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第1篇】一、导入话说,刘备与东吴大战败北,于白帝城病危,驾崩之前,将自己的江山和儿子都托付给了一位智者。

他希望儿子刘禅能将这位智者像父亲一样对待。

智者涕泗横流,对着病危的刘备许下誓言,说:“我一定会尽到我的职责,以死效忠”。

你们知道这个典故吗?白帝城托孤。

那这位智者是谁?诸葛亮。

非常棒,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化身,诸葛亮。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诸葛亮在病危时,写给儿子的《诫子书》,来听父亲的殷殷情怀,智者的谆谆教诲。

二、解题诫是什么意思?告诫书我们在《次北固山下》的尾联见过,意思是?信《诫子书》的意思就是?告诫儿子的信。

我们来一起读课文,看看诸葛亮要告诫儿子什么。

三、识文句,正字音。

(音正句顺)在读课文之前,我要问大家几个字,看你们是否认识。

夫淫慢险躁驰遂穷庐(出示在课件上,指名认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必经之途。

请同学们捧起书本,齐读课文。

四、析问句,熟文意(平稳深沉)读准读通我们都做到了,下面我们需要读懂,知道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圈画出不懂的地方。

这篇文章虽然简短,但是不好翻译。

同学们在小组合作翻译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看来同学们预习时都下了功夫,那我要提出几个比较难的句子,看哪个小组能接住我的大招。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一个什么句式?双重否定句。

请同学们记录下来。

都明白了,那老师问一问大家,重点词语解释,进行抢答比赛。

同学们都很棒。

有谁可以完整的疏通文意?不错。

文章的意思已经读懂了,那你们认为文章中寄托了作者对儿子怎样的情感呢?如果让你站在父亲的角度去告诫儿子,你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希望儿子能践行他的劝诫。

也就是说,包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期盼。

除了期盼,这也是父亲对儿子的告诫,是父亲对儿子讲道理,也应该读的?语重心长。

诸葛亮在写这封家书时已经年过半百,结合这个年龄段的特点,语气应该是怎样的?沉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说教材首先,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诫子书》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阐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

学习《诫子书》有利于学生了解修身养德的途径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说学情除了充分了解教材,合理把握学情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本篇课文所面对的初一学生,他们的言语理解和运用能力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在课堂中应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及书下注释自主学习、概括文意的能力,并且学生刚刚步入新的校园、新的学习阶段,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深刻内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从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掌握生字词,积累文言知识,熟读全文,梳理文章结构思路。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品析文中词句,了解文章大意,理解“静”的重要性。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会作者对儿子的深切教诲,以及文章中蕴含的哲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和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是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标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我将在我的教学中采用朗读法、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

阐述了以上教学依据,我将具体论述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的重点。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刚开始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我将设计诗词导入,把学生带入古诗文学习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对话同学:同学们,你们知道“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诗句描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吗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诫子书》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诫子书》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诫子书》教学设计《诫子书》是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这篇文章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诸葛亮这位历史伟人的高风亮节。

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可以说《诫子书》是一篇勉学劝善的优秀之作。

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这篇家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在提高学生文言水平的同时,还可以结合《诫子书》的深刻内容,对学生进行治学、做人和修养方面的教育,升华他们的灵魂和良知,启迪他们的思维。

1.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全文,正确朗读并背诵。

2.把握文章脉络,理清思路,理解和学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道理。

(重点)3.感受诸葛亮人格魅力,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殷切期望,体会文章主旨,树立文化自信,思考其现实意义。

(难点)教学重点:把握文章脉络,理清思路,理解和学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道理。

教学难点:感受诸葛亮人格魅力,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殷切期望,体会文章主旨,树立文化自信,思考其现实意义。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走近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末年,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樊襄阳),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诫子书》一、预习展示导入:同学们,“诫”的意思有哪些?(劝诫、训诫、诫严)那在这个(板书“诫子书”)“诫”的意思是?可以是“诫严”吗?不行。

