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工作价值观调查与对策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90后”大学生是指出生于1990年到1999年之间的一代人,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成长在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
与前几代人相比,90后大学生特点鲜明,价值观念与前几代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将围绕“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浅谈。
与前几代相比,“90后”大学生普遍有较高的教育背景和知识水平。
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接受到了更为全面的教育,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强。
他们在就业时更加看重自主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他们追求具备挑战性的岗位,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取得更高的职业成就。
由于生长环境的变迁,“9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他们对于工作时间和强度的要求相对较低,更加看重与家庭、朋友、兴趣爱好的交融。
与过去相比,他们更愿意追求自由度更大的工作环境,对于加班文化和高强度工作持有较为谨慎的态度。
“9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工作的成就感和价值观的契合度。
他们认为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实现个人价值和追求人生意义的途径。
他们更加追求工作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强调工作内容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他们更愿意选择对自身能力和兴趣匹配的工作,注重个人能力和价值的实现。
“90后”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困境和就业选择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他们普遍面临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竞争的加剧。
由于高学历人口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了严重失衡,一些优秀的大学生也面临着就业困难。
部分“90后”大学生对于就业还存在一些盲目性,他们注重工作环境和成就感,却忽视了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导致在就业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对于解决“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大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加对学生就业市场的了解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社会应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满足大学生不同的职业选择需求。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就业问题,提醒他们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和积累。
90后员工价值观及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90后员工价值观及人力资源管理探讨一、90后员工的价值观第一,90后员工的人格特点。
人格,即个性,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狭义的人格,指个体所具有的除能力以外的、非智力因素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心理品质,它决定了个体在适应环境时在行为、思想、情感的独特模式。
对于人格的定义,一直在逐步进化,与此同时,测验人格的方式也在逐步进化。
如今,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本文根据16PF测验的实证研究,对大学生的人格特点进行归纳,其主要特点如下:其一,自我意识强,有主见。
90后人际关系淡漠,不太喜欢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显得清高而自我。
大部分90后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独自做决定和判断问题,在单人任务上能很好完成,但缺乏沟通合作精神。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网络时代,各类资讯、信息丰富,很多问题都能在网络上找到答案,由此造就了很多“宅男”、“宅女”,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沟通的方式减少;第二,中国教育制度更加重视个人成就的获得,而“成绩好”主要靠个人的努力,这使得学习好的孩子不论性格孤僻与否,一样会成为大家学习的对象,学生观念里乐群合作的因素较少;第三,家庭内部缺乏沟通交流,父母忙于事业,独生子女不仅与同辈缺乏沟通,还与长辈缺乏沟通,从而更加孤立;其二,与世无争,懦弱被动。
90后习惯表现得温顺低调,正义感和勇气不足,实际上是懦弱被动和自我保护。
原因之一是独生子女家庭的过度保护、过度支配,容易造成孩子依赖、胆小、被动的特点;之二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闷骚群体逐步扩大,有些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十分低调,在网络上却是话痨,久而久之,就养成了“避世”的习惯,将情绪发泄到网络上;之三是整个社会正义感的缺失,“枪打出头鸟”,人们都自顾自地保全自己;其三,易感情用事,不世故。
由于年轻,且缺乏人际沟通,大部分90后比较天真理想化,对于社会的认知流于肤浅,习惯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并鄙视圆滑世故,视之为虚伪。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近年来,“90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他们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放开后出生的一代人,由于受到家庭条件和时代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就业价值观有很多特点和变化。
“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趋向多元化。
与上一代相比,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行业和岗位。
他们追求的是自由、创新和学习的空间,对工作内容和环境更加关注。
一方面,一些“90后”大学生愿意从事创业和自由职业,追求自主发展和收入回报。
他们也积极追求跨国企业和大型公司的稳定工作机会,看重个人发展的平台和待遇。
“90后”大学生更加关注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压力的他们更希望能够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追求个人潜能的发挥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他们更愿意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工作,追求内心的满足和价值的认同。
他们也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不愿意将工作的付出占据太大的比重。
“9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90后”大学生有着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希望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并改善工作和社会。
他们更看重工作环境的开放和创新氛围,对福利、待遇等传统的工作保障有一定的质疑和追求,更注重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他们也更加乐观和自信,勇于接受新的挑战和机遇,并追求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90后”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有更高的要求。
