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适应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意见的通知》(苏教高〔2015〕23号)精神,落实学院“十三五综合改革方案”,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实施学分制,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普通高等学院学分制改革的意见》(苏教高〔2015〕23号)为指导,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促进教学模式深度转变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学院总体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二、基本目标
建立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计量制和学分绩点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构建按学年注册、按学分选课、按学分毕业、按学分与绩点综合进行评奖选优的教学管理模式;完善人事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教学管理的保障体系;构建学分制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平台;建立教学诊断与持续改进体系;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运行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基本原则
学院实施学分制的基本原则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实事求是,科学稳妥;各方协力,统筹兼顾;提高质量,提高效益。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促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及全面发展的思路,在学院多年实施“学年学分制”改革的基础上,从2017年级开始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以弹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代替刚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以选课代替排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甚至改变修学的专业;既规定修业年限,又实行学分管理;实施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

四、主要改革内容
(一)实行弹性学制,实施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1.允许学生提前或推迟毕业。

基本学制为3年的专科生,允许在2~6年内完成学业,期间学生可以休(停)学,学生修满学分,达到毕业条件者,即可毕业。

2.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校平台课、院群平台课、专业课、实践提升课和创新创业能力课;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学生毕业最低学分138学分,自主选修课程学分占比大于毕业总学分的40%。

3.允许成绩优秀学生申请免修、免听部分必修课及选修课。

4.取消对课程重修次数的限制。

课程考核不及格者或对考核成绩不满意者,可在校学习期间可多次申请重修,学生参加重修考试后以最高成绩登记;重修按学分收费。

(二)实行选课制度,形成自主竞争和激励机制
1.学生要依照指导性教学计划,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课程和选修时间。

但每学期选课学分最高不超过35学分,最低不能低于14学分。

2.学生可提前或滞后课程教学计划的进程安排,在课程逻辑关系允许的前提下,可早修或晚修、多修或少修有关课程。

3.选课遵循必修课优先的原则,不得选修与必修课正常时间相冲突的课程。

4.允许平台课程逐步实行分级分类教学,开设不同起点、不同进度及同一进度但不同内容组合的课程,提供给学生选择。

(三)实行“学分绩点”制度,逐步推行校际、国际学分互认
1.学分计算。

学分是学习量的计量单位,将学时换算成学分的原则如下:
课堂教学按每16学时计1学分;独立开设的实践课按每周或24学时计1学分,包括军训、公益劳动、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等;入学教育计1学分;学生假期自主实习实践按每2周计1学分;学分的最小单位取0.5。

2.学分绩点计算。

绩点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等级的计算单位。

课程学分绩点反映该门课程的学习质量与水平,平均学分绩点(Grade Point Average,即GPA)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指标,可作为评定学生奖学金、辅修、提前毕业、评优、推荐升学、出国留学等的重要依据。

(四)实行学业导师制,指导学生选课与学习
推行学业导师制。

配套建立导师制度,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制定适合自己的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发展目标,基于既能自主学习,又能遵循学习规律的原则,科学、合理选读课程,
(五)允许有条件免修、免听,为学生提供更大自主空间
1.取得国家或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可以有条件申请对应课程的免修。

2.入学以来平均学分绩点在3.0以上的学生,经本人申请可免修1~2门课程,申请免修的学生必须参加课程免修考试,免修课程考试成绩学分绩点达到2.5及以上者可免修该课程。

3.重修课程经本人申请、学生所在学院和课程承担学院(部)同意、教务处批准后可免听,但须自学教师指定的参考书并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和实验、方能参加课程考核。

免听课程参加考试获得的学分绩点达到1.5及以上方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

4.政治理论课、体育课以及各类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免听和免修。

(六)实行主辅修制,鼓励学生修读辅修专业
1.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经批准允许学生选学辅修专业课程。

辅修专业取得规定学分者,学院颁发辅修证书。

2.修读辅修专业课程,按学分单独交费。

(七)创新学生工作体系,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学生管理的重心将由班级管理走向宿舍管理,认真研究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要,逐步建立与教学工作体系相适应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

(八)构建学分制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平台,保证学分制改革顺利实施
整合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等系统,打造与现代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平台。

五、改革的基础
(一)统一了职工思想
自2013年以来,学院多次邀请专家来校开设学分制改革讲座,并组织干部与骨干教师外出走访兄弟院校,了解其实行学分制的经验和做法;收集、整理和研究关于学分制改革方面的文件和资料,了解学分制背景下如何进行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改革、学生班团组织和社团组织模式改革;对我院近年来教育教学的情况、效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学分制改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编制了高等职业教育文摘学分制专刊;全院干部职工统一了实施学分制改革的思想认识。

(二)积累了改革经验
2013级、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均实行学年学分制改革探索,选修课比例逐次加大;学院实施精英人才培养工程,尝试个性化人才培养;二级学院与团委合作组建专业社团,开放实验实训室,依托专业社团开展创客教育,选拔学生助教、输送大赛选手、培养教师科研助手;在机电学院进行现代导师制试点:指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因材施教、通过挖掘学生个性和潜能、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着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导师制与精英班、专业社团等教学资源相结合,采取分段与分组、定期与随机、集中与分散等多种形式,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双线培养,不仅指导学生知识的学习,而且指导学生技能的锤炼,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完善的高职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

