆碱能受体
M型受体 N型受体 N1受体
N2受体 2. 肾上腺素能受体
α受体
α1受体 α2受体
β受体 β1受体 β2受体
3. 中枢内递质的受体
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reflex) 反射弧(reflex arc)(图)
二、中枢内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聚合式(图) 辐散式(图) 链锁式(图)
动力定型(dynamic stereotype):动物在一 系列有规律的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的作用下, 经过多次反复的强化,神经系统能够相当巩固地建立 起一整套与刺激相适应的功能,并表现出一整套有规 律的条件反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所形成的整套条件 反射,称为动力定型。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三、神经活动的类型
(一)神经递质
1. 外周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 (2)去甲肾上腺素 (3)肽素 2. 中枢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 (2)单胺类 (3)氨基酸类 (4)肽类 肾上腺突触的递质化学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总结 表12-至2大脊脑髓皮层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纤 2.脊髓小脑束 维 束 3.脊髓丘脑束
将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深感觉信息经小脑传至大脑皮层,与 运动和姿势的调节有关
感觉传导通路的重要部分,传入后根的痛温觉、触压觉分
别经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上传至丘脑,进而上传至大脑皮

下 1.皮质脊髓束

的 2.红核脊髓束 纤
结构
功能
前角 主要参与躯干和四肢的运动支配
后角 参与感觉信息的中转
侧角
灰质 连合
C8-L2侧角:脊髓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血管、内脏及腺 体的活动 S2-4:脊髓副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
灰质前连合:主要为左右相互交叉的痛、温觉纤维及 一部分触觉纤维 灰质后连合:连接两侧后角
结构
功能 脊髓
上 1.薄束与楔束 传导深感觉、皮肤的精细触觉至薄束核和楔束核,进而传
内脏感觉核:孤束核

1)非脑神经核
薄束核 楔束核 中缝核 下橄榄核 黑质 红核

2.白质—纤维束构成
上行纤维束 内侧丘系 脊髓丘脑束 三叉丘系

下行纤维束 皮质延髓束
锥体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3.网状结构

3.网状结构
功能: 1)对睡眠觉醒和意识状态的影响 2)对肌张力的调节 抑制区 易化区 高位中枢 去大脑强直

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产生加压素、催产素、促垂体激素,释放入血, 进而调节内分泌活动和内脏活动。

下丘脑主要功能
1)神经内分泌中心 2)皮质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3)通过与边缘系统的联系,参与对情绪 活动的调节 4)与人类昼夜节律的调节有关

神经系统解剖学 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学 ppt课件
第八节神经系统
一、脊髓和脊神经 二、脑和脑神经 三、自主神经系统 四、感觉传导通路 五、运动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模式图
神经系统解剖学
中枢 脑
神经

脊髓

系 统
周 围
按部 位分
脑神经 脊神经

内 内脏感觉神经
经 按脏
分 神 内 脏 交感神
布 经 运动 经分源自神经 副交感神经躯体神经
神经系统解剖学
横断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脊髓和脊神经根
神经系统解剖学
1、颈丛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1)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2)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3)
神经系统解剖学
2、臂丛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纵隔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腹后壁的肌肉和神经
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
神经系统解剖学
大脑皮质分区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脑底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脑岛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脑的正中矢状切
神经系统解剖学
海马和穹窿
神经系统解剖学
大脑半球水平切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基底核
神经系统解剖学
胼胝体:连接两侧半球广泛区 域,分为嘴、膝、干、压四部 分
中央沟: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 前下方,几乎达外侧沟
顶枕沟:半球内侧面后部自前下斜向后 上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1、大脑半球外侧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额叶:
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 额上回:额上沟以上 额中回:额上沟与额下沟之间 额下回:额下沟与外侧沟之间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PPT课件
自主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血管、腺 体等自主器官活动的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主要负责维持机体内环 境的稳定,调节体温、呼吸、消化等 方面的生理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的分类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神经两类。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是通过反射 弧来实现的,能够快速地对外界刺激 作出反应。
谢和生理反应。
03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控制着机体的内脏器官
和血管等平滑肌。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来维持机体的
内环境稳定。
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感觉
神经系统通过感觉神经元接收来自机体内外的刺激,并将这 些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感觉包括痛 觉、温度觉、触觉和味觉等。
03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神经信号的传递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处理和传递信息。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从一个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突触。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信息通过突触传递。突触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递信息,神 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不同的神经递质有不同的作用,如兴奋或抑 制。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
性。
脊神经
脊神经概述
脊神经是与脊髓直接相连的31 对神经,负责传递脊髓与身体
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脊神经的功能
脊神经主要负责感觉、运动、 内脏等方面的功能。
脊神经的分类
脊神经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 经两类。

