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第五单元 第3讲 明清时期的文化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 明清时期的文化
知识点一 明清时期的思想
1.阳明心学:其思想的核心是“发明本心”,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和“理”,主张克服私欲;主张“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
2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思想⎩⎪⎨⎪⎧①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②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
③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④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3)影响: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对社会现实大胆批评。
李贽的工商观
“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
”“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
”——李贽
核心论点:(1)李贽肯定了商人追逐利益的精神,是对传统重农抑商的否定。
(2)李贽重商的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精神,是古代农本商末观念的变化。
3.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
①思想⎩⎪⎨⎪⎧a.批判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君臣平等。
b.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c.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d.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②著作:《明夷待访录》。
③评价⎩
⎪⎨⎪⎧a.其主张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
b.其思想为近代中国反专制主义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顾炎武
①思想⎩
⎪⎨⎪⎧a.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b.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②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③地位: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3)王夫之
①思想⎩⎪⎨⎪⎧a.
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b.
抨击“孤秦”“陋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
c.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d.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②地位: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认识明清之际的儒学进步思想
(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虽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但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
(2)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修齐治平”的儒家传统思想范畴,因此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知识点二 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1)《本草纲目》:李时珍编著,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2)《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时期
成就 明朝
长篇小说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 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等 短篇小说
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清朝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清末四大谴责
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是一本“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
——鲁迅
核心论点:鲁迅认为《红楼梦》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如实地描写了社会生活。
因读者的社会体验不同,对其评价也不同。
3.绘画和书法
(1)绘画: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如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2)书法:明代以文征明和董其昌声誉最高。
4.戏剧
(1)明代传奇剧兴盛起来。
(2)清代京剧
①形成:道光年间。
徽剧和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
②成熟: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
③走向世界:民国年间,京剧走向世界,成为国粹。
明清文化高压政策对社会转型的阻碍
明朝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士人发挥个人见解,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清朝建立后,沿袭明朝的这种传统,向全国学校颁发卧碑,要求学生成为顺民,并在中央国子监设置绳愆厅,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控制。
同时,严厉禁止士大夫谈论政治,甚至不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辩难。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图解历史】李贽的思想
信息提取:李贽意在调整传统的儒家的正统地位,不是否定儒学。
【构图解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教材补遗】《明夷待访录》:中国的“人权宣言”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于明清之际所著的作品,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主政体的名著。
所谓“明夷”指有智慧的人处在患难地位。
“待访”,等待后代明君来采访采纳。
《明夷待访录》计有论文《原君》《原臣》《原法》等21篇。
《明夷待访录》文字的特点是,对于封建的现状,批判很尖锐,而且是披着夏、商、周三代理想政治的外衣,
托古改制。
这部书对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影响很大,且一直影响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邹容和陈天华等爱国志士。
【易错辨析】顾炎武的“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思想和“主权在民”的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主权在民”是近代西方出现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顾炎武的这一主张没有上升到“主权在民”的高度,他仍寄希望于贤明的君主。
【教材补遗】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
经世致用往往把学术研究和当时现实紧密结合,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易错易误】明清进步思想并未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明清时期的主流思想仍然是理学和心学,主要原因是:当时政治上君主专制;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思想、文化上的专制。
【教材补遗】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
(1)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为器物→制度→思想。
(2)中学西传:是指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对世界的影响。
如中国古代的汉唐文化圈;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的西传等。
【图解历史】古代中国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信息提取:不同时期的文学体裁适应了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说明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体现。
,核心论点:(1)明清文化高压政策严重抑制了中国社会的自由思想,
窒息了近代的学术空气。
(2)明清文化高压政策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实质,阻碍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链接选修——李时珍(选修4)
1.主要贡献:编写《本草纲目》,全书收载药物1 892种,其中有动物性药物445种,矿物性药物276种,药方11 096个,附药物形态图1 160幅。
2.历史地位
(1)李时珍被称为“医中之圣”,《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2)1606年《本草纲目》传入日本和朝鲜,又被译成多种文字。
(3)《本草纲目》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
【构图解史】京剧的发展过程
信息提取:京剧的产生和发展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艺术上的体现,同时它也体现了艺术只有不断吸收创新才能发展的道理。
,)
重点一明清进步思潮的特点及影响
明清进步思潮的特点
史料一前三代,吾无论矣。
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史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史料解读】
(1)解读史料一时要注意材料的出处。
史料一反映了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2)史料二反映了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
注意史料二的出处及史料中“古”“今”的变化。
【问题思考】
(1)史料一反映了李贽追求个性自由、反对迷信孔子的思想,据此分析其思想的主要特点。
(2)史料二中黄宗羲提出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这等同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吗?
