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诗五首》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共26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戴望舒
意象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核心意象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情感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944年11月20日
风雨吟
芦荻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duò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1941年12月
请同学们跟录音朗读《萧红墓畔口占》《风雨吟》这两 首抒情诗,圈画出诗中的意象,完成下面表格。
风雨吟
芦荻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风雨吟》风 雨 郊原 房舍 Nhomakorabea意象
年轻舵手的心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1941年12月
核心意象
年轻舵手的心
情感 表现出诗人的迷茫和忧惧不安,又 体现出经验不足的“我”力图关怀 社会命运、做出努力的思想。
请同学们跟录音朗读《断章》《统一》这两首哲理诗, 圈画出诗中的意象,完成下面表格。
任务二:
细说意象,体会情感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朗读《月夜》这首抒情诗,圈画出 诗中的意象,完成下面表格。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意象 核心意象
情感
《月夜》
霜 风 月光 树 一株顶高的树
展现出“五四运动”前夕一代青 年的个性觉醒,以及追求人格独 立和思想自由的意识
任务一:
初读诗歌,提出疑问
初读诗歌,提出疑问
《萧红墓畔口占》
点拨式旁批
是自言自语,又是在寂寞地倾诉。诗
句简短却意味深长。
《风雨吟》
提问式旁批
3《短诗五首》课件.ppt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见 面,却是一见如故。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 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 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 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 作。“口占”,指即兴作诗词,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点击音 频播放
你读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如何读出的呢?
➢诗人选取了简单的意象“叶、花、树木、大地”,并且把它 们放到“所有的……是”“所有……无非”“整片……是”这 几个形式相似的句子中,那么想表达什么呢?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乍一看这句话不 可思议,细一看并不无道理:世界是多样的,世界因多样而美 丽,同时,所有叶子和花从本质上来说又是一样的。所以第三 句诗说道:繁多是个谎言。揭示了万物皆有共性,和谐统一的 道理。
课堂小结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 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 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正所谓“诗无达 诂”(“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不同的读者读同 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 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可以这样解读,繁多只是一个空洞的数量,究 其本质,都是同一事物。所以,紧接着两句中 的果实和树木也同样如此,它们的本质是一样 的。最后作者说道:整片大地是一朵花。这是 作者消除了差异性,回归统一的本质思考。
所以本诗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诗人 从“叶”“花”“树木”等常见意象中, 归纳出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
而“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这一句,却是一种动作上的短 促与轻逸,只是那么轻轻地一放,将一束美丽的鲜花点缀在 墓畔。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点击音 频播放
你读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如何读出的呢?
➢诗人选取了简单的意象“叶、花、树木、大地”,并且把它 们放到“所有的……是”“所有……无非”“整片……是”这 几个形式相似的句子中,那么想表达什么呢?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乍一看这句话不 可思议,细一看并不无道理:世界是多样的,世界因多样而美 丽,同时,所有叶子和花从本质上来说又是一样的。所以第三 句诗说道:繁多是个谎言。揭示了万物皆有共性,和谐统一的 道理。
课堂小结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 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 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正所谓“诗无达 诂”(“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不同的读者读同 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 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可以这样解读,繁多只是一个空洞的数量,究 其本质,都是同一事物。所以,紧接着两句中 的果实和树木也同样如此,它们的本质是一样 的。最后作者说道:整片大地是一朵花。这是 作者消除了差异性,回归统一的本质思考。
所以本诗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诗人 从“叶”“花”“树木”等常见意象中, 归纳出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
而“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这一句,却是一种动作上的短 促与轻逸,只是那么轻轻地一放,将一束美丽的鲜花点缀在 墓畔。
3 短诗五首(月夜风雨吟、统一) 课件(共27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一刹那,令人不寒而栗。郊原像大海,浩渺无边,房舍如一叶 叶扁舟,飘荡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面对风雨,我这年轻的舵 手,自信、勇敢又坚强。
重点探究
《统一》: 叶和花无论拥有怎样的姿态,它们的本质都是
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是为了生命的传递。
重点探究
2.联系写作背景,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短诗五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 2.联系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能评价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 3.能学会多角度鉴赏诗歌
预学检测
1.知识链接,自主阅读。
《月夜》的作者是_沈__尹__默__,原名君默,浙江
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书法家。早年留 学日本,1913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后来转向旧体 诗写作。沈尹默五四前后发表新诗共计17首,
诗歌的语言特色