脑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脑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Ⅳ车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
VII. VIII. IX.
Ⅹ迷Ⅺ副舌下全。
XII.
XI. X.
脑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皮肤、肌、肌腱、口、鼻腔粘膜 和前庭蜗器和视器。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头、颈、胸、腹内脏器官, 味蕾和嗅器。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眼球外肌,舌肌、咀嚼肌、 面肌和咽喉肌。
本节小结
脑神经连脑、出颅及分布
嗅神经 连大脑 经筛孔
嗅觉
视神经 连间脑
视觉
动眼神经 连中脑 经眶上裂
眼外肌、眼内肌
滑车神经 连中脑
上斜肌
三叉神经 连脑桥
面部感觉
咀嚼肌
下颌神经经卵园孔
展神经 连脑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直肌
面神经 连脑桥 经内耳门
面肌、口腔腺、味觉
前庭蜗神经连脑桥
听觉、平衡觉
舌咽神经 连延髓
咽肌、腮腺、味觉
肌支支配咀嚼 肌、鼓膜张肌 和腭帆张肌,
分支
1.耳颞神经 2.颊神经 3.舌神经: 4.下牙槽神经 5.咀嚼肌神经
三叉神经 在头面部的 分布范围
二、面神经facial nerve
含有3种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纤维:起于面神经核, 支配面肌
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上泌涎核, 支配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
内脏感觉纤维: 止于孤束核, 传导舌前2/3区域味觉
4、 舌的神经分布:
舌下神经-------舌肌运动 面神经—鼓索----舌前2/3味觉 舌咽神经-------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 三叉神经—舌神经-----舌前2/3一般感觉
5、支配唾液腺分泌的神经:
面神经—鼓索-----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

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PPT课件

神经影像学方法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通过检测大脑血氧水平依赖信号,反映大脑功能活动。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显示大脑代谢活动。
脑电图(EEG)和脑磁图(MEG)
记录大脑电生理指标,反映大脑不同区域的功能状态。
神经分子生物学方法
基因表达分析
运用PCR、基因芯片等技术检测神经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
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对症治疗等。
06
神经系统研究方法与技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神经解剖学方法
组织切片技术
01
通过制备脑组织切片,观察神经细胞的形态、排列和连接。
染色技术
02
利用特异性染色剂标记神经细胞或组织,以便更好地观察和研
究。
三维重建技术
03

自主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交感神经系统
在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当机体遇到紧急情况时,交感神经系统 会迅速调动身体各器官的潜能,以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
副交感神经系统
主要在安静状态下调节身体各器官的活动,保持身体内部的平衡状 态。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自主神经变化。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PPT课

• 神经系统概述 •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及其生理机制 • 神经系统研究方法与技术
目录
CONTENTS
01
神经系统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一章神经系统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一章神经系统PPT课件
包括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 射等。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用于检查颅内血肿、脑外伤、脑梗塞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用于检查脑血管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
ABCD
磁共振成像(MRI)
提供高分辨率的脑部结构图像,用于诊断脑肿瘤 、脑血管疾病等。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PART 05
神经系统与行为关系
REPORTING
感知、学习与记忆过程
感知过程
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经神经系统加工处 理形成感知觉。
学习过程
神经系统通过经验积累改变自身结构,形成新的 神经联系和反射。
记忆过程
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存储、保持和再现过程,涉 及多个脑区的协同作用。
情绪、动机与意志行为
突触传递
包括电突触传递和化学突 触传递两种方式,前者通 过电信号直接传递,后者 通过神经递质传递。
神经递质与受体
神经递质
01
在突触传递中起中介作用的化学物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等。
受体
02
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神经递质结合并引起细胞反应的
蛋白质分子。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03
PART 02
中枢神经系统
REPORTING
大脑结构与功能分区
大脑皮层
覆盖大脑半球表面,负责高级 认知功能,如思考、判断、记
忆等。
大脑白质
位于皮层下方,由神经纤维组 成,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基底核
位于大脑深部,参与运动控制 、学习记忆等过程。
功能分区
大脑可划分为额叶、顶叶、枕 叶和颞叶等区域,分别负责不 同功能,如运动、感觉、视觉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 中枢神经系统 • 周围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 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与损伤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01
包括大脑、脊髓、神经元等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处理、传递
和储存信息。
神经系统的分类