因为“子”的意思是“儿子”,“诫子”的意思是“告诫儿子”,不可能是“诫严儿子”。

所以在词义不明时,我们可以根据词境,用组词法推敲词义。

“书”的意思是?古人称家信、书信为书。

这是谁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诸葛亮。

他是哪个朝代的?谁知道关于诸葛亮的一些故事呢?诸葛亮的故事有许多,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三国志》《三国演义》。

诸葛是忠诚与智慧的代表,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诫子书》是他临终前写给他八岁的儿子的。

与其说是家书,不如说是遗书。

秋风五丈原,54岁的诸葛亮自知命不久,便写了这封家书告诉儿子当如何为人做事。

二、目标引学1.反复朗读,积累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2.勾画品读关键词句,理解文意,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

三、依标自学1.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连;读准轻重、长短、起伏,读出文言情味。

(1)句首发语词停顿;词或短语意思完整停顿;动宾短语不停顿;对偶前后句停顿相同(2)虚词要读得轻而短,实词要读得重而长。

(3)阴平亲和,阳平高昂,上声强烈,去声哀伤,读出情感的悲伤与难过2.积累词语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一遍。

结合注释,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大家在预习时提出了这几个难字,我们来讨论下。

其他注解有的我们就不说了。

PPT:行、才须学、成学、则、遂四、合作探究“静”之内涵你们认为此文的文眼是哪个字?“静”,因为下文说“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学有所成就需要“静”,“静”是学好的前提。

哪里也说到了“静”?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静”在古代是这样写的。

一边是“青”,同“清水”之“清”,表示非常纯洁,这是手在捡,表示要争取,所以边上是“争”。

原意是全力以赴去寻找门径。

这是说文解字里的。

语文书上“静”的注解是摒除杂念和干扰,然后宁静专一。

那“静”在文中有什么内涵?我们一起来寻求。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一. 教材分析《诫子书》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名篇,主要讲述了诸葛亮诫子慎独、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对学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本篇文章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个性独立,开始有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

但他们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诱惑。

因此,他们对《诫子书》中所讲述的修身养性、谨慎行事等内容有很强的共鸣,也能从中得到启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诫子书》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能够默写《诫子书》的名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诫子书》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默写《诫子书》的名句。

2.难点: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理解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诫子书》的内容,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诫子书》,理解文章内容。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读《诫子书》,了解文章的背景,准备讲解内容。

2.学生准备:预习《诫子书》,了解文章的内容,提出学习疑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诫子书》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诫子书》,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诫子书》内容的掌握程度。

学生回答问题,锻炼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让学生理解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诫子书》中的道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有关文学常识,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积累名言警句。

3. 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难点: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二、预习检查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和课文诵读情况。

3. 检查学生收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

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蜀汉建立,拜为丞相。

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

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

三、诵读课文,理解内容1. 试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第【1】篇〗《诫子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以“朗读——译读——品读——背读”作为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读中解疑,疑中治学,学以致用。

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品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掌握字词,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教学难点:赏析精彩妙点,理解语句内涵以及句间联系,体会作者情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品读法※教学设想: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即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

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所以我决定一改以往的传统讲法,从引导学生熟练的诵读课文入手,要让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的疏通课文和理解文意;对于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探究,共同解决;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短意长,言简意赅。

古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因此,本设计以“朗读——译读——品读——背读”作为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读中解疑,疑中治学,学以致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课时1一、导入新课由杜甫的《蜀相》中的诗句导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学生回答引出诸葛亮)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5诫子书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5诫子书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5诫子书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5诫子书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2、掌握下列字的读音:澹泊(dàn bó)淫慢(yín)险躁(zào)3、理解下列掌握词语:君子、行、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志、淫慢、险躁治性、驰、穷庐、将复何及4、翻译全文。