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和环境保护,并希望在工作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他们不仅追求个人的成功和幸福,更关心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一些“90后”大学生更愿意从事公益事业和社会创新,以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
“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变化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
他们追求多元化、意义化、创新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会和环境。
对于社会和企业来说,需理解并满足“90后”大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合适的工作环境。
“90”后就业观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90”后就业观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为例简介:“90后”是指出生在1990年至1999年之间的一代人。
由于这一代人受到了“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呈现出个性化、独立思考和追求自由的特点。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技术的普及,这一代人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也与以往不同。
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对“90后”的就业观进行调查和研究,探究他们对于工作的态度和期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情况本次调查共收到240份有效问卷,涵盖年龄在19岁至29岁之间的“90后”。
其中,男性占比55%,女性占比45%。
受访者中,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凭者占比达到了62%,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比为12%。
经济状况方面,37%的受访者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44%的受访者月收入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19%的受访者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
二、就业观调查结果1. 工作稳定性是关键在对于工作期望的调查中,44%的受访者认为工作稳定性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这一数据反映出“90后”对于工作的安全感和稳定性需求较高。
2. 成长空间和薪酬待遇是首要考虑对于工作的期望,在工作稳定性之后,成长空间和薪酬待遇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47%的受访者认为成长空间是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44%的受访者认为薪酬待遇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这一数据也表明“90后”在追求安稳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发展和薪酬待遇的提升。
3. 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是共性问题在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调查中,高工作压力和长工作时间被认为是最为普遍的问题。
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需要加班,并且工作压力很大,这也与“996”的工作模式有关。
除此之外,“90后”还普遍认为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三、对策研究1. 加强职业规划和人才培养在工作期望中,成长空间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也体现出“90后”对于自我发展和提升的关注度。
因此,在企业招聘和培养人才时,应该注重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规划和晋升通道,并且提供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让员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了社会主流群体之一。
与上一代人相比,90后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有着更多的特点和特质。
就业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在就业过程中所持有的一种对待工作、对待职业生涯的理念和态度。
在当今社会,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研究已成为一项热门话题。
那么,究竟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来进行深入的探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90后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方面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过去,人们对工作的观念更多是以谋生为主,但是现在9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工作是否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
他们更愿意去追求自己喜欢的职业,而不是仅仅为了赚钱而去工作。
这一点可以从90后大学生选择的职业领域中得到体现,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擅长的领域,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以便在工作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
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更加注重平衡生活和工作。
过去,人们往往以工作为重,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而牺牲了生活的品质。
但是现在的9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他们愿意通过工作来赚取一定的经济收入,但是也愿意在工作之外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生活。
这也是90后大学生在工作中更加注重个人成长和生活品质的一个体现。
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更加注重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个人的专业能力之外,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
90后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方面更加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和沟通,他们更愿意去参与团队活动,与他人共同协作完成工作。
这种合作精神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了企业发展和成长的需求。
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
对于当下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9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自己在工作中能够发挥的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
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的职业和企业,更加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保政策。
关于90后价值观调查报告参考优秀4篇
关于90后价值观调查报告参考优秀4篇后价值观调查报告篇一第一个是关于入学动机和特性状态选择中人际关系调查显示的特区当代大学生的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的结果。