《月夜》的“韵”非常特殊。四句诗的最后一字都是“着”, 但读起来并不显得重复拖沓,因为“着”在此作为词的后缀出现, 是虚化的。诗歌真正的“韵”落在倒数第二字,即第二句的“照” 和第四句的“靠”,所以读起来音韵和谐。
重点探究
《风雨吟》“郊原如海,房舍如舟”两个比喻气势宏大,含义 深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人们的思想情绪。简单 几个字,但言简意赅,一“海”,一“舟”,相互映衬,发人深思。
野》《驰驱集》《___远_帆___》《旗下高歌》 《__田__园__新_歌___》《海南颂》《芦荻诗选》等。
预学检测
《统一》的作者是_聂__鲁___达__,_智___利__当代著名
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 《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 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聂鲁达对中国和 中国文化很感兴趣, 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 任时,出发来到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 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学 界名流,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重点探究
《统一》: 叶和花无论拥有怎样的姿态,它们的本质都是
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是为了生命的传递。
重点探究
2.联系写作背景,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短诗五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 2.联系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能评价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 3.能学会多角度鉴赏诗歌
预学检测
1.知识链接,自主阅读。
《月夜》的作者是_沈__尹__默__,原名君默,浙江
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书法家。早年留 学日本,1913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后来转向旧体 诗写作。沈尹默五四前后发表新诗共计17首,
诗歌的语言特色
《月夜》的“韵”非常特殊。四句诗的最后一字都是“着”, 但读起来并不显得重复拖沓,因为“着”在此作为词的后缀出现, 是虚化的。诗歌真正的“韵”落在倒数第二字,即第二句的“照” 和第四句的“靠”,所以读起来音韵和谐。
重点探究
《风雨吟》“郊原如海,房舍如舟”两个比喻气势宏大,含义 深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人们的思想情绪。简单 几个字,但言简意赅,一“海”,一“舟”,相互映衬,发人深思。
野》《驰驱集》《___远_帆___》《旗下高歌》 《__田__园__新_歌___》《海南颂》《芦荻诗选》等。
预学检测
《统一》的作者是_聂__鲁___达__,_智___利__当代著名
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 《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 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聂鲁达对中国和 中国文化很感兴趣, 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 任时,出发来到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 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学 界名流,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统编(部编)版初三语文9年级下册 第1单元《短诗五首》教学课件(共41张PPT)
统一
聂鲁达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表现 主题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怎样理解 “繁多是个谎言”?
品读诗歌感悟诗意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繁多是个谎言”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戴望舒
萧红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戴望舒的凭吊情深意切,你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这深厚的情谊了吗?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我等待着”, “我”在等待什么呢?
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香港被日本占领,戴望舒因宣传抗日被日本宪兵抓进监狱,受尽折磨,出狱后,他发现原来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帮助,早已纷纷离开,只留诗人孤身一人。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歌朗诵会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月 夜
沈尹默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开中国白话诗歌之先河。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
沈尹默《三弦》 沈尹默《鸽子》戴望舒《雨巷》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鲁 藜《泥土》顾 城《远与近》艾 青《我爱这土地》
与诗相伴且吟且行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结合“卷”“奔”“海”“舟”“舵手”等词语,想象描绘诗歌的画面。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风”“雨”象征意义?“大地” 深层内涵?
聂鲁达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表现 主题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怎样理解 “繁多是个谎言”?
品读诗歌感悟诗意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繁多是个谎言”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戴望舒
萧红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戴望舒的凭吊情深意切,你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这深厚的情谊了吗?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我等待着”, “我”在等待什么呢?
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香港被日本占领,戴望舒因宣传抗日被日本宪兵抓进监狱,受尽折磨,出狱后,他发现原来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帮助,早已纷纷离开,只留诗人孤身一人。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歌朗诵会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月 夜
沈尹默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开中国白话诗歌之先河。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
沈尹默《三弦》 沈尹默《鸽子》戴望舒《雨巷》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鲁 藜《泥土》顾 城《远与近》艾 青《我爱这土地》
与诗相伴且吟且行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结合“卷”“奔”“海”“舟”“舵手”等词语,想象描绘诗歌的画面。
品读诗歌 感悟诗意
“风”“雨”象征意义?“大地” 深层内涵?
