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帮助运动与维持身体的平衡),大多数体披鳞片的

一群终生在水中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

2、鱼类学:是生物科学的一门科学,它是研究鱼类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活习性、种类分区和分布特点等方面的问题。

3、软鳍鱼类:鳍上通常无棘比较低等的真骨鱼类。

4、棘鳍鱼类:鳍上通常有棘比较高等的真骨鱼类。

5、鱼体的外部分区:头部、躯干(胴)部、尾部

6、鱼类体型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

1)纺锤形头尾轴最长,背腹轴较短,左右轴最短。最常见的一种体型,大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多属于这种体型,有利于觅取食物和躲避敌害。如金枪鱼

2)侧扁形头尾轴缩短,背腹轴相对延长,而左右轴仍为最短。这种体型的鱼多栖息于水流较缓的水域,运动不甚敏捷,较少作长距离洄游。有些种类还具有坚硬的鳍棘,利于避敌侵袭。如乌鲳、团头鲂等

3)平扁形头尾轴最长,左右轴》背腹轴。大多栖息于水底,运动较迟缓。如黄鮟鱇

4)圆筒形头尾轴最长,左右轴等于背腹轴。适于穴居或穿绕水底礁石岩缝间。如鳗鲡

7、硬骨鱼类口的类型及其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的关系

上位口:下颌长于上颌,多属于以食浮游生物为主的中上层鱼类。

端位口:下颌和上颌几乎一样长,多为善游泳营捕食性生活的中上层鱼类。下位口:上颌长于或稍长于下颌,多为食底栖生物为主的中下层鱼类。

8、鳍式的书写及表示方法

鳍式:记录鱼类鳍的组成和各鳍的鳍条数目的式子

鳍式的书写:

A、鳍条有硬棘和鳍条(软条)之分,记录它们的数目时,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

B、以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大写来表示各鳍,即,以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各鳍之间用“;”分开

C、某个鳍如果有2个或以上的鳍组成,则各个鳍的数目分别统计,数字间用逗号分开。

D、用“-”表示相互连接;用“.”表示鳍间分离;用“~”表示波动范围,背鳍与臀鳍后小鳍常用阿拉伯数字记录

E、尾鳍一般不写在组合鳍式中,如要写,一般排在最后

F、若某鳍有游离鳍条,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与其他鳍间用“+”号隔开

9、五种鳍的名称及其功能

背鳍:维持直立和平衡,攻击或自卫

臀鳍:位于肛门与尾鳍之间,其形态与功能基本上与背鳍相似

尾鳍:推进鱼体运动和转变方向

胸鳍:运动、转向和维持身体平衡

腹鳍:协助平衡。腹鳍胸位或喉位在进化上比较高等

10、鳞片的分类

鱼类的皮肤中由钙质所组成的外骨骼

鳞片分区:基区、顶区、上下侧区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成对角线排列。由于和牙齿是同源结构,又称皮齿。

硬鳞硬鳞鱼类所特有,完全由真皮形成,系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形骨板。一般都具有硬鳞质,较坚硬。一般不作覆瓦状排列,鳞片间以关节突相连骨鳞为真骨鱼类所有,呈覆瓦状排列,由真皮产生。从外观上看每一鳞片分为前后两部,前部埋入真皮称为埋入部(前部),后部覆盖于后一鳞片之上,称为露出部(后部)。根据露出部的表面边缘的构造不同可将骨鳞分为二类:圆鳞,露出部边缘光滑整齐,无细齿状构造,如鲱形目、鲤形目、颌针鱼目等;栉鳞,露出部分的边缘密生细齿,触感粗糙,如鲈形目等。栉鳞细齿的排列方式因种而异,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辐射型,锉刀型,单列型。

11、骨鳞的结构及其生长方式

下层:纤维层,柔软,由交叉错综的纤维结缔组织组成;是一片一片地从中心向外缘生长

上层:骨质层,脆而薄,由骨质组成,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地生长

鳞嵴:鳞片表面形成的一圈一圈的隆起,又称环片,它在大多数鱼类中作同心圆排列

鳞焦:鳞嵴的中心区域。鳞焦所在位置因种而异,有鳞焦基位、鳞焦顶位或位于鳞片中心

鳞沟:鳞片上从鳞焦向四方辐射排列的凹沟。鳞沟在形状上的变异亦因种而异

12、鳞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侧线鳞:在鱼体两侧的有侧线管穿过的鳞片

鳞式:记录鳞片数目的表达式。一般包括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

(一)有侧线

侧线鳞数──指沿侧线直行的鳞片数目,从鳃孔上角有侧线管穿过的鳞片开始,一直到尾鳍基部最后一鳞片为止

侧线上鳞数──从背鳍起点处的一片鳞斜数到接触侧线鳞的一片鳞为止数目

侧线下鳞数──从接触到侧线鳞的一片鳞斜数到腹鳍起点(鲤形目等腹鳍腹位的鱼类,数字后用V表示)或臀鳍起点(鲈形目等腹鳍胸位的鱼类,数字后用A表示)的鳞片数

(二)无侧线

纵列鳞数──体侧中部从鳃盖后方直到尾鳍基中部的纵行鳞片数目

横列鳞数──体高最高处或背鳍起点斜数到腹面正中的鳞片数目

13、鳍:由属于内骨胳的支鳍骨和鳍条组成,外覆肌肉,每一鳍条由左右2条合成。鳍条分为两类:

