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应用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应用观察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应用观察。

方法:总结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麻醉方法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

所有患者按照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18例
2ng/ml,b组18例4ng/ml,c组18例6ng/ml,三组患者术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和睁眼时间,最后统计学方法检验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

结果:三组术前麻醉意识消失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瑞芬太尼诱导剂量明显大于a组(p<0.05)。

c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

结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优秀的麻醉效果。

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向浓度均为2ng/ml时为适宜剂量。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26-01
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是以药代-药效动力学理论为依据,利用计算机对药物在体内过程、效应过程进行模拟,并寻找到最合理的用药方案,继而控制药物注射泵,实现血药浓度或效应部位浓度稳定于预期值(靶浓度值),从而控制麻醉深度[1,2]。

本文总结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旨在观察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应用于腹
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进行统计的资料对象来自于2009年8月-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包括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45岁-80岁,平均年龄为63.32岁±15.54岁。

所有患者麻醉方法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

统计资料排除标准:排除有精神病史的患者,排除严重的内科疾病患者,排除器官严重衰竭患者以及其他对麻醉手术耐受性极差患者。

所有患者按照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18例2ng/ml,b组18例4ng/ml,c组18例6ng/ml,三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性别比例,平均体重等)经统计学t检验,结果表明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于麻醉前半小时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病人入室后常规监测无创血压等。

麻醉诱导:三组分别以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2、4、6g/ml行tci,各组均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

意识消失后行气管插管,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

三组根据收缩压等指标调整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如出现浅麻醉征象时或产生自主神经反应(如流泪等),每次以0.5ng/ml递增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

如发生低血压,则每次以0.5ng/ml递减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

1.3统计指标。

三组患者术中平均麻醉起效时间,平均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平均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和睁眼时间,以此来评价异丙酚
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

所有平均值数据均以x±s表示。

最后统计学方法检验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

1.4统计学方法。

三组统计指标所得数据录入spss16.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方法比较各组之间的指标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三组患者麻醉起效(以推动患者,呼喊患者名字,而患者无反应为准)平均时间与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量的关系如下表:
3讨论
靶控输注可以迅速达到并稳定于靶浓度,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深度易于控制、麻醉过程平稳、还可以预测病人苏醒和恢复时间,使用简便、精确、可控性好。

但由于药代学模型的误差、个体变异性的影响、输注泵的精确度以及药效学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3]。

用药物的靶浓度设定以及合并用药,可以决定麻醉中是否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

如果靶浓度较大而且合并使用肌肉松弛药则不应保留自主呼吸,需进行气管内插管并进行控制呼吸[4]。

如果靶浓度较小而未使用肌肉松弛药则可以保留自主呼吸,也可以放置喉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应密切监测呼吸频率(rr)、通气量(vt)、spo2、petco2等指标。

如果靶控装置具有控制触发功能则可以实现病人自控镇静或镇痛。

此时靶浓度不宜设置过高,
应留有病人自主控制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耿志宇,许幸,吴新民,等.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时的量效关系.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24(3):26
[2]吴键,杭燕南,王珊娟,等.国人老年人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19(3):58
[3]盛娅仪,徐振邦.瑞芬太尼的药理和临床应用.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20(13):46
[4]王若松,主编.静脉麻醉与药物输注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