新统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优质ppt教学课件
1.朗读诗歌,圈画出重点字词并解释。 (1)漫漫:(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2)舵手: 掌舵的人,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3)埋没: 使不显露或不起作用。 (4)装饰: 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
2.选词填空。(填序号) (1)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 B (A.站着 B.立着 C.站立), 却没有靠着。 (2)你却卧听着海涛 A (A.闲话 B.说话 C.闲聊)。 (3)你 B (A.装扮 B.装饰 C.装修)了别人的梦。 (4)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 C (A.袭来 B.冲来 C.奔 来)。 (5)因为一切果实并无 B (A.差别 B.差异 C.差距)。
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 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 《风雨吟》中的“来”“海”。
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 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霜风呼呼的 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
合作探究
品韵,感受形式之“新”。 1.自由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月夜》全诗每句均以虚词“着”字结尾,形成统一的结构 韵律,构成反复,并通过第三、四句的长短变化,带动诗歌的节奏, 读来错落有致。
《萧红墓畔口占》每行字数大体相等,形式较为整齐,其中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两句诗放一行,节奏富于变化。
《萧红墓畔口占》示例:“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 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 友人友谊的深厚和诚挚。“寂寞”既是诗人当时的实际感受,又 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断章》示例:“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该句中主客体处于“装饰”与“被装饰”的关系中,却相互不知道, 让人感到有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无奈和失望。
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共53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 诗九首,开中国白话诗歌之先河。当时任教 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赫然便是其 中之一。一定程度讲,正是因了这首诗的存 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 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 诗究竟写了什么呢?
关于作者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 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 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 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 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通过对…“景霜物风的、描月写光①”景交物代的故描事写发①生的交时代间事、件地发点生、的 空时间、为场夜景晚;②②渲渲染染了…清(冷凄、美幽、远恬的静氛、围美;好③、烘紧托张人…物) 氛孤围独;的③心情烘;托④人为物后…文(抒紧发张追、求愉人悦格、独忧立伤和…追)求的自心我情; ④意推识动做故铺事垫情。节的发展(为后文…做铺垫)
风雨吟
芦荻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 “海”“舟”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风雨中的“大地”卷来,气势十足,看 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 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
“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 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 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统一
聂鲁达
【巴勃罗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 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一生中 曾经三次到过中国。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 缅甸上任时,出发来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 宁国际和平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 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的交 流。在访问中国时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译名 中的"聂"字是由三只耳朵(繁体"聂")组成,于 是说:"我有三只耳朵,第三只耳朵专门用来 倾听大海的声音。"
关于作者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 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 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 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 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通过对…“景霜物风的、描月写光①”景交物代的故描事写发①生的交时代间事、件地发点生、的 空时间、为场夜景晚;②②渲渲染染了…清(冷凄、美幽、远恬的静氛、围美;好③、烘紧托张人…物) 氛孤围独;的③心情烘;托④人为物后…文(抒紧发张追、求愉人悦格、独忧立伤和…追)求的自心我情; ④意推识动做故铺事垫情。节的发展(为后文…做铺垫)
风雨吟
芦荻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 “海”“舟”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风雨中的“大地”卷来,气势十足,看 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 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
“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 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 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统一
聂鲁达
【巴勃罗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 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一生中 曾经三次到过中国。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 缅甸上任时,出发来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 宁国际和平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 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的交 流。在访问中国时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译名 中的"聂"字是由三只耳朵(繁体"聂")组成,于 是说:"我有三只耳朵,第三只耳朵专门用来 倾听大海的声音。"
