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经筋推拿规范
壮医经筋1

1、叙述中医动态人体结构学,是中医唯一直接能够阐述人体物质组织结构。
2、将经筋作为经络反应的载体运用于临床。
3、确立从人体损坏的器件来进行人体维修的治疗新方法,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4、有效查明“筋性致病因”筋结病灶的体征类型及分布规律。
5、确定了“筋结”病灶为治疗穴位。
壮医经筋疗法在中国医学史上开创了医学“从筋治愈”人体疑难病症的新历史。
二、研究成果
(一)筋性致病因“筋结”是危害人体健康的病魔
黄敬伟教授运用“经筋疗法”经多年临床实践研究发现,人体经筋系统由于动态活动产生生物力学作用,使人体内潜伏着大量“筋性致病因”,并成为各种疑难病症的重要致病因之一。
“筋结”病灶,以目前的医疗检查方法尚未能有效查明。为了解决“筋性致病因”危害人体健康的病魔,经筋医术研创了手式扫描式的检查方法。该方法于人体有效的查明了“筋结”病灶的体征类型及分布规律并以“筋结”病灶作为治疗穴位。
壮医经筋疗法
一、起源
壮医经筋疗法是国家民族医院暨北京藏医院经筋科主任黄敬伟教授首次成功挖掘距今2600多年的《黄帝内经·经筋篇》并经多年的临床实践精心研究、总结。黄敬伟教授根据人体经筋机制与原理,结合壮族经筋医术,研创了系统性的“经筋疗法”。1996年,出版了专著《中华经筋疗法》,这是目前医学界专门论述古典经筋医术原理的首部著作,“经筋疗法”已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民族医院、广西壮医学院等单位应用推广,并吸引了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学者,传播到世界各地,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和赞誉。
七、操作方法
以查灶诊病,消灶治病的经筋疗法,对筋性:
1、理筋手法:是以手指、肘臂等部位为诊治工具运用合力的方法如功钳手、掌功手、肘臂法等手法,作用于机体的筋结病灶分布规律的部位上施与查灶诊病,然后在按筋结病灶的分布规律进行消灶治病。
浅议壮医经筋推拿流派的治疗特色

•62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 年第 12卷第5 期 Chinese Manipul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21,Vol.l2N o.05•民族医药•浅议壮医经筋推拿流派的治疗特色*莫巧明,黄嘉氚,廖文彦'廖炼炼,兰蕾,蒙晓明,温勇,邹文静,林青琰,艾文杰(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南宁530201)[摘要]目的:总结壮医经筋推拿流派的治疗特色,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查阅国内相关文献,结合笔者临床诊疗经验,总结壮医经筋推拿流派的治疗特色。
结果:壮医经筋推拿是在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重视摸结诊治,多结合燔针和拔罐治疗的疗法。
结论:壮医经筋推拿疗法具有壮医外治的特色,临床疗效确切,但同时也存在主观差异等不足之处,仍需不断完善。
[关键词]壮医经筋推拿:摸结:治疗特色[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〇8-1879(2〇21)〇5-0〇62-〇3DOI : 10.19787/j .issn. 1008-1879.2021.05.020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of Massage by J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MO Qiao-ming, HUANG Jia-lan, LIAO Wen-yan, LIAO Lian-lian, LAN Lei, MENG Xiao-ming, WEN Yong, ZOU Wen-jingx, U N Qing-yan, AI Wen-jie (Guangxi International Zhuang Medical Hospital,Guagnxi Nanning 530201)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of massage by j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By 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domestic literature,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of massage by j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 Resul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sage of j 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ouching the tubercle, combined with burnt needle and cupping therapy. Conclusion: Massage of j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 