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会-作文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我学会了——”写作指导
1.注意审题
“在中学会”看似简单,实为不易。“在中”限制了选材的范围,“会”是题眼,是重点,要在“会”字上做文章。一些考生把重点落在“学会”的宾语上,如学会“理解”,只是通过记叙一件事,懂得学会理解父母等,并没有表现“如何学”、“怎样会”,这显然与命题者考查考生各方面的能力的主旨不符。
2.扮靓标题
写作时,切记要先认真将题目补充完整。因为半命题作文成功写作的关键是补题。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题目的好坏,不仅制约着全篇的写作过程,而且还会先入为主,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如果拟“题”陈旧,或“题”不对文,甚至有毛病,无疑会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评分,进而直接影响考生的作文成绩。因而补写一个正确、鲜明、新颖的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补题时最好以写“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基础,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切入点“小”为根本。总的说来,就是要想方设法,扬长避短,把半命题变成具有新颖性特点的全命题。补题时,前一条横线补写的内容可以是“生活中”、“交往中”、“吃苦中”、“读书中”、“实践中”、“成长中”、“失败中”、“眼泪中”、“网络中”、“平凡中”等;后一条横线则需要考生根据前一条横线选定的写作范围,补写出既有新意,又有创意的文字。补写的内容可以是:“尊重他人”、“宽容”、“诚信”、“关爱”、“思考”、“创新”、“珍惜”、“欣赏”、“谦虚”、“自信”、“放弃”、“感恩”、“合作”等等。
另外,题目补充完整后,还要回过头来与题干要求对照一下,对补充后的题目从语意、语法、语感的角度进行思考、推敲,尽量做到简洁、明确、生动、形象。要切实避免很长的题目、表意不明的题目和填充后搭配有误的题目,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构思写作。当然,有一定写作基础的考生尽量在补题上多下点功夫,闪出文章的第一道亮丽,来提升自己的作文分数。比如一位考生就补题为《在生活中学会异想天开》,文中结合时弊,对“填鸭式”教育批判的同时,呼吁“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建设事业需要这样的一种异想天开。”并以确凿的事实有力论证了观点,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意义,表现了作者关心国家大事,思考改革前景的思想深度和力度,一改中学生作文幼稚化的倾向,立足点较高,自然被评为考场一类文。
3.恰当选材
本文题的选材范围相当广泛,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写什么都必须写出独特的感悟,充满真情实感,切不可泛泛而谈,或人云亦云。对于一般考生来说,选材宜小,以小中见大为好,如“在电梯中学会和谐相处”、“在看落叶中学会做人”、“在踢球中学会理解他人”、“在校会中学会‘弯腰’”等。当然,最明智的选择,还是写自己最熟悉,而又最有感悟的东西。
4.巧妙构思
在构思上要想有所创新,除了大多数考生都会运用的设置新颖独特、富有表现力的小标题外,你还可以尝试以下新颖形式:
(1)书信、日记式。同学们在使用书信或日记展开情节这一写作形式时要注意必要的变通,可以把书信或日记镶嵌在故事中;还可以由几封短信或几则日记连缀成一篇文章;也要以把书信或日记作为文章的主体,另有与书信或日记相关的开头和结尾。
(2)磁带体式。这种结构采取播放磁带的方式,一般分为A、B两面。写作时把A 面发生的故事与B面发生的故事交叉来写,颇具创新。