5、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弄清文章的层次关系。

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

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

3、引导学生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

4、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俭以养德”与“静”的关系。

教法、学法设想:1、探究式学习方法。

设计问题,分组讨论。

2、置换法。

针对文章的精彩之处,用换句的方法品味咀嚼。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八年级曾经学过两篇文章,一篇是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一篇是陈寿写的《三国志》节选《隆中对》。

这两篇文章中的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一下。

(找生谈。

明确: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等)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板书:诫子书),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

二、初读课文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注意停顿。

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

注意(1)生字:澹泊、淫慢、险躁(2)停顿: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3、集体朗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1、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运用硬读法、猜读法、联想法(联系现代汉语)迁移运用法(联系已学过的古文知识),学生自主译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诫子书》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诫子书》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诫子书》的主旨,掌握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古代家训文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模拟书信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家教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培养他们对品德修养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教学重点:文章中对子侄的教诲内容和教育方法。

学生对传统家教文化价值的理解和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将传统家教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

作者简介: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诫子书》是其晚年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和教诲。

教学准备:《诫子书》课文PPT课件,包含诸葛亮的生平简介、《诫子书》的文学特点和相关历史背景。

与《诫子书》内容相关的图片、故事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家教文化。

学生作业本、笔、模拟书信写作卡片、小组讨论记录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诸葛亮的画像和简介,简要介绍其生平和《诫子书》的历史地位。

2. 通过与《诫子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故事,激发学生对家教文化的兴趣。

课文学习(20分钟)1. 作者介绍:详细介绍诸葛亮的生平和《诫子书》的成书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历史背景。

2. 朗读课文:请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文言文的语调和节奏。

3. 生字新词:解释文中的重要词汇,如“淡泊”、“宁静”等,确保学生理解并能正确使用。

4.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讨论诸葛亮对子侄的教诲内容。

深入探讨(15分钟)1. 思想解读:分析文中的教育思想,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举例说明其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2. 现代价值:讨论《诫子书》在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家教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第【1】篇〗《诫子书》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内容精湛短小,作者诸葛亮通过书信形式的告诫儿子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掌握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重点)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3、熟读成诵,感悟先哲情怀,立志修身笃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杜甫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王湾诗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同学们这两句诗里面的“书”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信——《诫子书》。

明确学习目标:(白板显示)关于作者的一些文学(白板显示以下内容)诸葛亮字(),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在八年级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南宋诗人陆游曾在诗歌《书愤》中这样赞颂他:,。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停顿。

(师提问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读,指出优缺点)2、师明确读音及停顿。

夫(fú)澹泊(dàn)(bó)淫(yín)慢遂(suì)庐(l 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白板显示《诫子书》楷书书法,学生看书法原文大声朗读。

(书法作品无句读,既能考查学生的停顿及朗读水平,又能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书法)4、利用课下注解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学生自主翻译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

学生学习时,教师巡回,及时给予指导。

)(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由学生自由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放手给他们。

解决不了的,教师给予点拨。

注意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案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案

《诫子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2、掌握下列字的读音:澹泊(dàn bó)淫慢(yín)险躁(zào)3、理解下列掌握词语:君子、行、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志、淫慢、险躁治性、驰、穷庐、将复何及4、翻译全文。

5、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弄清文章的层次关系。

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

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

3、引导学生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

4、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俭以养德”与“静”的关系。

教法、学法设想:1、探究式学习方法。

设计问题,分组讨论。

2、置换法。

针对文章的精彩之处,用换句的方法品味咀嚼。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八年级曾经学过两篇文章,一篇是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一篇是陈寿写的《三国志》节选《隆中对》。

这两篇文章中的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一下。

(找生谈。

明确: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等)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板书:诫子书),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

二、初读课文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注意停顿。

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

注意(1)生字:澹泊、淫慢、险躁(2)停顿: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3、集体朗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1、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运用硬读法、猜读法、联想法(联系现代汉语)迁移运用法(联系已学过的古文知识),学生自主译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