therap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uang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and its clinical effect is accurate, but there are also subjective differences and other shortcomings, which still need to be improved.Keywords Massage of j 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 Touch Tubercle;Treatment features:壮医经筋推拿疗法是在《黄帝内经》经筋理论指 导下,结合广西壮族民间的“捉筋术”总结出来的以 筋结诊治疾病的一套具有较完整理论体系的外治疗 法。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偏头痛技术基本操作规程

2 0 1 5 年 7 月 ・下 半 月 刊
◎ 雷龙 鸣 源自黧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偏 头痛技术基本操作规程※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推拿科,南宁 5 3 0 0 2 3 )
摘 要: “ 壮 医经 筋疗 法 治疗偏 头痛技 术 ”来 源于 国 家中 医药管 理局2 0 1 0 年 中 医药部 门公 共 卫 生专 项资金 项 目及 广 西壮 族 自治
( D e p a r t m e n t fW o u i n a , 嘶P F i r s t A f ii f u ' l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g u a n g :  ̄ U n i v e r a t y o f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e n , N a n n i n g 5 3 0 0 2 3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T e c h n i q u e o f J i n g j i n T h e r a p y o n Mi g r a i n e ” c o me s f r o m t h e S t a t e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2 0 1 0 D e p a r t me n t o f t r a d i t i o n l a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p u b l i c h e a l t h s p e c i l a f u n d s f o r t h e p r o j e c t a n d Gu a n g x i Z h u a n g Au t o n o mo u s R e g i o n H e a l t h
壮医经筋疗法

壮医经筋疗法Cangyih Ginghginh Liuzfaz壮医经筋疗法是运用壮医经筋手法查灶、消灶、经筋针刺、经筋拔罐等三联疗法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适应证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胸椎功能紊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症、腰三横突综合征、梨状肌损伤、腰腿腹三联征、退行性膝关节病变等多种病症:二、器具准备推拿按摩味、针灸针、拔罐器、了矾酒精:三、治疗方法1.体位:患者根据治疗部位应仰卧或俯卧在治疗味上,全身放松2.查灶:医者运用右手拇指的指尖、指腹及四小指的指合力,对经筋线作浅、中、深层次,由浅至深,由轻至重,以切、循、按、摸、弹拨、推按、拨刮、钳掐、揉捏等手法行检,诊查病灶之点、线、面。
3.消灶分三步第一步,壮医经筋手法。
医者先用右手手畹在病变部位来旧滚动3~5遍,使局部充分放松发热:然后采嗣时关节之尖(鹰嘴)、钝(眩骨内髁)、硬(前臂尺骨面)、软(前臂内侧面)旧个部位配合拇指及凹小指倾着病变部位的经筋线进行全线按、揉、点、推、弹拨、捏拿等分筋理筋手法,手法要“中灶”,力量从轻到重,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
第二步,壮医经筋针法。
以“固灶行针”为原则:医者左手固定病灶,右手持2寸或3寸毫针,对准病灶快速进行,要求以“中灶调气”为目的,可根据不同病灶选用“一孔多针、局部多针、透针穿刺、移行点刺、尺筋分刺、轻点刺络”等多科;针法,使针刺部位出现酸、嘛、张或传电感为宜.不留针。
第三步,经筋拔罐法。
采用闪火拔罐法在针刺病灶部位或经筋浅上拔罐10分钟即可。
四、注意事项1.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协作。
2.手法时注意患者状况,操作细致,直巧力,忌蛮力,以防折伤。
3.针法刺激要按患者的承受能力,因人、因病施法。
4.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5.严防刺伤重要部位及脏器。
6.拔罐注意火力和时间,严防烧伤及起泡。
五、禁忌证1.年老体弱者禁用。
2.严重心脏病患者禁用。
3.严重皮肤病患者禁用。
推拿技术操作规程——皮部经筋推拿技术