第二个是关于价值观排序当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个价值观念中末尾两位,而“一种令人兴奋、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爱”被排在前两位的结果。
第三个是人际关系调查当中显示出来的特区当代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结果,我们将做进一步具体的分析: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1」社会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的效应对学生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衍生出来的越来越看重个人的价值——这从第一部分中的关于入学动机前3位就可以看出来,不管好坏与否这种趋势在本次调查中表现得很明显。
同时也显示出大学生开始倾心于“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念,这显然与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形成冲突。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强化,但又使他们对人生价值出现不稳定的评价标准。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空前扩大,加上我国对外开放,各种西方思潮随之而入,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透视人生,正是在这种崇尚个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识催动下,大学生日益表现出思想主体化的特征,渴望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强者,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急切地想抓住时代提供的这次机遇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便有了“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生长沃土。
但是,在全社会都改变了过去从上到下一律只讲集体发展,讳言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的同时,又产生了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评价的多重标准:有的以对社会的奉献多少和创造力大小为标准,有的以“含金量”的多少为标准,有的以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权力大小为标准,有的则以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为标准……。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90后”大学生是指出生于1990年至1999年之间的一代人。
这一代人成长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就业的期待也不同于前辈。
他们对职业的选择更为多元化,更加看重个人发展与人际关系。
下文将就“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探讨。
1.获得成长机会的重要性对“90后”大学生来说,成长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认为,工作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个人成长体验。
因此,他们更加看重能够为他们提供学习和提高技能的机会的公司。
在选择工作时,他们更愿意选择稳定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通常会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2.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匹配性“90后”大学生注重企业文化与自己的价值观的匹配性。
他们愿意选择一家能够提供良好文化氛围的公司工作,更愿意与他们自身价值观相符的企业一起成长。
在这种企业中,员工通常会感到归属感、参与感、满足感等正向情感,这有助于员工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3.薪酬待遇尽管薪酬不是“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重点,但这仍然是影响他们就业选择的一个因素。
事实上,这一代人对工资和福利的要求不算高,更愿意为了工作的发展和机会降低一些薪酬要求。
他们更加看重一个长远的未来,追求梦想的事业发展道路,而不是眼前的薪资待遇。
4.人际关系的重要性“90后”大学生热爱社交,他们特别喜欢与人交往。
因此,他们在选择工作时关注的不仅是工作本身,也更注重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
在这个方面,公司领导和同事的态度与文化氛围也是他们选择一个工作的必要条件。
因为他们相信在有好的人际关系的公司中,自己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综上所述,“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注重自身的成长机会,与企业文化的匹配性,人际关系和薪酬待遇。
这与以前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挑战和机遇。
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以吸引并留住“90后”人才。
90后员工研究报告
90后员工研究报告根据对90后员工的研究,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发现和建议。
首先,90后员工在工作中注重个人价值实现和自我发展。
相比较其他年龄段的员工,他们更加追求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不满足于传统的职业发展路径,更倾向于积累多样化的工作经验。
因此,给予他们更多的挑战性工作和发展机会,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潜力和积极性。
其次,90后员工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他们更倾向于将工作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生活的全部。
因此,在管理90后员工时,应该注重提供弹性工作时间和安排,以满足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平衡需求。
同时,也可以鼓励他们参与团队活动和社交活动,提升员工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增加工作的乐趣。
再次,90后员工更加注重工作环境和文化。
他们更愿意选择能够与他们的价值观和观念相契合的企业。
因此,在招聘和留住90后员工时,企业需要注意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文化,提供积极正向的工作环境,给予员工足够的自主权和关注,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情感投入度。
最后,与其他年龄段的员工相比,90后员工更加乐于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
他们更加熟悉数字化工具和社交媒体,更加注重工作效率和创新。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90后员工的潜力,企业应鼓励和支持员工使用相关的数字化工具和技术,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以满足他们对实时信息和高效工作的需求。
综上所述,90后员工有着独特的价值观和工作需求,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表现,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对90后员工的管理和关注,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一代的90后大学生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
他们具有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对于就业价值观也有着新的认识和看法。
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大学生就业的价值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那么,究竟“90后”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上有哪些特点和趋势呢?接下来,笔者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90后的大学生更加重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他们认为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