03
中枢神经系统

脑的组成
大脑、小脑、脑干等部分构成 ,是人体的最高级中枢。
大脑皮层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 高级功能,分为四个叶(额叶 、顶叶、枕叶、颞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脑
主要负责协调肌肉运动,维持 身体平衡。
脑干
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是连 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结构,控 制许多基本生命功能(如呼吸
、心跳等)。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常导致偏瘫、 失语等症状。
癫痫
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反复发作 的慢性脑部疾病。
帕金森病
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 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 。
脊髓损伤
通常由外伤导致,可造成损伤平面以 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原则
预防原则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加强安全防护,预防意外伤害。
突触与神经递质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突触的传递过 程涉及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突触传递中的关键物质,它们在突触前膜合成、 储存,并在神经冲动到达时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 的受体结合,完成信息传递。

神经系统解剖学 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学 ppt课件
中央沟: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 前下方,几乎达外侧沟
顶枕沟:半球内侧面后部自前下斜向后 上
1、大脑半球外侧面
额叶:
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 额上回:额上沟以上 额中回:额上沟与额下沟之间 额下回:额下沟与外侧沟之间
顶叶
中央后沟、顶内沟 中央后回: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 顶上小叶:顶内沟与大脑上缘之间, 顶下小叶:顶内沟以下的区域,主要脑
脑干腹面观
脑干背面观
2、间脑The Diencephalon
背侧丘脑 上丘脑 下丘脑 后丘脑 底丘脑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后丘脑 metathalamus: 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
维,发出听辐射→听觉中枢 外侧膝状体:接受来自视束的视觉纤维,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
一、脊髓和脊神经 二、脑和脑神经 三、自主神经系统 四、感觉传导通路 五、运动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模式图
中枢 脑
神经

脊髓

系 统
周 围
按部 位分
脑神经 脊神经

内 内脏感觉神经
经 按脏
分 神 内 脏 交感神
布 经 运动 经

神经 副交感
神经
躯体神经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 2.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3.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4.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5.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6.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条索状结

2024版解剖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2024版解剖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9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与通讯
化学性突触
神经元网络
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实现神经元之间的 连接与通讯,具有单向传递的特点。
大量神经元通过复杂的连接形成网络, 实现信息的整合、加工和传递。
电突触
通过直接传递电信号实现神经元之间 的连接与通讯,具有双向传递的特点。
2024/1/26
10
2024/1/26
03
CATALOGUE
解剖学神经系统 ppt课件
2024/1/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6
• 神经系统概述 • 神经元与突触 • 感觉神经系统 • 运动神经系统 • 自主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2
2024/1/26
01
CATALOGUE
神经系统概述
3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024/1/26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改善生活质量。
常见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如营养神经药物、改善 循环药物等)、物理治疗(如针灸、 按摩等)、手术治疗(如神经修复 或移植等)。
14
2024/1/26
04
CATALOGUE
运动神经系统
15
运动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01
运动神经元
胞体位于脊髓灰质前角或脑干运动神经核,发出轴突构成运动神经纤维。
行为学实验
设计和实施行为学实验,研究神 经系统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25
神经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药物筛选技术 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寻找能够影响 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 研究药物与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分子 机制。