推拿技术操作规程——皮部经筋推拿技术【原理】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十二经筋不入内脏,循行都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与十二经脉的体表通路基本一致。
它行于体表,呈条带状,有聚散的特点,在关节部位聚结,在肌肉丰满处扩散开。
经筋通过结聚,在结构上互相联系,在功能上互相配合,协调人体运动。
十二经筋的分布规律为: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部);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部);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循股外上行,结于面部;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部)。
另外,各经筋在循行中,还在踝、膝、股、髀、腕、肘、臂、腋、肩、颈等关节或骨骼处结聚,特别是足厥阴经筋,除结于阴器外,并能总络诸筋。
十二经筋依靠经络所输布的气血温煦濡养,联缀百骸,维络周身皮肉筋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在经气的调节下,阴阳经筋协调,维持肢体各部运动。
故《素问•痿论》日:“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
”经筋病变多由寒热邪气伤及筋肉、痹阻气血所致,表现为经筋分布部位上的筋肉挛急、弛缓、疼痛等,甚则肢体不用,运动障碍。
肌骨系统病症是推拿治疗的主要内容。
经筋损伤性疾病突出的共同点就是疼痛,其病机为“不通则痛”,推拿治疗时应强调局部取治、以痛为腧的原则,理筋手法可使患者痛觉耐受性提高,痛阈上升,松解痉挛,从而疏通局部气血,“通则不痛”。
经筋损伤性疾病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关节功能障碍,运动关节类手法和关节整复手法可松解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恢复关节力学平衡状态。
【注意事项】1.推拿前术者一定要修剪指甲,不带戒指、手链、手表等硬物,以免划破患者皮肤,并注意推拿前后个人的卫生清洁。
2.推拿前患者要排空大、小便,穿好舒适的衣服,需要时可裸露部分皮肤,以利于推拿。
3.推拿前术者要审证求因,明确诊断,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排除推拿禁忌证。
4.推拿时术者要随时调整姿势,使自己处在一个合适松弛的体位上,从而有利于发力和持久操作。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视疲劳操作技术规程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视频所致视疲劳操作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视频所致视疲劳(VDT视疲劳)及其治疗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视频所致视疲劳的诊断及治疗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视频所致视疲劳的临床治疗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视频所致视疲劳(VDT视疲劳)由于操作电脑、手机等视频显示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频率和时间增多,而随之出现眼胀、眼痛、眼干、眼痒、烧灼感、异物感、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失眠等眼部不适和全身症状。
3.2壮医经筋疗法(简称经筋)壮医经筋疗法是将“壮族民间经筋医术”与“黄帝内经十二经筋理论”相融合的一种临床外治疗法。
壮医经筋疗法通过刺激相关穴位,疏通龙路、火路,祛除体表网结之瘀毒,调整"嘘"、"勒"脏腑功能,恢复天、人、地三气的同步运行,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增强视神经敏感性及兴奋传导性,有效缓解患者眼部不适症状与临床体征,恢复眼的正常生理功能。
4临床诊断诊断要点需包括以下所有情况:——年龄≥16岁以上;——电脑、手机等视频显示终端操作者每天视频作业时间≥2h,病程≥1月;——具有以下至少2项不适症状:眼胀、眼痛、眼干、眼痒、异物感、流泪,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失眠。
5治疗5.1适应症临床眼科明确诊断为视频所致视疲劳。
5.2禁忌症5.2.1合并其他眼部炎症性疾病、眼睑皮肤炎性病变,例如角膜溃疡、泪囊炎、感染性结膜炎等。
5.2.2眼部外伤及手术史。
5.2.3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严重的疾病。