与上一代相比,90后更加注重与工作的契合度和自我实现。
他们希望通过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一份有意义的职业生涯,而非只是为了生存而工作。
90后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加倾向于选取符合自己兴趣和专业的岗位,而非为了高薪而不顾专业和兴趣。
90后的大学生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他们认为工作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而是应该与生活相得益彰。
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工作与生活和谐的状态,注重家庭、朋友和个人爱好。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职业选择上更加倾向于能够给予他们时间和空间去享受生活的工作,而非那种无休止加班的工作模式。
这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成为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他们更加在乎的不仅仅是薪水高低,更注重的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90后的大学生更加重视个人成长和发展。
他们认为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岗位和职责,更是一个能够让自己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平台。
他们希望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他们更加看重用人单位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在职业选择时更加倾向于那些能够给予他们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的公司和岗位。
“90后”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他们更加重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看重个人成长和发展,以及关注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这也给用人单位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需要更加了解并满足他们的就业需求。
而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也需要在就业选择上更加理性、全面地考虑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选择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方向。
“90”后就业观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90”后就业观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为例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逐渐增多,90后大学生就业现状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90后的就业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对90后的就业观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90后对就业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追求。
大部分90后希望能够找份稳定的工作,享受稳定的收入和福利待遇。
他们也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成长。
他们对于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也有着一定的期待,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得到认可和成就感。
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扰。
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的日益加剧,90后面临着就业压力的增大。
很多90后认为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他们需要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
云南省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这也给90后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一些企业在招聘时更加注重工作经验和年龄,对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够友好。
针对以上问题和困扰,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
加强职业教育,提升90后的职业技能。
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和实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学校也可以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培训。
建立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就业机会。
政府可以加大对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和培育更多的新兴产业和就业机会。
政府也可以鼓励创业,为90后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支持政策。
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和指导。
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和就业情况。
学校也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加强企业对大学生的重视和支持。
企业可以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培训项目。
企业也可以建立更加灵活和多元的招聘机制,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90后的就业观与过去的差异较大,他们更加注重稳定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但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和困扰,他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90后员工工作价值观与离职倾向问题研究案例16000字(论文)】
90后员工工作价值观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实证分析目录一、绪论 (2)[)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3)(-)研究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E)研究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文献分析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问卷调查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V实证分析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3)[)研究条件假设 (4)I90后工作价值观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4)2.90后工作价值观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4)T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5)4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5)5.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 (6)[)研究模型假设 (6))问卷调查 (7)1问卷设计 (7)5样本收集与统计 (7)三、实证研究 (8)()信度与效度分析 (9)1信度分析 (9)5效度分析 (9)()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10)1描述性分析 ............................................................... W2.差异分析 (10)190后与非90后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15)1二)研究假设验证结果 (17)1 (17)四、研究结论及展望 (18)[-)研究结论 (18)[)管理启示 (19)参考文献 (20)附录 (21)绪论(-)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世界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日益加深,我国的儒家文化思想也逐渐收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中国80后、90后员工工作价值观差异与管理对策研究