教学讲神经系统解剖精品PPT课件

教学讲神经系统解剖精品PPT课件
▪ 连于中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下脚
(四)小脑的功能
►绒球小结叶
▪ 原小脑/前庭小脑 ▪ 维持身体平衡
►前叶
▪ 旧小脑/脊髓小脑 ▪ 调节肌紧张(肌张力)
►后叶
▪ 新小脑/大脑小脑 ▪ 协调随意运动
旧小脑 脊髓小脑
前叶
原小脑 前庭小脑 绒球小结叶
后叶 新小脑 大脑小脑
脑干
►中 脑 ►脑 桥 ►延 髓
小脑下脚 小脑中脚
髓纹
正中沟 内侧隆起 蓝斑
面神经丘 前庭区
中脑的腹侧面
视交叉 视束
大脑脚
动眼神经(Ⅲ)
灰结节
乳头体
脚间窝 后穿质
中脑的背侧面
尾状核 背侧丘脑 内囊
上丘 四叠体 下丘 滑车神经(Ⅳ)
第三脑室 松果体
外侧膝状体 内侧膝状体
►位置
►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岛叶
中央沟 外侧沟
顶枕沟 岛叶
顶枕沟
额叶
中央前回 中央前沟 额上沟 额下沟 额上、中、 下回
上外侧面
中央沟 外侧沟
中央沟
外侧沟 颞上沟
顶叶
中央后回 中央后沟 顶上小叶 顶内沟 缘上回 角回
上外侧面
颞叶
中央沟
外侧沟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下回
颞上沟 颞下沟 颞横回
上外侧面
下丘脑后核 乳头体核
漏斗核
结节漏斗束 视上垂体束
下丘脑 腹内侧核
下丘脑的功能
►神经内分泌功能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内脏活动的皮质下中枢 参与对体温、摄食
、生殖、水盐平衡和内分泌活动等的调节 ►通过与边缘系统的联系 参与对情绪活动的调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感觉 大脑半球 感觉 间脑 运动 中脑上丘
Ⅳ滑车神 运动 中脑下丘 经
Ⅴ三叉N: 混合 脑桥中部
Ⅵ外展神 经
Ⅶ面神经
Ⅷ听神经
Ⅸ舌咽神 经
运动 脑桥
混合 脑桥中下 部
感觉 脑桥及延 髓
混合 延髓
分布
功能
鼻腔上部黏膜;
视网膜
眼的上、下、内直肌、下 斜肌提上睑肌、瞳孔括约 肌、睫状肌
眼上斜肌
嗅觉 视觉 眼球运动;提上睑 缩瞳孔、调节晶状体凸度
(1)脊髓灰质
前角:含有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发出运动纤维组成前根。
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
后角: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由后根的感觉冲动。
侧角: T1~L3节段有侧角。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其轴突加入前根,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在S2~4节段相当于侧角的部位为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
7
脊髓各节段横切面
分层:
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 内颗粒层:接受丘脑的投射 内锥体细胞层:皮质输出主要发自大锥体细胞 多形细胞层。
54
基底核 basal nuclei
纹状体的主要功能 • 协调肌肉运动 • 维持身体姿势
纹状体
尾状核 豆状核
背侧丘脑
杏仁体
55
尾状核 头、体、尾
尾状核头
背侧丘脑
56
内囊
尾状核头 豆状核 屏状核 背侧丘脑
34
(舌下神经核) (迷走神经背核)
(薄束核) (楔束核)
35
2、间脑
位置:大脑和中脑之间,大部分被大脑半球覆盖。 组成:主要由丘脑和下丘脑:
Hale Waihona Puke ①丘脑:位 置: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两侧丘脑之间的缝隙 为第三脑室。

神经系统解剖图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图ppt课件

麦斯纳小体和帕西尼小体
肌梭
运动神经末梢(motor nerve ending) 分布: ①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骨骼肌(运动终板) ②内脏运动神经末梢(膨体)
平滑肌、心肌、腺体
运动终板(motor endplate)
三、神经系统基本术语
中枢性术语 ①灰质(皮质) ②白质(髓质) ③神经核 ④纤维束 ⑤网状结构
周围性术语 ①神经节 ②神经
灰质 白质

神经与神经节
神经元分类
按突起数目分 ①假单极NC ②双极NC ③多极NC
按功能分 ①感觉NC ②运动NC ③联络NC
(二)神经胶质C(glial cell)
中枢神经胶质C ①星形胶质C ②少突胶质C ③小胶质C ④室管膜C(脑室)
周围神经胶质C ①雪旺C(Schwann) ②卫星C(神经节内)
(三)、神经纤维和神经
神经系统
一、组成
central ns
中枢神经系 peripheral ns 周围神经系
NS组成表
二、NS基本结构
神经元 neuron
神经胶质C
(一)神经元neuron
胞体3~135um 突起 ①树突dendrite ②轴突axon
1um~1m,φ.2-20um 髓鞘Schwan C(雪旺细胞)
神经纤维
分类:
①长突起
有髓NF
②雪旺C(神经膜C) 无髓NF
神经
神经外膜 神经内膜 神经束膜 神经束
(四)神经末梢(nerve ending)
1、感觉神经末梢(sensory nerve ending) ①游离神经末梢:
表皮、角膜、粘膜上皮、浆膜及结缔组织等。 冷热、疼痛、轻触等刺激。 ②有被囊神经末梢 a 触觉小体(Meissner小体):感受应力; b 环层小体(Pacinian小体):感受较强应力 c 肌梭:感知肌纤维的伸缩、牵拉→调节张力