《短诗五首》PPT教学课件
3 短诗五首
C
C.《断章》通过主客位置的流转,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人生悲哀。D.《风雨吟》中的“我”像一个缺乏经验的年轻舵手,忧思满怀,不知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3 短诗五首
[解析] 《断章》通过主客位置的流转,表现出了世间人事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5.说说你对《月夜》中的“树”和《萧红墓畔口占》中的“红山茶”的理解。
3 短诗五首
[答案]在《月夜》一诗中,于“霜风”“月光”里,“树”傲然独立,象征着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不妥协、不退缩的独立人格追求。在《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诗人以色彩绚烂的“红山茶”隐喻和赞扬亡者生命之灿烂,人格之高洁;同时,也映照出悼者内心的庄严与热烈。
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风雨吟》一诗的第二小节。
3 短诗五首
结构图示
3 短诗五首
独立不倚
语谈情浓
主客流转
忧惧不安前途迷茫
期盼和平
3 短诗五首
考点聚焦体味诗歌中蕴含的哲理考点解读:体味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是中考诗歌鉴赏题的一个重要考点。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歌,不仅意境优美,内容丰富,而且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认真阅读,仔细体味,既可以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又能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启迪。
3 短诗五首
答题技巧:(1)联系创作背景,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2)赏析诗歌形象,体会诗歌所蕴含的哲理。(3)品味凝练含蓄的语言,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领悟诗歌所蕴含的哲理。答题模式:这首诗运用……的手法,借助……意象,阐述了……的道理。
3 短诗五首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漫歌》《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等。
C
C.《断章》通过主客位置的流转,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人生悲哀。D.《风雨吟》中的“我”像一个缺乏经验的年轻舵手,忧思满怀,不知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3 短诗五首
[解析] 《断章》通过主客位置的流转,表现出了世间人事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5.说说你对《月夜》中的“树”和《萧红墓畔口占》中的“红山茶”的理解。
3 短诗五首
[答案]在《月夜》一诗中,于“霜风”“月光”里,“树”傲然独立,象征着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不妥协、不退缩的独立人格追求。在《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诗人以色彩绚烂的“红山茶”隐喻和赞扬亡者生命之灿烂,人格之高洁;同时,也映照出悼者内心的庄严与热烈。
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风雨吟》一诗的第二小节。
3 短诗五首
结构图示
3 短诗五首
独立不倚
语谈情浓
主客流转
忧惧不安前途迷茫
期盼和平
3 短诗五首
考点聚焦体味诗歌中蕴含的哲理考点解读:体味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是中考诗歌鉴赏题的一个重要考点。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歌,不仅意境优美,内容丰富,而且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认真阅读,仔细体味,既可以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又能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启迪。
3 短诗五首
答题技巧:(1)联系创作背景,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2)赏析诗歌形象,体会诗歌所蕴含的哲理。(3)品味凝练含蓄的语言,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领悟诗歌所蕴含的哲理。答题模式:这首诗运用……的手法,借助……意象,阐述了……的道理。
3 短诗五首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漫歌》《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等。
《短诗五首》PPT免费课件【精选推荐课件】
2.白描手法的运用,又使诗中“我”的卓然独立的 形象,在“霜风—明月”的“一吹—一照”中,显得越 发清晰、生动,写意传神,颇有韵致。此外,诗以动词 “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尾 “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于散文之美。
鉴赏评价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怎样表现出这种思 想的?
《月夜》这首诗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 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 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充满了美的意蕴,表现了 “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也即是五四前后的 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 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拓展延伸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 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 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风雨吟》这首诗可能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 期。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 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 《风雨》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 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
芦荻(1912—1994),原名陈 培迪,广东省南海县人。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旗下高 歌》《田园新歌》《海南颂》等。
聂鲁达,智利当代诗人。13岁开 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 《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 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 智利诗坛。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创作主题,一个 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 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鉴赏评价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怎样表现出这种思 想的?
