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诫子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切期望。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2.理解文章大意和对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切期望。

2. 熟读背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本文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当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又在临终前作《诫子书》与诸葛瞻。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不仅让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后来诸葛瞻战死绵竹,为国尽忠,就是明证,也给其他人提供了修身立志的借鉴,其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本文,看看我们能够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

二、课文朗读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

..(dàn bó)/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zào)/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suì)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lú),将/复何及!

三、课文翻译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之】结构助词,的【行】品行

【静】安静【以】表目的的连词,来【修】修养

【身】自己【俭】节俭【养】培养【德】品德

译: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是依靠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不【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不能,没办法

【明】明确【志】志向【致】达到【远】远大

译:(如果)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如果)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学习【须】必须【静】宁静专一

【也】表陈述语气,不译【才】才干【广】增长

【非】没有【志】志向【成】成就【学】学业

译: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依靠学习。(如果)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如果)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放纵【慢】懈怠【则】就【励】振奋

【精】精神【险】轻薄【躁】浮躁【治】修养

【性】性情

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年纪【与】和【时】时光【驰】疾行

【意】意志【日】岁月【去】消失【遂】于是

【枯】枯枝败叶【落】凋落【多】大多

【接】接触【世】社会【悲】悲哀【穷】穷困

【庐】房子【复】又【何】怎么【及】来得及

译:年纪随着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着岁月消失,最后就像枯枝败叶凋落一样,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而穷困潦倒地坐守陋室,(后悔)又怎么来得及?

四、课文结构

提出论点——正反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奉献

第一层:提出论点——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第二层:治学修身——非淡泊………险躁则不能治性。

第三层:惜时奉献——年与时驰………将复何及!

五、课文解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仔细阅读这句话,思考:

1.诸葛亮写这封信以“君子”做榜样,用意是什么?

明确:因为古代的君子是指品德高尚、学有所成的人,是一般人学习效仿的榜样。诸葛亮希望儿子也能成为一名君子。

2.“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明确: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思考:作者认为“静”与“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明确: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学的过程之中又必须有“静”心,如果一个人“淫慢”“险躁”,无静心,无恒心,则是求学与修身之所忌。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思考:这句话有什么含义,作者是从什么角度阐述的?

明确:这句话的含义是年华易逝,流年似水,如果不珍惜时光,必将碌碌无为,老大徒伤悲,到那时就悔之晚矣。作者从反面阐述,劝诫儿子。

六、问题探究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分别找出原句。

明确:淡泊、立志、惜时

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本文围绕学习道出了哪几层关系?

明确:学与静;学与才;学与志

七、写作特色

1.观点鲜明,层次清晰。

2.正反阐述,对比鲜明。

3.采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说理。

八、中心思想

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九、课堂测试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运用比喻的手法告诉孩子如果不珍惜时间,最终将一事无成的句子是: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是: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4.文中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十、课文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