5.3操作技术5.3.1物品准备治疗盘1个、5号火罐6个、酒精灯1个、打火机1个、火把1个、95%酒精1瓶、棉签1包、按摩油1瓶、一次性针灸针(5.3.2治疗过0.25mm×25mm)10支、消毒液1瓶、换药碗1个。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偏头痛技术基本操作规程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偏头痛技术基本操作规程雷龙鸣【摘要】“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偏头痛技术”来源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项目,为便于广大临床医生掌握这一技术,规程从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理论基础、适应症与禁忌症、操作方法、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对这一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5(013)014【总页数】2页(P21-22)【关键词】偏头痛;操作规程;经筋疗法;针刺疗法;按摩疗法;壮医【作者】雷龙鸣【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南宁530023【正文语种】中文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偏头痛技术这一项目来源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民族医药专项)课题,为便于广大临床医生掌握这一技术,现将这一技术的操作规程介绍如下。
1.1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中医学中将偏头痛归属于“头风”、“偏头风”、“脑风”和“偏头痛”等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
外邪以风为主,多挟寒、热、湿邪。
内伤多与肝、脾、肾脏三脏有关。
“不通则痛”是中医对各种痛证病理机制的总概括,偏头痛也不例外。
“不荣则痛”也是痛症的另一病机,但“不荣则痛”之病机仍离不开“不通则痛”。
“不通则痛”是中医对各种痛证病理机制的总概括。
1.2 理论依据《灵枢·经筋》记载:“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此处介绍了针灸治疗经筋病的主要选穴方法为“以痛为输”。
“以痛为输”就是指治疗经筋病应以疼痛之处作为主要治疗部位。
若采用按摩手法治疗经筋病,仍然应该选取最痛之处作为手法的作用部位。
1.3 传承情况在民间尤其是广西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着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经筋理论通过寻找并弹拨与针刺经筋结聚处(常称之为“阳性筋结点”或“病灶点”)的方法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的经验。
中医经络按摩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经络按摩技术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中医经络按摩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按摩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医经络按摩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痛苦和促进身体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规程适用于从事中医经络按摩的技师和医护人员。
2. 操作步骤按摩前的准备工作:- 洗手并佩戴手套。
- 与受按摩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身体状况和按摩需求。
- 选择适当的按摩油或乳液,确保肌肤充分润滑。
按摩技术的操作步骤如下:1. 按摩前应先对按摩手法进行热身运动,以放松手部肌肉。
2. 选择合适的按摩手法,如推拿、揉捏、拨叩等,根据受按摩者的需求和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3. 从上至下、从内至外的方向进行按摩,遵循人体经络的走向。
4. 结合按摩手法和力度,适时调整按摩的力度和速度,确保按摩的舒适性和疗效。
5. 注意观察受按摩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按摩力度和手法。
6. 按摩期间,经常向受按摩者进行询问,了解其感受和舒适度,并根据反馈进行相应调整。
7. 在按摩结束后,进行适当的舒缓按摩和拉伸运动,帮助受按摩者放松身体。
3. 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经络按摩技术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对于孕妇、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和其他特殊人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按摩。
- 避免在有伤口、疖肿、皮炎等皮肤病变区域进行按摩。
- 按摩过程中应避免应用过大的力度,以免造成损伤或不适。
- 注意受按摩者的体位,确保其舒适度和安全性。
- 定期消毒按摩器具和清洗按摩用品,确保卫生安全。
4. 结论本操作规程旨在帮助中医经络按摩技师和医护人员正确进行按摩操作,保证按摩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和专业指导,可适当调整和完善操作步骤。
中医经络按摩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人们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800字)。