《月夜》这首诗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 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 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充满了美的意蕴,表现了 “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也即是五四前后的 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 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拓展延伸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 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 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风雨吟》这首诗可能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 期。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 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 《风雨》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 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
芦荻(1912—1994),原名陈 培迪,广东省南海县人。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旗下高 歌》《田园新歌》《海南颂》等。
聂鲁达,智利当代诗人。13岁开 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 《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 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 智利诗坛。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创作主题,一个 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 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短诗五首》PPT[课件整理]教学教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手法多样,语气委婉。诗人托物咏志,以霜风、 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 “我”。而白描手法的运用,更使诗中“我”显 得卓然独立。此外,诗中动词“照”“靠”押韵, 却在每行诗末缀以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 节奏舒缓自然。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随口吟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手法多样,语气委婉。诗人托物咏志,以霜风、 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 “我”。而白描手法的运用,更使诗中“我”显 得卓然独立。此外,诗中动词“照”“靠”押韵, 却在每行诗末缀以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 节奏舒缓自然。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随口吟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下册3 短诗五首课件(共33张PPT)
《统一》 (聂鲁达)
是这一朵” 对个体差异性,回归统一性的
本质思考
在诗歌的话语中感受历史前行的力量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等待着,长夜màn màn( 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 涛闲话。
(2)明月zhuāng shì( 装饰 )了你的窗子,/你zhuāng shì( 装饰 )了别人的梦。
3* 短诗五首
1. 诵读诗歌,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 2. 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
的哲理。 3. 感受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体会不同的诗味。
《短诗五首》中,前四首为中国新诗,末一首为外 国诗。节奏韵律是诗歌重要的文体特征,新诗建行自由, 押韵更加宽泛,句式自主性强,自由浪漫,朗朗上口。
《月夜》 《短诗五首》—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 “月光明明的”
— —
霜风的冷寂之感 有了生机
月光的冷清之感 有了亮色
诗人并没有
《萧红墓畔口占》
寞 “走的六长小途时”寂—回得应到,热于烈是的
《短诗五首》
(戴望舒)
只有等待
伤逝之作,真挚的怀念在诗
中平静地流淌
《(卞断之章琳》)
()
A. 这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
其内容新颖、内涵丰富的缘故。(删去“的缘故”)
B. 到顺德大良秀丽典雅的清晖园和清幽自然的凤岭公
园游览,是我们这次春游的归途。(把“归途”改为
“旅途”)
C. 参观科技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还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把“培养学生 热爱科学的情感”和“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 互换位置)
第一个画面 第二个画面
—“看”和“风景”构成联系 —由“装饰”建立起关联
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共63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主旨概括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去拜谒萧红墓的经 历和感想,表达了对好友盛年而逝的惋惜 和悲痛,对亡友真挚的思念与缅怀,对生 命之旅深沉的感慨与反思。
断章
biàn
卞之琳
1.朗读诗歌,分析意象,品味画面美。 (1)这首诗虽然只有三十几个字,但是却
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 境。请你找出来。 “站在桥上的你” “楼上看风景的人” “桥”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如何理解“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六小时”强调时间之长 “长途”强调距离之远 “寂寞”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
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 作者跋山涉水凭吊萧红墓,可见诗人对已故 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不说“墓畔”而说 “头边”,蕴藏着诗人 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 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 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 复杂的感情。
显示出“五四”时期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追求人格独立,追 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主旨概括
诗歌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表现了 “五四”时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强大 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 解放的奋斗精神。
“口占”,随口吟成,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 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看过诗题, 再读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 泪水的痕迹,给人的印象并不强烈。
(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所有...是...” “所有...无非...”
“整片...是...” 不仅在诗句上构成对应, 在句式上也较为统一,
呈现一种整齐美。
比较阅读,总结共性
1.与《梅岭三章》相比,它们在形式上、语言上的“新”表现在哪里?
形式新:
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 韵律上,押韵比较自由,但是一般会遵循一定 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短诗五首(共28张ppt)
海涛( tāo )
装饰( shì )
霜风( shuāng ) 寂寞( mò ) 舵手( duò )
学情 诊断
积累字词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 属的东西,使美观。
舵手:掌舵的人。
寂寞:孤单冷清。
自主 探究
品味课文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月夜》:在清冷中不乏坚守。
《萧红墓畔口占》:虽孤寂、悲凉而 又充满惋惜、敬佩。
《月夜》:对比衬托(环境与人物的对比、反衬; 树与人的对比、正衬)和隐喻。
《萧红墓畔口占》:象征(红山茶)与反讽(闲话)。
探究 特点
总结手法
《断章》:对举互文和隐喻。 《风雨吟》:动静结合、隐喻象征。 《统一》:铺垫、衬托。
检测小结
这五首短诗中,你认为哪一意象最能触动你?