一、引言在组织中员工的代际差异往往会通过不同代际员工拥有的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情感方式表现出来,而价值观的差异就是直观的一种反应方式,该差异往往还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等。
Twenge 等(2010)使用长期追踪的方法,探究不同代际在同一个年龄时的价值观,发现X 和Y 一代的员工相比较婴儿潮一代的员工更注重外在和休闲价值观。
刘风香(2011)的研究发现80后员工相较于前几代的员工更加看重工作中的责任感和工作中的挑战性。
陈翼(2014)发现新生代更加看重内在价值观、社交价值观以及外在价值观;老生代更加看重休闲价值观;在利他观上,改革一代最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2016年底中国就业人员中,90后员工约占18%,约27%的员工出生于1980年-1990年间①,他们目前已经是职场中主要的一个群体。
唐宁玉(Tang et al.,2016)通过“核心代”和“边缘代”的方法,发现1989年后出生的群体和1978年-1989年出生的人群存在差异。
所以,研究80后、90后的工作价值观中存在的差异性对于企业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调查研究设计1.工作价值观的测量Manhardt 在1972年通过研究将21种工作特征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舒适和安全、能力和成长、地位和独立;该问卷后经过Meyer,Iruing,Allen (1998)的修改。
本文使用Manhardt 工作价值观量表,与其他五个维度、八个维度分类的量表相比,三个维度虽然看起来较为粗略,但是在对比了各个测量工作价值观的量表的题项后,曼哈特的量表题项是十分全面的,基本包含了工作价值观的各个维度,并且曼哈特工作调查表在国内使用最为广泛。
2.样本特征本次研究的问卷调研从2018年4月1日开始到4月15日结束,共回收问卷527份:剔除不认真填写、重复填写的82份问卷,有效样本为44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4%。
样本中男性员工占41.2%,女性占58.8%;大学本科学历以下占14.83%,大学本科学历占75.96%,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9.21%;国有组织员工占19.55%,非国企员工占66.06%,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职员占14.38%;在组织中工作时间在3年以内的占17.08%,3年-5年占24.94%,5年以上占57.97%;普通员工占53.93%,基层管理者占30.97%,中高层管理者占15.26%。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近年来,“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中国就业市场的主力军。
作为新一代年轻人,他们的就业价值观与前辈们存在一定的不同。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与前辈们相比,“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更加多元化。
他们更注重个人发展与自我实现,追求职业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他们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更追求职业的兴趣与价值。
在选择工作时会更加倾向于选择能够使自己充分发挥能力和兴趣的职业,而不是单纯追求高薪高福利的工作。
“90后”大学生更加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他们不再愿意为了工作付出过多的牺牲,而是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他们更注重生活质量,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而不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在选择工作时,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有较好工作环境和弹性工作制度的公司,以便兼顾工作和生活。
“9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他们希望通过工作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他们更加注重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力,追求通过工作来改变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
在选择工作时,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社会价值和使命感的职业,而不仅仅是为了谋生。
“90后”大学生更注重创新和创业。
他们热爱创新,渴望通过创新来改变自己和社会。
他们更勇于接受挑战,愿意冒险去创造自己的事业。
相比于前辈们更倾向于选择创新型企业和创业的机会,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相较于前辈们有了一定的变化。
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与自我实现,追求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平衡;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追求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力;更注重创新和创业,渴望通过创新来改变自己和社会。
这些价值观的变化反映了新一代年轻人的追求和态度,也为中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变革和机遇。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摘要】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受到社会变革和个人成长背景的影响,呈现出多样性。
他们具有独立思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注重工作环境和个人发展空间。
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他们倾向于追求自我实现和价值实现,在职业发展方向上追求挑战和成长。
对薪酬和福利的期望也有所提高,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引导和塑造他们正确的就业观念很重要。
未来就业市场与他们的就业观念应该相互契合,满足他们对工作的需求,实现双方的共赢。
【关键词】关键词: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就业观念、态度、职业发展、薪酬福利、工作与生活平衡、多样性、引导、塑造、就业市场、契合度。
1. 引言1.1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90后"一代指的是出生于1990年后的一代人,他们是成长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发展迅速的环境中的一代人。
与前几代人相比,"90后"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偏好。
他们更加注重职业发展与个人兴趣的结合,更加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更加重视薪酬和福利。