学生学习时,教师巡回,及时给予指导。

2、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由学生自由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说课稿第【1】篇〗《诫子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诫子书》。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等五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作用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之舟”,目的在于试图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生问题,学会规划人生,珍爱生命。

本课是一篇富有道德劝喻意味的家书,是诸葛亮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信,既有谆谆告诫之语,又有殷殷期盼之情。

学习本课,在提高学生文言文水平的同时,要结合文本,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诵读课文,掌握词句意思;精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研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过程与方法:以诵读法为主,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逐渐深入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诸葛亮对儿子的殷殷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词句翻译、课文背诵、理解主旨和情感。

教学难点:充分理解文章内涵,理清逻辑层次。

二、说学情本文虽是文言文,但课下注解很详尽;另外,学生通过前三单元文言文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

因此,对于本文字面意思的掌握相对比较容易。

但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来思考如何修身养德。

三、说教法、学法(一)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要重视诵读。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并熟读成诵。

(二)自主、合作、探究法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学生才是演员,教师只是导演,要让学生充分朗读、思考、讨论,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设计了“激趣导入——初读文本——合作翻译——研读探讨——巩固练习”等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学生回忆杜甫的《蜀相》引出本文作者——诸葛亮。

根据预习,学生介绍诸葛亮及其相关典故,教师补充。

学生根据课下注解,解释文题。

教师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并呈现本课的学习目标。

第二环节:初读文本播放《诫子书》的名家诵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朗读节奏。

新部编版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优秀教案

新部编版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优秀教案

新部编版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优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学导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人往往通过家书给予子女兄弟谆谆教诲,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诸葛亮的一封家书《诫子书》来体会慈父的殷殷情怀,智者的谆谆教诲。

二、了解目标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三、了解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丞相。

他是《三国演义》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实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

四、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教师范读2.师生共同明确加点字的注音和课文朗读停顿。

夫.:澹泊..::淫.慢:险躁.:穷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4、找学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

5、全班齐读课文。

五、精读课文,准确翻译。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A、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翻译过程遇到的难题。

3、师生共同解疑。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文言文,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3.感受传统文化,了解儒家文化的思想,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厘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

——文天祥师:这几句诗都提到同一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明确:诸葛亮)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诸葛亮,27岁前,隐居隆中,淡泊名利,志在修身;27岁后,出世为宦,志在兼济天下,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显拳拳爱国之心。

他是儒家文化中君子的典范。

然而,作为父亲,他和普天之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有一颗深沉的爱子之心。

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生活感悟和人生经验凝聚到86个字中,写就了《诫子书》。

我们来看看他说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写诸葛亮的诗词入手,引出对诸葛亮事迹和精神的介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轻松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顺文章1.教师范读同学们认真聆听,并完成下列任务:(1)圈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相关资料,注上拼音。

(2)根据朗读示范,用“/”划出语句停顿。

预设课件出示:(1)提示:应注意易读错的词,如“夫”应该读“fú”,因为它用在句首,是发语词,所以读“fú”,不读“fū”;“淫慢”的“淫”读“yín”。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学生齐读(1)师指导朗读停顿的划分技巧。

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案

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案

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案一. 教材分析《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一封家书,文章以修身养德为主题,强调了品德修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本文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富含人生哲理。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到诸葛亮的人生观和教育观,同时也能受到启发,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品德观念逐渐形成,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认知开始深入。

但他们有时缺乏自控能力,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因此需要通过学习《诫子书》等经典文章,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诫子书》,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了解诸葛亮的人生观和教育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从文章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诫子书》的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难点:分析文章中的人生哲理,将文章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魅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诫子书》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教材:准备《诫子书》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课堂讨论使用。