(3)镜头组合式。借用电影艺术剪辑画面、组接镜头的方式来谋篇布局,将生活的片断、典型的细节、多变的场景,甚至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直接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排比式。采用段落排比的方法,通篇巧妙地在段落结构上采用“排比”这一形式,可以很好地组织起全文的结构框架,体现出一定的新意来,并且能使文章形成排山倒海之势。
(5)问答式。写作时围绕一个主题,采用一问一答或几问几答的问答对话法来组织文章,笔墨俭省,结构清晰。
(6)其他的诸如“排行榜”、电视访谈录、网络设计、新闻稿、诊断书、相声、方程式等形式也可尝试使用。当然,构思的独特只能是在内容充实的基础上的一种锦上添花,绝不能故弄玄虚、徒有其表,否则就很可能弄巧成拙,落一个鸡飞蛋打的结果。
在被爱中学会爱
我的母亲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妇女,却有着伟大的爱。
就是在上个周末晚上5点,我去上化学。按平常应该是7点放学,不想今天老师要加课,多上一小时。中间也没有休息时间,加上那天出门时和妈妈吵了嘴,也就没往家里打电话通知一声。手机设在静音上,我安安稳稳地坐了一小时。回家路上,拿出手机,看到的是震撼的数字,顿时我的心沉重起来,感觉这手机的分量也很重。
7:30短信:孩子,你在哪里呀?快回家吃饭吧。
7:33一个未接来电。
7:35一个未接来电。
7:39一个未接来电
7:43短信:孩子,放学了吗?快回来吧。
7:47一个未接来电。
7:50一个未接来电。
7:52短信:妈妈给奶奶打电话,孩子你不在奶奶家。你在哪儿?快来个电话吧。7:55一个未接来电。
7:57一个未接来电。
7:58一个未接来电。
7:59短信:孩子,妈妈很担心你,你在哪儿呢?给妈妈来个电话吧。
8:00一个未接来电。
8:04一个未接来电。
我的眼前顿时模糊,短短的30分钟,妈妈发了4条短信,打了10个电话!我想象得到母亲用布满了老茧和皱纹的手,颤颤地按着手机键,脸上写满了忧愁期待的神情,然而我,却安安稳稳坐了一小时,浑然不觉。
“妈妈,我这就回去了。”我含着泪,颤抖地发了短信,不敢打电话,怕会哭。妈妈,您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每天早起做饭,为我检查作业,又给我请了家教,而您病了却不舍得吃药……妈妈我对不起您,还和您吵架,还和您赌气、不说话。
妈妈,她多么需要我,需要我的理解,需要我的爱。
从今天起,我要学会去爱您——妈妈!
从此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会及时给妈妈打电话,报报平安,再也不让妈妈担心了。
亲爱的同学,你记得给妈妈打电话了吗?
例文二:在生活中学会蜕变
我曾是一个茧人,是个“裹着茧”的人。下面是我初中三年生活的蜕变。
一、蛹
初入初中实验班,我是一只蛹。在班级中,高手如云,我怯生生地爬着。有时,碰到学习的棱角,有时碰到同学嘲笑的冰山,有时被卷进家长失望眼神的旋涡。我很难过,很害怕,很委屈。我要变。
二、裹茧的日子
那是我最寂寞、痛苦、艰难的时光。茧里的空气好闷,阳光也不充足,可这里很安静。我的心变得好大,我开始反省,开始用自己的双手蜕变我。我挂在学习的枝头,天天吮吸知识的露珠,沐浴生活的阳光,外面的世界很闹,没有谁注意我,可我却有点快乐,偶尔会露出几丝微笑。我成长。
三、破壳成蝶
那小小的壳终于裹不住我了。在那初三的日子,我破茧而出了,才发现自己的翅膀如此坚固有力。在初三的生活中,我采着各种花,不知疲倦。同学们这时才注意到我,他们不敢相信这便是那个怯生生的可怜的蛹。原来我有美丽的翅膀,有随时捕捉一切的变化,更惊奇的是我学会了飞翔,并且还有阳光下自信的笑容。我快乐。
裹茧的日子换来了笑容,换来了美好的生活,换来了优异的成绩。那痛苦的日子成了我最珍贵的回忆。那便是我的生活,那便是成长,那便是蜕变,是生活教会我破茧成蝶。我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向更高的目标飞翔,带着那段时光,飞跃生命中最高的最绚丽的彩虹!
简评:此文的亮点不少!
你看,标题多美。三个小标题:“蛹”、“裹茧的日子”、“破壳成蝶”,既巧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