了解和研究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对于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更好地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90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他们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就业观念,针对他们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塑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我们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我们的就业服务和指导,以更好地满足"90后"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合作,才能实现"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多样性,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促进未来就业市场与他们的就业观念的契合度。
"2. 正文2.1 90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特点1. 追求个人成长:与前几代人相比,9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成长和发展。
他们在选择工作时会考虑到是否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以及是否能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社会价值观也在不断的变化和不断的升级。
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90后”大学生,在就业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探究这一群体的就业价值观对我们更好地去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90后”的大学生,他们出生在一个大环境下,所以他们更加重视环保、文化多样性、家庭生活等价值观,对他们来说,高薪的工作、掌握最前沿的技术也不能代替他们“过得幸福”的价值观,因此在选择工作时,他们更多地考虑工作内容的实际意义和公司的文化价值观。
他们倾向于追求有意义的工作,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更愿意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到极致。
“90后”的大学生在就业中更大程度地看重“双向选择”,他们崇尚自主选择和自我价值实现,不再像上一代只考虑简历和机会,而是更多地考虑岗位的匹配度和团队氛围的融洽度。
他们倾向于选择能够帮助自己快速成长的企业,更加看中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和贡献。
因此企业文化、团队管理和职业规划,成为了影响“90后”大学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90后”大学生在就业中更倾向于追求“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他们更注重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和帮助,更加注重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他们希望在公司中能够得到好的培训和晋升机会,同时拥有更加人性化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以此来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总之,“90后”的大学生在就业中具有较鲜明的特点,他们更加注重工作的意义,追求有价值的发展,更加看重企业文化和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更良好的待遇和环境,同时更多地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才能够吸引更多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长期稳定的发展。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和就业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90后是指出生在1990年代的一代人,他们成长于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受到互联网等新兴科技的深刻影响,他们的就业观念和价值观也与上一代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将探讨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价值观,并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追求个人发展与创新精神90后的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更愿意选择符合自己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的工作岗位。
与此90后的大学生对工作追求个性化和创新性,他们更加倾向于从事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工作,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稳定和安逸。
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意义的工作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潜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价值观念多元化与上一代相比,90后的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他们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更加尊重个人的选择和权利,更加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等。
在价值观念上,90后的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认同,更加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的重要性。
他们也更加注重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鼓励个人的独立精神和自由精神。
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也影响着90后大学生对待就业的态度和选择。
三、融入团队与社会责任90后的大学生更加注重融入团队和社会责任的意识。
他们更愿意与同事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更加注重团队协作和团队精神。
他们也更加注重个人的社会责任,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他们更加乐于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更加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也使得90后的大学生更加注重企业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形象,更加愿意选择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组织。
四、追求自我实现与人生意义90后的大学生在就业观念和价值观念上与上一代存在较大差异。
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创新精神,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在团队与社会责任意识上更加成熟和自觉,更加追求自我实现和人生意义。
2021关于90后价值观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
4.道德观
在道德认识方面,54.24%的大学生认为“先进人物之所以先进就在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个人服从集体”。从道德标准而言,大学生对社会道德危机表现出忧虑,有50.00%的学生认为“在现代社会,好人比能人更可贵”,31.70%的学生认为“现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很难说清”。在道德行为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社会生活的现实,恪守社会道德规范,70.79%的大学生认同“义利不能兼顾时,应该舍利取义”。
2.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实用性和功利性