3.视频或音频资料:准备与《诫子书》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以丰富课堂形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诸葛亮的生平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和教育观念。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诫子书》文本,边读边思考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文章中的人生哲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心得体会。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修身实践,如静坐冥想,体验“静”的内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践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诫子书》中的教诲”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1.更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2.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设计有趣且有挑战性的讨论话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加强课后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诫子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比我想象的要浓厚。通过引导他们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他们逐渐进入了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和改进:
1.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尝试以生活化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感觉还可以更加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今后,我可以准备更多与七年级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诫子书》的基本内容、诸葛亮的思想以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文言文和古代家训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修身养性的原则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容易陷入定势,不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为了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优质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优质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优质教案【教学目标】(一)了解诸葛亮;熟读课文成诵,培养文言语感,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二)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

(三)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教学重点】(一)诵读课文,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

(二)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积累警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合作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一)预习安排做导学案的“预习案”部分。

(二)导入新课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问鼎逐鹿。

请问,你最喜欢哪位英雄?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提问:1.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

2.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一下。

明确: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等。

教师总结: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三)新课进行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作者及作品简介:详看导学案的知识链接3.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一共四步:第一步:学生听录音,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扫除文字障碍。

(2)注意词句停顿。

第二步:学生自由朗读和个人朗读。

屏幕出示一些需要学生特别注意的字的读音和节奏。

第三步:学生齐读全文。

读准字音、节奏以及父对子的深切期望之情。

(说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通过范读、自由阅读、个人试读、集体朗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来指导熟读,理解文章大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诫子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诫子书》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这篇文章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诸葛亮这位历史伟人的高风亮节。

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可以说《诫子书》是一篇勉学劝善的优秀之作。

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这篇家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在提高学生文言水平的同时,还可以结合《诫子书》的深刻内容,对学生进行治学、做人和修养方面的教育,升华他们的灵魂和良知,启迪他们的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多种文言文朗读法来朗读课文。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格修养。

教学重点:用多种文言文朗读法诵读课文并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道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根据学生的具体精神面貌来引入课题,主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减学生紧张的情绪。

二、走进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散
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三、解题
诫: 告诫,劝勉
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一种文体
"诫子书"即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朗读要求:
1、遇到不会读的字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二)播放朗读视频,初步感知。

要求:听准字音,注意停连、语气、节奏及重音。

(三)仿读课文,感受语气。

(四)全班齐读课文,增强语感。

五、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文言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增: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一)解释重要字词(抢答的形式完成)
(1)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2)淡泊:内心恬淡,不幕名利
(3)明志:明确志向
(4)广:使......广,增长(形容词使动用法)
(5)志:立志(名词用作动词)
(6)险躁: 轻薄浮躁
(7)驰:迅速逝去
(8)去:消失
(9)枯落:凋落,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二)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遇到疑难进行勾画
1、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
2、一同学翻译全文
(三)读出节奏(感知课文内容)
1、障碍朗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标出节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六、研读课文把握主旨
(1)诸葛亮希望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方面来告诫儿子的?
(2)根据同学们对诸葛亮的了解,结合诸葛亮的人生经历和《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你觉得诸葛亮本人最喜欢的可能是文中的哪两句?为什么?
(3)学习了诸葛亮的《诫子书》,你觉得受益匪浅,想要选择文中的一句话,送给在坐的某一位同学,你会送给谁?为什么?
七、美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一)感受对称美。

静以修身非淡泊无以明志
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须静也非学无以广才
才须学也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年与时驰
险躁则不能治性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悲守穷庐
多不接世将复何及
(二)补白朗读,感受韵律美。

1、补出词语
夫( )之行,( )以修身,( )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 ),非宁静无以( )。

夫学须( )也,( )须学也。

非学无以( ),非志无以()。

()则不能励精,()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 ),意与日(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补出句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非淡泊无以明志,。

夫学须静也,。

非学无以广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

年与时驰,。

遂成枯落,,悲守穷庐,!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搜集和整理与本文有关的名言警句
十、板书设计
淡泊
立志
节俭勤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