《月夜》中的“我”与“顶高的树”并立,却不依 靠树木,立于天地之间,展现着自我的风姿和人格的 独立。
自主 探究
品味课文
《统一》:主要的意象是叶、花、果实、树木、大地。 叶、花、果实、树木这些意象是从数量和形体等形式上 认知的。对“整片大地是一朵花”的认知,可从本质与 哲理等内涵上去理解,其中蕴含着“一花一世界”的禅 意。前几个意象铺垫蓄势,后一个意象势成定格。
合作 探究
探究旨意
这几首短诗,诗人直面他们所处的时代,各 自表达了什么主旨?
《月夜》:在寒冬月夜的清冷中,诗人追求 人 格独立,像一棵笔直的树,立于天地间。
《萧红墓畔口占》:走出悼亡的孤寂、惋惜, 探索人生的奥秘,获得一份超然的宁静。
合作 探究
探究旨 意
《断章》:自然之美,蕴含哲理——人不 应被一些世俗观念束缚,而应透悟人生与 世界,获得自由与超越。
《短诗五首》PPT课件下载[优秀课件资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感知课文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感知课文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感知课文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短诗五首
学习目标:
(1)结合作者名片和写作背景,理解五首诗歌的 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和画面感。
(3)理解诗人们所处的时代特色,引导学生体会 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 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预习检测: (1)诵读全文,体会诗中情感。 (2)作者名片和写作背景。
小组合作探究——赏读诗歌
五首诗中你最喜欢哪首诗?请向大家推荐,并说 明推荐理由(可从修辞、意象、语言、炼字、思想 感情等方面进行推荐)
我的赏析
月夜
全诗共四句,第一句以风吹写动,第二句以月照言静,前 两句在动静交融中烘托出萧瑟苍凉的氛围。诗人写“风”而仅 用“霜”字加以形容,既点明了晚秋时节的时间背景,又传达 出“吹着”的“风”寒意逼人的触觉感受。第三句由写物过渡 到写人,抒情主人公“我”被赫然推到读者面前,由此开拓出 全诗的新气象。“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一句,是对 “我”的描写更是“我”发出的“独立宣言”,诗人用“并排” 形象地写明“我”如何“立着”,其中含有“我”与“树”齐 头并进之义,借写“顶高的树”突出“我”的高大。
《月夜》里,“我”的发现、“我”的觉醒、“我”的张 扬正是“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表现。而最后一句“并 没有靠着”与第三句“并排立着”相呼应,进一步彰显了在寒 冷寂寞的环境中“我”的独立与自强,诗人追求个性自由的思 想得到了更为明晰的表现,诗歌的精神主旨也上升到新的层次。
感知课文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感知课文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感知课文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短诗五首
学习目标:
(1)结合作者名片和写作背景,理解五首诗歌的 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和画面感。
(3)理解诗人们所处的时代特色,引导学生体会 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 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预习检测: (1)诵读全文,体会诗中情感。 (2)作者名片和写作背景。
小组合作探究——赏读诗歌
五首诗中你最喜欢哪首诗?请向大家推荐,并说 明推荐理由(可从修辞、意象、语言、炼字、思想 感情等方面进行推荐)
我的赏析
月夜
全诗共四句,第一句以风吹写动,第二句以月照言静,前 两句在动静交融中烘托出萧瑟苍凉的氛围。诗人写“风”而仅 用“霜”字加以形容,既点明了晚秋时节的时间背景,又传达 出“吹着”的“风”寒意逼人的触觉感受。第三句由写物过渡 到写人,抒情主人公“我”被赫然推到读者面前,由此开拓出 全诗的新气象。“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一句,是对 “我”的描写更是“我”发出的“独立宣言”,诗人用“并排” 形象地写明“我”如何“立着”,其中含有“我”与“树”齐 头并进之义,借写“顶高的树”突出“我”的高大。
《月夜》里,“我”的发现、“我”的觉醒、“我”的张 扬正是“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表现。而最后一句“并 没有靠着”与第三句“并排立着”相呼应,进一步彰显了在寒 冷寂寞的环境中“我”的独立与自强,诗人追求个性自由的思 想得到了更为明晰的表现,诗歌的精神主旨也上升到新的层次。
第3课《短诗五首》课件(共40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 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 性格和奋斗精神。
诗歌赏析
3.分析《月夜》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白描手法使诗中“我”的卓然独立 的形象,在“霜风”“明月”的一“吹 ”一“照”中,显得越发清晰、生动, 写意传神,颇有韵致。此外,诗以动词 “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 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 奏舒缓自然,富于散文之美。
诗歌赏析
1.《风雨吟》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 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 “海”“舟”“舵手”等等,想象画面并描绘出 来。
“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 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 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 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 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 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萧红一生身世坎坷,1942年1月22日, 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得不到正常的治疗, 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
朗读诗歌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诗歌赏析
1.“口占”是什么意思?“口占”一词有着怎样的 意味?