角质鳍条:软骨鱼类特有,不分支不分节的鳍条。

鳞质鳍条(骨质鳍条):硬骨鱼类特有,由鳞片衍生而来的鳍条。分为两类:ⅰ.软条。又分为:分枝鳍条,末端分支,本身柔软且分成多节。不分枝鳍条,末端不分枝,本身亦柔软,且成多节。

ⅱ.鳍棘。不分枝不分节。强大而坚硬。又分为:

假棘,由左右两鳍条骨化而成,分节坚硬,经水煮立即分开的棘。

真棘:不能分开的已骨化成一体的棘。

14、小鳍:鱼类某些种类背鳍后方生有的一个或若干个小形鳍。

脂鳍:鱼类某些种类背鳍后方生有的富含脂肪的小形鳍。

软鳍鱼类:背鳍完全由分节而可屈曲的鳍条组成的一类低等真骨鱼类。

棘鳍鱼类:背鳍由软条组成,并生有坚硬的棘的高等真骨鱼类。

15、鱼类的色素细胞有三种: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

鱼体的颜色主要来自色素细胞,但还需要另一种特殊重要的反光体的衬托。反光体又称为虹彩细胞,细胞无突起,呈多边形或卵圆形或杆状,具细胞核1个。细胞内存在着一种具强烈折光作用的白色晶体,即鸟粪素颗粒,鸟粪素嘌呤的衍生物,不溶于水、酒精、乙醚及醋酸中,遇光照能折射出银白色光彩。因而鱼体上常有银白色的虹彩出现。

16、典型的发光器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腺体、水晶体、反射器、色素体。色素体不透光与反射器共同组成类似于幻灯机的反射器,水晶体则有聚光作用,腺体部分能分泌发光物质。

17、鱼类的骨骼可分为外骨骼和内骨骼、外骨骼是指鳞片和鳍,内骨骼指骨头、脊椎骨和附肢骨骼。

鱼类的骨骼可分为主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主轴骨骼包括头骨、脊柱和肋骨,附肢骨骼包括偶鳍骨骼和奇鳍骨骼。

18、骨骼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叶细胞。

19、内骨骼的形成,典型的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膜质期、软骨期及硬骨期。

硬骨根据发生过程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软骨化骨:发育完整经过三个阶段。

膜骨:由膜质期直接经硬骨细胞骨化而形成。

20、下咽骨:鲤科鱼类最后一对鳃弓(第五鳃弓)的角鳃骨特化成的结构。

21、咽齿:鲤科鱼类最后一对鳃弓(第五鳃弓)的角鳃骨特化成的下咽骨上的齿状结构。

咽上器官:鲢鱼和鳙鱼的咽鳃骨和上鳃骨卷成的蜗卷状结构。

22、韦伯氏器(自理):硬骨鱼类鲤形目第一至第三椎体两侧的4对以韧带相连接,连接内耳与鳔的骨胳。(这四对小骨由前到后依次称为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三脚骨)韦伯氏器:为鲤形总目的鱼类所具有,位于椎骨两侧,由第1~3椎骨所分化而成的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角骨所组成的连接鳔和内耳的一组小骨片。

23、根据椎骨末端位置及尾鳍分叶的对称与否,可将尾鳍分为三种类型。

原尾型歪尾型正尾型(有尾部棒状骨,扇状骨)。

Ps:特殊变异出现等尾鳍(假尾鳍,背臀鳍相会于身体后方,外观对称)

24、肩带:支持胸鳍的骨骼

腰带:支持腹鳍的骨骼

25、发电器官一般都是由许多称为电细胞或电板的盘形细胞所构成。

鱼类的发电器官除电鲇(由真皮腺体组织特化而成)外,都是由肌肉衍生的。

几种会发电的鱼:电鳗、鳐属、裸背鳗、电鳐、电瞻星鱼、电鲇。

26、分泌粘液的作用

a. 可以减少水和鱼体表面的摩擦阻力,增加鱼的游泳速率。

b. 可以减少细菌或寄生虫类对鱼体的侵袭。

c. 使鱼体润滑,不易被捕捉,或被捕后易于挣脱滑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