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引言 (1)
一、唐代以前文学作品中的桃花意象流变 (1)
(一)先秦时期的桃花意象 (2)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桃花意象 (2)
(三)盛唐诗歌的桃花意象 (2)
二、杜甫诗歌的桃花意象 (2)
(一)杜甫诗歌桃花的春色春意意象...........................................3(二)杜甫诗歌桃花的赠离恨别意象. (3)
(三)伤时感怀的意象.......................................................3(四)桃花源意象...........................................................3(五)诗人身世的感慨.......................................................4三、杜甫诗歌桃花意象的特征.................................................4(一)苍老雄浑的艺术风格...................................................4(二)深具托喻与沉郁悲观的情怀 (4)
(三)“民胞物与”的思想情感................................................5(四)杜甫桃花诗意象的现实主义色彩.........................................5四、杜甫桃花诗的影响.......................................................5(一)悲凉身世的诗歌创作...................................................6(二)杜甫桃花诗中人格象征的影响...........................................6结语.......................................................................6参考文献. (6)
论杜甫诗中的桃花意象
黔南电大三都分校2013春汉本XXX
摘要:桃花是我国古代诗歌重要的题材和植物意象,自古就有关于桃花的吟诵与描写。桃花题材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据着相当篇幅,反映着唐代社会对桃花的普遍关注,杜甫的咏桃诗在唐诗中的艺术成就首屈一指。杜甫的咏桃诗与传统古诗的美人意象相区别,也不同于陶渊明式的憧憬,他对桃花的刻画细致,具有深刻的托喻意味。诗人描写了桃花的形象美和对桃花旺盛生命力,同时也展现出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与关怀,表现出了浓厚的现实主义特征。深入研究杜甫诗歌的桃花意象,对于认识唐诗的文化意蕴,增进唐诗多种意象的认知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杜甫诗歌桃花意象形象美情感寓意
引言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以花卉作为描写及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颇多。花卉文学作品沉
淀了深刻的民族文化内容和心理,彰显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及文化内涵。张潮在《幽梦影》
中指出:“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
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所以,研究杜甫诗歌的桃花意象,对
于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和时代文化背景,以及诗歌的价值与意义具有重要作
用。桃花诗的兴起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
就有关于桃花的吟颂作品,《周南·桃夭》篇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
我国古代吟诵桃花的诗歌是在诗歌园地绽放的一簇奇葩,桃花以其活色生香的形态娱人感
官,更以枯荣兴谢的情态撩人情思,诗人们的感触,或喜或悲,则赋予吟咏,聊寄心曲。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基于桃树的栽培历史,以及当时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桃
的种植、嫁接等技术也得以提升,唐代的士人阶层也对桃花寄予偏爱,当时社会的赏花风
尚,也促进了桃花的文化滋生和成长,桃花诗也逐渐在诗歌创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杜甫
的桃花诗将“诗言志”的抒情传统、文化意象与诗性感悟融入其诗歌作品,为杜甫在唐代
诗歌史上的地位做了有力的铺垫。杜甫的桃花诗具有鲜明的特色,其意象突破了以往花卉
文学赋予桃花的意象特征,创造了桃花新的意象。本文拟通过对杜甫诗歌中桃花意象的论