经筋推拿的操作方法

经筋推拿的操作方法经筋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和按压特定的经络穴位,从而调理身体的气血流通和功能。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经筋推拿的操作方法。
首先,进行经筋推拿前,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环境。
工具包括按摩油或按摩膏、按摩床或按摩椅、毛巾等。
环境需要安静、温暖和舒适,以提供良好的放松和治疗效果。
操作方法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准备阶段、按摩推拿、调理阶段、收官阶段和整理收尾。
1.准备阶段:在进行经筋推拿前,需要向患者了解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初步的体检。
确保患者没有严重的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然后让患者脱去上衣,只穿上内衣或者保持赤膊,以方便进行按摩和触摸。
同时,也需要确保患者心情舒畅,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2.按摩推拿: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和推拿。
经筋推拿主要是通过按压经络、穴位,疏通气血,调和阴阳,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按摩方法主要有按压、推拿、拿捏、搓揉、推拿、滚动等。
按压是以手指或指关节对穴位进行直接压力,力度适中,主要用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的流通。
推拿是通过手掌的推压和揉捏来按摩经络和穴位,可以调理气血、理顺经络。
拿捏是使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对穴位进行捏拿,可以增加局部的压力和刺激效果。
搓揉是使用手掌和指腹按摩和揉捏穴位,可以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推拿是使用整个手掌和小臂对穴位进行温和的推动按摩,使得经络得到通畅。
滚动是以大拇指的指关节、指腹或整个手掌对穴位进行循环按摩和揉捏,增加刺激和放松效果。
按摩手法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调整,力度和频率也需要适当。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感受,避免造成不适或疼痛。
3.调理阶段:在按摩推拿后,还需要进行调理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把握穴位的固有属性和经络的走向,按摩推拿相应的经络和穴位,以调理局部和整体的气血运行。
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调理方法和穴位,如灸法、拔罐、刮痧等。
灸法是使用艾灸或其他熏热物质对穴位进行热刺激,通过传导热能,进而增加穴位和经络的温度,调理身体的气血运行和功能。
经络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经络推拿技术操作规范一、经络推拿的作用1、调整经络系统,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枝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具有使气血通达全身,濡养组织器官之功能。
人体是依赖它运行气血,发挥营内工外作用,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气血失调,百病皆生。
经络推拿作用与体表引起局部经络反应,调整精气,通过经络影响到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
2、调整阴阳,人体为对立统一的整体,祖国中医以阴阳观念解释人体内部变化,当病邪作用与人体时,阴阳平衡遭到破坏,造成阴阳失调,如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寒热进退,邪症虚实,营卫不和,气血失荣。
因此运用推拿手法,升清降浊,寒热清理,调和营卫,调理气血都属于调整阴阳范围。
3、调节脏腑机能,脏腑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
大家都知道中医有句名言,“并存于体内而症显于外。
”推拿按摩通过不同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刺激体表一些穴位对内脏功能活动产生一定影响,使内脏活动发生改变脏腑器官得到调节。
4、促进气血运行,气血是人体构成的基本物质,是人体活动的基础。
人体的一切组织器官都需要气血的供养和调节才能发挥它的功能,人体若发生不适都与气血有关,若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将发生异常。