诗歌赏析
3.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 ?还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中的风雨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 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 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 ,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 。
统一【智利】聂鲁达作名片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 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 歌》等。
写作背景 《月夜》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
诗歌赏析
3.分析《月夜》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白描手法使诗中“我”的卓然独立 的形象,在“霜风”“明月”的一“吹 ”一“照”中,显得越发清晰、生动, 写意传神,颇有韵致。此外,诗以动词 “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 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 奏舒缓自然,富于散文之美。
诗歌赏析
1.《风雨吟》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 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 “海”“舟”“舵手”等等,想象画面并描绘出 来。
“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 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 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 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 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 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萧红一生身世坎坷,1942年1月22日, 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得不到正常的治疗, 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
朗读诗歌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诗歌赏析
1.“口占”是什么意思?“口占”一词有着怎样的 意味?
诗歌赏析
3.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 ?还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中的风雨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 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 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 ,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 。
统一【智利】聂鲁达作名片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 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 歌》等。
写作背景 《月夜》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短诗五首》ppt课件
22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A. 《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也即 “ 五四 ”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 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B. 《萧红墓畔口占》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 1944 年所作的 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C. 《断章》中诗人如同与读者面对面聊天, “ 你 ”指的 是读者。全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D. 《风雨吟》中 “ 大地风雨的海 ”是一个独特的意象, 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其 对未来感到茫然。【解析】“你”是一个泛指,可指任何人,不仅仅是读者。23
26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 “人” 不仅是欣赏风景的主体,有时也会成为别人眼中 的“风景”,成为欣赏“风景”的客体。 “风景 ”里有了“人”,才会有灵气、更生动。B. 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 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 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32
这一首《湖上》是 1920年的作品,与《月夜》可谓异曲同工。这首新诗用 散文 的句法写诗,用 “ 湖水 ”“ 萤火 ”“ 船 ”等意象,传 达出诗中蕴含的哲理。
33
谢谢!
34
18
3.从《断章》一诗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 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 饰。
19
4.如何理解《风雨吟》中人物个体的独立性?《风雨吟》中具有年轻舵手之心的“我”,撑起了诗 歌中独立自主的个体形象。这个形象一方面表现出因 处于社会浪潮的领航位置而感到忧惧不安,另一方面 又体现出经验不足的“我”关怀社会命运、愿为之做 出努力的思想感情。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A. 《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也即 “ 五四 ”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 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B. 《萧红墓畔口占》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 1944 年所作的 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C. 《断章》中诗人如同与读者面对面聊天, “ 你 ”指的 是读者。全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D. 《风雨吟》中 “ 大地风雨的海 ”是一个独特的意象, 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其 对未来感到茫然。【解析】“你”是一个泛指,可指任何人,不仅仅是读者。23
26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 “人” 不仅是欣赏风景的主体,有时也会成为别人眼中 的“风景”,成为欣赏“风景”的客体。 “风景 ”里有了“人”,才会有灵气、更生动。B. 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 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 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32
这一首《湖上》是 1920年的作品,与《月夜》可谓异曲同工。这首新诗用 散文 的句法写诗,用 “ 湖水 ”“ 萤火 ”“ 船 ”等意象,传 达出诗中蕴含的哲理。
33
谢谢!