述,来理解杜甫诗歌的整体特征,以及桃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达到把握唐代
文学中桃花意象的文学创作与成就,革新研究唐诗、唐代文学乃至唐代文化的角度,为杜
甫诗歌的研究提供新的认识方面和切入点。
一、唐代以前文学作品中的桃花意象流变
唐代文学中,桃花题材的作品颇丰。依据渠红岩博士的统计,《全唐诗》中,围绕“桃”
的诗歌大约有1500多首。可见,唐代的诗歌中的桃花题材与意象文学作品中,其数量占
据着相当的优势,表明桃花很受当时骚人墨客的喜爱,反映出桃花在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唐代桃花题材的文学作品,其审美意象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在我国古代
的桃花诗作中,呈现出了纷彩缤纭的意象,最早的春天意象、物化美意象、女性意象和人
格象征,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桃花诗题材。唐代以前的桃花诗创造了
多种意象表征,从先秦时期的《诗经》,直至唐代诗歌,桃花诗的意象发生着潜隐的渐变
特征,桃花诗在唐代以前的各个时代,意象的流变,逐渐形成了桃花诗意象创造的文化源
泉,为桃花题材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高超技巧。
(一)先秦时期的桃花意象
桃花文化拥有悠久而古老的历史,上古到先秦时期,桃花被用于意喻物候变化,表达
着季节的变幻,即象征着春天,这一象征是桃花意象的最初意蕴。《易纬·通卦验》中说
到:“春分明庶,风至雷雨行,桃始华,日月同道。”《礼记·注疏》也有“始雨水,桃始
华”的记载。其最初的文学意义出现在《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诗中表现出的桃花盛开的春天景象和桃花的自然之美与女性的联系,具备春
天以及青春健康的美丽女性的意象。这一意象奠定了我国传统诗歌的女性和桃花之间的联
系的基础。此外,这一时期桃花的意象组合,如“桃花雨”、“桃花水”等“桃花流水”的
意象也逐渐形成。成为了后世文学桃花题材的重要渊源。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桃花意象
桃作为植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桃花题材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生物性的意象,以及
以上古传说为依托的灵异性意象。傅玄在《桃赋》中对“桃”极力铺陈,描写了桃的果实、
根和花的不凡之处,以“岂唯荣美之足言”写出了其特质,突出了桃的果实味美与桃花的
可饰,以及桃木的辟邪之特点。张正见《衰桃赋》对这一意象进行了突破,用博喻的手法
渲染出桃花的“如锦似霞”,从视觉上把握了桃花的生机与美丽,寄托了作者的时代感与
身世感慨,将个人情感同桃花实现了结合。之后,简文帝的《咏初桃》诗,直接将桃花进
行直接描写,体现了注重物色的描摹,用以比喻女子的诗歌意象得到进一步发展。沈约《咏桃》诗赋予了桃花鲜明的个人情感寄托,一句“能断思人肠”,表现出诗人细腻而敏感的
情怀,具备了浓厚的抒情成分。沈约深刻影响了唐诗的发展。
(三)盛唐诗歌的桃花意象
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指出:“(咏物诗)至盛唐以后,始有即物达情之作。”盛唐诗歌向着深婉蕴藉发展,咏桃诗在此文学背景之下,逐渐走向成熟。唐代的咏桃诗以
唐文学为背景,也渐渐开始成熟起来。王维的代表作《桃源行》,以“仙源”境界的营造
与憧憬,使桃花以“桃源”的意象表现出来;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一诗,以叙述和描
写的手法,融进了诗人的情感,“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将“南陌青楼”和“春风桃李”的比喻和描写,建立起青楼和女子之间的关系;李白以其豪放的风格,忽略
桃花的细节描写,以刻画桃花的美人形象和精神意蕴见长,《长干行》诗:“自怜十五馀,
颜色桃李红”,就体现了深刻的美人意象,其另外一首诗《古风》:“桃花开东园,含笑夸
白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婉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把“南山松”与“桃花”进行了对比,赋予了桃花缺乏操守、
华而不实的人格象征意义。李白赋予桃花诗歌以人格象征意义,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意
义。
二、杜甫诗歌的桃花意象
杜甫的咏桃诗大致有六首。杜甫咏桃诗与同时代的李白、贺知章和王维等诗人有着显
著的区别,他们都在桃花诗的写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在审美维度和艺术视角上存
在显著的差异。杜甫桃花诗对桃花刻画细致入微,具有深厚的寓托特征。杜甫其主要意蕴
体现在诗歌的意蕴性以及桃文化的可探讨性。唐代咏桃者甚多,在桃花意象的刻画上,他
的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在杜甫诗歌中,桃花的意象呈现了多元化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