5、调整筋骨,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推拿可以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活血化瘀,通畅气血舒筋活络,理筋整复,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缓解肌肉痉挛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6、调和人体五行,推拿按摩按五行的归属,通过补虚泄实,调整脏腑机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经络推拿通过五行的生克刺激相应的经络,使其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
二、经络推拿操作程序1、准备好推拿所用物品如毛巾,按摩油等。
2、协助除去衣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
3、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施术体位。
4、让患者保持合适体位,以方便医生操作。
三、经络推拿注意事项1、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清洁肃静的环境,不宜过冷过热,以防感冒。
经筋推拿疗法

【Ⅰ】仰卧位:㈠肩颈头部:<1> 头部:(指)分推前额、揉太阳穴、疏头皮、弹头皮。
<2> 肩颈部:捏拿肩颈部㈡上肢:<左侧先、右侧后><1> 掌推左臂3次~4次(手臂自然平放床上)<2> 双(捏)理〔缕顺法〕左臂3次(双手一捏一松,从上到下,将上肢肌肉逐一放松,分内、外、中三条进行时,两手掌心相对,两掌四指一瓣松,并向小臂滑行)(亦可单手操作、一般情况下,先中、后内、再外)〈3〉单理左臂(同上)〈4〉点肩四穴(肩前、肩髑、肩糯;曲池、合谷)〈5〉弹筋腱:肩臂外侧、肘外侧〈6〉掌推全臂3次(同一)〈7〉屈肘外摆位:(a)双理手三阴经,[类似(2)唯换四指为双拇指。
从上到下左右拔动下滑至手腕,先中后内,再外侧](b)点肩肢懦、肩俞穴.(c)弹拔肘内侧肌腱!〈8〉对拧上下臂3次;轻捶3次;掌拍3次;振手臂2~3次;理五指1次;臂指隙(夹)2~3次;捶掌心5~10次㈢下肢:〔先左侧、后右侧〕左大腿小腿推拿法:[1] 掌推3~5次[2] 双拇指摆拔三阴经2~3次[3] 捏拿3~5次[4] 点穴[5] 前臂推揉大腿前侧3~5次[6 ] 振弹左腿3~5次(右手握左脚跟,左手令患者屈膝后突然放松,自然坠落振弹)[7] 脚底抓掐3~5次;点掐2~3次;捶击脚底3次;理五趾。
[8] 拳扣大小腿3~5次,掌拍3~5次经皆有筋,筋皆结,结者皆痛,以灶为腧”“结解则松,筋松则顺,筋顺则动”【Ⅱ】俯卧体位:㈠颈`背`腰〈1〉掌推背、腰3~5次。
〈2〉捏拿肩峰队〈3〉指压大椎〈4〉推揉大椎〈5〉掌揉背部〈6〉弹拔肌腱〈7〉攘法〈8〉掌捶击〈9〉掌拍打3~5次㈡腰部:〈1〉掌揉腰眼<2> 双掌左右分推3~5次<3> 点拔腰肌腱<4> 点按穴位<5> 揉摩腰肌<6> 掌拍<8> 扳腰<9> 掌揉腰肌 <10> 提腰振腰(术者立患者两肋,双手抱起患者腰部,成(桥)弓形,松手,迅速抱起上提,反复多次)㈢颈部:<1> 捏拿颈肌→双拇指摆拔颈肌腱(先中、后左、再右)→拇指揉左右侧肌腱→抹刮肩颈左右侧肩颈肌→掌拍大椎﹝严重者用肘压、肘推、肘揉肩颈肌、大推附近肛肉筋腱)→牵拉(或半卧位屈颈牵引、靠自然体重、医者手托顶患者枕骨成45°∠)→拔拉颈部(左手扶枕骨、右手拉下巴、突然发颈向下捩拉)→捏揉颈。
中医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 中医经络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经络技术操作规程中医经络技术操作规程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中医经络技术的操作流程,确保技术操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程,确保操作过程符合中医经络技术的原理和要求。
操作准备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中医经络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关的执业资质。
2. 操作场所应保持清洁、安静和舒适,确保操作环境符合中医经络技术的要求。
3. 保证操作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辅助工具是完好无损的,并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清洁。
操作流程1. 接待患者:操作人员应亲切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并进行必要的记录。
2. 患者评估:操作人员应进行患者的体格检查,包括脉搏触诊、舌诊等,以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
3. 设定治疗目标: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操作人员应制定相应的治疗目标和方案。
4. 经络定位:根据中医经络学原理,操作人员应准确地定位经络的位置,并标记在患者的身体上。
5. 操作技术: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中医经络技术的操作方法,包括按压、推拿、拔罐等,以达到治疗目标。
6. 治疗结束:操作人员在完成治疗后,应做好患者的记录和评估,针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遵循操作规程,严格遵守中医经络技术的相关法规和伦理规范。
2. 操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佩戴干净的工作服和防护手套。
