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社会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体育科学研究第13卷

鸟羽装饰的蛇形舟船用来进行祭祀、祭河等仪式,而在祭祀中,人们为了祈求图腾神的欢心和赐福,便发生了争做第一以祭神的竞争,发展成一种祭神娱乐的民间水上活动,就有了划龙舟竞渡。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龙图腾代替了蛇、鸟图腾,便把舟船制作成龙舟,形成了龙舟竟渡。"1

蚂拐节是每年农历正月间壮族祭祀蛙图腾的传统节日,流传于红水河沿岸的东兰县、风山县等地的壮乡。蚂拐即青蛙。蚂拐节习俗的形成与原始的稻作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举行蚂拐节的目的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稻作农业生产中,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红水河流域的田地多分布在山岭之间,很多田块沿坡开辟成阶梯状,在过去灌溉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田地主要靠天降雨水浇灌,因此适度的雨水对稻谷的丰收至关重要。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观察,发现蛙鸣与雨水有着密切联系,“青蛙呱呱叫,大雨要来到”。由于人们对青蛙的生理特性及其与雨水的关系无法认识,就将之神秘化,认为青蛙与天气、雨水有着神秘的关系,进而认为青蛙是天上主管雨水的“雷公”的女儿,通过青蛙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而把青蛙神化并加以敬奉,于是形成了崇拜青蛙和举行蚂拐节的习俗,并代代相传。【61蚂拐节是红水河流域壮族民间一个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在蚂拐节期间,有找蚂拐、讨蚂拐米、编蚂拐头、煮蚂拐饭、唱蚂拐歌、跳蚂拐舞、埋蚂拐、孝蚂拐、敲锣打鼓等活动。在跳蚂拐舞时,表演的套路各异,刚劲有力,其内容有地方民族武术特色的蚂拐拳、蚂拐刀、蚂拐棍等。又如,流传于红水河流域东兰县隘洞、长乐一带的铜鼓节,是壮族人民在每年正月初一、十五、三十举行祭祀铜鼓的节日,铜鼓是壮族古老的乐器、法器、军鼓和重器,十分贵重,在它身上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气氛,节日那天除了祭祀外,主要是赛铜鼓。

每年的四月初八是牛魂节,又叫做脱轭节。在壮人的意识里牛是天上的神物。相传它四月初八诞生于天上,所以这天是牛王诞日。当初因为陆地岩石裸露,黄土望不到边.尘沙弥漫,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牛王奉命从天上来到人间,播种百草,原定是三步撤把草种,谁知它弄湖涂了,竟一步撒三把,使得野草丛生,侵凌田禾。因此被罚留在人间吃草。但天上并没有忘记它,每年四月初八,牛魔王便从天上下到凡间,保佑牛不瘟死。因为是给牛过节,这一天人和牛都停止劳动。主人用枫叶水泡糯米蒸饭。然后先捏一团给牛吃。牛栏外安个小矮桌,摆上供品,点香烛,祭祀牛魔王,人们还要唱山歌,唱彩调,欢庆牛的生日。

红水河流域壮族及其先民以好歌善唱著称。因此壮族号称歌海,歌圩就流行于红水河流域农村的一种群众性歌唱活动,每逢春夜、三月三、中秋等传统佳节都进行。宋元以后,歌圩开始成为文化娱乐与男女恋爱的场所,抛绣球游戏也开始在歌圩上出现。借以传情和定输赢的绣球是壮族姑娘用花布或绸缎包裹豆粟、棉糅、外套丝绒网织而成的,五颜六色,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菱形、还有动物形状的,大小不等,上端连着一根彩带,下端系着一束一尺多长的彩丝穗子。在歌圩上,小伙子和姑娘们自然分开,先对歌,然后姑娘们将自己的绣球抛给意中人,小伙子们则抓住绣球的飘带回抛过来。如果小伙子认为合意,就会在绣球上系上赠物,若姑娘收下,即表示接受小伙子的追求,这时两人或继续对歌,加深感情,或相约到僻静的地方表露心意。传说唐代初年,壮族歌仙刘三姐与阿牛哥在大榕树下定情时,便采用了抛绣球这种方式,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刘三姐绣球”。【列

L5军事、尚武与红水河流域壮族传统体育的形成战争常常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原始人除与野兽斗争之外,还与同类斗争,越是原始越是野蛮。早期部落战争是民族传统体育产生的一个直接动力。各民族在起源与发展过程中,为了民族生存或民族利益,经常发生战争。随着父系社会逐渐确立,私有制的阶级社会产生,部落联盟出现以后的一些氏族首领为了扩充自己的财产和奴隶,经常发生掠夺战争。于是他们把生产劳动中的一些技能运用到战争中,自远古以来便开展了一连串的诸如血亲仇杀、部落械斗、反抗剥削和民族压迫及抵御外来入侵等军事战争,军事需要促进了军事体育的产生。人们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常常采用各种手段训练士兵,以提高身体素质和掌握兵器的技能,这些对后代体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由木屐制作而形成的三人板鞋竞技是集竞技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瓦氏夫人领旨率兵赴沿海抗倭,为了让士兵步调一致,令三名士兵同穿一双长板鞋齐步跑。长期如此训练,大大提高了士兵的身体素质,士兵斗志高涨,所向披靡,挫败了倭寇,为壮乡人民立了大功。后来,南丹县那地州壮族人民效仿瓦氏夫人练兵法,在田头地角、房前屋后开展三人板鞋竞技活动自娱自乐,相袭成俗,用于健体强身流传至今。【81民间板鞋竞技表演的形式分两类,一类是以数量或速度判定胜负的趣味对抗比赛形式,如:三人板鞋竞速、穿板鞋抢粽子、板鞋戏水、板鞋采香包(壮族一种吉祥物)、板鞋抛绣球、板鞋踩气球等;另一类是以技巧难度及艺术表现力来判定优劣的,如:板鞋集体舞、板鞋秧歌舞、板鞋扇舞和板鞋拳术等,形式多种多样。在广西花山壁画中有着古代壮族士兵穿着板鞋练兵的雏形,一个个身强体壮,精神饱满,正在等待出征,真实地记录了三人板鞋竞技在壮族军事、体育中的作用。板鞋的竞技演练,既培养了士兵顽强、勇敢、坚毅、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又提高了士兵的身体素质,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一项良好运动。板鞋竞技历史悠久,器材简单,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无论在节日或平时,是一项带有浓郁民族特色而深受壮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运动。

2红水河流域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功能2.1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

红水河流域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蕴含着巨大的民族同心力和民族凝聚力,是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民族社会学家指出:民族文化的一个主要社会功能就是产生和增强一个民族的社会凝聚力。红水河流域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各个村寨分散于崇山峻岭之间,自然环境极为恶劣,人们长期劳作在狭小的空间。因此壮族人民只有通过传统体育活动使各族人民欢聚一堂,沟通感情,交流信息,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加深感情,促进民族团结。例如蚂拐节是红水河流域壮族民间一个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在蚂拐节中最为隆重和热闹的是唱蚂拐歌和跳蚂拐舞。蚂拐歌会实际是一次民族的聚会,使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