今天的大学生对“空头政治”、形式主义、禁欲主义已不屑一顾。他们渴望成才,企盼致富;他们关心事业,关心时事,关心经济政策,关心“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他们讲实效重现实,其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用色彩,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是,这种实用性有时带有一定的庸俗性,有的大学生过分看重“关系”、享受、金钱、地位和眼前,他们欣赏高尚但并不想拥有高尚,赞誉英雄模范但并不想成为英雄模范,少了一点人应有的理想和精神。近年来,校园文化所呈现出的商业化趋向也充分体现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的功利性,如许多大学文学社团冷冷清清,做文学梦的青年越来越少;大学社团的发展更看重经济因素,拉赞助、寻求投资已成为大学社团最时髦的活动。
3.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处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剧烈变化的年代,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对抗,使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和多样性。尤其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全球信息网络化革命,也带来了各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各种思想跨国界交流,不同的政治立场、文化观念、道德标准和生活方式在网络上自由碰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明显影响。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意识形态注定了大学生价值取向更具多样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摘要]基于对江苏地区10所高校1150名“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发现大学生在职业理想、职业、职业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有效针对“90后”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来的新特征、新变化,进一步强化长期的职业理想,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引导、帮助他们真正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论文关键词]“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一、研究背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2008年,高校已经迎来“90后”的新一代大学生。
总体上看,“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乐于表现、自主独立、思想活跃、求真务实、追求时尚、目标明确、推崇、渴望平等。
如何针对“90后”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来的新特征、新变化,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辞海》对“价值观”的解释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根本态度。
人生观的组成部分。
具有行为取向的功能。
”本调查不是光看“90后”大学生如何理解“职业价值”的本质,而且着重探讨大学生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
通过调查,了解“9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倾向,从而为其选择理想的职业提供建议。
高校也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让“90后”大学生懂得,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职务高低、工作性质如何、只要努力工作都会在对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90后”大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目标、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查。
针对部分突出问题,对具有不同偏好和独到见解的“90后”大学生还进行了个别访谈。
研究对象为江苏省10所高校的“90后”大学生,专业兼顾文科、理科、工科、,男生656人、女生494人,性别比例相当。
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0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5.8%。
调查数据采用SPSS11.0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调查显示,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
江苏高校的“9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无不体现着大学生对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关系的理解。
此外,他们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所了解,对自身的要求也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因此,职业目标比较务实。
但是,在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90后”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有待加强。
职业理想是大学生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凭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是大学生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
调查中发现,与“80后”大学生表现出的不适、迷茫相比,如今的“90后”大学生已摆脱以往理想主义的狂热,价值目标有着强烈的实用化特点。
在对待西部计划和去基层工作的问题上,55.2%的“90后”大学生选择“西部条件太艰苦不会去”和“找不到工作可能考虑去”,60.9%的学生不愿意或者说最好不去基层工作,理由主要是“生活太艰苦”“生活不丰富”“怕被埋没”。
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也追求收入丰厚、社会威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优越地区,只想去大企业、大单位,不愿意到中小城市、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工作。
在就业压力很大的今天,过多地追求经济效益好、生活环境舒适的工作机会可能会丧失另一些更现实的机会。
当问到“你认为毕业生到工作岗位,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时,仅有11.4%的学生选择“奉献精神”,9.7%的学生选择“社会责任感”。
由此看来,“90后”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还有待加强。
此外,在回答“你认为实现自己职业理想最大的压力来自什么”时,选择“实际水平与理想差距大”的占39.2%,选择“发展方向和理想有偏差”的占23.2%,选择“社会压力”的占20.6%,选择“没有方向感”的占17%。
可见,“90后”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实际发展方向的偏差较大,需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
2.“90后”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有待加强。
职业中的道德层面,主要体现个体对职业道德素质的态度,包括诚信意识、意识等。
在对就业诚信问题的调查中,在回答“你对就业中的伪造、伪造等不诚信现象如何看待?”时,49.4%的学生表示“很不赞同”,35.8%的学生表示“不赞同”,只有14.8%的学生表示“赞同”。
在回答“你是如何看待违约、毁约行为?”时,“认为不应该”的占49.3%,“学校要引导”的占30.3%,“认为学校应该理解”的占10.3%,“只要有好工作毁约没关系”的占10.1%。
在项目“你会为了提高自身成功机会故意贬低他人”上,竟有30%的学生选择“不确定”或者“会”。
可见,就业过程中的诚信教育不能放松。
对“就业中不诚信现象”课题组还从专业、性别、党团员、是否担任班干和家庭所在地这几个方面做差异分析。
结果显示,从专业、家庭所在地这两方面做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2.253和1.275,P>0.05,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存在专业和家庭所在地差异。