3. 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操作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对仪器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4.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及时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和感受。
总结本操作规程为中医经络技术提供了基本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遵守规程,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经络技术治疗。
经筋推拿的操作方法有

经筋推拿的操作方法有经筋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主要通过按摩、压搓等手法,刺激和调节人体经筋络以达到防治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经筋推拿的操作方法。
经筋推拿的操作方法可以分为准备工作、基本操作和结尾收功三个部分。
一、准备工作1. 创建良好的治疗环境:确保治疗场所的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安静舒适。
2. 为患者做好准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并告知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
3. 术前准备:医师应对自己的行为、语言、仪表等方面做出必要的整理和准备。
二、基本操作1. 起推:医师将双手置于患者身体的起点处,用适当的力量沿着经脉的走向进行推动,可通过两手的协同动作,以掌心或手指等部位对经络进行一定的刺激。
2. 摩搓:在推拿过程中,医师常常用手掌、拇指、指腹等部位对患者的身体经络部位进行按摩,以刺激穴位、舒经活络、通血气。
3. 按揉:通过以手掌、拇指等部位运用适当力量对患者体表的经络进行按摩。
4. 法术手法:经筋推拿术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手法,如点按、反复揉搓、推撒、钻转、绕转、排拿等手法,它们在特殊的经脉部位和特殊病症上有特殊的功效。
三、结尾收功1. 按摩调理:在经筋推拿的最后阶段,医师会对患者的全身进行综合性按摩,以促进气血循环,缓解疲劳,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2. 教导患者:医师应该向患者讲解他们的相关体质情况,提供饮食、运动、保健等方面的建议,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3. 结束语:医师与患者互动,给予情感支持,以增加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信任感。
4. 加强保健教育:医师向患者介绍一些健康养生知识,教授适当的保健方法和自我按摩手法,以延长疗效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除了以上的基本操作方法外,医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操作。
同时,医师在进行经筋推拿过程中,应注重自身的操作技巧、力度和节奏,以保证推拿的效果和安全。
总结起来,经筋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和调节人体经络的中医疗法。
它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医学技术,需要医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壮医小儿经筋推拿规范

壮医小儿经筋推拿规范小儿经筋推拿一、概念小儿经筋推拿是在阴阳为本,天、人、地三气同步,脏腑气血骨肉、三道(谷道气道水道)、两路(龙路火路)学说的壮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传统小儿推拿及经筋手法形成的一种治疗方法。
具有疏通经络、推行气血,通龙路火路气机,调理水道、谷道、气道功效。
龙路(Loh longz):龙路在人体内即是血液传输的通路(部分壮医又称之为血脉、龙脉),其主要功能是为脏腑骨肉输送营养。
龙路有干线,有网络,遍布全身,其中枢在心脏。
火路(Loh feiz)):火路为人体内传感之道,用现代语言来说为“信息通道”,其中枢在“巧坞”。
小儿经筋推拿是在古典十二经筋理论理论指导下,结合传统小儿推拿,以松解小儿筋结,调和小儿脏腑的一种推拿手法。
具有疏通经络、推行气血,通调水道、谷道、气道功效。
二、适应症主要用于寒毒、湿毒、瘀毒内阻等引起的病症,如疳积、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小儿脑瘫、脊髓灰质炎等神经系统疾病;小儿斜颈、弱智等先天性疾病等。
三、禁忌症(一)有明显的感染性疾病如骨结核、骨髓炎、蜂窝组织炎、丹毒等。
(二)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水痘,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
(三)有出血倾向性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等。
(四)肿瘤患者。