(三)充实了人员保障
学院建立了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创新能力突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参加国省级教师教学竞赛获奖20项;完成国省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19项,国省级重点教材、规划教材23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22门。

建成了由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课程网站构成的“e 学中心”;学院建立了一支精通业务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务部门设置了课程管理中心、考试管理中心、学籍管理中心、实践教学中心、综合管理中心等部门,满足了学生咨询、选课、退选等工作的要求。

(四)完善了硬件条件
学院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建立了满足选课制要求的教学管理系统,建立了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实训基地。

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6个国省级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实训平台、4个校级产教融合实训平台;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联合技术转移中心,1个江苏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作(“653工程”)继续教育项目培训基地”为学分制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健全了制度文件
学院制定了学分制改革系列方案文件,并邀请由史国栋、经贵宝、秦志强、袁洪志、刘盛烺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了论证。

已完成的制度文件包括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学分制管理暂行办法、学分制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学生学籍管理管理规定、学分互认暂行管理办法、学分银行管理规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学分制版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

(六)提供了资金保障
学院设立了专项经费用于学分制改革。

升级了教学管理系统,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牵头,统一调度各部门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务、学工、人事、财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完善了e学中心,并开展新一轮在线课程建设;资助教师和学生进行调研、访学、交流、实践提高。

六、进度安排
自2017年9月开始,在2017级各专业实施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学分制改革。

1.构建学分制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平台。

2017年完成正在进行的与学分制相适应的信息平台改造,初步整合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等系统,实现管理系统的功能及资源共享以适应学生的选课需要。

2.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创新课程组织、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及时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本行业的最新技术引入课程教学。

2017年10月启动新一轮在线课程建设,两年内完成各专业群平台课、各专业主干课程的在线课程建设工作。

3.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并逐步完善与学分制管理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配套管理制度,改革原有的招生、就业指导制度和学生管理体制,开展人事管理改革,完善后勤保障机制,为学分制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4.创新学生工作体系。

2017级实行学分制后,学生的组班方式、住宿模式、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管理的重心将由班级管理走向宿舍管理,认真研究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要,逐步建立与教学工作体系相适应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

(1)积极探索基于学生自治、社区管理的组织管理新模式,以楼栋、宿舍作为学生管理基本单位,通过学生社区管理实现学生管理功能;
(2)积极探索学分制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奖惩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3)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的新模式,以学生社区为中心建立党团组织,发挥宿舍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载体的育人功能。

5.重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强化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创新创业课程与国际对接机制,自2017级开始实施由创新创业基础课和创新创业能力拓展课构成的创新创业能力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课程学习、项目训练、平台打造、产品孵化进行高度融合,达到“理论教育、实训环节、实战环节”三位一体。

对创新创业基础课教学进行改革。

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采用教师辅导课、专题系列讲座、网络课程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

创新创业能力拓展课包括跨院系选修课和学分置换课,鼓励学生通过校内外自主实践、社会实践、各类社团活动、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各类考证考级、科技活动、艺术特长等获取创新实践学分替代选修课学分,最多可置换15学分。

6.推行导师制。

总结“导师制”试点经验,在全院推广导师制,指导学生选课、选择专业方向,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

导师悉心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发展目标,科学、合理选读课程,帮助学生既能自主学习,又能遵循学习规律,及时纠正在选课和选专业中出现的偏差,保证选课质量和知识结构的科学合理。

7.推行校际学分互认。

2017级自第2学年开始,与徐州地区院校、职教集团内院校,进行以学期为时间段的学生访学、以月为时间段的教师交流授课活动;合作院校联合开设优质课程并推进师资、课程的共享与学分互认,探索建设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联盟。

8.推进跨境学分互认。

努力推进与境外高校的学分互认,与境外高校发展校际交流关系,在2017级自第2学年开始鼓励学生赴韩国交通大学、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等院校访学。

9.持续改进,逐步完善。

自2017年9月启动学分制改革实施工作,学院不断学习、调研、探索、分析、改进,拟通过一届学生的改革试点,完成学年制管理模式向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完全过渡。

七、组织保障与要求
1. 组织保障
学院成立学分制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党委书记、院长
副组长:分管教学、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
成员:教务处、学工处、人事处、党政办等职能部门负责人
教务处为领导小组日常办事和联络协调机构。

各二级学院和机关相关职能部门应成立学分制改革工
作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并安排专人具体从事学分制相关工作。

2.工作要求
(1)宣传发动,统一思想。

组织全院职工深入学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院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普通高等学院学分制改革的意见》等部省文件和学院“十三五综合改革方案”和实施学分制改革的系列文件,统一思想、持续推进学分制改革工作,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学分制改革领导小组强化措施、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学分制改革工作,定期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工作顺
利进行;建章立制,确保人力、物力、财力落实到位,保证成果、进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3)明确责任,强化考评。

实施项目责任制,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强化考评、从严管理,把推进学分制改革工作纳入部门目标考核,与绩效奖励挂钩,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实现从学年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的顺利过渡,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导致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差别大、学习基础差别大、学习态度差别大、发展诉求差别大对人才培养和管理带来的新要求,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2017年10月24日印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