解剖生理课件——神经系统_图文

解剖生理课件——神经系统_图文

2、 儿茶酚胺及其受体 儿茶酚胺类递质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
多巴胺 肾上腺素能纤维: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元。 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结
合的受体。
2、中枢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导:沿一个方向单向传导 2)传导延搁:突触传递时间较长 3)中枢兴奋的扩散和集中
*
39
18
二、外周神经系统
联系中枢神经与外周器官之间的神经纤维 和神经节所组成,
神经呈白色带(索)状结构。
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1、脑神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
共有12对,多数从脑干发出,经颅骨孔
出颅腔。
书:p159 表2-5
*
39
19
按功能分:
感觉神经 Ⅰ嗅神经 Ⅱ 视神经、 Ⅷ 前庭耳蜗神经:平衡-听觉 运动神经 Ⅲ 动眼神经:眼球 Ⅳ 滑车神经:眼球 Ⅵ 外展神经:眼球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混合神经 Ⅴ 三叉神经 Ⅶ 面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中枢兴奋的集中:不同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最 后集中传递到中枢比较局限的部位。 中枢兴奋的扩散:某一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 常常并不只局限于中枢的某个部位发生兴奋,而是兴 奋在中枢内由近到远进行广泛传播。
*
39
41
4)中枢兴奋的总和
兴奋在中枢传布需要多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总 和,才能引发动作电位。包括时间上或空间上的 总和。
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机体、休整恢
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 和生殖等功能。
*
39
33
第二节 神经生理
一、神经纤维生理
1、神经纤维兴奋的产生 (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 (3)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躯体感觉F:三叉N脊束核 上N节 耳廓及外耳道皮肤
-
36
-
37
-
38
走行:颈V孔 颈A鞘 左:主A弓前 方 肺根后方 食管前丛 迷走N前干
-
39
走行:颈V孔 颈A鞘右:锁骨下A前方 肺根后方 食管绍丛 迷走N后干
-
40
分支 (一)颈部分支 1、喉上N
-
41
(二)胸部分支 1、喉返N 2、支气管支和食管支
-
25
(一)管内分支
1、鼓索 2、岩大N 3、镫骨肌N
-
26
(二)管外分支:
1、颞支 2、颧支 3、颊支 4、下颌缘支 5、颈支
-
27
损伤后表现 1、一侧面肌瘫痪 2、听觉过敏 3、舌前部味觉丧失 4、泌泪障碍
-
28
损伤后表现 1、一侧面肌瘫痪 2、听觉过敏 3、舌前部味觉丧失 4、泌泪障碍
症状: 1支或3支感觉障碍
-
21
展 神 经
六、展神经
躯体运动F:展N 核
走行:经眶上裂入眶
外直肌
外展N
-
展N
22
-
23
七、面神经
1、躯体运动F
面N 核 表情肌
2、内脏运动Fຫໍສະໝຸດ 上泌涎核翼腭N节 下颔下N节
3、内脏感觉F
孤束核 膝N节
鼓索 2/3味蕾
-
24