(五)外伤骨折脱位等疾病。
(六)各种皮肤病患处以及皮肤有破损者。
四、操作步骤与要求(一)施术前准备1.常用介质滑石粉、爽身粉、薄荷冰、山茶油等。
2.材料、器具一次性中单。
(二)环境要求治疗室内清洁、安静,光线明亮,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凉。
(三)术前护理备齐用物,向患儿家属说明治疗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安抚患儿并进行鼓励,消除患儿的紧张、恐惧情绪,使患儿能积极主动配合操作。
(四)部位选择根据病症选取适当治疗部位。
(五)体位选择选择患儿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体位,以坐位或卧位为宜。
(六)消毒术者消毒:术者采用七步洗手法常规清洗双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医经筋推拿
一、概念
壮医经筋推拿是在古典十二经筋理论指导下,结合壮族民间理筋术,总结出以手法、针刺、拔罐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疗法。
具有祛风毒、除湿毒、化瘀毒、散寒毒,消肿痛、散瘀结,通调龙路火路气机等功效。
二、适应症
主要用于寒毒、湿毒、瘀毒内阻等引起的病症,如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胸椎功能紊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梨状肌损伤、退行性膝关节炎、神经性头痛、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
三、禁忌症
(一)有出血性疾病者。
(二)严重心脏病患者。
(三)各种骨折以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者。
(四)精神病患者,或精神高度紧张、狂躁不安、抽搐不能合作者。
(五)严重皮肤病患者。
(六)严重传染病患者。
(七)酒醉、饥饿、剧烈运动后禁用。
(八)年老体弱者。
臀、产后未恢复者禁止在腰、经期、妇女妊娠期、(九).腹部治疗。
四、操作步骤与要求
(一)施术前准备
一次性针灸针、拔罐器、按摩床、75%酒精、0.5%碘伏、75%酒精棉球、医用棉签。
(二)环境要求
治疗室内清洁、安静,光线明亮,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凉。
(三)术前护理
备齐用物,说明治疗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进行精神安慰与鼓励,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使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操作。
(四)部位选择
根据病症选取适当治疗部位。
(五)体位选择
常有坐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
根据病情确定体位。
(六)消毒
1.针具消毒:选择一次性针灸针。
2.部位消毒:常规消毒施术部位皮肤。
3.术者消毒:术者采用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再用75%酒精
棉球擦拭。
(七)施术方法
运用拇指的指尖、指腹及拇指与四小: 壮医经筋摸结1.
指的指合力或用肘尖,对经筋循行路线作浅、中、深层次,由浅致深,由轻致重,以切、循、按、摸、弹拔、推按、拔刮、拑掐、揉捏等手法行检。
筋结分点、线、面等形状,触摸有粗糙样、小颗粒状、结节状、条索状、线样、甚至成片状,大小不一,深浅不一,以触压疼痛异常敏感为特征。
2.手法解结:先用?法在病变部位来回滚动3~5遍,使局部充分放松发热。
肘部和手指相结合,顺着病变部位的经筋线进行按、揉、点、推、捏拿等分筋理筋手法,施术时间约10分钟。
3.固结行针:局部常规消毒,手持一次性针灸针,对准筋结点快速进针,不留针。
如是寒证,用壮医火针:局部常规消毒,术者左手拇指按压固定查及的筋结点,右手持火针针具,将针尖置于酒精灯上烧红至发白,迅速将针尖垂直刺入皮肤,直达筋结点,不留针。
4.拔罐:在筋结点上拔罐,留罐8~10分钟。
(八)施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消毒皮肤。
五、治疗时间及疗程
隔日1次,每次1~3个部位, 10次为1疗程。
六、注意事项
(一)术者选择好合适的位置、步态、姿势,以有利于发力和持久操作,并避免自身劳损。
(二)手法由轻到重,不可粗暴用力。
.
(三)进针时应避开动脉、静脉。
(四)注意留罐时间,避免出现水泡。
七、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
(一)软组织损伤:局部加压包扎或用冰袋冷敷,24小时后改热敷治疗。
(二)血肿:用消毒干棉球按压血肿部位 3~5分钟,以防止血肿变大;出血量较大的血肿加以冷敷,以促进凝血,24小时后可行热敷,促进血肿吸收。
(三)晕针:如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出现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晕针现象,立即让患者头低位平卧10分钟左右,亦
可加服少量糖水。
(四)水泡:若水泡不大,只需告诉患者注意不要擦破,数日后即可吸收而愈。
水泡较大者,可以用消毒针具沿皮穿刺,放出水液,外用消毒敷料保护。
或到医院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