34
18
3.从《断章》一诗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 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 饰。
19
4.如何理解《风雨吟》中人物个体的独立性?《风雨吟》中具有年轻舵手之心的“我”,撑起了诗 歌中独立自主的个体形象。这个形象一方面表现出因 处于社会浪潮的领航位置而感到忧惧不安,另一方面 又体现出经验不足的“我”关怀社会命运、愿为之做 出努力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短诗五首
追溯背景
《月夜》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 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
《萧红墓畔口占》是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 诗。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战乱中。在战乱的环 境中,诗人走了六个小时去墓前祭奠亡故的友人。中国 饱受战乱之苦,友人长眠于地下,戴望舒深有感触,写 下此诗。
第一单元 社会咏叹
3短诗五首
自主学习 课前积累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3 短诗五首
自主学习 课前积累
文常信息
走近作者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浙江吴 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有《秋明 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 现代诗人、翻译家。中国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 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 难的岁月》等。
3 短诗五首
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风雨吟》一诗的第二小节。
[答案]诗人连用了两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写“如海”的“郊原”,“如舟” 的“房舍”,表现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和 其在风雨中飘摇不定之态,突出了当时风雨之大、之猛。
3 短诗五首
7.《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 象的哲理的?
3 短诗五首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主要 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 集《汉园集》等。 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主 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漫歌》《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等。
3 短诗五首
整体感 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月夜》通过比照“霜风”和“月光”中的树与人,来凸显 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对人格独立的追求。 B.《萧红墓畔口占》通过动静、人我、生死等多重对比来表现 深沉的思念和对抗战胜利的期盼。
3 短诗五首
C.《断章》通过主客位置的流转,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 会当作装饰品的人生悲哀。
[答案]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 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 面看似乎互不相关,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 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 “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 事物,经过诗人的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关于人 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互关联的普遍性哲理思考。
3 短诗五首
易混辨析
寂寞 孤单 词语辨析: 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孤独”的意思。“寂寞” 指孤单冷清,侧重于人在冷清的环境中感到孤独;另 外,“寂寞”还有“清静;寂静”之意。“孤单”指 单身无靠,感到寂寞,侧重于一个人单身无依靠;另 外,它还有“(力量)单薄”之意。
3 短诗五首
活学巧用:
(6)青年人要不怕苦、肯吃苦,耐得住______寂__寞__,经得住风雨。 (7)一望无际的沙漠因为有了绿色植物的点缀而不再_______孤__单。
3 短诗五首
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装饰.( shì ) 墓畔.( pàn) 寂.寞( jì )
卞.之琳( biàn) 风雨吟.( yín ) 谎.言( ) huǎng
卷
juǎn(卷入) juàn(画卷)
没
méi (没有) mò (埋没)
3 短诗五首
2.【辨清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海 tāo( 涛 ) duò( 舵 )手 墓pàn( 畔) màn( 漫 )长 搅bàn( 拌 ) màn( 蔓 )延 挑xìn( 衅) 傲màn( 慢 )
3 短诗五首
文体知识
现代诗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 的,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它是适应时代要求, 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 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 标志的新体诗。
3 短诗五首
“现代诗”这一名称于1953年纪弦创立 “现代诗社”时开始使用。现代诗歌的特点 有:①形式自由;②意象经营重于修辞;③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 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D.《风雨吟》中的“我”像一个缺乏经验的年轻舵手,忧 思满怀,不知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解析] 《断章》通过主客位置的流转,表现出了世间人事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3 短诗五首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合作交流 5.说说你对《月夜》中的“树”和《萧红墓畔口占》中的 “红山茶”的理解。
[答案]在《月夜》一诗中,于“霜风”“月光”里,“树”傲然独 立,象征着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不妥协、不退缩的独立人格追求。在 《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诗人以色彩绚烂的“红山茶”隐喻和赞 扬亡者生命之灿烂,人格之高洁;同时,也映照出悼者内心的庄严 与热烈。
3 短诗五首
考点聚焦 体味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考点解读:体味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是中考诗歌鉴赏题的 一个重要考点。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歌,不仅意境优美, 内容丰富,而且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认真阅读,仔细体 味,既可以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又能对我们的人生有所 启迪。
3 短诗五首
《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据诗人说,这四行诗原 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 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风雨吟》一诗写于1941年,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 代。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风雨中,诗 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 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这首短诗。
3 短诗五首
3.【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漫漫:____(_时__间__、__地__方__)_长__而__无__边__的样子。 (2)装饰:____在__身__体__或__物__体__的__表__面__加__些__附__属_ 的东西。 (3) ____舵__手__:掌舵的人。常用以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4) _____差__异_:差别;不相同的地方。 (5) _____繁__多_:(种类)多;丰富。