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2《采薇》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 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 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 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 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 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 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 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 依然那么艰难。
古人评价: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 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今人评价:描写戍边战士归乡途中,雨雪阻 隔,饥渴交加,以及痛定思痛的心情。该诗 语调低沉,低回往复,多以叠字加重气氛, 读起来令人潸然泪下。
千古名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本诗前三章的首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 采薇,薇亦刚止。”都是“兴”的表达方法。
“薇”巢菜,是乡间常见的事物,是家乡常有的野菜,这自然能唤起思乡之情。
4.仔细阅读2、3两章,比较忧心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第2段,从空间上表现乡愁之浓,从“亲人”方面渲染乡愁。 第3段,从时间上表现乡愁之浓,从“我”这方面渲染乡愁。
5.前三章第二句的变化与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联系?
这种变化不仅是避免重复,更是用“薇菜”的生长暗示乡愁的渐浓、渐深。
6.第4、5两章是Leabharlann Baidu何表现诗歌的主题的?
第4、5两章转写战事之频、战事之烈,这是乡愁的根本原因。
五、课堂练习,完成练习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 景交融的佳句。根据资料,体 会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并谈 谈你的看法。
思乡
三、概括每章内容
第一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 第二、三章:军旅生活的 劳苦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 心情。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 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 ,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 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 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 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期:一年)而还。 今年 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 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 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 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 ,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 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 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 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 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 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 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 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 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 ,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 的思归之情。
《乡愁》诗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 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 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 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和西方 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 ,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 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 比喻之意。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 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 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 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 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 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 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 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 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 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 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 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 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一、朗读全诗,正字正音。
岁亦莫(mù)止
猃狁(xiǎn yǔn )之故
载(zài)饥载渴
王事靡盬(gǔ)
彼路(lù)斯何
四牡騤騤(kuí)
小人所腓(féi)
象弭(mǐ)鱼服
雨(yù)雪霏霏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 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 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
《诗经》
《诗经》的相关资料
《诗经》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运用 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 叠韵、叠字的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 的起点。
《诗经》的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善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 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增 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 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 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 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 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 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 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四句,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依依”, “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 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得体、生动,而且非常形 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杨柳依依”表 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 “雨雪霏霏”使我们联想到他在征程中经受的许多 磨难,并衬托出他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心情。清 人王夫之说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
2.找出本诗中表现人物强烈思乡之愁的句子。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家靡室,猃狁之故。”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诗歌从“采薇”写起,这跟乡愁有怎样的联系?
这是《诗经》里常用的起兴手法。“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 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 法,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 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 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 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 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 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 体会!
整体把握: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 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 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 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诗歌内容研讨 :
1.乡愁的具体内涵有那些?乡愁是如何产生的?
乡愁即家园之思,是对亲人、对故土的思念。 求学、做官、战争等原因使游子漂泊在外,导致了游子的思乡之 愁。
探究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熟读成诵。
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 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 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 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 想见战争的残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 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说:“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 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