走行:桥延沟外侧 内耳门 面N管 茎乳孔
膝N节
-
29
前 庭 蜗 ( 位 听 ) 神 经
八、前庭蜗(位听)神经(躯体感觉F)
前庭N 核 前庭N节 二斑三嵴 蜗N 核 蜗N节 螺旋器
内耳门
-
30
-
31
前庭蜗神经损伤: 小脑脑桥角肿瘤压迫、侵犯该N 症状:听觉、平衡障碍
-
32
九、舌咽神经
1、躯体运动F: 疑核 茎突咽肌
2、内脏运动F:
下泌涎核 耳N节 腮腺
-
42
(三)腹部分支 1、胃前支 2、肝支 3、胃后支 4、腹腔支
-
43
副 神
十一、副神经
躯体运动F:疑核
内支 咽喉肌 外支 胸锁乳突肌、斜
方肌
-
44
-
45
舌 下 神 经
十二、舌下神经
躯体运动F: 舌下N核
舌内、外肌
-
46
颈V综合征: 颈V:有舌咽N、迷走N、副N通过 腭肌麻痹----鼻液回流 咽肌麻痹----咽下困难 (舌咽N受损) 喉肌麻痹----声音嘶哑(迷走N受损) 斜方肌瘫痪----肩下垂(副N受损)
-
47
-
1
脑神经
( Cranial Nerves )
-
2
一、概述
一)定义
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
二)数目
十二对,用罗马数字表示
-
3
三) 脑神经纤维成分
1)躯体运动 2)特殊内脏运动 3)一般内脏运动 4)一般内脏感觉 5)特殊内脏感觉 6)一般躯体感觉 7)特殊躯体感觉
骨骼肌(眼外肌、舌肌)
咽、腭、喉部骨骼肌
走行:脚间窝
上支 眶上裂分
下支
动眼 N
-
11
躯体运动F:动眼 N 核 全部眼外肌(上斜肌、外直肌除外)
瞳孔括约肌
内脏运动F:动眼N副核 睫状神经节 睫状肌
损伤后:上睑下垂、瞳孔斜向外下方,瞳孔散大及对光
反射消失
-
12
四、滑车神经
躯体运动F:滑车N 核
上斜肌
滑车N
-
13
五、三叉神经(混合N)
1、躯体运动 F
-
33
3、内脏感觉F:
孤束核 下N节 舌后1/3.软腭.咽.颈A窦
4、躯体感觉F: 三叉N脊束核
上N节 耳后皮肤
-
34
分支: 1、鼓室N 2、颈A窦支 3、舌支
-
35
十、迷走神经
1、内脏运动F:迷走N背核 副交感N节 胸腹腔脏器
2、 躯体运动F:疑核 咽喉 部骨骼肌
3、内脏感觉F: 孤束核 下N节 胸腹腔脏器
三叉N运动核
咀嚼肌
2、躯体感觉F
三叉N感觉核 三叉N节
三叉N
1)眼N 2)上颌N 3)下颌N
面部皮肤 口、鼻腔粘膜
-
14
分支、分布: (一)眼N (二)上颌N (三)下颌N
-
15
(一)眼神经
鼻睫神经
额神经 泪腺神经
-
16
(二)上颌神经
走行:圆孔 翼腭窝 眶下裂 眶 眶下孔
分支:
1、眶下N
2、翼腭N
3、上牙槽N
-
17
-
18
(三)下颌神经
走行:卵圆孔出颅
分支:
1、耳颞神经
2、颊神经
3、舌神经
4、下牙槽神经
5、咀嚼肌神经
-
19
1、三叉神经 周围性完全损 伤(感觉及运 动障碍)
2、三叉神经 痛
-
20
1、三叉神经痛
原因不明,波及1支或3支 症状:自发性痛、割样、撕裂样、烧灼样伴面肌抽搐
2、海绵窦血栓、颈内A瘤压迫三叉N节
头面部皮肤粘膜感觉
7)特殊躯体感觉核
听觉、平衡觉
-
5
嗅 神 经
一、嗅神经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嗅球
-
6
-
7
二、视神经
传导视觉,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外侧膝状体
-
8
-
9
三、动眼神经
躯体运动F:动眼 N 核 全部眼外肌(上斜肌、外直肌除外)
瞳孔括约肌
内脏运动F:动眼N副核 睫状神经节 睫状肌
动眼 N
-
10
平滑肌、心肌、腺体
内脏、心血管感觉
味觉、嗅觉
头面部皮肤粘膜感觉
听觉、平衡觉
-
4
二、 脑干的灰质
1、脑神经核
1)躯体运动核
骨骼肌(眼外肌、舌肌)
2)特殊内脏运动核 3)一般内脏运动核
咽、腭、喉部骨骼肌 平滑肌、心肌、腺体
4)一般内脏感觉核
内脏、心血管感觉
5)特殊内脏感觉核
味觉、嗅觉
6)一般躯体感觉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