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齿痛医案74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齿痛医案74例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齿痛医案74

例,以供大家参详。

王雪山久患下部畏冷,吞未百丸,齿痛目赤,诸恙蜂起。

孟英察脉弦滑,与多剂石膏药,兼以当归龙荟丸频服。新

疾既瘳,腿亦渐温,令其常饮柿饼汤,以杜将来之恙。

王孟英

江应宿在燕京,见小儿医东吏目患齿痛,脸腮肿起,痛楚难支,闻一匠夫能治虫牙试召视之,与五灵脂如米粒者三颗,令咬在痛齿上,少顷以温水漱出,得小白蛀虫三条,痛止肿消。(《名医类案》)

江应宿

肾虚齿痛,入暮则发,非风非火,清散无益。

加减八味丸每服三钱盐花汤下

诒按:立方精到。

邓评:识见高超,直如老吏断狱。

孙评:齿痛属肾虚者,每挟肝阳上升,宜参入清肝之品,如天冬、石斛之类。

东垣治一妇人,年三十,齿痛甚,口吸凉风则暂止,闭口则

复作,乃湿热也。

足阳明(胃)贯于上齿,手阳明(大肠)贯于下齿,况阳明多血聚,加以膏粱之味,助其湿热,故为此病。

用黄连、梧桐泪苦寒,薄荷、荆芥穗辛凉,治湿热为主,升麻苦辛,引入阳明为思使,牙者骨之余,以羊骨灰补为佐,麝香少许,入内为引,用为细末擦之(牙痛方妙),痛减法,又以调胃承气去硝,加黄连以治其本,二三行而止,其病良愈,不复作。

李杲

剡北一妇人,年二十余。

忽然唇口焦黑结壳,喉痛齿痛,牙床糜烂,饮食不能入口者

五日,投以此方二剂稍减一二。

生甘草三钱桔梗三钱川柏二钱知母二钱桂枝一钱骨碎补三钱桑叶二钱丹皮二钱五分白芷青盐五分冲。

此即甘桔汤合滋肾丸。

以唇者阳明经所过之地,甘桔汤可以治之,喉痛火是虚炎上者,滋肾丸可以治之。

其间参入白芷,清阳明胃湿热,骨碎补固齿驱风,冬桑叶治少阳气热,丹皮清少阳血热,青盐引浮火归根,所以用之得当耳。

次诊:前方已频服五剂,证减大半,此方服五剂后又加熟地、附子,再服五剂,诸症脱然。

此妇剡北石头堆习老兄令媳,诸医束手,余以此二方收功,此等证候,世所罕有,余以未之多觏。

生地五钱淮药三钱萸肉一钱元参三钱丹皮一钱半泽泻川柏一钱半

徐守愚

秦某,男,25岁,体育教师。

初诊:1986年6月15日。

主诉及病史:脊背寒冷殊甚已历半载,医治无效。

其脊背寒冷,冬日尤甚,即在暑天虽遍体汗出,而背部亦丝毫不能吹风,深以为苦。

诊查:咽喉疼痛,龈肿齿痛,晨起口

苦。舌质偏红,舌苔灰黑而润。

辨证:肾气不足,阴阳两虚。

阴虚则虚火上炎,此咽干疼痛,齿痛之所由。

阳虚则不能温养督脉,此舌苔灰黑,脊背寒冷之缘起。

治法:阴阳并补,温通督脉。

处方:玄参10g大生地12g川黄柏6g菟丝子12g川断肉12g鹿角胶

10g丹参15g陈皮6g炒谷芽15g

另:用绿袍散2管涂擦牙龈肿痛处,2小时1次。

二诊:1986年6月23日。

上药7剂后咽干齿痛均愈,脊背寒冷略有好转,肾阴复,上炎之虚火已平。

再以原方加减。

处方:大熟地12g菟丝子12g陈皮6g川断肉10g丹参15g鹿角胶10g(溶化炖温分2次冲服)炒谷芽15g嘱其先服5剂,若无不良反应,可连服1个月。

愈2个月后,其因感冒来诊,述其连服上药60剂,脊背已无丝毫冷感,故停服。

按语:脊背寒冷属督脉经气亏损,而其亏虚又与肾阳不足有关。

督脉的循行为:贯脊属肾,且与足太阳经并行,足太阳经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

太阳主表。

故督脉不足,太阳经气亦因之亏

虚。所以脊背寒冷,舌苔灰黑。

始用阴阳并补,兼用绿袍散外涂局部以治其

标。肾阴复,继补肾阳、温督脉。

鹿角胶为温养督脉的首选药物。

孟景春

7

胡左,凡齿痛上属足阳明胃,下属手阳明大肠,两经皆病则上、下齿俱痛。

实宜清火,虚宜滋阴。

见症虽有上、下之殊,然总皆隶于阳明,毋庸分歧图治。

石膏生地丹皮地骨皮山栀花粉川斛连翘元参粉草

又复:齿乃骨之余,本属少阴,而隶于阳明之位。

肾水充处自能坚固而不衰,胃火盛则浮痛而易脱。

至若两颊之痠痺,是又肝阳腾扰之所致也,当责少阴不足,阳明有余,兼佐和阳熄风。

红杏村人

8

孝廉唐后坡长公病寒热面赤,头齿大痛,诊之脉洪而数,此热病也。

当用白虎汤,每剂石膏一两,一剂而头及齿痛俱已,寒热亦除,但脉尚搏指,曰:须仍前再进一剂,不然两日后定发癍矣。

乃疑而谋之专科,曰:是何斗胆也,石膏岂堪重剂乎?置不服,半月后复求治,云:两日后果发癍,癍十日不解,解后身犹灼热。

曰:曲突徒薪,其有功乎?投柴苓芍药汤一剂而热退,后用参术调理而痊。

友人章深之病心经热,口燥唇干,百药不效,有教以犀角磨

服者,如其言,饮两碗许,症顿愈。

(《游宦纪闻》宋张世南)

凌表侄年二十余,丙子患热症初愈,医即与四君、干姜、巴戟,诸气分温补药,久之益觉憔瘦,状若颠狂,当食而怒,则啮盏折筋,不可遏抑。

所服丸药,则人参养荣也。

沉绵年许,其母问予,予曰:此余热未清,遽投温补所

致。与甘露饮方,令服十余剂遂痊。

甲申夏复患热症,呕恶不眠,至七日,拟用白虎汤,以先日服犀角地黄而吐,疑为寒,不敢服,延一卢医至,诊其脉伏,按其腹痛,谓此疝症,非外感也。

脉已全无,危险甚矣。姑

与回阳,得脉复乃佳。

所用胡芦巴、吴茱萸、肉桂、干姜、木香、小茴香、丁香、青皮、橘核等,约重三两余,令急煎服,盖是日夜半当战汗,故脉伏而厥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