试答:
【提示】(1)反传统、反权威。
(2)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们还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时代要求,本质上仍属于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因此二者不等同。
【史论归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
(1)反传统、反教条。
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
(2)反对封建专制。
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等。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主张“工商皆本”。
明清进步思潮的评价
史料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史料解读】
史料反映了明清早期启蒙思想的局限。
【问题思考】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明清进步思想。
试答:
【提示】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用;但它没有上升到批判封建制度的高度,没有提出对新社会的构想,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只能以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
史论归纳】明清进步思想未能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
客观原因
缺乏政治基础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缺乏经济基础和阶
级基础
封建经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因受到封建制度
的严重阻碍而发展缓慢,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缺乏思想基础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
缺乏群众基础人们深受封建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
主观原因自身缺陷明显
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本质上并未脱离地主阶级儒学的
范畴,在行动上也未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二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发展
中国西方
经济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
萌芽发展缓慢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迅速发展
政治中国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封建制度日
趋衰落
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行反封建斗争,
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思想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八股取士僵化
了人们思想
兴起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
动,强调人文主义,实现个人价值
对外闭关锁国,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对外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建立世
界市场
明清小说特点
史料小说体例,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印刷术的完善,各书坊争相刻印。
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的多,但因为时间,我现在只可分做四派来说一个大概。
这四派便是:一、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史料解读】
史料中鲁迅把明清小说分做四派,从四派的名称上体会明清小说的特点。
【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分析,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并概括明清小说的特点。
试答:
【提示】趋势:通俗化、平民化。
明清小说具有题材广泛、思想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艺术水平高超等特点。
【史论归纳】明清小说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
(2)影响因素:①素材来源,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等为小说创作提供丰富的文学素
材。
②物质基础,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
③社会基础,市民阶层对文化作品的要求进一步通俗化。
④个人因素,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等。
艺术风格时代特征
先秦兼容并包、宽容开放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
秦汉恢宏大度国家统一,生产发展,民族联系加强,文化迅速发展
隋唐兼容并蓄、全面繁荣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中外交流频繁
宋元平民化、世俗化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明清承古萌新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走向世界大国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内生驱动力,是塑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当今我们所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中国精神与世界精神、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契合点,是用东方价值理性克服西方工具理性弊端的利器。
[研真题·引领航向]
一、拓展知识广度
1.(2018·高考全国卷Ⅲ·T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
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命题点:明代社会文化的现象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京城及江南地区”“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可知,当时社会对文化的崇尚,故答案为D项。
材料不能体现“迅速提升”学术文化水平,可排除A项。
材料反映出士大夫间著作之风盛行及士大夫之间流行将书作为礼物,没有体现他们地位的提高,可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经世致用思想,可排除C项。
二、挖掘知识深度
2.(2018·高考全国卷Ⅱ·T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命题点:明朝昆曲的流行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解析:选D。
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明代到清代昆曲流行于社会上层,江南士大夫也用昆曲以示高雅,说明昆曲属于上层文化和官场文化,这也是它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主要原因,D项正确。
陆王心学提倡“心即理也”,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与昆曲关系不大,A项错误;昆曲流行于京剧之前,是京剧的渊源之一,京剧吸收了昆曲的部分元素,B项逻辑错误;昆曲是“官腔”“雅乐”且很受江南士大夫欢迎,这反映了社会上层的文化取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强化,C项错误。
三、转换思维角度
3.(2016·高考海南卷·T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
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
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
”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命题点:清代反传统的思想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解析:选C。
由“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可知作者对传统的女性歧视的反思,故C 项正确。
四、链接社会热点
4.(2018·高考全国卷Ⅲ·T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命题点:国家统一对科技的影响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解析:选B。
根据题干材料“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官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药学的发展得到国家的支持,故B项正确。
药学发展源于社会生活,非政治体制,可排除A 项。
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对药学发展的影响,可排除C项。
隋唐以前,理学还没有产生,排除D项。
[练模拟·能力提升]
1.(命题点:李贽的思想)李贽并未绝对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