对党团员在这一题做两独立样本t,结果显示t值为1.768,P>0.05,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存在党团员差异。
对这一题分别做性别和是否担任班干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t值为2.080和2.235,P<0.05,差异显著,说明存在性别和是否担任班干差异。
分析发现,与男生相比,女生不诚信现象这一题上得分低,说明女生比男生更加不赞同不诚信现象;与未担任班干的学生相比,班干在这一题上得分低,说明班干比未担任班干的学生更加不赞同不诚信现象。
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出现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矛盾的现象在所难免。
高校加强对“90后”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不但有利于大学生的长期发展,也有利于就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3.“90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有待加强。
职业心理素质主要评价的是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的自信心水平、抗挫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就业压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等。
在中,在回答“你对将来就业的想法”时,60%的学生“有信心,但有顾虑”,18.1%的学生“有信心”、13.3%的学生“没有信心,顾虑重重”、4.9%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2.8%的学生“不知道,还没开始想”。
调查显示,真正对就业有信心的学生较少,大部分会有顾虑,有的甚至茫然。
面对“将来就业困难时是否感到沮丧、焦虑、烦躁不安?”的问题时,1.6%的学生反映“状况可能会比这更严重”,21.9%的学生反映“可能经常会”,66.3%的学生反映“可能偶尔会”,只有10.3%的学生选择“应该不会”。
可见,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因为就业困难出现不良情绪,因此,就业心理引导很重要。
课题组对“遇到就业困难时情绪状态”做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存在专业、家庭所在地、性别、党团员的差异。
对这一题做是否担任班干的两个独立样本t,结果发现t值为2.121,P<0.05,差异显著,说明存在是否担任班干差异。
分析发现,与未担任班干的学生相比,班干在这一题上得分低,说明班干比未担任班干的学生在遇到就业困难时不容易出现糟糕的情绪状态。
此外,在调查“遇到就业困难时,你会选择什么人倾诉?”中,“90后”大学生选择“朋友”的占59.9%,选择“家人”的占26.4%,选择“辅导员老师”的占7.1%,选择“平时敬重的专业教师”的占6.6%。
从这一题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倾向于和家人、朋友倾诉。
由于我国目前就业“供大于求”,“90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职业标准又比较单一,使其就业心理压力很大,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待加强。
三、对策与建议综上所述,高校对责任感的失败会导致“90后”大学生工作选择的功利性,对职业培养的忽视会造成就业的不稳定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忽视会造成工作选择上的悲观情绪,因此,必须把就业工作与思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养“90后”大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素质。
1.职业理想教育长期化。
在当前大学生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过程中进行理想教育,要注意把他们的个人职业理想融入社会的政治理想之中,从而自觉地把职业选择与政治选择高度统一起来,引导他们在深刻了解社会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找准个人就业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实现个人职业与共同事业的良性互动。
“90后”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带有较强的实用性、务实性,功利性比较强,社会价值观淡化。
这种短期行为不利于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大学生有效应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的需求。
高校对于“90后”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一定要将“知”与“行”有效结合。
第一,高校应从认知上坚持理想教育的长期性。
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引导“90后”大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各种职业价值观,由此增强对消极因素的抵御能力,构筑强大的价值和道德防线。
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对每一个大学生的职业倾向、职业能力、职业适应性做科学测量,以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准确地评价自身的优劣,确立准确的标准。
第二,要在实践中成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为了避免将来出现求职过程中的地域从众、单位从众、职业从众盲目等从众现象,“90后”大学生要多进行职业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加对社会、对职业的了解,从而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充分考虑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情况,找到个人与职业的结合点,逐步实现职业化。
2.职业道德教育高尚化。
支撑“90后”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理应有很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只有高尚的道德价值观才能成为持久而永恒的精神追求,才能促进“90后”大学生道德建设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针对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和新的就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突出重点,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以保证“90后”大学生能够顺利、及时、充分就业。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道德观念的灌输。
要教育“90后”大学生正确把握多元环境中的人生价值目标,自觉抵制各种不正确价值观的冲击,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统一起来,形成高尚的道德规范,使健康、合理、高尚的价值观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二是加强贴近社会现实的。
可采取积极有效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体系,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职业道德与基础培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体验、职场训练等方式,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从而促使他们成为职场中的道德主体,承担起维护道德规范的使命。
3.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
就业指导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进一步完善“90后”大学生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调节情绪、抗挫折能力等人格特征具有积极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从认知上看,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
要大力宣传就业心理知识,通过网络、海报、宣传册、展板、专家讲座等形式提供人际交往策略、面试技巧、就业不良心理调节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