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
这在当时()
A.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
B.开启了清代的考证学术之风
C.推动了人们从正统儒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D.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
解析:选C。
通过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反对盲从孔子,向传统理学思想发起了挑战,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贽的主张推动了人们从正统的儒学束缚中解脱出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C项正确。
2.(命题点:顾炎武、黄宗羲的思想)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
”这说明他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B.以天下为己任
C.提倡公平法治D.反对宋明理学
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经世致用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未涉及反对君主专制
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据材料“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扶危定倾之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思想都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经世致用的特点,“以天下为己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二人提倡公平法治,故C项错误;宋明理学也强调社会责任感,且材料也没有反映两者反对宋明理学,故D项错误。
3.(命题点:王夫之的思想)王夫之认为“天理寓于人欲,无人欲则天理不可得见”。
由材料可知,王夫之()
A.认为人欲也是天理B.主张“致良知”
C.彻底批判儒家思想D.强调经世致用
解析:选A。
A项表述与题目中“天理寓于人欲”相符,故A项正确;B项表述属于王阳明的思想,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中“彻底”太过绝对,故C项错误;D 项表述牵涉的是实践的重要性,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4.(命题点:黄宗羲的思想)黄宗羲曾说:“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
之以群工。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这反映了黄宗羲()
A.抨击君主“为天下之大害者”
B.建立“天下之法”以限制君主
C.要求“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D.否定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
解析:选D。
材料没有反映君主专制的危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用“天下之法”以限制君主,故B项错误;“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是顾炎武的观点,故C项错误;材料“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强调了君臣平等,故D项正确。
5.(命题点:明代科技发展)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
器图说》。
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须赘述。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D.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解析:选D。
材料“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和“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须赘述”说明中国在引用西方科技时重实用
轻理论,故选D项;材料说明的是中国引用西方科技的特点,不是引用科技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个例,不能说明西方科技在中国日益普及,排除B项;从材料看不出中西方科技的目标都是服务民生,排除C项。
6.(命题点:文学与社会发展)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
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
两者都反映当时()
A.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B.市民阶层的追求和价值取向
C.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
D.封建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
解析:选C。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黑暗,“《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弊病日益呈现,出现反封建的思想,“《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均反映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故C项正确。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良知”即“天理”,是先天就具备的,是“圣人”和“愚夫愚妇”共同具备的。
这一认识()
A.吸收借鉴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B.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
C.暗含否定权威利于思想解放
D.继承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解析:选C。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圣人”和“愚夫愚妇”共同具备的,这实际上是对传统权威的否定,具有思想解放的意思,故C项正确。
2.(2020·广东百校联考)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
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解析:选C。
由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可知政府由君、臣构成,故A项错误;黄宗羲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而非君臣关系,故B项错误;黄宗羲认为君臣应是平等的,学校是监察和咨询机构,有权对君主、大臣进行批评,学校既培养人才,又参与国家政治,这与传统社会治理结构中臣子、子民绝对服从君主大为不同,说明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存在严重弊端,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的弊端而非对百姓的教化,故D 项错误。
3.明末清初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他们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命题,譬如“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知古必先通今”“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
这反映了三大思想家()
A.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B.呼吁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
C.仍然属于儒家学派的代表
D.力图深刻反思明亡的原因
解析:选D。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早于西方启蒙思想,且二者没有思想上的交流,故A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都参加过反清复明的斗争,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三大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现实内涵,而非他们仍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故C项错误;由材料“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知古必先通今”“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可知,三大思想家希望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力图深刻反思明亡的原因,故D项正确。
4.李贽在著作中把一向被斥为“聚敛之臣”的桑弘羊列为富国名臣。
在叙述桑弘羊的主要理财措施盐铁、均输(调剂运输)、平准(平抑物价)、酒榷之后,对昔日史家作出的“民不益赋(增加赋税)而天下用饶”的评价,李贽一再赞叹道:“真,真!”材料反映了() A.桑氏理财措施促进市场竞争
B.汉朝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明朝工商皆本观念开始出现
D.李贽重民安民的民本思想
解析:选D。
材料“‘民不益赋(增加赋税)而天下用饶’……‘真,真’”表明李贽对桑弘羊的理财措施的肯定,桑弘羊的措施重视工商业发展,没有剥削民众,体现了李贽重民安民的民本思想,故选D项;桑弘羊的理财措施是促进商业流通,不是促进市场竞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